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职体育教学中素质拓展训练的作用分析

2019-09-10史磊

拳击与格斗·下半月 2019年4期
关键词:高职体育教学素质拓展训练作用

摘 要:在高职的整体教育课程实行当中,教师应该充当引导者与平衡者的角色。不应该只注重学生的学分以及与此息息相关的学习能力,同时也要注意学生在素质教育相关领域的需求。而作为提升学生身体素质的重要课程项目,高职体育教学在高职整个的课程教学流程中所起到的作用就越来越明显了。借助素质拓展训练的方法,高职体育教学能够更好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

关键词:高职体育教学;素质拓展训练;作用

中图分类号:G80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1002-7475(2019)04-077-02

引言

体育活动不仅能够提高高职学生的身体素质,从而达到强身健体的目的,同时还能够在体育竞技活动中培养学生团队协作精神,能够实现现代体育教育的目的。体育教学中的素质拓展训练,是体育教育的重要方法,将素质拓展训练合理有效融入到高职体育教学当中,对学生整体素质的培养是具有十分的重要意义的。

1素质拓展训练概述

1.1素质拓展训练特点

素质训练具有多样性,可延展性高,可调节性强的综合特点。在这些特点的加持下,素质拓展训练能够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兴趣,从而使得其自身对于高职体育的认可度提高,能够更好更积极地投入到高职体育的学习当中去,最终全身心投入到体育锻炼之中去,进而锻炼精神,提升肉体,增加对于他人的认知与责任感的实际目的。也正因为如此,目前的高职体育教育更应该积极改进相应的教学方法,对学生展开恰当的素质训练,提高学生的意志力,心理素质与身体素质。

1.2素质拓展训练优势

素质拓展训练是当下高职体育教育教学模式改革的重要方向之一。学生能够自主参与其中,激发出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其所带来的和谐轻松的教学环境,也能够使得学生在相对自主的情况下完成教育课程的相关课程安排与拓展训练的相关训练项目,从而达成提升心理承受能力,提高身体素质,打磨团队性与团队信任,激发团队整体协作意识的实际教育效果。故而,在高职体育教学中加入相关的素质拓展训练,是非常重要的,合理的,对于整个高职体育教育教学模式改革而言,至关重要。

2高职体育教学现状

2.1心理承受能力差造成身体承受能力差

体育主要打磨的是人的心理而非生理,最终达成的生理上的某些切实的改良与突破,其实是在生理界限被打破后,进行不断生理锻炼而完成的一种由量变最终转化为质变的基础转变。所以学生的心理承受能力其实是高职体育教育的一个重要教育方向。然而,由于我国相关政策造成的“初生潮”对撞“婴儿潮”的现象,导致目前的高职学生,新千年以后的高职学生普遍心理承受能力,抗压能力极差,心理预期与心理崩溃层极低,心理建设完成度极差,最终以自我应激保护的形式直接降低了其身体承受能力,这也是当今时代背景下高职体育教育教学工作所需要解决的重要问题。

2.2身体素质不佳

由于上文提到的心理承受能力导致的身体承受能力差,直接导致了多数学生的实际锻炼能力不足。具体表现为,在实体身体锻炼当中无法切实标准地完成相关锻炼技术动作。符合大信息时代“低头族”“瘫痪族”频生的大时代背景,现下高职学生的身体素质,就变得一年不如一年。本身身体素质不佳,由于心理因素的桎梏又不能积极标准地完成各项提升身体素质的锻炼动作。由于不能完成锻炼动作以及不好的生活与活动习惯,导致身体素质进一步下降,久而久之,学生的整体体育热情就荡然无存了,整个体育教育也就面临着失败。

2.3合作感与相互信任感不足

在心理层面,身体层面都得不到相应的成长与锻炼的同时。学生之间的信任感也得不到满足,信任感无法满足,所谓合作精神以及最终的合作也就无从谈起,更加无法达成。其原因显而易见,心理承受能力差对于失败的认知和责任承担就显得不切合实际,而身体素质差就对于合作当中自身责任的完成不能够切实实行。无法完成相关合作责任,又推卸责任未能完成而产生的相关后果,最终就导致了信任的分崩离析。受教育的学生不但没有办法达成体育教育科目当中最基本的增强意志锻炼身体的目的,同时对于深层次的提升团队信任感与合作感的目的也无法达成。

