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核心素养理念下课程设计策略研究

2019-09-10田奇影

求学·教育研究 2019年4期
关键词:项目课程

田奇影

摘 要:在学校的教育教学中如何落实核心素养的培养呢?要落实核心素养的培养,必须改變课程的设置,变单独学科的知识序列学习为多维学科的立体能力培养。基于对核心素养的理解,我们在课程设计方面进行了全新的考量。课程设计要注重学科内知识间的相互融汇与贯通,考虑学科间知识的相互渗透与支撑,还要重视学科知识与学生生活经验的结合与实践。这样有益的尝试体现为三个整合:教材整合,实施主题课程;学科整合,进行项目课程;校内外整合,实践体验课程。

关键词: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主题课程;项目课程;体验课程

自2016年9月“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发布以来,“学生发展核心素养”已成为当前教育的一个热词。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以培养“全面发展的人”为核心,表现为六大核心素养,细化为18个要点。核心素养是一个学生知识、技能、情感、态度、价值观的综合体现,是能够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所以学生发展核心素养就是我们的育人目标。

在学校的教育中如何落实核心素养的培养呢?学校教育最基础的是课程,课程决定育人的结果。传统的课程模式已经不能适应新时期教育的要求。要想落实核心素养的培养,必须改变课程的设置,变单独学科的知识序列学习为多维学科的立体能力培养。基于对核心素养的理解,我校在课程设计方面进行了全新的考量。课程设计要注重学科内知识间的相互融汇与贯通,考虑学科间知识的相互渗透与支撑;还要重视学科知识与学生生活经验的结合与实践。这样有益的尝试体现为以下几点:

一、教材整合,实施主题课程

2016年秋季,义务教育阶段使用统编版语文教材。统编版教材的编写基于核心素养,以宽泛的人文主题将单元课文组织在一起,同时将语文训练的基本要素(简称“语文要素”)作为编排主线,包括必备的语文知识、基本的语文能力、适当的学习方法、策略等,分成若干个知识或能力训练点,分布在各个单元。教学中要明晰这种双线组织的单元结构,落实好单元知识的学习和能力的培养。基于此,我们在语文学习的过程中,打破传统以一篇课文为单位设计课堂教学,而是改为以落实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为教学目标,将一个单元作为整体来设计课程,进行内容整合,形成单元教学的“主题学习”。

以统编版语文教材三年级下册第三单元为例:

三年级下册第三单元是以学习传统文化为人文主题编排的单元,语文要素体现在“了解课文是怎么围绕一个意思把一段话写清楚的。收集传统节日的资料,交流节日的风俗习惯,写一写过节的过程。”共选编了三首古诗《元日》《清明》《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三篇课文《纸的发明》《赵州桥》《一幅名扬中外的画》。三首古诗分别写了三个传统节日,三篇课文介绍了我国宝贵的历史文化遗产;其中《纸的发明》《赵州桥》是精读课文,《一幅名扬中外的画》是略读课文。在《古诗三首》和《纸的发明》的课后分别安排了一个“活动提示”,要求学生“了解我国有哪些传统节日,节日里有哪些习俗”;单元最后面安排了综合性学习“中华传统节日”,要求学生对感兴趣的节日进行深入的了解。在综合性学习的基础上进行习作,写一写过节的过程。本单元阅读和语言运用训练的重点要落实在“围绕一个意思把这段话写清楚”,这在《赵州桥》《一幅名扬中外的画》中都有相应的重点段落,这些段落是学生学习语言和运用语言的最好范例。“语文园地”中包含四项内容“交流平台”“识字加油站”“词句段运用”“日积月累”。“交流平台”强调如何“围绕一个意思把这段话写清楚”,这是把单元导语中的“语文要素”进行,使本单元对学生的语言训练得以强化落实。“识字加油站”中出示了各种标牌,让学生继续在生活中识字;“词句段运用”依托在《纸的发明》中纸的制作过程,训练学生有序地进行口语表达;“日积月累”依然是对传统文化的积累。这些是本单元教学的主要内容。依据本单元的特点,我们设计了“传统文化”主题学习单元。把本单元教学整合为十二个课时:

第一课时:整体把握本单元内容。解读单元导读,明确学习目标。通读单元文本,明确综合性学习的要求,了解语文园地各版块的要求,链接“识字加油站”。

第二课时:对比学习《元日》《清明》两首诗中景物的描写,人们心情的描写,习俗的特点,诗人表达感情的不同之处。

第三课时:学习《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链接“日积月累”,拓展相关节日的古诗阅读。

