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善救助报道如何做到帮忙不添乱
2019-09-10李兴会
李兴会
摘要:慈善救助报道既是主流媒体彰显社会责任的体现,又是日常报道不可缺少的重要内容。搞好慈善救助报道,对身陷困境者是一种帮助,对社会大众是一种教育,对媒体美誉度是一种提升。然而,在现实中,一些媒体在制作此类报道时,却存在“帮倒忙”的现象。本文对此展开分析并给出解决方案。
关键词:慈善救助;帮忙不添乱;报道
一、慈善救助报道存在的问题
(一)“抢”出乱象。新闻讲究时效性,但抢的原则必须符合新闻规律。对于慈善救助报道来说,必须符合有利于帮助受困者的原则。湖北襄阳曾发生一起引起省委书记批示的新闻事件:一名孝子三次“割皮救父”。对于这个事件,从报道角度来说,应当一切有利于救助患者及其家属。然而,当地一家媒体为了抢发独家新闻,偏离了救人为最的报道初衷,最终“救人为上”的报道初衷被抛弃,演变成了一场“新闻大战”。
(二)“超”成虚假。真实性是新闻的生命力。但是,如果在新闻报道中,一味地追求影响力,搞超前报道就易“超”成虚假报道。仍以“割皮救父”事件为例,当地那家报纸在前述报道的基础上,持续跟进,报道了伤者的工作单位为伤者报销医药费200万元以上的事情。報道一出,即引起了患者家属的极大愤慨。原来,报销医药费200万元以上只是医保部门计算出的理论数字,并非实际到手的费用。而且因患者所在单位曾中断缴费,医保部门根本无法及时报销。
(三)“加”出错误。在“割皮救父”事件中,正常的医保费难以报销,同时拖欠医院巨额医疗费,而患者又急等救命。这种情况下,社会爱心捐款就成为最重要的救命钱。然而,当地一家媒体的另一篇报道却成为社会捐款的“毒药”:报道的原意是想写一下爱心人士踊跃捐款帮助患者父子渡过难关的正能量故事,谁知简单累加的一个捐款数字却成了“毒药”:广大读者认为,先有报销医药费200万元以上,又有社会捐款“已逾17万元”,治疗费用已解决,不需要捐款了。实际情况却是:社会各界的捐款并没有直接到达患者手中,而是经过了慈善总会、红十字会等部门。在流转过程中,社会捐款数额被重复计算,真正到患者手中的捐款并不多。
二、慈善救助报道应把握好“度”
通过“割皮救父”的这组报道,笔者认为,媒体在进行慈善救助报道时,应把握好报道的“度”。
(一)把握好报道密度。慈善救助报道,不是报道密度越大越好,而应有所选择。密度的掌握,应当实事求是,根据具体情况具体掌握。
(二)把握好报道内容。慈善救助报道,最关键的就是要把握好报道的内容,不是内容越细致越好。同时,在报道进行中,未确定、未发生的事不要超前报道。
(三)把握好信息源。在慈善救助报道中,信息的来源要准确、全面,切忌偏听偏信,即使是充满正能量的内容,也要搞准信息来源。
三、慈善救助报道应引导被救助者增强自救能力
注重引导被救助对象培养自救能力。笔者在长期的采访报道中发现,因文化背景、生存状态等多种原因,很多被救助者在遇到困难时不知道求助、不会求助,也有过度求助的现象。究其原因,都源于他们对国家救助政策的不了解。因此,媒体在进行慈善救助报道时,在唤起人们对弱势群体的关爱之心时,还有义务通过宣传让受众知道,如何利用合法的手段保护自己,为自己争取合法的权益。这对弱势人群来说,比输血式的救济更有效果。
另外,慈善救助的着力点还应放在受助方接受社会求助后生活、心理状况的改善和提高。从接受救助到自力更生,媒体如果能将被救助者的转变报道出来,对弱势人群来说,是一种鼓励,也是对积极参与慈善救助活动的爱心人士的安慰。
笔者所在的媒体就进行了这种尝试。《襄阳晚报》曾以《为了生命的延续》为题,报道了一位家庭困难的居民濒临绝境的事情。报道推出后,社会各界给予了捐助。该居民渡过难关后,又找到了一份工作,这个家庭彻底走出了困境。持续报道后,社会反响良好。
这样的例子并不是惟一。《襄阳晚报》报道了一位志愿者身患尿毒症,换肾尚差5万元救命款的事情后,引起了社会各方爱心人士的关注。在社会各界的关怀下,患者筹足了手术款,成功手术。术后,在《襄阳晚报》的持续关注下,患者成功自主创业。在《襄阳晚报》的持续报道下,患者成为当地一个励志典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