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月色空明 闲人如是

2019-09-10王崧舟林志芳

小学语文教学·会刊 2019年4期
关键词:承天寺品评空明

王崧舟 林志芳

教学实录

一、序曲 :“月”与心境相关

师:(出示苏轼图片)请看大屏幕,谁?

生:苏轼。

师:知道这个人的请举手。

(生纷纷举手)

师:(出示: 3000多首诗词   写到“月”的就有570多首   心境)北宋大文豪,一生写了3000多首诗词。这其中,写到“月”的就有570多首。而且你会发现,苏轼写“月”往往跟什么连在一起?

生:心境。

师:请把“心境”这个词,写到课文题目的旁边。

(生写,师板书:心境。)

师:记住这个词——心境。我们一起来看看苏轼写“月”的一些词是怎么跟心境连在一起的。(出示)

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

——[宋]苏轼《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

师:《水调歌头》,谁来读一读?

(生朗读)

师:有味道,我们一起来。

(生齐读)

师:真好!发现没有,在苏轼的词当中,他认为人和月之间有一点是相似的,哪一点?

生:人和月都是有缺点的,人的缺点是悲欢离合,各种情绪都有;月的缺点是阴晴圆缺,各种形态

都有。

师:他有自己的发现。但不能说缺点,可以说——

生:特点。

师:没错,真好。在苏轼看来,人的悲欢离合就像是——

生:月的阴晴圆缺。

师:因为月的阴晴圆缺是自然而然的事。所以,苏轼真正想说的是,人啊,对待自己的悲欢离合,应该像对待月的阴晴圆缺一样,顺其——

生:自然。

师:正是通过月,苏轼在这里表达了一种非常豁达的心境。

(品评:公元1076年,苏轼在中秋之夜思念弟弟苏辙,把酒问月,写下了《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明月给了诗人想象和思考,诗人将人生的悲欢纳入对宇宙哲理的追寻中——月之阴晴圆缺如人之悲欢离合。此句像苏轼一生际遇的暗示,又是苏轼豁达心境的写照。

带学生朗读这句耳熟能详的词,不仅能帮助学生理解月之于苏轼的意义,更为理解苏轼逆旅中的人生态度做了铺垫。)

师:我们继续看——(出示)

料得年年肠断处,明月夜,短松冈。

——[宋]苏轼《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

师:《江城子》,谁来读?

(一生声情并茂地读)

师:小戏骨啊,读得太好了!哪个词读得特别棒?

生:肠断。

师:啥叫肠断?极度悲伤。同学们,你们有过悲伤的时候吧?

生:(纷纷点头)有过。

师:人有悲欢离合嘛,来,把这种悲伤的感受带进去。我们再来读一读,《江城子》——

生:(有感情地)料得年年腸断处,明月夜,短松冈。

师:其实,这首词是苏轼悼念自己妻子的。妻子去世已经整整十年了,他努力地不去想她,但是他做不到啊,特别是在什么时候?

生:在月亮最圆的时候。

师:没错。月亮最圆的时候,正是苏轼最肠断的时候。在这里,你会发现月亮成了他对妻子哀思的一种寄托。

(品评:公元1075年正月二十日夜,苏轼梦见自己故去十年的妻子正在梳妆,梦中相顾无言,泪两行。梦醒之后,怅然慨叹,将自己无限的哀思寄寓笔端,写下这首《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此时明月如霜 ,鬓亦如霜。)

师:继续看——(出示)

夜阑风静欲归时,惟有一江明月碧琉璃。

——[宋]苏轼《虞美人·有美堂赠述古》

师:《虞美人》,谁来读一读?

(一生朗读,将“琉璃”误读成“梳璃”。)

师:最后一个词——碧琉璃。来,再读一读。

(生再朗读,将“琉璃”误读成“蓝璃”。部分学生笑了起来。)

师:不紧张,是“碧琉璃”。不怪他,因为他没见过琉璃,读错很正常。碧琉璃,来,一起读。

生:(齐)碧琉璃。

师:你也跟着读。

生:(正音读)碧琉璃。

师:你带着大家一起读。

(生正确地带读)

师:这就是学习!学习不怕犯错,不断地挑战错误,改正错误,这就叫进步。真好!我们一起再读——

(生齐读)

(品评:“教科书”般的纠错片断。王老师循循善诱的背后是对学生深深的尊重、宽容和理解。)

师:真好!这首词是苏轼送给他的好友陈述古的。在苏轼看来,他跟好友之间的感情就像是倒映在江中的那一轮——

生:(齐)明月。

师:这是一轮怎样的明月?

生:纯洁。

生:明亮。

生:晶莹剔透。

师:就像碧琉璃一样。苏轼正是借这样一轮倒映在江中的明月,来表达自己跟朋友之间的情谊,纯洁,干净。来,我们一起读——

(生齐读)

(品评:公元1074年秋,苏轼的朋友陈述古将调往河南任职,行前设宴于杭州吴山有美堂。席间,苏轼创作《虞美人·有美堂赠述古》。这首离别之词虽有“使君能得几回来”的感怀,但词境并不沉重。当夜阑风静,一切都消散而去,唯有秋月如镜,秋水如碧,给人以空灵澄澈之韵。)

师:(出示:570多首   五分之一)同学们,像这样写明月的诗和词,可不仅仅是这三首。苏轼一共写了多少首?

生:570多首。

师:占了他全部诗词作品的几分之几?

生:五分之一。

师:说明什么?