第四课时:阅读“活动提示”,明确“综合性学习”的任务。自由组成小组,先商量一下打算了解哪些传统节日,如何了解,然后各自开展活动。

第五课时:学习《纸的发明》,了解纸的演变过程,完成表格。

第六课时:交流:小组开展了哪些活动?了解了哪些传统节日?整理收集的资料,商量如何展示。

第七课时:学习《赵州桥》,体会“一段话是怎样围绕一个意思写清楚”的。

第八课时:对比学习《赵州桥》《一幅名扬中外的画》。体会两篇文章的结构、语言的相同之处和不同之处。

第九课时:交流如何“围绕一个意思把一段话写清楚”,结合“词句段运用”练笔写一段话。

第十课时:“综合性学习”成果展示,评价。(展示成果形式不限,如:手工作品、食品、手抄报、书法作品等,体现学科的整合。)

第十一课时:习作:选一个传统节日,写一篇习作。

第十二课时:交流展示习作,评价,修改习作。

这样整合教材内容,实施“单元主题学习课程”的优势如下:首先,让学生对单元学习目标有清晰的认识,在学习过程中就不仅仅是学习一篇篇孤立的课文,而是在主题文化背景下的探索之旅。其次,语文园地的内容不再是以前对单元学习内容的巩固和检测,而是融入课文学习之中,在学习文章内容的同时进行语文能力的训练,实现教学内容的有机融合。再次,综合性学习是在单元学习开始时就安排任务,分步实施,单元结束时总结展示;在阅读的基础上进行学习,并贯穿整个单元的学习过程,使语文的学习由课堂延伸到课外,延伸到生活的广阔空间,体现了“大语文”的教学理念。这样打破原有的教学框架,培养了学生高阶思维,实现由培养语文能力到提升语文素养的华丽转身。

二、学科整合,进行项目课程

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的核心是培养“全面发展的人”,這是我们国家的育人目标。当下,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目标任务就是课程整合。课程整合就是要打破学科界限,由单维的课程走向立体的课程。在发挥各学科教育功能的基础上,加强学科间的相互配合,发挥综合教育功能,开展跨学科项目教育教学活动,将相关学科的教学内容有机融合,提高学生综合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从而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

项目学习是一种以学生为中心设计、以完成项目为目的的教学和学习方法,与传统学习方法相比,它能有效了提高学生探究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项目学习有以下特征:(1)根据学生的认知水平设计一个项目,可以是课业问题,也可以是生活问题,用来组织和激发学生学习活动;(2)有一个或一系列最终成果。成果的形式可以是多种多样的,如研究报告、实物模型、图片、录音录像、手工作品、戏剧表演等;(3)关注的是多学科知识的综合运用。因为“项目”涉及面较广,所以认识和解决这样的问题往往需要综合运用多学科的知识;(4)重视学习过程中的合作与探究。项目学习过程是一个开放的学习过程,在学习过程中需要教师和学生、学生和学生之间的密切合作;在合作完成项目过程中,能有效提升学生的探究能力。①

我校以“项目学习”为抓手,整合学科课程,具体做法如下:

以二年级的“春天”课程为例。首先以唐代诗人罗隐的《京中正月七日立春》引入课程的学习,语文课安排了韩愈的《早春呈水部十八员外》、张元干《甲戌正月十四日书所见来日惊蛰节》两首古诗、诵读春天的儿歌两首,以围绕“春天”的阅读展开学习。数学课学习“方向与位置”,也以认识春天、走进春天导入,如:春天校园里的桃花盛开了,我们要去赏桃花,“桃花园”在教室的什么方向?引导学生探究了解校园中景物的方位。在体育课进行“找春天”游戏,锻炼学生障碍跑;音乐课学习歌曲《春天在哪里》;美术课“画一画春天”;综合实践活动“种下春天的种子”;研学旅行主题“我们在春天里出发”,带领学生走出教室,来到大自然中,尽情感受春天的美好。课程最后用多种方式展示:写、画心中的春天、吟唱歌颂春天的歌曲、跳出春天的旋律、背诵春天的诗歌等。这样各个学科围绕一个主题,开展项目学习,将课程看成一个整体,将不同学科的知识整合在一起,学生运用多种感官感知到的是立体的、相互融合的知识,而不是孤立的、碎片化的知识。

