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落实数学核心素养 培养学生的数感

2019-09-10王涛

世界家苑·学术 2019年4期
关键词:数轴数感线段

王涛

数学核心素养是指具有数学基本特征,能够适应个人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小学数学关键能力是小学数学核心素质的核心成分与外在表现,即:数感、符号意识、运算能力、空间观念、数据分析观念、推理能力和模型思想,直指小学数学课程目标的核心。发展小学生的数学关键能力,就抓住了数学课程的本质和数学教学的核心,也就抓住了落實与提升儿童数学核心素质的关键。

“数感”是对数和量的一种感悟,“感”是在外界刺激下产生的直观原始经验;“悟”是在外界刺激下经由大脑思维得到的认识。可见,数感既有感知的成分,又有思维的成分。“数感”的发展关键期是小学低年级,而“数”是小学生形成数感的基础,对小学生来说,它是抽象的,不易理解的,如何在课堂中落实数学核心素养,培养学生的数感呢?

1 创设生活情境,以经验支撑学生对数的理解

例如,在认识百以内数时,以班级人数52为素材,让学生用喜欢的方式表示出52,学生有的用计数器、有的用不同图形表示,这些都可以作为课上研究的素材;又如,学习求差问题时,“一班有男生24人,女生26人,女生比男生多几人?”随着“怎样才能找到多出来的部分”的问题,学生想出了“排队”的方法。这样抽象的数学知识变得“看得见、摸得着”,具有可操作性。

2 在数数的活动过程中形成自然数概念和理解运算的基础

例如,在认识人民币时,学生知晓10元可以换几张1元,100元可以换几张10元,但在具体操作中,遇到100元能换几张20元?能换几张50元?就屡屡出错,原因出在哪里?根源是学生没有建立起10与1、100与20、50之间的关联,对数之间的关系认识缺乏,因此导致频频出错,通过数数就能帮助学生找到这些数之间的关系。可用100圆片,先让学生数出10个,再一个一个数,弄清楚10里面有几个1,再把2个圆片摆一堆,看能摆出几堆,弄清楚10里面有几个2,再5个5个数,找到10与5之间的关系;再10个放一堆,弄清楚100与10的关系,再把2组10合成一堆,数一数100里面有几个20,再把5组20合起来,变成100,让学生找出50,学生分成两半,弄清楚100与50之间的关系。经历这样的数数过程,自然地发展了学生的数感。

3 利用直观模型助力,让学生经历数感的发展过程

例如,在认识真分数和假分数时,多次让学生以画图的方式深入领会分数的意义,尤其是采用了最为简炼的线段图示法,这样不仅渗透了线段图的优势,同时,也在不断延伸线段图的过程中将线段图扩展为数轴,当一条线段作为单位“1”,平均分的份数不够取了,再增添一条同样长的线段,再平均分,再接着取,并将增添的线段与前面的线段首尾相接,这样从学生易于理解的角度呈现了数轴生成的过程,让学生对以往曾经生硬的接触,变成“原来如此”的恍然大悟,从一定意义上解释了数轴存在的价值。这也是站在学生理解能力的高度,为学生设置的一个理解平台,让学生借助直观形式更好地建立了分数的数感。同时,这条数轴的存在,将整个分数体系完整地呈现出来,学生对分数的认识没有了死角和漏洞。

4 在运算教学中,培养学生良好的数感

运算教学是培养学生数感的重要载体,丰富的数感能提高学生计算中的灵活性和创造性。例如,不计算,你能找到答案吗?14.8×3.2=57.32是不是正确?学生在遇到计算问题时,第一想到的就是拿起笔算一算,很难想到通过找出问题中数与数、数与运算结果直接的联系来解决问题,在教学中,教师要有意识的引导学生对算理的理解,启发学生发现数与数的联系,在运算中,培养数感。

综上所述,在数学教学中,我们只有扎扎实实地研读教材和学生,才能将数感的培养蕴含在我们的教学之中,潜移默化地将核心素养培育落到实处。

(作者单位:西安市未央区教师进修学校)

猜你喜欢

数轴数感线段
浅谈构建数学模型,建立千以内数的数感
一次函数助解线段差最大绝对值
小学数学教学如何培养学生数感
线段图真好用
如何学好数轴
如何确定线段的条数
探究初中生数感的培养
观察
巧估算 妙解题
“实数”检测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