生:说明苏轼非常喜欢写月亮,而且非常擅长写月亮。

师:没错。第一,非常喜欢;第二,非常擅长。概括得非常好!既然他非常喜欢月亮,又非常擅长写月亮。那么,同学们,当苏轼因为莫须有的罪名被贬到黄州的时候,它会不会继续借月亮来抒写自己的心境呢?打开课文,自由朗读《记承天寺夜游》,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难读的地方多读几遍。

(生自由朗读课文)

(品评:开课之处,王老师引入苏轼的三句词帮助学生发现苏轼笔下明月与心境的关系,是拓展也是铺垫。三首词分别是写给弟弟、妻子、朋友的。与手足不能团圆之时,月是陪伴;与妻子天人永隔之时,月是慰藉;与朋友江头送别之际,月是见证。苏轼将自己的心绪寄予明月,明月也启示着苏轼的哲思与了悟。苏轼一生漂泊辗转,而明月如故人相随相伴。

这个板块的教学显然不是常规的课堂导入,而是学习的内容之一,像是引子,或者序曲。)

二、整体感知:“文理自然,姿态横生”的小品之妙

师:文章很短,一个自然段,85个字。但是,越是短小的文章,越不能小看它们。比如,这篇文章里的四字词语,就值得我们细细读一读——(出示:何夜无月    但少闲人)

师:谁来读?

(一生读)

师:带着大家一起读。

(生齐读)

师:(将“但”字加着重号 )这里有个“但”,是不是“但是”的意思?

生:我觉得不是的,应该是“只是”的意思。

师:你看过注释?

生:没有。我联系了文章内容。

师:你联系了内容,竟然判断出它是“只是”的意思。好厉害!其实,我们查注释也能发现,这里的“但”不是“但是”,是“只是”。继续看——(出示:月色入户    欣然起行)

师:谁来读一读?

(生有韵味地读)

师:读得有味道,这叫老到。来,带着大家一起读。

(生带读)

师:真好。这里边有一个字,很普通的一个字。想问问各位,你们怎么理解?(将“月色入户” 的“入”字加着重号)

生:我觉得这个“入”应该是“照入”的意思。

师:有道理。这是他的说法,一家之言,有没有第二家?

生:我觉得应该是“洒入”。

师:月光“洒入”,也有道理。有没有第三家?

生:我觉得“入”应该是“透入”。

师:“透入”这个词一般人想不到,很好。照入、洒入、透入,三种了,三家之说。但是这三家只能归为一类,月色就是纯粹的月色,月光就是自然的月光。有没有第二类说法?

生:我觉得这个“入”有“进入”的意思。

师:“进入”,这是另一类说法。在她看来,月亮不仅仅是月亮,所以是“进入”。哪个读起来会更有味道呢?我們不忙着下结论,等会儿继续琢磨。

(品评:记住这“入”字,“等会儿继续琢磨”。)

师:(出示:无与为乐    步于中庭)谁来读?

(一生读)

师:带着大家一起读。

(生带读)

师:(将课件中“欣然起行”的“行”与“步于中庭”的“步” 加着重号)这两个字都有“走路”的意思。但是有差别。给“行”组个词语——

生:行走。

师:给“步”组个词语——

生:散步。

师:这样看来,“行”和“步”,哪个显得更从容、更随意?

生:“步”更从容、更随意。

师:(出示:积水空明    藻荇交横)看最后一组四字词语。比较难,生字特别多,谁敢读?

(一生读)

师:读得字正腔圆。大家一起读。

(生齐读)

师:重要的词语读三遍,再来。

(生齐读)

师:真好!这里有一个词语,你们应该是第一次接触。(将课件中“积水空明”的“空明”加着重号)

生:(齐)空明。

师:再读。

生:(齐)空明。

师:第一次接触吧?什么意思?

生:就是水很清澈。

师:水很清澈。你一定看了注释,对吧?

(生点头)

师:谁能为“空明”找一个近义词?

生:澄澈。

师:非常好,第二个——

生:灵明。

师:这个词儿很少见,你是怎么知道这个词儿的?

生:它跟“空明”有一字相同,我觉得它俩的意思也很相近。

师:读过一些书,肚里有点儿墨水了。好!第三个——

生:我觉得也可以用“明澈”。

师:很好!第四个——

生:晶莹。

师:“晶莹剔透”的“晶莹”。可以啊!有第五个吗?

生:空灵。

师:空灵,空明。好极了!不找了,这些近义词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空明”这个词的味道。好!咱们把它们连起来读一读。注意!读准字音,读出节奏。(出示)

何夜无月    但少闲人

月色入户    欣然起行

无与为乐    步于中庭

积水空明    藻荇交横

(生按节奏齐读)

(品评:“空明”一词有道家意味,难讲解,也不容易理解。此处,王老师设计让学生找近义词,学生通过词语表面的意思去拓展寻找相近的词语,寻找的过程就是理解的过程。)

师:但是,你们有没有发现,课文是不是按照这些词语的排列顺序一步一步写下来的?

生:(直摇头)不是。

师:打开作业纸,思考并完成课堂练习的第一大题。按照这篇课文的写作顺序,你觉得这几组词语应该如何重新排序?用横线把它们一一对应起来。(出示,生默读并完成练习。)

起(起因)      何夜无月  但少闲人

承(过程)      月色入户  欣然起行

转(转折)      无与为乐  步于中庭

合(议论)      积水空明  藻荇交横

师:(巡视)我请一位同学来分享一下他的思考,好吗?(指名答)

师:按照这篇课文的顺序,你觉得排在第一的应该是哪一组词语?

生:我觉得应该是“月色入户

欣然起行 ”。

师:同意的举手。

(全班举手)

师:第二呢?

生:第二是“无与为乐    步于中庭”。

师:好,继续。

生:第三个是“积水空明    藻荇交横”。

师:同意的举手。

(全班举手)

师:但是,这里我有个问题,为什么写到“积水空明、藻荇交横”的时候就成了文章的转折呢?

生:后面是他的结论,前面是他描写的景物,所以说是文章的转折。

师:你从后面倒回来看,后面写的是议论,前面写的是景色,所以你认为是转折,是吗?(生点头)她的思维是逆向的,有没有顺向的,从前面也可以看出来?

生:我觉得前面写的是他自己,后面又开始写积水,我觉得这是一个转折。

师:为什么呢?

生:写的东西不一样。

师:前面写的是谁?

生:前面写的是作者和张怀民。

师:在干什么?

生:在散步。

师:散步是一件事情还是一种景色啊?

