APP下载

《石漠化的防治和危害——以贵州省为例》教学设计

2019-09-10何玉芳

炎黄地理 2019年4期
关键词:石漠化教学设计

何玉芳

摘 要:本教学设计以2017版《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为指导思想,以培养学生人地协调观、综合思维、区域认知和地理实践能力为基本理念设计。教学内容是在高中地理必修3第二单元区域生态环境建设教学之后作者本人设计的一节问题探究课,教学内容主要是教师和学生收集的贵州省石漠化现象的相关资料。教学方式采用了任务驱动法和分组合作探究的教法。通过本节课学习,让学生了解石漠化的形成、危害及防治措施。理解建设生态文明是中华民族永续发展千年大计的道理。增强学生热爱家乡、服务家乡的社会意识。

关键词:石漠化;教学设计

【授课对象】

安顺二中 高二(19)班

【设计理念】

本教学设计以2017版《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为指导思想,以培养学生人地协调观、综合思维、区域认知和地理实践能力为基本理念设计。

【教学内容】

本節课是在高中地理必修3第二单元区域生态环境建设教学之后作者本人设计的一节问题探究课,教学内容主要是贵州省石漠化现象的相关资料。

【学情分析】

知识学情分析:通过高中地理必修3《2.1荒漠化的防治—以我国西北地区为例》一节的学习,学生已经初步掌握了荒漠化的基本知识,知道了干旱、半干旱地区荒漠化防治的治理措施。了解了区域生态环境问题分析的一般思路,为本节内容教学提供保障。

班级学情分析:2017级高二19班是文科班,地理兴趣浓厚,课堂气氛活跃,学生肯花时间在课外主动学习地理,对老师提前布置的任务会主动完成。

【教学目标】

1.知识和技能目标

能说出石漠化的含义;初步分析石漠化形成的原因和危害。

2.过程与方法:

⑴通过学生实地调查等方式培养学生地理实践能力。

⑵通过对实例材料的思考、探究、讨论与合作分析,培养学生的区域认知能力和地理综合思维能力,树立正确的人地协调观。

3.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⑴通过本节课学习,让学生了解石漠化的形成、危害及防治措施。理解建设生态文明是中华民族永续发展千年大计的道理。

⑵增强学生热爱家乡、服务家乡的社会意识。

【教学重点和难点】

1、重点:石漠化的危害与防治

2、难点:石漠化产生的地理背景及防治措施。

【教学方法】

1、任务驱动法:教师布置任务(导学案、微课视频、设置相关问题,石漠化相关资料),学生根据任务课外提前自主学习、实地调查。

2、分组合作探究法:以小组为单位实施教师布置的任务,通过制定计划、讨论研究,分组实施等学习活动获得知识技能及丰富的情感体验。组内同学互相取长补短,共同学习,共同进步。

3、区域比较分析法:对比分析西北地区和贵州省两个地区荒漠化异同。

【课前准备】

1.将全班学生分成三个大组:

第一组—成因组:24人,两个组长。

第二组—危害组:18人,一个组长。

第三组—措施组:18人,一个组长。

2.由教师将相关资料(贵州省气候图、地形图及其他资料)分发给各组长,组长根据本组组员实际情况分配相应的资料查询和实地考察任务,然后组长汇总。

3.教师根据实际情况督促各组长按要求完成相关自学任务。

【课后反思】

本节内容是在上完高中地理必修3第二单元区域生态环境建设一章内容后的一节问题探究课。通过课前发布预习案导学案、视频、相关资料、布置相关任务的方式进行教学,时间上拓展了学生课外自主学习、探究时间,是对地理开放式教学的一种尝试。课堂实施过程中,学生比较积极,尤其是展示到安顺地区的石漠化现象和治理措施和成效的时候,措施组的表现,让整个课堂气氛达到高潮。激发了学生的家国情怀。通过西北地区和贵州省的荒漠化比较,既培养了学生的综合思维能力,又培养了学生的区域认知能力,对自然环境的整体性和差异性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存在的问题是部分学生课外自主学习和实地调查的时候没有参与。这要求老师在下次类似问题探究的教学中,要和这部分学生进行沟通,转变学生的学习理念。

猜你喜欢

石漠化教学设计
贵州印江县朗溪镇森林石漠化现状分析及治理探讨
浅析玉龙县石漠化综合治理成效
“孪生风云”之石漠化与贫困
石漠化的成因及其治理问题研究
《电气工程毕业设计》 课程的教学设计
高中数学一元二次含参不等式的解法探讨
“仿真物理实验室” 在微课制作中的应用
翻转课堂在高职公共英语教学中的应用现状分析及改善建议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案例教学的几点思考
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