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信息技术在初中生物实验教学中的应用

2019-09-10蒋慧

中学课程辅导·教育科研 2019年4期
关键词:初中生物实验教学信息技术

蒋慧

【摘要】  信息技术是当前教师教学的重要辅助手段,让教学资源的引入不再受空间、时间和教学条件的限制,拓展学生视野的同时,也辅助学生有效理解新知。在初中生物教学中,实验教学是帮助学生探索知识的重要方式。而受限于一些实验条件,一些实验活动无法顺利开展。对此,教师可以应用信息技术手段开展教学活动,以弥补初中生物实验教学中的缺失,让实验教学更充实、更多彩。本文就初中生物教学中,信息技术的应用措施展开了论述,总结了几点建议和措施。

【关键词】  初中生物 实验教学 信息技术 应用

【中图分类号】  G633.9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992-7711(2019)04-124-01

0

一、缩短时间周期,展现丰富实验成果

在初中生物教学中,一些实验的开展将会受到时间条件的限制,一些生物的成长周期较长,一堂课难以完成整个实验过程。对此,教师便可以发挥信息技术教学的优势,通过延时摄影的方式将一些生物的生长情况拍摄下来,让学生更加直观地观察到相应的实验现象,优化学生对实验的理解。例如,在《植物的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这一节内容的教学中,呼吸作用中消耗氧气而产生二氧化碳和氧气是呼吸作用这一部分知识教学中的重点。为了强化学生对本部分知识的理解和识记,教师可以通过实验教学的方式引导学生对本部分的知识展开探索。但是,由于植物呼吸作用是一个缓慢的过程,教师便可以应用延时摄影的方式向学生演示延时摄影中所呈现的植物呼吸作用的过程。应用这种信息技术辅助教学的方式,教师帮助学生直观看到植物呼吸作用的过程及其产物,学生的印象更加深刻。此外,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教师还可以挖掘实验教学资源,帮助学生认识含氧量和温度对植物呼吸作用的影响,让学生从延时摄影中所呈现的对比实验中,认识到这两因素对实验结果的直观影响。此后,当教师再引导学生结合实际生活,思考如何延长种子、果实的贮藏时间时,学生也就自然而然地想到去降低植物的呼吸作用,通过降低温度和含氧量等方式减小呼吸作用的影响。如上教学过程中,缩短时间周期并通过直观视频向学生展示实验过程,引导学生分析实验结果的教学方式,弥补了条件不足所带来的缺憾,让教学内容变得更加充实,更实现了对学生思维能力的有效培养。

二、应用微课资源,直观展现微观世界

生物教学中,实验教学往往能够让学生从宏观现象中归纳出普遍的规律,而深入理解实验原理、把握生物生长的规律和过程,还需要通过宏观和微观结合的方式开展教学活动,才能让实验教学起到辅助学生理解、优化学生认知的效果。例如,在《人体的消化与吸收》这一节内容的教学中,为了帮助学生理解人体消化的过程、明确各个腺体分泌的消化液和在辅助消化过程中所承担的作用,教师便可以向学生演示“探究小肠适于消化吸收的结构特点”这一探究实验。在实验过程中,教师可以向学生演示生物在消化过程中微观世界中对食物的分解过程和吸收营养的过程,让学生从实验和微课视频中强化对新知的认识,强化对本部分知识的理解。再比如,在“探究植物光合作用的场所”这一实验的过程中,为了辅助学生理解光合作用的过程,帮助学生完成探索光合作用的场所这一实验,教师在教学中便可以通过微课教学和实验教学相结合的方式展开教学活动。教学中,教师从微课视频中引导学生完善实验步骤,引导学生设计完成对本实验的探索,并在实验末引导学生思考完成下列问题:叶片的结构和功能是什么?叶片为什么会呈现绿色?韭黄的形成说明了什么?在完成了如上实验并对实验分析之后,教师再通过微课视频教学的方式,从细胞的微观角度帮助学生认识叶绿色、线粒体、叶肉细胞,并将植物在光照之下完成光合作用的过程以微观动态图画的方式向学生呈现,让学生从宏观和微观结合,辅助学生理解光合作用过程。

三、拓展实验资源,提升学生实验素养

信息技术在初中生物实验教学中的应用,讓实验课堂变得更加充实、让学生的学习方式变得更加丰富。对此,教师也可以发挥信息技术的优势,将之应用于拓展实验教学资源方面,以提升学生的实验素养。例如,在《人体感知信息》这一节内容的教学中,眼睛的结构和视觉的形成是本节课的教学重点。为了帮助学生视觉的形成及其原理、把握人眼在看远近不同物体时晶状体的调节情况,教师可以通过模拟实验教学的方式开展对本节课知识内容的实验探索。在实验教学中,一个可向其中注射水的水球可以被看作是晶状体,蜡烛和广平被看作是物体和承接像的视网膜。当物体在前后移动时,逐步改变晶状体(水球)前后径,视网膜(光屏)上也就逐步呈现出清晰的像了,这也就是人眼在调节晶状体时看到远近不同物体的原理。为了进一步辅助学生理解视觉的形成和人眼观察物体的过程,教师可以通过信息技术手段,将人眼调节的过程制作成为一个直观动态的光路图,在调节晶状体的前后径时,呈现光路变化情况和最终的成像情况,以强化学生对本部分知识的理解,让信息技术在拓展学生视野的同时,提升学生对实验的分析能力和对知识的归纳感知水平。

总结

实验教学的方式是辅助学生获得知识的重要手段,而信息技术则是辅助教学的重要工具,将二者融合并发挥各自的优势,能让学生的能力和思维获得同步提升。对此,教师可以利用信息技术缩短实验周期、应用微课资源和拓展实验资源等措施展开实验教学,以实现对实验教学的优化,提升实验教学的成效。

[ 参  考  文  献 ]

[1]顾源媛.信息技术优化下的初中生物实验教学[J].中小学教学研究,2018(02):80-83.

[2]晁旋.信息技术环境下初中生物探究性实验教学模式研究与应用[D].东北师范大学,2014.

[3]王新春.信息技术与初中生物实验教学整合的研究[D].首都师范大学,2017.

猜你喜欢

初中生物实验教学信息技术
基于科学探究的高中生物实验教学探索
幼儿园教学活动中信息技术的应用思考
巧学信息技术课程
浅谈初中信息技术项目式学习教改实践
网络与云技术在实验教学中的应用
巧用“信息技术”,提高课堂效率
初中化学实验教学中“微课”教学模式的探讨
谈初中化学实验教学的初探
初中生物教学中学生合作能力培养初探
参与式教学法在初中生物教学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