即使是同一个项目,我们也根据年段设计不同的内容,课程的设计有梯度、有层次,实现知识、能力的螺旋提升。以三年级“春天”课程为例。语文课:以唐代刘方平《月夜》、韦应物《滁州西涧》两首有关春天的古诗引入,了解二十四节气,搜集相关资料,重点学习春天的六个节气;数学课:联系“植树节”活动,学习解决数学经典问题“植树问题”;音乐课:课本剧表演《春之歌》;美术课:手工做风筝;科学课:“观察植物的生长”;英语课:学习春天、植树等和春天活动有关的单词,学唱英文歌《春之声》;综合实践课:“种下春天的小树苗”;课程结束:做一期“春之美”手抄报、课本剧表演、诗朗诵等。

这样的项目学习课程强化各学科、相关学科纵向有效衔接和横向协调配合,学科之间互相渗透,让学生的学习过程不是线状的,而是多维度地、立体地学习。这样的项目学习课程使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实践自我管理,学会学习,学会合作,善于发现和提出问题并尝试自己解决。在学习过程中,由于所有学科的共同参与、共同作用,使学生的人文情怀、审美情趣得以培养,人文积淀、知识积累得以夯实,思考能力、表达能力、迁移能力等都得以提升,有效落实学生发展核心素养。

三、校内外整合,实践体验课程

“体验”一词,在《辞海》中解释为“亲身经历,以认识周围的事物”在心理学中通常表示人们在经验获得及行为变化过程中的心理感受、情感应验、认知顿悟、反省内化等心理活动。②学生能力的获得必须以自我体验为基础,没有学生自己的亲身参与、感悟、积累和体验,教师给予的和书上记载的都只能是外在的东西,难以融入学生的灵魂。所以,重视学生的体验学习,培养学生的感悟能力,将课堂上的学习和课外的体验相结合,是弥补当今课堂教学的诸多不足,尊重学生主体个性差异发展的需要。为此,我们设计了一系列体验课程,比如在“传统节日课程”中我们设计了“春节课程”“清明课程”“端午课程”“中秋课程”“重阳课程”等。

以“春节课程”和“清明课程”为例展开:

我们这样设计“春节课程”内容:(1)“文化课程”:低年级知道“年”的传说故事;中年级搜集了解各地的春节风俗;高年级搜集对联、灯谜,并尝试写春联、制灯谜。(2)“礼仪课程”:了解春节礼仪,给长辈们拜年时的礼仪;打电话或发微信给亲人、师长拜年。(3)“实践课程”:低年级学剪窗花;中年级学包饺子;高年级用毛笔写“福”字、写春联。

“清明课程”我们是这样开展的:(1)“文化课程”:了解“清明”节的由来,背诵相关古诗;搜集烈士的感人故事;回忆逝去亲人,表达对逝去亲人的思念。(2)“礼仪课程”:了解“清明”扫墓的习俗。(3)“实践课程”:手工制作小白花,为烈士扫墓或瞻仰烈士纪念碑,接受到革命传统教育;为亲人扫墓,感受血脉亲情。

每个节日课程中均设计了“文化课程”“礼仪课程”“实践课程”三个版块,根据学生年龄差异也安排了不同内容。这些课程都是在课内布置任务,课外体验完成。学生带着自己独特的经历和生活中所积淀的体验亲身参与其中,这样的感受一定是独特而深刻的。在这样的学习过程中,既有对文化的传承和理解,也培养了学生动手操作能力,在体验的过程中掌握一定的劳动技能;培养学生具有积极的劳动态度和良好的劳动习惯,从而主动参加家务劳动、生产劳动、公益活动和社会实践等,具有通过诚实合法劳动创造美好生活的意识和行动。

这些多维度、立体的课程设计,整合了教材和学科,延伸了学习的时间和空间,变传统的接受性学习为主动的实践性、探究性学习,充分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在学习中,学生形成适应自身发展和社会生活的基本能力、有积极的情感态度和正确的价值取向,学会鉴赏美,具有审美情趣;逐渐学会理性思维、批判质疑、勇于探究。显而易见,在这样整合的课程中更能高效地落实学生发展核心素养。

参考文献

[M]①余文森——《核心素养导向的课堂教学》.

[G]②汪秀梅——《体验:打造真情和智慧的课堂》.

猜你喜欢

项目课程
以工作任务为导向的植物造景设计与施工项目课程开发
五年制高职护理专业护士营养风险管理项目课程开发研究
翻转课堂模式对项目化课程实施效果的研究
基于项目课程的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设计
以职业岗位能力为导向的日语会话课教学改革
现代学徒制下通信专业项目课程的开发研究
构建高职初等教育专业课程的原则与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