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风险管理在心内科护理管理中的应用

2019-09-10郑丽华

介入医学杂志(英文) 2019年4期
关键词:不良事件心内科风险管理

郑丽华

【摘要】:目的:探究风险管理在心内科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效果。 方法:选取2018年1月-2019年1月我院心内科收治的128例患者进行研究,采用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患者实行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进行风险管理,护理后对比两组患者的意外事件发生率和护理满意度。结果:护理后,对照组意外事件发生率为25.00%,观察组意外事件发生率为4.68%,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对照组护理满意度为81.25%,观察组为98.44%,观察组显著优于对照组。结论:在对心内科患者护理时实行风险管理,能够有效降低不良事件的发生,提高护理质量,值得广大心内科室进行推广和研究。

关键词:风险管理;心内科;护理;不良事件;护理质量评分

心内科疾病属于一种多发性疾病,在老年患者中的发病率极高,在对该病患者进行治疗时,常由于患者年龄过高、体质较差、药物耐受力和依从性等较低等原因引发各种不良事件的发生,给心内科疾病的有效治疗带来严重的影响[1]。我院为了探究风险管理在心内科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效果,进行了本次研究,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18年1月-2019年1月我院心内科收治的128例患者进行研究,采用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均为64例。对照组男性患者33例,女性患者31例,年龄在46-75岁,平均年龄为(69.57±1.44)岁,其中冠心病为22例,扩张性心脏病为12例,风湿性心脏病为11例,心肌炎为13例,其他心内科疾病为6例;观察组男性患者32例,女性患者32例,年龄在45-75岁,平均年龄为(68.79±2.32)岁,其中冠心病为23例,扩张性心脏病为11例,风湿性心脏病为12例,心肌炎为12例,其他心内科疾病为6例。对比两组患者的资本信息和临床资料均无显著性差异,其中P>0.05,具有可比性。本研究所有患者均为心内科常见疾病,意识清醒可正常交流,均不患有严重器官衰竭等干扰性疾病。该研究经过伦理委员会批准且征得患者和家属同意。

1.2风险管理过程

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进行风险管理,主要内容如下:①成立风险管理小组:选取我院心内科专业医生1名以及经验丰富的护士5名组成风险管理小組,对小组成员进行心内科疾病知识的相关培训,包括意外情况急救和常规救治过程等课程,培训结束后对小组人员进行考核,要求整体达标,并加强小组成员的法律意识和工作积极性,制定奖罚制度,确保风险管理工作的顺利实施;②病房风险管理:小组成员按照排班表严格进行值班,对于危重患者应该做到全程监控,对于活动不变的患者应该在病床安装防护栏,避免患者出现坠床,并保持地面干爽,危险易碎物品远离患者,避免出现跌倒,导致不必要的损伤;③沟通技巧管理:护理人员应该用温和的态度对待患者和家属,为患者讲解心内科疾病的注意事项,解答患者的疑问,安抚话患者的情绪,并指导患者按时按量的服药,避免出现用药错误的发生[2]。

1.3评价指标

护理满意度:采用满意度问卷调查的方式,对两组患者和家属进行护理满意度调查,根据问卷调查情况,分为非常满意、比较满意、满意以及不满意,分别计算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并进行比较。

1.4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19.0统计软件对本次心内科疾病患者进行统计和分析,运用t检验方法,并采用X2进行检验,用(%)表示两组患者意外事件发生率和护理满意度。当P<0.05时,表示两组数据之间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患者意外事件发生率比较

对两组患者在护理期间出现的不良事件情况进行统计后,得出:对照组患者的意外事件发生率为25.00%,观察组患者的意外事件发生率为4.68%,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其中t=6.342,P=0.001,差异性显著,详细数据见表1。

护理后对比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后得出:观察组护理满意度明显优于对照组,其中P<0.05,差异性显著,详细数据见表2.

在对心内科疾病患者进行护理时,对各类风险因素进行分析后,可以得出我院心内科常见的风险因素主要为①患者自身因素:患者年龄过高,治疗依从性差,常表现出心情抑郁不配合治疗,对治疗效果造成影响;②护理人员因素:护理人员专业技能不足,工作强度大导致积极性不高,导致患者出现异常不能第一时间实施有效救治;③医院管理层面因素:医院对风险因素控制力差,没有完善的风险管理体系,导致护理人员分工不明确,责任心不强[3-5]。

对我院心内科主要风险因素进行分析后,制定风险管理方案后进行了本次研究,与常规护理模式进行对比后,得出:对照组意外事件发生率为25.00%,观察组意外事件发生率为4.68%,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对照组护理满意度为81.25%,观察组为98.44%,观察组显著优于对照组,P值均<0.05,差异性显著。

综上所述, 在对心内科患者护理时实行风险管理,能够有效降低不良事件的发生,提高护理质量,值得广大心内科室进行推广和研究。

参考文献:

[1]张珊.两种不同疗法对颅脑外伤后并发的下肢周围型深静脉血栓的疗效分析[J].按摩与康复医学,2017,801:44-45.

[2]侯明霞.神经重症患者DVT预防中规范化分级护理的应用分析[J].实用临床护理学电子杂志,2018,338:51+55.

[3]金平.程序护理预防重型颅脑损伤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临床观察[J].护理实践与研究,2008,15:31-32.

[4]张艳,唐春炫.术后重症患者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危险因素及预防[J].当代护士(上旬刊),2017,06:51-52.

[5]曹丹丹.下肢深静脉血栓的预防护理进展[A].河南省护理学会.外科重症监护专科知识培训暨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河南省护理学会:,2008:3.

猜你喜欢

不良事件心内科风险管理
协同护理模式在心内科护理中的应用体会
分析情景教学法与案例分析法联合应用于心内科护理教学价值
住房公积金风险管理信息化审计探讨
风险管理在心内科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浅谈心内科护理存在的风险和应对策略
养老保险精算的分析与风险管理的研究
养老保险精算的分析与风险管理的研究
早期颅骨修补治疗脑外伤的临床应用优势
我院125例住院患者使用丹参酮IIA磺酸钠注射液的安全性分析
内科护理不良事件的原因分析和护理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