生:是一件事情。

师:那么到这里呢?

生:到这里又开始写景色了。

师:前面写事情后面写景色,这就叫——

生:转折。

师:真好!明白了吧?前面写景物,后面写议论,这也是转折。所以,无论从前往后看还是从后往前看,这个地方都是一种转折。

师:好极了!继续。

生:第四个就是“何夜无月    但少闲人”。

师:这个已经毫无悬念了,都一样吧?

(生点头)

师:(出示)

起(起因)      何夜无月  但少闲人

承(过程)      月色入户  欣然起行

转(转折)      无与为乐  步于中庭

合(议论)      积水空明  藻荇交横

师:全对的举手。有错的,马上把它改过来。

师:同学们,一起看大屏幕。出现在你眼前的,是这篇文章的一个大秘密。

(生仔细看大屏幕)

师:我刚才说,这篇文章很短,一个自然段,85个字。但是,正应了这样一句俗话:麻雀虽小——

生:五脏俱全。

师:这么短的文章,有起因,有经过,有转折,有议论,可谓环环相扣,波澜起伏。文章这样写,读起来才有节奏和味道。请一位同学来读一读这篇文章,我们一起来感受感受文章的起承转合。

生:(朗读)《记承天寺夜游》。苏轼。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

师:看,因为月色入户,所以——

生:欣然起行。

师:这就是文章的——

生:起。

师:继续。

生:(朗读)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

师:看,一开始是念,接着是寻,最后是步。从念到寻,从寻到步,环环相扣,步步相连。这就是文章的——

生:承。

师:继续。

生:(朗读)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

师:刚才我们已经讨论过,前

面一直写事情,到这儿不再写事,因为继续写事就没有变化、没有节奏了。这儿开始写景,于是,这就成了文章的——

生:转。

师:继续。

生:(朗读)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师:文章到此戛然而止。既是議论,也是抒情,这就是文章的——

生:合。

师:起承转合,环环相扣;风生水起,富有节奏。这样的文章,读起来才有味道。我们一起再来好好地读一读,感受感受节奏的变化和味道。

(师生合作朗读全文)

(品评:利用四字词语,既进行字词教学,又完成文脉梳理,一举两得。

苏轼的散文代表了北宋古文运动的最高成就,有“苏文如海”之称。苏轼在《答谢民师书》中谈到自己的创作:“大略如行云流水,初无定质,但常行于所当行,常止于所不可不止,文理自然,姿态横生。”这篇记游小品《记承天寺夜游》正是如此,短短八十多个字刻画出一个清冷皎洁的艺术世界。全文记事、写景、抒情、议论一气呵成,自然如行云流水,又曲折有致、富有意趣。)

三、品读赏析:走进一片月色如水

师:在这篇不足百字的文章里,苏轼称自己是什么人?

生:闲人。

师:把“闲人”这个词圈出来。

(生圈“闲人”,师板书:闲人。)

师:什么样的人叫“闲人”?默读课文,静静地思考:文章的什么地方、什么细节,让你感受到闲人特有的一种心境?你可以在这些地方圈一圈,画一画。如果你觉得有必要,还可以在旁边写上批注。一个词、一句话,都在提醒自己,我的思考落地了。

(生自由圈画、批注。)

师:(巡视)围绕“闲人”,都有自己的发现了,是吧?

生:(纷纷停下)是。

师:有人说,什么事都不用做的人,无所事事,叫闲人;有人说,什么事都不想做的人,碌碌无为,叫闲人。那么,苏轼心中的闲人,是这样的吗?我们从头开始,细细地读,慢慢地嚼。

(品评:整体感知之后,课堂进入细读赏析的环节。此时需要一个统领的问题。王老师抓的问题是苏轼自称“闲人”,那么“什么是闲人”?如何理解“闲人”?

月色空明,闲人如是。理解闲人的含义,才能真正读懂这篇文章。“闲人”正是文章的文眼。)

(一)理解“明月入户,欣然起行”

師:(出示: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谁来读一读文章的起?

(生读)

师:读得清清楚楚,干干净净。同学们记住了吗?闭上眼睛告诉我,这件事发生的时间是——

生: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

(师连续问三名学生发生的时间)

师:好!睁开眼睛,看来,大家都记住了。但是,你们知道吗,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啥事儿都没有发生。不就是月亮出来了吗?月亮出来,算什么事儿呀?而且,我还有理由相信,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月色不仅到了苏轼的家,也一定到过千家万户,同意吗?

生:(齐)同意。

师:我来问问。(指名一生)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月色到过你家。但是,你是一个做官的,三品,官做得很大呀,又要处理大大小小的官司,又要对付各种各样的应酬,把你忙得焦头烂额。请问,你还记得月色到过你家吗?

(生茫然)

师:你一脸茫然,说明什么?

生:不记得了。

师:那你记得什么?

生:我只记得那几场官司。

师:他真不记得了。再问一位。(随机指名一生)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月色到过你家。而你呢,做生意的。但是现在生意不好做啊,这不,前段时间你亏了一千多两银子。哎呀!把你急得跟热锅上的蚂蚁似的。请问,你还记得月色到过你家吗?

生:(坚定地说)不记得。

师:你记得什么?

生:只记得那几天做的生意全亏了。

师:满脑子就是一个字——

生:亏。

师:两个字——

生:赚钱。

师:看来,他也不记得了,光想着赚钱了。再请一位。(随机指名一生)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月色也到过你家。但是,你是一个读书人,寒窗苦读,整整十年,连个秀才都还没考上。这不,马上又要开考了。你在背什么书呀?

生:四书五经。

师:背一段我听听。比如,《论语》第一章,学而时习之——

(生接背,未背完整。)

师:看看,连《论语》第一章都还没有背熟,这可如何是好啊?请问,你还记得月色到过你家吗?

生:(笑答)不记得。

师:你只记得什么?

生:我只记得过几天就要考试了,要好好复习!

