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巧借文学扶梯培养学生语用能力

2019-09-10杨雪

求学·教育研究 2019年4期
关键词:绘本诗歌小说

杨雪

摘 要:文学即人学,文学素养高的学生,通常心胸较为开阔,见解较为丰富,思辨力较强,语言表达能力也比同龄学生高。但是文学这一载体在小学阶段并未引起重视,教师在实际语文教学中,还是重点放在字词句的解读上,这样既不能将文本进行很好地诠释,也不能训练学生的语用能力。语用能力,顾名思义,即语言文字的运用能力,是语文教学的一大目标,而我们在实际教学中往往忽略。文学这一载体给我们提供了很多可行的方式,助力培养学生语用能力。

关键词:诗歌 小说 绘本 语言文字训练

一、研究背景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指出:“语文课程是一门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语文课应该教什么?吴忠豪教授认为,“学习语言文字运用”是语文课的重点任务,也是区别于其他课程的本体教学内容。然而长期以来,语文教学一直聚焦课文思想内容的误区,导致本体教学内容和非本体教学内容的错位。所以,语文学习最好的方法并不是直接教學规则性的语文知识,而是通过听说读写实践提升学生的语用能力。语用能力,顾名思义,就是学生对语言文字的运用能力。

语言文字的学习不是立杆见影的,而是一个厚积薄发的过程。一年级学生初入学不久,对语言文字的概念较为模糊,有的都不能说一句完整的话,甚至不能表达清楚自己的想法。这个时候的学生可塑性最强,他们就像一张白纸,怎么挥笔都是一幅清丽动人的画卷。虽然现在大家的观念已由“教课文”转变为“教语文”,但在实际教学过程中,还是将重点放在剖析人物性格上,忽视了语言文字的运用。学生们一上三年级,正式接触习作时,畏惧心理、畏难情绪往往溢于言表。所以,从一年级开始,我们就要树立语言文字训练的意识,找准语言文字训练点,设计科学有效的训练途径,帮助学生积累词汇和语句、运用语言,提高学生语文综合素养。

二、操作流程

在平日的语文教学中,拼音练习,词语练习,口语交际都是练习语言文字运用的好时机。可是学习也和饮食一样,若日日吃食一样,则兴趣荡然无存,所以,在“烹煮”过程中我们要时不时地加点“佐料”,吊一吊学生的胃口,让他们对文字始终保持兴趣和敬畏之心,让他们对创作始终热情洋溢。因此,在实际教学中,笔者加入了“文学”这一元素。翻译家巫宁坤先生在自传《一滴泪》中,讲过文学对他的拯救,著名学者叶嘉莹先生也提到过读古典诗词最大的好处就是,让我们心灵不死。作为一名小学语文教师,作为一名中文系学生,笔者始终觉得,这其中藏着关于语文教育、关于课堂教学的秘密和宝藏。那就是好的语文教育,必须有文学的身影;好的语文课堂,必须有文学的气息;好的语文教学,必须有文学的印记——文学即人学。也只有这样,语文课堂与教学才能抵达人的心灵深处,其教与育才能真正产生滋养人的力量,达成“为人生”的语文教育。

(一)小试牛刀,体验诗歌的魅力

诗歌是最具有文学特质的文学样式,它表现手法多样,语言凝练,饱含着深厚的情感,具有强烈的审美倾向。这和新课标中“提升学生的审美素养”不谋而合。人都说,孩子是天生的诗人。他们所创作的诗,语言很美很干净很纯粹,如一滴晨露、一枚秋叶。对于一年级学生创作,笔者也是抱着试试看的态度。上课时,笔者结合校本教材《诵读经典》中的《小猫》,顺势引导学生创作出了《小猫上学记》这首诗歌。

当时特别惊叹学生们的创作力,学生们还从其他点出发,谈到了小猫爪子尖尖等其他特点。通过尝试,笔者和学生们尝到了甜头,开始在班里开展“邀您聆听我的歌”的活动,通过自我画图,自我观察,学生们的想象力、创作力得到激发。

学生们的世界是那么纯粹,一草一木、一花一树、小动物的一举一动、一颦一笑,都被他们描述得活灵活现。

培养学生们成为一个完整人,训练他们的发展力,是我们工作的重中之重。核心素养首要内涵就是文化基础,具有一定人文积淀、人文情怀、审美情趣的学生,他在班级学习和生活中肯定也是佼佼者,美育是教育的最高表现形式。后来,在家长的配合下,班里开办了公众号,每天播放学生们的诗歌,这无疑对学生们是一份鼓励。

(二)天马行空,种植蘑菇乐趣多

小说是以刻画人物形象为中心,通过完整的故事情节和环境描写来反映社会生活的文学体裁。一般来说,高年级才会涉猎小说这种题材,如何让一年级的学生就对“丰富的故事情节”感兴趣呢?为了让学生们有更高的参与度,感知生命的魅力,培养他们的观察力,笔者买了十盆小蘑菇。在养殖的过程中,笔者开始激发学生们以《小猪唏哩呼噜》为模版,以小组接力的方式进行创作。学生们创作的故事情节生动曲折,有以小蘑菇旅行为主题的,有以小蘑菇找妈妈为主题的,还有的以小蘑菇上学记为主题。

