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要下雨了》(统编本一下)字词教学设计

2019-09-10黄婧薇

小学语文教学·会刊 2019年4期
关键词:形声字本义语调

黄婧薇

本课生字

会认的字:腰 坡 沉 伸 潮 湿

呢 空 闷 消 息 搬 响

会写的字:直 呀 边 呢 吗 吧 加

教学设计

一、字理析题,集中识字

1.字理析“雨”,引入学习。板书课题,课件出示“雨”的甲骨文“■”,引导学生观察字形,可见到雨点斜下形,由此提问:雨点在什么情况下才会斜着下落呢?当学生说出在风吹的情况下雨点才会斜着下落后,可让学生书写“雨”字,提示要将中间表示雨点的四点斜着写才能显现风吹雨斜的字形。由此引入课文:下雨前发生什么事呢?

2.自由读课文,读后让学生说说故事里有几个人物,下雨前发生了怎样的故事。

3.读准加点的生字新词。

弯着腰  山坡  直起身子 阴沉沉  伸腰  潮湿  空气  闷  消息  搬东西  响起雷声  边跑  边喊  加快步子  呀  呢 吗 吧

4. 集中识字。

(1) 学习“呀、呢、吗、吧”,进一步认识形声字。

“呀、呢、吗、吧”都是形声字,它们是由“口”发出来的语气助词,所以都用“口”表义,而“牙、尼、马、巴”与字的读音相同或比较接近,“口”作形旁表义,“牙、尼、马、巴”作声旁表读音,像这样由形旁和声旁组合起来的字就叫形声字。

(2)学习生字“坡”。“坡”是形声字,山坡与泥土有关,所以用“土”作形旁表义。声旁“皮”音变较大,可引出“波、破、玻”来帮助学生识记“坡”的读音。本义就是山坡、岭坡。形义可识记为:

土皮却不是皮,

有高且又有低;

往上似爬楼梯,

往下像坐滑梯。

(3)学习生字“沉”。形声字,从水,冗声。“沉”原为“沈”,右旁还可见“人”沉没水中形,本义是没入水中,与“浮”相反,引申为下沉、沉重等义。课文中“天阴沉沉的”即是云层往下压的意思。现“沉”字已难见其“人”,据此,可灵活将该字分解为:氵、冖(帽)、几。识记为:人沉河里水淹泡,水面漂浮几顶帽(冖)。

(4)学习生字“伸”。形声

字,“人”形,“申”声。本义是人舒展、曲伸的动作,所以用“亻”表义,词语如“伸手、伸腿、伸头、伸直”等。与“申”易混淆。“申”的甲骨文写作“■”,是闪电霹雳舒展的象形,所以用“申”组合的词语多含展开、说明等义,如申述、申明、申辩、申办等。课文中是“伸腰”,是人肢体的动作,所以要用人字旁的“伸”。结合课文的词句可识记为:

立人申,读作伸,

伸腿伸臂把头伸;

小白兔,忙割草,

身子累了把腰伸。

二、学习课文,随文识字阅读

1.第1自然段随文识字。

(1)学习生字“腰”。读第1自然段,并从第1句“小白兔弯着腰在山坡上割草”的句子中引出“腰”字,提示“腰”也是一个形声字,左边的“月”是“肉”的变形,古文字写成“■”,像一块带有骨头的肉,作偏旁时与“月亮”的“月”同形,所以就叫“肉月旁”,即本是“肉”写成了“月”的意思。“肉月旁”是构字率较高的偏旁,因此,要明確向学生提示,如果是表示月亮意义的“月”就叫“月字旁”,如“明”“朗”等字,还可以提示“月”在左边表示“月亮”意义的除“朦胧”外,其余在左边的“月”如“肚”“腿”“脚”以及本课的“腰”都是表示“肉”的“肉月旁”。理解“腰”的构形后可让学生摸摸自己的腰,并用“腰”组词,加深对“腰”的认识。

(2)学习生字“直”。可先让学生依据课文描写“小白兔弯着腰在山坡上割草”进行情境和动作的表演,提示“弯着腰”的“弯”下面是“弓”字底,表演“弯着腰”时要弯得像一张“弓”形。而后再由“弯着腰”引出“直起身子”并学习本课要写的“直”字。“直”字的甲骨文写如“■”,下面是表示眼睛的横目(罒),上面的一短竖“|”表示标杆,用“目”正对标杆(|),表示目测端直,没有偏斜。后来金文和篆文另加一矩尺(∟)突出测量之意并写如“■”和“■”,楷书写作“直”,将下面的矩尺(∟)变写成平尺(一),形成由“十”“目”“一”三个部件组合而成的会意字。根据现字形可想象为木匠用眼睛(目)从不同的方向(十)瞄直线(一)。理解此义就不会把其中的“目”写成“日”。基本字义是端正,不弯曲。课文中的“直起身子”就是从弯着腰到把身子立起伸直的意思。

结合“腰”“直”以及“伸”字的学习,可用顺口溜识记它们的形义:

月表肉,声旁要,

双手一叉就是腰;

小白兔,在割草,

直起身子伸伸腰。

2.学习小白兔与小燕子的对话(第2~3自然段)。

(1)朗读第2自然段,注意引导学生读好下面的人物语言:

小白兔大声喊:“燕子,燕子,你为什么飞得这么低呀?”