师:大实话!月色要紧,还是考试要紧?这还用问吗?同学们,你们看,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当官的不记得月色,做生意的不记得月色,苦读书的不记得月色。但是,有一个人记得,记得清清楚楚,谁?

生:苏轼。

师:有他的文字为证!读——

生:(读)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

师:“欣然”是一种什么样子?

生:高兴的样子。

生:快乐的样子。

生:兴奋的样子。

师:那就把这种高兴的样子读出来——

(生齐读)

师:那就把这种快乐的样子读出来——

(生齐读)

师:那就把这种兴奋的样子读出来——

(生齐读)

师:但是,我很纳闷啊!不就是个月亮嘛,各位“苏轼”,你们干吗这么高兴?

生:有句俗话说:“世界上并不

缺少美,只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大家看到月亮,都只是觉得月亮很晒人,妨碍自己睡觉了,而我却很高兴。

师:看,这位“苏轼”读过美学。好有文采!美被你发现了,能不欣然吗?

生:因为我一时兴起,突然发现月色很有意境,就想出去散散步。

师:这位“苏轼”是突然感觉很有意境,就出去散步,多潇洒的一种人生。

生:我觉得月亮就是我的老朋友,他是专门来看我的。

师:难怪啊!原来在你的眼中,月亮已经不再是月亮了,月亮成了人,成了你的老朋友。朋友相逢,当然开心啊!我们一起读——

生:(齐)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

师:其实,这句话中有一个字就在含蓄地向我们透露这样的意思:月亮不只是月亮,月亮就是苏轼的——

生:好友。

师:没错,好友。还不是一般的好友,月亮就是苏轼的——

生:知己。

师:太好了,知己!孩子,你是从哪个字中读出这层意思的?

生:我是从“入”字体会到的。

师:说说你的体会。

生:这个“入”字让我觉得月色就仿佛进入了苏轼的心中一样,每天陪伴着他,就仿佛是他的知己。

师:如果是“照”,没有感情;如果是“洒”,没有灵魂;如果是“透”,没有神采。“入”却不一样,月亮活了,主动来到苏轼的家里。因为他们早就是知己了。

(品评:对“入”字的深入理解放在这里。)

师:你们一定不会忘记——(再次出示)

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

——[宋]苏轼《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

(一生读)

师:是明月这位知己,让你的心境一下子变得豁达起来。你们再看——(再次出示)

料得年年肠断处,明月夜,短松冈。

——[宋]苏轼《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

(一生读)

师:是明月这位知己,为你寄托了无限的哀思。你们再看——(再次出示)

夜阑风静欲归时,惟有一江明月碧琉璃。

——[宋]苏轼《虞美人·有美堂赠述古》

(一生读)

师:是明月这位知己,见证了你跟好友之间的纯洁友谊。发现没有,苏轼跟明月太熟了,明月对苏轼太了解了,因为,他俩就是——

生:(齐)知己。

师:所以,知己不远万里从天上来到他的家里,他能不高兴吗?他能不开心吗?他能不欣然吗?来,一起读——

生:(齐)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

(品评:学习文章的“起”。教师首先用的是角色扮演、想象比较法。通过创设情境的代入式问答,引导学生理解: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那轮将圆的秋月也曾照进千家万户,但案牍劳形的官员、苦心经营的商人、累于功名的书生因心有羁绊,皆难以拥有享受月色的闲情。但苏轼不同,本已解衣上床的他,一见月色便兴冲冲地穿衣,复从床上爬起,那是怎样的童稚之态、赤子之情!

比较品读之后,开课时的三句词再次出现,就教学设计,此处像是文章中的呼应,月如苏轼的知己,月曾陪伴他走过杭州、黄州、惠州。对学生学习感受而言,再见到三句词,也会亲切如故。)

(二)品味“无与为乐,步于中庭”

师:如果说明月是苏轼远在天上的知己,那么在接下来的叙述中,你将会发现,原来人间也有一位苏轼的知己。(出示,指名朗读。)

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

师:这位人间知己是——

生:(齐)张怀民。

师:张怀民!凭什么?能在文章里找到依据吗?一个字,一个词。

生:我是从“遂”字体会到的,“遂”就是“于是”的意思,他在月色入户要睡觉的时候,还想着要去寻张怀民,一起去散步。

师:好厉害的眼睛!虽然你戴着眼镜。“遂”是什么意思?

生:于是。

师:于是,就。还有什么意味?

生:马上。

生:立刻。

生:立即。

师:你看,“遂”就是马上,就是立刻,就是瞬间,就是不假思索、毫不犹豫,找谁?

生:(齐)张怀民。

(品评:“遂”字随性,“寻”字急切。)

师:知己啊!继续寻找蛛丝马迹——

生:我觉得应该是“亦”字。苏轼没有睡,怀民也没有睡,他们两个都发现了月色入户,只是怀民没有去找,而苏轼一想便“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说明他知道张怀民肯定也没有睡,所以一定要去找他,跟他一起去散步。

师:这个“亦”字藏得很深。藏得再深,也架不住你这双火眼金睛啊!去之前,苏轼想怀民应该也没睡。到了承天寺,发现——

生:怀民果然没有睡。

师:去之前,苏轼想怀民应该也喜欢看月色。到了承天寺,发现——

生:怀民也喜欢看月色。

师:这就叫心心——

生:相印。

师:这就叫志同——

生:道合。

师:这就叫心有灵犀——

生:一点通。

师:知己啊!还有不一样的发现吗?

(品评:“亦”字写出意料之中。)

生:我觉得还有“相与”。因为“相与”是一起、共同的意思,说明他俩是一起去散步的,所以就证明苏轼和张怀民是人间知己。

师:相与就是一起,相与就是共同。

(品评:“相与”跟“无与”遥相呼应,有对比变化之美。)

师:不是知己,这么晚了还会在一起散步赏月吗?

生:不会。

师:不是知己,会有这样共同的爱好和情趣吗?

