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亚时报》关于“丝绸之路经济带”报道的研究

2019-09-10安瑞凡

炎黄地理 2019年4期
关键词:丝绸之路经济带

安瑞凡

摘 要:“一带一路”倡议是中国提出的一项国际性倡议,是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重要实践平台。这一倡议提出五年以来,我国与中亚各国在政治、经贸、文化等方面广泛开展合作,取得丰硕成果。中亚地区位于欧亚大陆腹地,是“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的枢纽地带,而《中亚时报》是面向中亚地区发行的、反映中亚地区的政治、经济、商业、文化和社会问题的主要英文报纸。本研究以《中亚时报》为例,通过研究其对“丝绸之路经济带”的报道标题、报道议题和倾向,分析《中亚时报》对“丝绸之路经济带”的主要关注点和报道倾向。

关键词:“丝绸之路经济带”;中亚媒体

1 研究背景

“丝绸之路”是历史上东西方交流的一个经贸通道,也被喻为东西方文明的桥梁。2013年9月,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出访中亚四国。在哈萨克斯坦纳扎尔巴耶夫大学发表了题为《弘扬人民友谊 共创美好未来》的演讲,提出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复兴古老的丝绸之路。

“丝绸之路经济带”横跨横跨整个欧亚大陆,联通东亚、中亚、南亚、西亚、东欧和西欧。中亚地区因其特殊的地理位置,是构建丝绸之路经济带重要区段。早在汉朝张骞出使西域、古代“丝绸之路”的兴盛时期,我国与中亚国家的交往就开始了。五年来,中亞国家积极参与“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中国与中亚国家在经济贸易、基础设施建设方面达成多项合作。

提出五年来“丝绸之路经济带”已经成为了学术界研究和关注的重要议题。笔者通过知网文献检索发现,目前学术界关于外媒“丝绸之路经济带”报道的相关研究主要以美国、日本、俄罗斯和印尼等媒体为研究对象,研究中亚地区媒体关于“丝绸之路经济带”报道的文献较少。中亚地区历来是古丝绸之路必经之地,也是“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的核心区域,了解中亚媒体对“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的关注度、认知、态度,对于我国今后更好地推进中亚地区基础设施项目和经济金融合作意义重大。

由此,笔者选取了中亚英文报纸《中亚时报》作为研究对象,以该报2018年1月至12月“丝绸之路经济带”相关报道为样本,从报道数量、报道标题、报道议题、情感色彩等方面分析中亚媒体关于“丝绸之路经济带”的报道。《中亚时报》(The Times of Central Asia)创办于1999年,总部设在吉尔吉斯斯坦共和国首都比什凯克。其报道内容涵盖中亚地区的政治、经济、商业、文化和社会问题。

2 研究内容

笔者利用Eastview(俄罗斯大全数据库)以“Silk Road”和“silk route”为关键词检索2018年1月至12月《中亚时报》发表的关于“丝绸之路经济带”的报道,去掉包含关键词但文章内容与倡议无关的报道共得到有效样本22篇。

关于对“丝绸之路经济带”的定义解读,《中亚时报》认为,丝绸之路是亚洲和欧洲之间非常重要的联系。它建立在历史的基础上,建立在传统的基础上,建立在多个国家之间的战略合作之上。1丝路基金和亚投行的成立为中亚地区提供了巨大的投资机会,可以为通过哈萨克斯坦连接中国和欧洲的几个大型基础设施项目提供资金。“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促进了区域贸易,加强了农业、基础设施、能源、物流、机械、采矿和石化等广泛领域的国际合作。

从相关报道的标题来看,经笔者统计发现,这些报道的标题中,“China”“Kazakhstan”以及“silk road”是高频词,其中“China”一词出现10次,而作为“一带一路”倡议首倡之地的“Kazakhstan”共出现8次,而“silk road”出现6次,“belt and road”出现3次。新闻标题是新闻报道内容的高度概括,《中亚时报》“丝绸之路经济带”相关报道的主要关注点之一就是中哈两国积极对接“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与“光明道路”经济规划,广泛合作,互利共赢。

从相关报道的议题来看,《中亚时报》对“丝绸之路经济带”的报道议题集中在以下几点:一是“丝绸之路”契机下中国与中亚各国在具体层面开展的合作相关报道,此类议题数量最多共有11篇,其中8篇报道中哈合作,内容涵盖哈萨克斯坦库里克港的启用,中哈铁路领域合作、汽车行业合作、金融合作,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二是中亚各国参与“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的态度及其相关举措的报道,包括土库曼斯坦复兴丝绸之路的举措、阿塞拜疆丝绸之路建设情况、中巴经济走廊建设等。第三类议题涉及“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对中亚地区的影响、欧洲复兴开发银行(EBRD)与中国加强合作增大中亚投资等内容。还有一些报道是关于“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面临的风险,如塔吉克斯坦和吉尔吉斯斯坦债务风险、吉尔吉斯斯坦对中国游客免签政策遭反对。

再从相关报道的消息来源来看,22篇报道共引用消息来源38个,其中政府消息源20个,媒体消息源8个,组织机构消息源5个,个人消息源4个。多样化的消息来源体现了报道的客观性。需要指出的是,《中亚时报》非常重视来自政府部门的态度,政府消息源占总消息源比重的52%,引用国家领导人及重要政府人士的观点增强了新闻报道的权威性。

最后,从相关报道的新闻来源来看,22篇报道中,有18篇为《中亚时报》自采文章,另外有4篇转载自其他媒体。值得注意的是,这4篇转载报道对“丝绸之路经济带”的评价呈现负面声音。负面内容主要集中在三点:一是质疑中国投资动机,认为中国对中亚国家的基础设施投资是出于地缘政治的考量,旨在扩大中国在中亚的影响力。其次,该报指出“国际产能合作”是“一带一路”倡议主要的经济政策,其实质是以低于市场价的价格倾销商品,将国内钢铝工厂工厂关闭或迁出国外减少国内产能过剩。三是中国的政策性银行业务缺少透明度和公众监督,沿线国家承担高债务风险,称我国在塔吉克斯坦和吉尔吉斯斯坦投资的基础设施和能源项目贷款昂贵,随着投资大幅增加,两国可能无力偿还这些贷款,承担高额的债务风险。

综上所示,《中亚时报》对“丝绸之路经济带”的关注点聚焦在中国与中亚各个国家的合作上,尤其是中哈合作,对“丝绸之路经济带”的评价以正面报道为主,但仍然存在消极声音。

参考文献

[1]Silk Road-very important connection between Asia, Europe: envoy. in the Times of Central Asia,March 22, 2018.

猜你喜欢

丝绸之路经济带
增量利益在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中的作用及其形成路径分析
丝绸之路经济带与俄中关系前景
从数字经济视角解读欧亚经济联盟与丝绸之路经济带对接
“丝绸之路经济带”贸易潜力分析
丝绸之路经济带甘肃段建设及其金融支持研究
丝绸之路经济带高素质外语人才的需求与缺失现象对比分析
“丝绸之路经济带”视野下国际物流港建设的思考
“丝绸之路经济带”教育合作现状分析
“丝绸之路经济带”下中国的中亚能源政策
“丝绸之路经济带”跨境次区域合作的前景展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