朗读指导时可向学生提示:

①“大声喊”的语气;②两个“燕子”的不同语调。可以引导学生想象这样的情境——小燕子从头上飞过速度极快,因此第一个“燕子”应读得稍重且声音拉长,设法把它喊住;第二个“燕子”可以想象燕子听到喊声以后在回望自己,这时再喊“燕子”是属于一般的称呼了,所以要轻短一些,而后再读出后面询问的语气语调。

(2)朗读燕子的回话,并学习生字“潮湿”——“潮”是水形,朝声兼义,本义指定时涨落的海水,

“朝”是早上的意思,早上的潮水涨落叫“潮”,晚上涨落的叫“汐”。由水的涨潮引申指潮湿。如,潮气、受潮。“湿”的繁体为“濕”,由“水、日、丝”三个部件组成,会意为把两把潮湿的丝摆放在外让日光晾晒。现简化字形义可灵活识记为:一沾上“水”就“显”出“湿”的样子。“潮”与“湿”组合成“潮湿”,两字都用“水”表义,即是含有比正常状态下较多水分的意思。

3.学习小白兔与小鱼的对话

(第4~6自然段)。

(1)朗读第4~6自然段,注意引导学生读好下面的人物语言:

小白兔跑过去,问:“小鱼,小鱼,今天怎么有空出来呀?”

朗读指导时可向学生作提示:

①“问”的语气语调;②两个“小鱼”的不同语调。

(2)学习生字“闷”。由“要下雨了,水里闷得很”引出生字“闷”。“闷”也是形声字,从“心”,“门”声。本义是心中不悦、烦恼,故用“心”表义。词语如“烦闷、郁闷、闷闷不乐”,此义读音mèn。由心中不畅又引申为空气不畅,读音为mēn,如“闷热”。课文里小鱼说“水里闷得很”的“闷”就是不透气,憋得慌的意思,所以读音也是mēn。“闷”的形音可灵活识记为:

心烦不出门,

心里真烦闷(mèn);

就要下雨了,

水里真是闷(mēn)。

4.学习小白兔与大蚂蚁的对

话(第7自然段)。

(1)朗读第7自然段,体会“!”的用法,读出大蚂蚁说话时略显着急的语气语调。

(2)学习词语“消息”。“消”是消减,“息”中的“自”是鼻(“自”是古鼻字,人在说到自己时,仍常以手指鼻强调),古人以为气从心生,心气从鼻出,所以呼吸叫“息”,尚有呼吸自然就是活着的意思,因此,“消息”的本义就是“消长”,与“增减”“生灭”“盛衰”一样属于反义合成词,现演变为表示人或事物变化的情况。

5.学习小白兔跑回家的段落

(第8~9自然段)。

(1) 朗读第8自然段,从“加快步子往家跑”引出生字“加”——“加”字由“力”“口”会意而成,即用“口”吵闹,用“力”打架之义,是“打架”的“架”的古字。凡吵闹打斗之时,往往言过其实,故又引申指添加、增加的意思。课文中小白兔“加快步子”往家跑就是在原来跑的基础上又增密了步子,这样就跑得更快了。

(2) 引导学生读好小白兔的喊话:

小白兔一边跑一边喊:“妈妈,妈妈,要下雨了!”

朗读指导时可向学生提示:

①读出“喊”的语调;②两个“妈妈”的不同语调。

(3) 朗读第9自然段,读好拟声词。

第1~8自然段都是写下雨前的情景和故事,第9自然段终于写下雨了,要注意指导学生读好拟声词“哗,哗,哗”。可引导学生思考:三个“哗”描写了下雨时由远及近、由小到大、由缓到急的过程,因此读的时候应该由小声到大声,读出雨声的不同声响和层级。学生交流讨论感悟后,可由一个小组读第一个“哗”,两个小组读第二个“哗”,全班读第三个“哗”,以显现雨声由小到大的过程。最后,教师也可以采用字体由小到大的渐变方式,帮助学生更形象更直观地朗读好句子——

哗,哗,哗,雨下起来了!

三、 朗读课文,指导写字

1.复述课文内容。

2.让学生说说还知道哪些动

物也有預报天气的功能。

3.完整朗读课文。

4.分角色朗读课文。

5.指导写字。 ■

(作者单位:广西南宁市民主路小学)

责任编辑 郝 帅

猜你喜欢

形声字本义语调
形声字太调皮
画说汉字——摆(bai)
浅谈英语语调及英语教学
韩嚼牙
汉字里的大写数字另有意义
“酉”字初探
“自”的本义是鼻子
朗读基本技能:语调(一)
谈汉语特殊疑问句的语调类型
我们的新发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