生:不会。

师:知己啊!天上有明月作知己,人间有怀民作知己,那是一种怎样的欣然啊!我们一起读。

生:(齐)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

(品评:学习文章之“承”。苏轼被明月唤起,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张怀民何许人也?他字梦得,是清河,即今河北清河县人。元丰六年贬谪黄州结识苏轼,他当时也处于人生的低谷,和苏轼可谓“同是天涯沦落人”。两人认识时间不长,却是志同道合。

在品读“承”这个环节时,执教者却没有补充材料介绍张怀民,而是设问:为什么说怀民是苏轼人间的知己?到原文中寻找证据。此时的品词释义就不是被动接受,而是学生主动发现的过程。)

(三)品味“积水空明,藻荇交橫”

师:就这样,我跟怀民在中庭漫步。只见——(出示)

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

(生齐读)

师:我们就像鱼儿在水中随意地走,随意地看。走到东边,我们看见——

生:(朗读)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

师: 走到西边,我们看见——

生:(朗读)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

师:我们慢慢地走,慢慢地看。走到南边,我们看见——

生:(朗读)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

师:走到北边,我们看见——

生:(朗读)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

师:无论走到哪里,我们都能看见——

生:(齐)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

(品评:复沓引读,王老师常用的手法。有趣的是这“东南西北”的设计,月色如水,人如水中之鱼自由游荡,课堂有了古乐府《江南》的趣味。教学何尝不是文本之上的再一次的藝术创作呢!)

师:各位“苏轼”,你们看到了

什么?

生:积水空明,藻荇交横。

师:圈出来!

(生动笔圈出这两个词语)

师:各位“苏轼”,把你们看到的读出来——

生:(齐)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

师:不对呀!(稍顿)苏轼,你是来看月色的呀!月色呢?月色在哪里?

生:当晚月色非常明亮,月光照入中庭,中庭的地面上就像有积水一样,所以说是积水空明。

师:哦!原来“积水空明”写的不是积水,而是——

生:月光非常明亮。

师:月色空明。那么,藻荇交横呢?真的是在写水草纵横交错吗?

生:不是的。月色照着竹柏,它们的影子投到了地上,所以写的还是月色。

师:空明的月色是无色的,因为月光太干净、太皎洁了。而竹柏的影子像交横的藻荇,反衬出原本无色的月色。原来,你们看到的积水空明是——

生:(齐)月色。

师:原来,你们看到的藻荇交横也是——

生:(齐)月色。

师:空明的月色,月色空明啊!(板书:月色空明)

师:既然写的都是月色,那么,干脆把“月色”二字直接加上去吧——(出示:庭下月色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生齐读。)

师:是吧,明明写的就是“月色”。现在,我把“月色”二字加上去,清清楚楚,明明白白。好吗?

生:(纷纷应答)不好!不好!

师:不好?怎么就不好了?为什么不好?下个结论,容易,而为结论找出理由,很难!这样,四人小组,先悄悄地讨论讨论。

(生四人小组自由讨论)

生:如果加了月色,这句话就没有意境了。因为早就知道是月色,那就不会有藻荇交横了,因为知道那是竹柏的影子。

师:一句话,开头写了“月色”二字,后面那种梦幻一般的意境就没有了。有意思!

生:如果不加的话,会给人一种悬念。

师:一种悬念。加上“月色”二字,这种悬念还有没有?

生:没有了。加上后就已经摆明了。

师:那就太直白了,是吧?

生:是的。

师:太直白,当然就没有悬念了。那么,能为“直白”找一个反义词吗?

生:委婉。

师:不加“月色”,就显得委婉。再找一个反义词。

生:我觉得还有“含糊”。(全班笑)

师:我想,你要找的应该不是“含糊”,而是——

生:含蓄。

师:孺子可教也!对啦,跟“直白”相反的是“委婉”,是“含蓄”。“月色”二字一加,委婉没有了,含蓄没有了,悬念没有了,意境没有了。(出示)

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

师:这样写多么含蓄,多么有意境啊!读——

(生齐读)

师:因为,那一刻,你——苏轼,已经完全融入在月色之中,你甚至忘了月色,忘了自己,你进入了一种空明境界。读——

(生齐读)

(品评:学习文章之“转”。庭中赏景,月色空明。作者用如金之墨点染营造出—个空明澄澈、疏影摇曳、幽静迷离的夜景。“积水空明”突出月光的皎洁、空灵,“藻、荇交横”有“云破月来花弄影”之趣,但描绘的是竹柏,其意高洁,更显清雅。

品读此句,王老师用复沓引读引导学生入情入境,然后用“试误”,引导学生揣摩暗喻之妙。)

(四)品味“何夜无月,但少闲人”

师:当你恍然大悟,原来这就是月色,这就是竹柏的影子,你被这样的大美感动了。于是,你情不自禁地发出这样的感慨——(出示)

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生齐读)

师:哪儿没有月亮,哪儿没有竹柏?唯一缺少的是谁?

生:(齐)闲人。

师:(指向一生)我记得你是做官的,那一夜,你为什么没有看见如此美妙的月色?

生:因为我只想着那些官司的事情。

师:你觉得自己是闲人吗?

生:不是。

师:看!少了一个闲人。(指向另一生)如果我没记错的话,你是做生意的。那一夜,你为什么没有看见如此美妙的月色?

生:因为我一心想着要挣钱。

师:你觉得自己是闲人吗?

生:肯定不是。

师:看!又少了一个闲人。(又指向另一生)你就是那个《论语》还没有背熟的读书人。那一夜,你为什么没有看见如此美妙的月色?

生:因为我在复习,我想着如何考个好成绩。

师:你觉得自己是闲人吗?

生:不是闲人。

师:看!又少了一个闲人。怎么到处找,都找不到一个闲人呢?请问,在你们的生活中,闲人多不多?

