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小学语文核心素养的课堂教学与实践

2019-09-10吴述娥

科学导报·学术 2019年4期
关键词:语文教学核心素养小学语文

吴述娥

摘 要:语文素养的养成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点要求,也是小学语文教学大纲的重要教学目标之一。语文素养的养成,可以为学生日后学习各门类知识,提高自主学习的能力和意识打下良好的基础。

关键词:小学语文;核心素养;语文教学

语文教材只是工具,核心素养才是目标,更为长远的目标是通过核心素养的培养最终将个体培养成合格的现代公民和完整意义上的“人”。语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通过落实基于核心素养的语文训练与语文教学,实现知识向能力、教学向教育、课堂向生活的迁移转变,在学生的心灵体验、思想碰撞、精神对话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语文学习兴趣,提升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

一、在语文教学中把三维目标转化为核心素养

核心素养之于三维目标有继承更有超越。继承更多地体现在内涵上,而超越更多地体现在性质上。学科核心素养是学科特性和教育内涵的有机融合。从三维目标走向核心素养,是学科教育在高度、深度和内涵上的提升,是学科教育对人的真正的回归。在语文教学中,教师要遵循“由简单到复杂,由低级到高级,由表及里,由浅及深”的原则,分层次落实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三维目标,从而发展学生的语文学科核心素养。具体来看,教师应从以下方面入手:其一,教给学生必要的语文知识。能力与素养的培养需要以知识为基础。在语文教学中,教师要教给学生必备的汉字音形义知识、基本的语法和修辞知识、常用的段落和篇章结构知识、必要的阅读和写作知识等语文基本知识。这些知识是最能体现语文学科工具性的基础且必要的知识,教师抛弃了这些就是舍本逐末。其二,注重学生语文素养的积累。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养成需要不断地积累知识。教师要引导学生对语文学习中的知识点进行消化吸收,不断巩固积累,温故知新,这样才能形成语文核心素养。因此,在语文教学中,教师要让学生正确书写汉字,正确使用常用词汇,背诵一定数量优秀的诗文,阅读一定量的课外书籍,不断积累知识,最终才能实现从量的积累到质的飞跃,实现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的提升。其三,帮助学生形成语言技能。语文教学中,教师要培养学生查字典、朗读、默读、说话、听话、写字、写作文等基本技能,让学生学会运用多种阅读方法和常见的语言表达方式,善于把自己看到的、听到的、想到的事物用规范的语言进行加工和表述。教师要培养学生根据不同语言材料、不同语言对象、不同语言环境,适当地、合理地使用语言的技能,建立起良好的语感。其四,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叶圣陶说“教是为了不要教”。语文教学要让学生掌握基本的语文学习方法,培养学生的语文学习兴趣,增强语文学习的自信心,让学生养成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如勤查工具书的习惯、学思结合的习惯及自主探究的习惯等。学生养成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就能大大提高学习的效率,提升综合能力。教师就可以做到“教是为了不要教”。其五,加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教师若要培养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就不能局限于语文教材,而要跳出教材教语文,要从课本上的课文延伸到中国悠久丰厚的历史文化底蕴中,让学生欣赏汉字的形象美、意蕴美,领略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从而提高学生的文化品位和审美情趣。教师通过加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能培养学生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热爱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情感,丰富学生的人文素养,把核心素养教育落在实处。

二、小学语文核心素养的课堂教学与实践

1、关注语言结构与运用

在中华民族五千年的历史长河中,语言是历史为我们留下的最宝贵的遗产。中国的汉语结构复杂,相同字词的不同顺序都可以有很多种完全相反的解释。因此,小學阶段应该更加关注学生语言的结构与表达运用,这样才能确保学生在之后的学习中能够拥有良好的语言知识体系。同时,民族地区的学生们本身的汉语基础不是很好,身边也缺少了练习汉语的机会,即使老师的普通话也未必标准,而且,学生受到本土少数民族语言的影响,语感可能差一些。因此,在民族地区的小学中,教师在授课时更应该关注语言结构与运用。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举办演讲比赛、辩论赛等活动,为学生提供语言构建和口语表达的机会,在实践中逐步提高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加强小学语文核心素养的培养。

2、关注学生的思维发展

在小学语文核心素养的培养中,关注语言结构与和口语的表达运用只是培养语文核心素养的表现形式,教师在授课时更应该注重学生思维的发展。语言是中华民族灿烂瑰宝之一,汉语更是蕴含了很多古人的智慧与美德,教师应在小学语文教学中促进学生思维和品质的健康发展。如果教师只是单纯地将知识传授给学生,则不利于学生学习的进步,学生也不会从语文学习中感悟到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更不会促进学生思维的发展。学生不仅要学会语文这门课程,更要会学语文,具有独立思考、自主学习的能力,这才是小学语文核心素养的重点。

3、课堂教学要兼顾审美与创造

语文除了具有文字的表述功能和语言的沟通交流功能外,更是人抒发情感的工具。因此,教师在进行教学时,除了要培养学生对于语文文化的理解和运用能力,更要注重对学生审美能力和创造能力的培养,引导学生感受语言的美,并能够运用自己的语文知识去创造美的语言。对这一核心素养的培养,就要从学生的日常生活中着手,鼓励学生多用心去感受生活的美。学生只有具有审美能力,才能够创造美,因此,教师要培养学生对于美的认知。例如,教师可以举办鉴赏美文、开展赏诗会等活动。在小学语文核心素养的课堂培养教学中,要兼顾审美与创造,让学生既懂得语言形式的优美,又会以创造性的方式进行语言表达。

4、紧扣人文因素,有效提升核心素养

汉语内涵丰富、意义深远,从古至今,有无数篇抒发情感、描写祖国大好河山的佳作。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学习这些佳作,让学生感受到文字的魅力,从文字中感受到作者或爱国或思乡的情感,进而产生对语言文字的喜爱之情。教师在授课时要紧扣人文因素,引导学生感悟课文的意境和思想,并从文章中学习作者的语言表达方式,以提升学生的语言和口语表达能力。以《富饶的西沙群岛》为例,这篇文章运用很多生动、形象的语言,描绘了西沙群岛优美的风景、丰富的物产,这些形象的描写激发了学生的自豪感和爱国之情。针对在民族地区的学生,教师也可以在教学中联系本地的特色文化和习俗,增加学生对汉语的亲切感。教师应在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的理解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在此基础上,将教学内容紧扣人文因素,进而有效提升人文素养。

总而言之,语文学科是蕴含人文知识最为丰富的学科之一,也是最直接能培养学生人文底蕴素养的学科之一。语文教师要让学生在积累、涵咏、顿悟的过程中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涵,重视情感、审美情趣等的培养,引导学生求真、求善、求美,在心灵体验、激情燃烧、思想碰撞、精神对话的过程中培养学生语文学习的兴趣,从而发展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实现立德树人的教育目的。

参考文献:

[1] 吴昕宇.核心素养大背景下的小学语文教学[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9,16(02):142.

[2] 小学语文基于核心素养的培养思路[J].颜双龙.文理导航(下旬)2019年02期

[3] 基于核心素养导向的小学语文教学[J].张友娥.新课程(综合版)2018年12期

猜你喜欢

语文教学核心素养小学语文
作为“核心素养”的倾听
优化朗读技巧,提升语文实效
浅谈如何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
低年级学生课前预习能力的培养
让多媒体课件为阅读教学助力
拨动情感之弦,让语文课堂绽放精彩
主问题设计需“对症下药”
让语文教学更接地气
“1+1”微群阅读
向着“人”的方向迈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