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寻根”文化的价值引导与报道创新

2019-09-10肖欣

记者观察·中旬刊 2019年4期
关键词:寻根引导创新

肖欣

摘要: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曾在多个场合提到要坚定文化自信,警示“拋弃传统、丟掉根本,就等于割断了自己的精神命脉。”在弘扬优秀传统文化,树立大众文化自信心的新时代文化工程中,主流纸媒应自觉地主动地成为先行者、引领者。本文以《三湘都市报》自2004年以来聚焦湖湘历史文化的六大系列报道实践为例,探讨纸媒在“寻根”文化报道中的社会角色、价值引导和报道路径。

关键词:“寻根”;引导;创新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文化血脉和精神命脉,是中华民族精神的源头和“老根”。引领老百姓从脚下的大地、身边的历史开始寻根溯源,发现、体悟、理解家园深处独特的历史传统、文化积淀,是媒体必须担当的文化责任,也是坚定文化自信的重要社会举措。

《三湘都市报》是一家创刊于1995年,隶属于湖南日报社的地方性都市类市场报。自2004年至今,《三湘都市报》致力于扎根本土,挖掘源远流长的湖湘文化,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树立大众的文化自信。十多年间,持续推出了《寻找家园深处的珍藏》等六大系列“寻根”文化报道,出版了四卷本《发现湖南》丛书。同时,通过举办大型公众考古活动等开全国先河的线下文化活动,为大众搭建了一个走进本土历史文化现场,感悟优秀地域文化的创新平台,走出了一条面向大众普及历史文化常识、传播中华优秀历史文化、增强读者文化自信的创新之路。

一、独僻蹊径,“在金山上挖了第一锹”

二十世纪末至二十一世纪初,一股泛娱乐化的低俗浪潮蔓延,一些市场类报纸的文娱版面为博眼球而放肆炒作明星大腕的隐私秘闻,文化报道被边缘化,几乎难觅身影。在这股浮躁低俗的世风之中,《三湘都市报》旗帜鲜明地抵制文娱报道的低俗化倾向,把握正确清晰的文化报道价值导向,聚焦挖掘湖湘历史文化资源,打造文化报道精品,引导读者感悟优秀的中华传统文化。自2004年来,《三湘都市报》一批一批文化记者,怀着对湖湘大地真切的热爱之心、敬畏之情,开始了一趟长达十多年的“文化湖南发现之旅”。

从2004年10月开始,《三湘都市报》一群文化记者奔波于湖湘大地,用年轻的目光审视古老的湖湘文化。两个多月的时间里,《三湘都市报》连续以两个版面的大篇幅推出了14.8万字的《寻找家园深处的珍藏》特别报道,对岳阳楼、岳麓书院等湖南三十处文化遗产进行了全方位、多角度的深入报道。系列报道以大历史的观照,现场感的强调,个性化的叙述,加上大版面配大图片的表现形式,感性与理性交融,给读者带来了强烈的视觉冲击和心灵冲击。这组系列报道,是全国的市场类都市报纸,首次推出以地域历史文化为主题的大型文化报道,被誉为“在金山上挖了第一锹”,获得2004年度中国新闻奖三等奖,湖南新闻奖一等奖等诸多奖项。

2005年1月,中共湖南省委宣传部就《寻找家园深处的珍藏》举行全省专题座谈会。与会领导高度评价《寻找家园深处的珍藏》是文化报道一次成功的尝试和探索,是文化功能和媒体功能的成功联姻,报道引导湖南人从爱家、爱乡到对自己传统文化的尊重,再上升到爱国主义情怀,其导向和意义极其深远,为弘扬优秀的本土文化和民族文化做出了成功的探索。

二、十年坚守,六大精品追溯根脉文化

难能可贵的是,接下来的十年里,《三湘都市报》坚持聚焦湖南历史文化资源的深入挖掘,又先后推出了五大文化系列报道。

2005年,《寻找民间灵性之光——湖湘非物质文化之旅》推出,总计11.4万字。系列全面梳理了侗族大歌、湘昆等26项湖南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呈现了浓郁的湖湘风情与顽强的民间力量。

2007年,《根与源——历史文化名人湖湘之旅》推出,总计23.4万字。报道追寻从屈原至清末的39位曾活跃在三湘大地、对中国文化发展做出重要贡献的历史文化名人的脚步,感悟湖南文化性格特征的深层来源。

2009年,《老祖宗的那些事一一湖湘文明溯源之旅》推出,总计10.5万字。报道通过马王堆、城头山等20个湖湘重要的考古遗址,讲述生动有趣的湖湘考古故事,帮助人们重新认识湖南古代文明在中华文明形成与发展进程中的独特作用和地位。

为更深入了解湖湘文化与其他地域文化的彼此影响与联系,2013年10月,《三湘都市报》与湖北、江西、安徽三省的都市报联合举行“湘鄂赣皖四省文化行”采访活动。活动历时26天,行程8000多公里,近40名文字记者与摄影记者轮番接力,采访了岳阳楼、黄鹤楼等50多个历史文化地标,四省都市报共发稿近百篇,总计数十万字。

2014年8月,湖南28个传统村落被列入全国集中成片传统村落保护名单。2015年4月,《三湘都市报》再度推出大型系列文化报道《家园·守护湖湘最美村落》,追寻、挖掘、守护湖湘大地上珍贵的古村落歷史文化资源。