生:(齐)不多。

师:太少了!闲人太少了!没有闲人,哪来的月色?没有闲人,哪来的竹柏?没有闲人,哪来的风景?哪来的天地大美啊!于是,苏轼跟自己说,我得把它们记下来——(课件播放背景音乐《江上清风》,课件逐句出现全文,师诵读全文。生听完诵读后鼓掌。)

(品评:学习文章之“合”。苏轼与好友月下漫步,以“闲人”自谓自得。在他看来,“江山风月,本无常主,闲者便是主人”,“闲”字中既有闲情雅趣,又有心无挂碍的怡然自得。此处的教学,教师将重心放在对“闲人”的理解上,正是对本板块主问题的回应。使用的教学方法仍是角色扮演,教者匠心恰如文章构思,有铺垫必有呼应。

回看整个板块的教学,教师依照文章的顺序带领学生逐句品析。虽是文言教学,但绝见不到生硬的释义讲解,执教者处处巧妙设问,引导学生逐步走入文境。其中的文言学习难点如“但”“遂”“亦”等都是学生在上下文语境中自然完成。

教学中,王老师课堂艺术化的特质继续带给我们审美的体验。课件中画面、朗读时的配乐以及教学设计中的排比、呼应等令人沉醉其间。随着学习的深入,我们也似乎来到元丰六年的那个夜晚。十月——已是深秋,十二日——月是将满未满。这一晚苏轼与好友漫步承天寺,月色如水水如天。)

四、补充拓展:触摸一种人生态度如苏轼

师:美不美?

生:美。

师:妙不妙?

生:妙。

师:确实美妙。但是,同学们,那是因为你只知其一,不知其二啊——(出示)

注释:

①【记承天寺夜游】此文写于作者贬官黄州期间。

④【张怀民】作者的朋友,当时也贬官在黄州。

师:来,看看注释①。我想,你的目光会自然地逗留在那个词语上,那个词语是——

生:(齐)贬官。

师:来,看看注释④。我想,你会惊讶地发现,你的目光又一次逗留在那个词语上——

生:(齐)贬官。

师:啥叫贬官?

生:贬官,就是我做了一个非常大的官——宰相,我给皇帝提意见,皇帝却说:“你提的意见不好,你不是我的忠臣,我不要你了。”然后我就变成了一个低的官,我的官职变低了,自然就不在皇帝身边辅佐,就被贬到别的地方去了。

(众生笑)

师:意思是这个意思。可你说得好轻松啊,你们听得也是好轻松啊。为什么?因为你们都没有被贬过官,没感觉啊!不说了,说了也没感觉。咱们一起看看,苏轼身上到底发生了什么。(播放纪录片《苏东坡》中“乌台诗案”片段,时长约3分钟。)

(品评:补充《记承天寺夜游》写作的背景,课境开始“突转”。如果说,前面的学习过程中,师生共同走入的是一份闲情雅趣,接下来则是这闲情背后人生的变故沉浮、惆怅悲凉。)

师:同学们,这就是著名的“乌台詩案”。看了这一段历史,我想问问你们,此时此刻你的心里是什么感受?

生:我非常同情苏轼。

生:我为他打抱不平。

师:愤愤不平。这是你的感受。

生:我觉得心寒。

生:我认为苏轼很不幸。

师:你为苏轼的不幸感到——

生:很难受。

生:我觉得很压抑。

生:我觉得很惋惜。

师:同学们,是个正常人大概都会有你们这样的感受——难受、心寒、不平、压抑、气愤、惋惜。但是,一起看——(出示《记承天寺夜游》全文)

师:这就是苏轼贬官黄州时候写下的文章,它的题目是——

生:(齐)记承天寺夜游。

师:在这篇文章中,你们看出了他的难受吗?

生:没有。

师:你们看出了他的不平吗?

生:没有。

师:你们看出了他的压抑吗?

生:没有。

师:你们看出了他的痛苦吗?

生:没有。

师:为什么?为什么?

(生高高举手,跃跃欲试。)

师:把手放下,打开作业纸,用心感受,用心思考。我想,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你,苏轼,有话要说。(课件播放背景音乐《江上清风》,生思考并写心里话。师巡视,发现优秀写话打上星号。)

师:各位“苏轼”,把笔放下!不管你有没有写完,也不管你写多写少,这些都不重要。重要的是,在你提笔的那个瞬间,你已不再是你,你完完全全地化作了谁?

生:(齐)苏轼。

师:请打了星号的各位“苏轼”起立!我们一起来听一听,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苏轼”有话要说——

生:(朗读写话)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我和好友张怀民在承天寺赏月。只见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

我的心中一片平和。我苏轼从以前的朝廷大官被贬到黄州任团练副使,但是我却不得签署公事,让我做一个有职无权的闲官。我苏轼虽然没有像王勃一样豪情壮志,写出千古名句“落霞与孤wù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也没有像欧阳修一样写出“环滁皆山也。其西南诸峰,林hè尤美”。但是,我苏轼什么大风大浪没有见过,我早已看透了世间的本真。我被关押了130天,被嘲笑,被líng辱,我的内心已经破碎不堪。只有经历了破碎不堪之后,我才平和下来。明月呀明月!你多么像是天上的另一个我呀!你就像是我的心,纯粹,透明,不再抱怨。(生热烈鼓掌)

师:我怀疑你是苏轼转世。(笑声)你对明月一如既往地情有独钟,你借明月一如既往地表达心境。在经历了乌台诗案的生死考验之后,你的心变得更加纯粹、更加透明。只能说,这样的人才是你心目中的——

生:闲人。

师:有请下一位“苏轼”——

生:(朗读写话)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我和好友张怀民在承天寺赏月。只见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

我的心中一片自在。我只是好奇,如此美景,竟只有我与怀民二人赏识。他人怎不相知?世间如我与怀民二人相似的闲人甚是稀少。我愿以诚示天,让这嘈杂的世间少几分敌意,多一分祥和。我并不会因为被贬官到黄州而感到愤愤不平,我会以随遇而安、乐观旷达的胸襟来面对生活,用眼睛发现美,感受生活中的美好!