当学生们与文学相遇,生动的形象、辽阔的视野、动人的情感、迷人的诗意、深沉的心境,都活泼地生发出来。除此之外,学生们在创作过程中还渗入了自己的价值观,比如有的学生在编写故事时最终落实到诚实这个品质上,还有的加入了“勇敢”“团结”“懂得关心、保护他人”等优秀品质,这些好的品质原本是需要我们帮学生建构的,但让学生自己通过故事的形式呈现出来,其效果要比教师单纯的说教好得多。

(三)绘本创编,感受书籍魅力

若要培养学生的语用能力,学生必须要有一定的语言文字积累。积累从何而来,从阅读中来。为了培养学生每日阅读的习惯,笔者设置了读书打卡活动,每天坚持读书半小时、拍视频上传并与一定的奖惩制度挂钩,久而久之,学生们都养成了爱读书的好习惯。有了一定的积累后,笔者又开始借助绘本的力量,帮助学生成长。绘本不仅仅是一本图画集,它对学生们品质的形成亦或是语文素养的提升都有很大的作用。绘本要读的绝不仅仅是文字,而是要从图画中读出一个故事,有助于儿童形成图像思维方式,丰富学生的想象力,进而培养学生的语用能力。

第一次尝试绘本教学,采用的是安东尼·布朗的《我爸爸》这本书。这本书通过简单朴实的语言和精心设计的排比句式,用学生的口吻和眼光来描绘一位既强壮又温柔的爸爸,不仅样样事情都在行、给学生十足的安全感,还温暖得像太阳一样。因为文中有大量的比喻句,所以我以此为契机,重点训练了学生们“我的爸爸像……一样。”这样的句式。学生们的表达五花八门,想象天马行空,在学生们眼中,爸爸都是举世无双,独一无二的。

除此之外,笔者结合本次教学布置了一个实践性作业——“拥抱爸爸”,让学生感受浓浓的亲情,感受父亲浓浓的爱意。为此,班级家委会还建立了一个公众号——48人的记忆,专门刊登学生的作品。

此后,笔者还结合学生的心理年龄特点及在学习生活中遇到的问题,和学生们一起欣赏了《约瑟夫的旧衣服》《点》《彩虹魚》《我不做作业是因为……》《祝你生日快乐》《松鼠先生和月亮》等绘本。每周三是笔者和学生们约定的绘本时间,通过绘本这一途径,拉近了笔者和学生们之间的距离,也让他们喜欢上了创作,喜欢上了用文字,用绘画来表达自己的情感。而笔者也在多次实践中,培养学生掌握和运用直观的、直感的、感情的、审美的语言素质的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充分备课,了解诗歌的形式、小说的特点,了解每本绘本的构图、创作背景及文中涉及的语言文字训练点。正所谓“亲其师,信其道。”只有教师对每一件事物侃侃而谈或是娓娓道来,才能吸引学生的兴趣。因此,教师要加大自己的知识储备。另外,每个学生的接受和吸收能力有所不同,所以诗歌创作、故事新编、绘本创作等学生创作也参差不齐。教师要正确看待学生之间的差异,不要打击学生的积极性。在具体操作过程中可设置一些奖励措施,鼓励学生大胆创作。比如,笔者会以组为单位进行帽子涂鸦的奖励,这样既提高了团队的写作能力,又给学生展示的机会,更重要的是,帽子还可以用来装饰教室,可谓一举多得。

三、推广价值

语文教学的一大目的,就是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培养学生对语言文字的运用能力。教师在实际教学过程中,通过开展不同形式的文学活动,让学生喜欢上文学,喜欢上创作。他们稚嫩的语言,柔软的内心,总会捕捉到我们意想不到的场景。学生们口中那种纯真质朴,那种爱,那种对美的向往,都是最葱翠的一抹绿色,能让我们和他们的生命变得更有质地。

小学的文学教育是不可或缺的。文学即人学,这已经是世界性的共识。我们的教育对象是“人”,当然离不开“人学”。王尚文先生说过,走进语文教学之门,应该可以看到一边是田园(汉语教学),一边是花园(文学教学)。学习汉语重要的路径是通过对优秀汉语作品的学习,培养良好的语感;而优秀的汉语作品,又以文学作品居多,因为文学是语言的艺术。培养学生的文学情趣和文字感觉,应该是文学教育最主要的目的。文学对人的情感的熏陶,并不是只有伤春悲秋的情绪,更是借助作品唤醒和点燃人的恻隐之心、是非之心及澡雪精神,从而唤起人对这个世界最深切的理解和同情,以及向着美好生长的力量。因此,借助文学这个扶梯,可以提升学生的语用能力,让他们不断地追求诗意和远方。

猜你喜欢

绘本诗歌小说
我和诗歌的关系(创作手记)
How to read a novel 如何阅读小说
绘本
绘本
绘本
七月诗歌
倾斜(小说)
诗歌的奇怪队形(一)
文学小说
不在小说中陷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