六大报道有步骤、有系统地梳理了湖湘的根脉文化,首次较为完整地从湖湘大地有人类活动遗迹的50万年前开始,追溯湖湘文明的源流历史,追踪湖南历史文化名人的足迹,梳理湖南宝贵的物质与非物质文化遗产,探讨湖湘文化的历史基因与现实意义。六大报道如同一个面向全社会的系列文化讲座,既有严肃、深刻的文化导向性,又有很强烈的知识性与趣味性,对广大青少年读者更是一次难得的湖湘文化教育,充分显示了媒体文化报道应有的文化内涵和韵味,体现了很高的人文关怀意识,表现出湖南媒体应有的本土文化情结与丰厚文化底蕴,赢得了广大读者和社会各界的喜爱和赞誉,产生了良好的社会导向效应。

三、保持新鲜,挖掘亮点兴奋点

十年推出六大文化报道,如此高频率的密集报道,如果每次报道的表达形式雷同,很容易造成读者的审美疲劳。《三湘都市报》主创人员精心策划每组系列报道的创新亮点,力争每次报道都保持新鲜感,让读者有兴奋点。

相对于物质和非物质文化遗产,有关历史人物的解读往往更复杂。为帮助读者更好地了解历史文化名人对湖湘文化仍至中国文化的影响,2007年的《根与源》报道别开生面,每篇文章都特别设置了“开篇词”,由湖南作协副主席、著名文艺评论家,时任《三湘都市报》副总编辑的龚旭东撰写。开篇词虽只有一千多字,但立意高远,格局宏大,将人物放在中国文化与文明的长河之中来观照评价,文章凝炼深刻而通俗易懂,引导读者迅速把握每期历史人物的特色与亮点。在报道之末,则开设“嘉宾一期谈”专栏,以类似百家讲坛的形式,每期邀请一位文化学者担任嘉宾,写一篇千字内的点评文章。一首一尾的两个专栏和记者的主稿构成各有侧重的组合拳,打开了读者的视野,为读者提供了更高层次的思考。

2009年的《老祖宗的那些事——湖湘文明溯源之旅》,关注的是对读者来说相当冷门与专业化的考古领域。报道采用专家口述实录的方式,让考古专家们成为讲故事的主角,口语化、接地气的表达方式,避免了一般考古报道的高深化、专业化,受到了读者的热烈好评。

2013年的“湘鄂赣皖四省文化行”,不仅将报道的地理范围扩大到了四省,并实现了动态的当日报道与深度的专题报道相联合。在文化类的《三湘都市报》的《都市周末》上,设置了多个有关四省历史文化的深度议题,每期都以近万字的篇幅,从历史、地理、经济、宗教等多个领域纵横比较湘鄂赣皖的历史文化特点,关注四省文化历史源流上强有力的碰撞与交融。如此大规模和深入的四省文化报道互动、联动、融合,在全国开创了一种新的文化报道模式。

根据不同的历史文化报道内容量体裁衣,寻找最佳的报道方式,最大限度地引发读者的兴趣点和兴奋点,读者不仅看不厌,而且年年催着看,追着看,激发起了对家乡文化强烈的自豪感。很多读者收藏了报纸版面,并强烈要求系列报道能结集成书。2012年,四大文化系列报道结集,以《发现湖南》之名由湖南人民出版社出版,丛书总计四本,将近百万字,500多幅图片,由时任湖南省委宣传部长路建平做序。

四、融合创新,搭建读者互动平台

2009年,《在老祖宗的那些事》系列报道启动之际,《三湘都市报》与华声在线联合湖南省文物考古所,推出了“亲历考古现场,亲手发掘古墓”大型公众考古活动。至2018年,共组织了五次公众考古活动。活动通过报纸与网络,招募了近百名读者,与考古专家一起先后走进株洲炎陵县汉代古墓、长沙铜官窑遗址、澧县道河乡乌鸦山遗址、永顺老司城遗址等。志愿者们跟着考古专家学习使用洛阳铲,学习打制石器,或者模仿原始人用石片杀羊。《三湘都市报》还与湖南省首个世界文化遗产永顺老司城、湖南城市学院等合作成立公共考古基地,邀请考古专家赴当地讲学。这一系列活动,首开全国地方媒体介入“公共考古”的先河,获得国家文物局的高度肯定。

2013年的四省文化行,《三湘都市报》官方微博、微信推出三大有奖活动,吸引众多网友参与到拍城市文化地标、读图猜文化地标等活动中来,大大增强了活动的吸引力。

六大系列文化报道及线下活动,不仅仅是一次次家园深处的寻根之旅,也面向大众搭建了一个传播湖南历史文化、激发文化自信心的公众参与大平台。

十年实践,十年创新。《三湘都市报》聚焦湖湘传统历史文化,咬定青山不放松,发挥主流媒体的优势,整合社会资源,并充分利用網络、手机等新媒体创新报道路径,通过一系列在全国都富有创新意义与先锋意义的大众历史文化公共产品,面向大众传播湖湘文化价值,引领读者树立起寻根问源、“守护家园”的文化意识和强烈的文化自信,打造了一个全媒体、多媒介、粘性强、影响大的历史文化传播“湖南模式”。

猜你喜欢

寻根引导创新
半张族谱:台湾三兄妹的寻根之路
寻根稽古德祚绵长
寻根问源,把知识教得有理有据
网络时代大学生非理性爱国现象的引导
细细品味课堂语言 轻松享受教学过程
互动式教学法在大学散打教学中的应用
精心引导,实现学生语言积累多点突破
欧美人也爱“寻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