(生鼓掌)

师:什么样的人是闲人?以诚示天、与天其时,这是闲人;随遇而安、乐观旷达,这是闲人。好,(话筒递给另一生)“苏轼”,把你的心里话说出来,明月替你作证。

生:(朗读写话)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我和好友张怀民在承天寺赏月。只见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

我的心中一片从容。我只是写了一封《湖州谢上表》,怎么就落入了这般难堪的境地!唉,不过天上有知己——月亮,地上也有知己——张怀民。我和张怀民已经看穿了人生,我们淡泊名利,内心怡然自得,我的人生要像李白写的那样:“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不能浪费光阴,诉说命运的不公,要活在当下,珍惜生活。(热烈鼓掌)

师:人生就是选择。你可以选择怨恨,也可以选择放下;你可以选择记仇,也可以选择宽容。苏轼,你选择了放下,选择了宽容。我知道,在你的心目中,只有这样的人才称得上——

生:闲人。

师:“苏轼”,把你的心里话说出来,怀民替你作证。

生:(朗读写话)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我和好友张怀民在承天寺赏月。只见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

我的心中一片光明。我欣赏这里的美景,我庆幸自己摆脱了官场,我庆幸自己不会在官场的尔yú我诈中沉沦。现在在我眼前的,是澄澈的月光,是我信任的知己,是光明的未来。从今以后,我不会再为贬官而伤心,不会再为排挤而失意,我找回了真正的自我!

(生熱烈鼓掌)

师:真正的自我,就是“真我”。多少人,在官场中失去了真我;多少人,在商场中失去了真我;多少人,在考场中失去了真我。像你苏轼一样,一个找回真我的人,才叫——

生:闲人。

师:有请最后一位“苏轼”。(话筒递给一生)“苏轼”,把你的心里话说出来,所有在场的人替你作证。

生:(朗读写话)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我和好友张怀民在承天寺赏月。只见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

我的心中一片自在。我遭遇坎坷又如何,不就是失去了地位、权力而已嘛,它们都乃身外之物,皆可抛!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只有顺其自然,才能活得自在,才是人生至理!

(生鼓掌)

师:多么豁达的胸襟,多么自在的心境啊!这样的人,我们才可以称他是——

生:闲人。

(品评:苏轼因“乌台诗案”差点丢了性命,被关押一百多天,经历通宵诟骂之辱,其实是惊魂不定、踉踉跄跄来到黄州。在黄州,他以戴罪之身任团练副使,既不能签署公文,也没有朝廷供奉,且不能擅自离开此地。为了养家糊口,他不得不在东坡耕种,与山野农夫为伍。此时,京城中的友朋无一人来信问候,苏轼写出的信也无一人回复,正是“有恨无人醒” “寂寞沙洲冷”。同样在黄州,因为命运的巨大变故使苏轼对生命有了通透的思考。在自然天地间,在儒释道三家的文化中苏轼深刻自省,悟得生命的大自在、大智慧。也是在黄州,苏轼写下了他一生中最伟大的篇章,如《念奴娇·赤壁怀古》、前后《赤壁赋》、《定风波》,以及这则《记承天寺夜游》。写作这篇文章时,乌台诗案过去刚刚四年,四年的时间不长,那些不堪回首的日子一定还会偶然入梦。知道这些,再看“闲人”的慨叹,这其间除了自得的“闲情”,还有被“闲置”的幽默自嘲,甚至无奈。当然,优美的诗文是对凄苦的挣扎与超越,这何尝不是命运的另一种补偿。

围绕文章的写作背景,教师本来有太多内容可讲、太多感慨可叹,然而没有。王崧舟老师没有作更多的展开,而是让学生自己谈感受,然后用替苏轼写话的方式,让他们走近这伟大的灵魂。语文需要深刻的文本解读使境界开阔,更需要理性的克制,使教学尊重孩子的认知心理及接受程度,深入浅出、由博返约。)

五、尾声:空明月色恰如闲人

心境

师:同学们,在经历了贬官,经历了被人诬陷,经历了失去人身自由和权力,经历了生死考验之后,我们依然看到,苏轼的心境是那样从容,那样自在,那样平和,那样光明。这样的心境,像什么?

生:像明月。

师:像空明的月色。(板书:如)正所谓——(指板书)

生:(齐)闲人心境如月色空明。

师: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苏轼又一次写到了“月色”(在“月色”二字下加上三角符号)。其实,他真正要写的是自己的“心境”(在“心境”二字下加上三角符号)。

师:苏轼笔下的月色是如此“空明”(在“空明”二字下画上双横线)。这空明的月色映衬的正是“闲人”的心境(在“闲人”二字下画上双横线)。

师:同学们,一个心境空明的闲人,才会遇到这样的夜晚——(配乐引读)

生:(齐)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

师:一个心境空明的闲人,才会找到这样的知己——

生:(齐)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

师:一个心境空明的闲人,才会看到这样的月色——

生:(齐)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

师:一个心境空明的闲人,才会悟到这样的人生真谛——

生:(齐)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师:这样的人,才是真正的——

生:(齐)闲人。

师:同学们,愿意成为这样的闲人吗?

生:(纷纷回答)愿意。

师:做闲人,可没这么容易啊!下课!

(品评:课至尾声,点明“月色”与“心境”的关系——闲人心境如月色空明,月色空明乃闲人心境。其实,“空”与“闲”意义相通。庄子云:“大智闲闲,小智间间。”伟大的心灵不是没有悲欢,而是不会为悲欢所掌控、所占据。当心无挂碍, 自然光明如月。

课以读收尾,是文章整体复现,也是再次的逐句品读回味。在一遍一遍的朗读中,学生已然成诵。课末,王老师问:你们愿意做个闲人吗?学生的回答不假思索——“愿意”!其实不急着回答,因为你们尚未经岁月;其实不急着回答,因为世间的事远非“愿意”“不愿意”可以了得。