2.4综合能力低下

在高职体育教学的最终目的解释当中,综合能力的最终定义是基于学生基本身体素质的,延伸到其心理素质与心理承受能力的,能够在团队行动中,独立解决问题并给予团队相对帮助的责任完成能力。综合上文的描述,在传统高职体育教育模式之下,学生的心理承受能力,生理承受能力得不到锻炼以及其最终所带来的一系列连锁反应,最终导致了接受体育教育的学生综合能力不足的问题。如同,一般体育类别报表类的六芒星报表,通常会展示出长板与短板,但是如果六项皆是短板,那么最终的六芒星实际面积也就变得非常小了。

3素质拓展训练作用

3.1野外生存拓展训练锻炼心理承受能力

为解决学生在接受高职体育教育时出现的心理承受能力不足最終导致其生理承受能力不足的情况,应该将野外生存拓展训练项目作为素质拓展训练项目加入到高职体育教学中来。

野外生存拓展训练项目,首先具有强大的心理压迫力,在这种压迫力之下如果学生的心理承受能力与心理承受水平正常,那么其带来的实际效果就是心理承受能力进一步加强,通过其独有的面对生存的压迫力,达到压实学生心理承受能力的实际效果。而如果学生的心理承受能力与心理建设不完全,那么这种素质拓展训练也能够做到打破其心理预期,并且迅速重新建立其心理承受能力的实际性作用。

当然,具体野外生存拓展训练项目还要考虑到多种多样的因素,考虑到学生整体的行为能力与互相影响的相互心理预期可以对实地训练当中的部分要素做出相应的调整与修改,以更好地达到锻炼学生心理承受能力,从而进一步提升学生生理承受能力的目的。

3.2协调性拓展训练锻炼身体素质

在完成了学生的基础心理建设之后,学生对于体育教育以及相关训练接受的基础,承受能力也就趋于完善了。那么,需要进一步的就是完成对于学生协调性以及身体素质硬性指标的锻炼了。传统高职体育教学中也有这方面的内容,但是大多重复度高且枯燥,这会使得学生过早丧失掉趣味性,从而失去进一步提高身体素质的动力。而如果此时引入的是素质拓展训练相关的协调性拓展训练,并且把这种训练分组化实行,那么最终得到的结果就会有明显的进步。学生既有了提高身体素质的方法,又有了提高身体素质的乐趣,进而产生了提高身体素质的欲望,这样学生就能够更好地完成相关课程,从而提高自身身体素质。

3.3互助式拓展训练锻炼信任与合作能力

在完成了以上训练之后,进一步提升学生相互间信任感以及合作能力的训练就是要展开互助式的拓展训练。实际教学操作中,体现为令学生分组,用已经掌握的体育教学中学到的动作,完成共同的目标,最直观的项目类别就是“两人三组”,在学生心理建设完成,以及身体素质相对提升的情况下,这是最好也是最快的锻炼信任感与合作能力的拓展训练项目。

3.4拉练型拓展训练锻炼综合能力

在完成以上全部训练科目后,引入一个时间较长的拉练型科目来矫正一些之前存在的瑕疵,并且检验最终综合能力上升的成果,由于合理化的素质拓展训练引入与先进的教学理念相融合,最终结果相信是不会令人失望的。

4结语

总而言之,素质拓展训练对于高职体育教学的作用显而易见,它对于提升学生个人的心理能力与身体协调能力,有着极大的作用。同时对于建立学生的合作感与信任感,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在完成一系列对学生的整体提升之后,以综合的拉练模式进行对于学生最后的洗礼与考核,最终会将学生体育的综合能力提升到一个新的高度。

参考文献:

[1]张竹.高职体育教学中素质拓展训练的作用研究[J].当代体育科技.2018.8(21):114+116.

[2]李腊梅.素质拓展训练在高职体育教学中的应用分析与探讨[J].体育世界(学术版).2018(03):158+160.

[3]刘六五.素质拓展训练融入高职体育教学的探讨[J].企業导报.2012(02):229-230.

[4]朱建军.论素质拓展训练在高职体育教学中的功能与定位[J].内江科技.2010.31(12):186-187.

作者简介:

史磊(1983.12—)男,河南平顶山人,本科,平顶山工业职业技术学院,讲师,研究方向:运动训练。

猜你喜欢

高职体育教学素质拓展训练作用
初中体育教学中的素质拓展训练研究
关于工学结合模式下高职体育教学信息平台的构建
初中体育教学素质拓展训练研究
团队素质拓展训练在提升大学生就业力中的应用
高职体育教学中意念训练法的运用分析
以职业能力为导向的高职体育教学课程改革
大一学生开设素质拓展课的重要性分析
高职体育教学中培养学生职业能力的探讨
试分析高中化学教学中概念图的应用策略
多媒体技术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