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融媒体时代电视新闻主题性报道的传播与创新路径

2019-09-10刘海涛

记者观察·中旬刊 2019年4期
关键词:电视新闻融媒体创新

刘海涛

摘要:在我国主题性报道是新闻传播的特色形式,是正摘引导舆论的主要途径。但是,受新媒体环境的冲击,传统电视新闻主题性报道逐渐丧失了生命力。因而,如何在网络媒体异军突起的时代实现电视新闻主题性报道的传播价值,扩大电视新闻主题性报道的影响力成为了一个重要课题。本文从融媒体的角度研究了这一课题,探导电视新闻主题性报道的创新路径。

关键词:融媒体;电视新闻;主题性报道;创新

一、內容策划精细化

“内容为王”是媒体融合发展的特点。由于融媒体时代受众在碎片化信息世界中逐渐产生了审美疲劳,一般性的内容无法撼动受众的视觉。所以,在遵循新闻规律的同时电视新闻主题性报道内容需要做到精细化,向纵深方向发展。只有在可供选择的话题中挑选出更能聚焦受众眼球的主题,精准定位、精细策划,将一个浅显易懂的主题扩展出一系列具有可读性的创新内容,受众才会“买账”,电视新闻主题性报道才能实现“病毒性”传播。

比如,2019年两会期间,湖南广播电视台就“加强生态文明建设”这一热点策划了“生态文明”主题报道。具体来说,湖南广播电视台以两会特别报道“信我中国”为依托,推出了《洞庭湖江豚出来晒太阳》《代表热议:强化生态法治保护大美洞庭》《胡湘平:为了子孙后代守护好一江碧水》《落实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守护好一江碧水》等内容,实现了立体式报道。由于内容精、细,既贴近百姓生活,又呼应两会热点,获得了湖南群众的热爱,实现了有效传播。所以,融媒体下的电视新闻主题性报道要以内容为先,做到突破、创新。

二、报道形式网感化

在融媒体时代,受网络语言形式、表达形式的冲击,大众的审美悄然发展了变化。面对电视新闻主题性报道“套路化”“僵硬化”的报道形式,观众已然乏味。因而,为了迎合受众需求,电视新闻主题性报道的报道形式必须改革创新。由于新媒体的表达语态比较网络化、平民化,传播形式比较轻松、活泼,所以,电视新闻主题性报道必须“戒掉”自身的一本正经性,打造富有网感的报道形式,消解受众的排斥情绪。只有这样,受众才会欣赏主题性报道,才会贴近国家的政洽生活。

比如,2019年两会期间,“四川观察”的报道形式就非常具有借鉴意义。首先,他们利用网红自身的气质和流量打造了《快嘴幸儿60秒盘两会》,传递两会新闻信息;其次,打造了《代表委员请回答》,用富有网感的语言解答两会热点,

引爆网络,像频频登上热搜的全国人大代表、四川省生态环境厅厅长于会文的微视频;此外,还有《王兆开会VLOG》《观观的旅行日记》等报道形式纷纷受到了观众的喜爱。所以,在融媒体时代,电视新闻主题性报道要注意打造颇有网感的语言形态和产品形态,颠覆传统的报道形式,赋予电视新闻主题性报道新的生命力。

三、传播渠道矩阵化

继内容融合、形式融合之后,渠道融合也是融媒体对电视新闻主题性报道的重要要求。随着时代的发展,移动端成为了受众接受信息的主渠道。所以,电视新闻主题性报道要想打开创新的突破口必须在传播渠道上做文章,固守电视这一已然“老去”的阵地并不是明智的选择。随着信息入口多元化,信息的传播路径已然进人全媒体时代。所以,电视新闻主题性报道应该实现传播渠道的矩阵化,传统媒体与新兴媒体联合互动,PC端、电视端和移动端互通共融,跨平台、频道和频率融合传播。

比如,2019年的两会,各大电视台积极迎合融媒体,组建传播矩阵。拿央视来说,就两会报道,他们同步规划了网站PC端、央视影音客户端、手机央视网、互联网电视等多个终端平台,开创了全方位、全天候、全媒体的传播格局,创下了两会新闻浏览量的新高。所以,在电视新闻主题性报道的传播与创新方面,我们应该借鉴、效仿央视的做法,打造传播渠道矩阵,实现全媒体传播。

综上所述,融媒体时代,电视新闻主题性报道的传播与创新要与媒体紧密结合,成为全程媒体、全息媒体、全员媒体、全效媒体。

猜你喜欢

电视新闻融媒体创新
从功能语用角度解析电视新闻采访的提问策略
壮语电视新闻制作创新探析
融媒体时代领导者媒介形象重构与认同
融媒体背景下健康类纸媒的转型
融媒体业态将决定报业未来
试论电视新闻的娱乐化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