此课此文的意义,一定不止在语文,甚至不止在文化,它一定是为课堂上的生命种下了某种精神的埋伏。多年之后,若他们在生命的某种际遇之下忽有所悟,忽然想起苏轼,就一定会想起这一课,想起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黄州承天寺上空那轮明镜似的秋月。愿他们能会心微笑。愿这微笑,与苏轼漫步庭前时的微笑重叠,也与王崧舟老师执教此课时的微笑重叠。——执教这一课前,王老师不慎摔了腿脚,伤痛半年多,在教学视频中仍能见他行走不便,但他的笑自始至终那般从容安定,温和自得。)

教学总评

该有一课   朗朗如月

中国人那根极轻妙、极高雅而又极为敏感的心弦,每每被温润晶莹、流光迷离的月色轻轻拨响。一切的煩恼郁闷,一切的欢欣愉快,一切的人世忧患,一切的生死别离,仿佛往往是被月光无端地招惹出来的,而人们种种飘渺幽约的心境,不但能够假月相证,而且能够在温婉宜人的月世界中有响斯应。

——潘知常《众妙之门》

《记承天寺夜游》一课,是王崧舟老师文言四课之“月”。没有一个物象能像月这般独得中国文人的喜爱,也没有一个意象能像月这般折射出中国文化的温润与光彩。

《记承天寺夜游》是写月的妙品。全文仅八十余字,但意境超然,韵味隽永。北宋的古文运动虽由欧阳修发起,却完成于苏轼。他反对“浮巧轻媚,丛错彩绣”的骈体文和当时“怪僻而不可读”的时文,提出了“自出新意,不践古人”的主张。他的散文上承唐代古文余绪,下启明清小品先河。其最可爱者往往为小品,而《记承天寺夜游》当属其冠。文章写于1084年,其时,苏轼被贬黄州。

苏轼在黄州一度陷入了人生的低谷,他自己写道:“得罪以来,深自闭塞,扁舟草履,放浪山水间,与樵渔杂处,往往为醉人所推骂,辄自喜渐不为人识。平生亲友,无一字见及,有书与之亦不答,自幸庶几免矣。”就是在这惊魂不定,潦倒失意之时,他在无言的山水前,在佛道的智慧中省视自己的内心,完成了精神的突围。苏东坡的可爱或者伟大不仅仅在于他“是个秉性难改的乐天派”,在巨大的变故面前仍能豁达开朗,而是在“以佛治心”“以道治身”之后仍能以天下为己任,继续以儒治世。他是真的看清了这个世界,仍然爱它。林语堂称东坡是“世间不可无一,难得有二”之人。他投入地生活在每个瞬间、每个当下,时时适明月清风,便不羡长江之无穷。

余秋雨在《苏东坡突围》一文中认为苏轼在黄州走向成熟。这种成熟“是一种明亮而不刺眼的光辉,一种圆润而不腻耳的音响,一种不再需要对别人察言观色的从容,一种终于停止向周围申诉求告的大气,一种不理会哄闹的微笑,一种洗刷了偏激的淡漠,一种无须声张的厚实,一种并不陡峭的高度”。诚如斯言。

可惜,北宋积贫积弱的局势逐渐形成,统治阶级内部政局反复多变,党争此起彼伏,再度回到朝堂的苏轼因其正直求实、“一肚子不合时宜”的态度再度被贬。一生道路坎坷。好在苏轼在精神的家园里早已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苏轼宁愿做一个“闲人”。他在一首词中唱道: “几时归去,作个闲人。对一张琴,一壶酒,一溪云。”显然,这种“闲”有艺术的精神。苏轼能“闲世人之所忙”,于是能“忙世人之所闲”,他要做一位忙着与天地、自然、自己对话的“闲人”。苏轼的“闲”,蕴含着诗情般的审美经验,也有孩子般调皮的天真;蕴含着面对挫折释然开怀的豁达,也有冷峻而深刻的哲思,甚至自我揶揄调侃的幽默。王老师在教学此课时,正是在“闲人”上用力,对“闲人”的理解既是教学目标,又是教学线索,让学生借由这则文言短篇触摸一种人生的境界。 “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当清风绕指,明月入怀,这一声穿越时空的慨叹含多少意味呢?

王老师懂苏轼之月,甚至我相信苏轼就是王老师心中的朗朗明月。忽然想到将王老师与苏轼做些比较,应该有趣。江弱水以“博弈”论诗文,认为苏轼是靠“博”取胜,而不善“弈”。即他是掷骰子式的天才,诗文书画无不出手就是好。他的诗文自然如流水,并不刻意于布局的精巧。《记承天寺夜游》虽小小篇什,婉曲有致,却属于日记式写作,如行云流水,随物赋形,行于所当行,止于所当止而已。王崧舟老师同样天赋过人,诗文书画俱佳。当然,他最好的艺术品是他的课。王老师的作品不胜在“博”的豪气,他的课大多精心布局,精巧如弈,在他的教学设计中我们常常看到类似文章中修辞的使用,比如“排比”“互文”“突转”“悬念”。但这一课的好绝不在设计或者艺术,而是课心、文心的和谐呼应。是同样儒释道兼具的王老师在千年之后对苏轼的一种默契致意,一种颔首微笑。

与2011年《望月》一课相比,我们似乎可以舒一口气。面对《记承天寺夜游》这样的经典,课者不必纠结语文的某种“工具”性、实用性,只需在审美及文化上用力就够了。历史地看,现代语文教育进程也同样是一步步走向实用化,然后再由实用化向文化回归。当然,这一过程绝不是直线往返的过程,而是无时无刻不充满着曲折的迂回、矛盾与斗争。

放下纠结,打开此课,我们仿佛看到苏轼与怀民信步庭中,闲游漫语。合上它,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黄州承天寺上空那轮澄澈明净的月仿佛仍照在我们身上似的。

该有一课,朗朗如月。

(作者单位:杭州师范大学/山东师范大学)

责任编辑 郭艳红

猜你喜欢

承天寺品评空明
《记承天寺夜游》中的人与寺
江岚诗词二首
月夜里的“遇见”
纯牛奶中感官品评研究进展
夜游承天寺记
承天寺文化价值与保护初探
澄澈与空明的玄想
中国画品评的现实意义
诗与美
让学生在个性体验中学习数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