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初中语文教学中的“激趣”手段

2019-09-10彭桃

下一代 2019年4期
关键词:激趣手段语文教学

彭桃

摘要:传统初中语文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受到应试教育教学体制的影响及落后的教学理念的限制,采用的教学方式主要以教师的讲解为主,忽略了学生们兴趣爱好及趣味性课堂的营造,学生们面对枯燥的初中语文教学内容及固定的教学模式无法提起学习兴趣,久而久之导致学生出现厌烦、无趣及反感等态度。因此,适时运用“激趣、启思、导疑”,是教师在教学中根据教学规律,采取各种手段引导学生独立思考、积极思维,以获取新知识的教学方法体系。其实质是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启发学生思维,激起学生的积极性、创造性,挖掘其内在潜能,提高教学的实效性。

关键词:语文教学;“激趣”手段

“激趣”教学法简单来说就是通过多元化教学手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促使其由被动学习转为主动学习,积极自主的参与到学习活动中,提高教师的教学效率。“激趣”教学法的教学手段有很多种,下而我们就对艾些比较实用的“激趣”手段结合初中语文教学实例进行详细的分析和探讨。

一、榜样人物激趣法

初中生正处于艾个偶像崇拜的时期,对于他们来说榜样的力量是强大的,所以,教师在初中語文教学上要善于使用榜样人物激趣法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榜样人物激趣法需要‘定时间的累积来形成艾个潜移默化的影响,因此,教师在语文课堂上可以结合语文课本的作者和内容,例如:《音乐剧人贝多芬》《闻艾多先生的说和作》《福楼拜的星期天》《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邓稼先》等多多讲解中外著名人物的故事,通过老师的情感倾向对学生的人生观和世界观进行潜移默化的影响,从而帮助学生树立自己的偶像,并通过榜样人物启发其学习兴趣和毅力。

二、情境创设激趣法

情境创设是指基于初中语文课本的内容,以情境再现的形式更加生动形象的表现出语文课本中的故事,从而让学生仿佛身临其境般,切身体验故事的跌宕起伏和角色的喜怒哀乐,从而更好的理解故事的内涵,更深刻的感受作者的写作日的。情境创设激趣法比较适合情节生动、故事性强、语感较强的文章。情境创设激趣法可以采用以下几种具体措施

(一)运用多媒体设备创设情境

可以运用多媒体设备来播放与课文内容相关的电视剧、电影和音乐等,通过生动形象的故事和诗情画意的音乐来对课堂气氛进行渲染,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兴趣,引发其情感共鸣,从而达到初中语文教学的日的。例如:在讲解初一语文第四单元罗贯中的《空城计》时,则可以对电视剧《三国演义》中关于“空城计”这一片段的故事截取下来在课堂上进行播放;在讲解初三语文第二单元普希金的诗歌《假如生活欺骗了你》时,可以播放相关播音员声情并茂的朗诵版等

(二)编写表演语文课本剧创设情境

可以通过让学生对一些故事性比较强的文章进行戏剧式改编和表演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初中生的表现欲一般都比较强,教师可以结合这一特点,鼓励和引导学生进行课本剧改编,并让其通过亲身表演来感受文章中人物的喜怒哀乐,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例如:在讲解初一语文课本第四单元《美猴王》这一课时,可以采用课本剧编写和表演来进行“激趣”。

三、比赛竞争激趣法

初中生争强好胜的意识相对较强,也比较活跃,因此,教师可以在初中语文教学课堂上多举行一些比赛类的活动来激发学生之间的竞争,从而对其学习兴趣进行激发。比赛竞争激趣法包括舞台剧比赛、朗诵比赛、演讲比赛等,教师可以对获胜的学生进行相应的奖励,帮助其树立自信心,也可以激发其他没有获奖的学生再接再厉。

例如:在讲解初一语文课本第二单元海伦凯勒的《我的老师》这一课时,也可以开展一个以“我的老师”为主题的演讲比赛,既可以锻炼学生的写作能力、演讲水平和胆量,还可以拉近师生之间的距离;在讲解初二语文课本第三章节曹禺的《日出》这一课时,可以举行一个舞台剧比赛,让学生自由分组,既可以培养其合作精神,也可以锻炼其剧本编写和表演能力。

四、背景追忆激趣法

有些课文距离我们的时代较为遥远,仅仅通过课文讲解很难引起学生的思想共鸣,也就更无法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因此,对于这种类型的文章,教师可以在充分搜集和整合背景材料的基础之上,对讲述语言进行精心设计,从而在初中语文课堂教学中通过故事对文章的写作背景进行生动的追忆,将学生的思绪带到文章写作的历史时代,切身感受作者的喜怒哀乐,从而更深刻的体会作者的写作意图和文章内涵。古代的诗词作品和战争时期的文学作品比较适合这种方法进行“激趣”。

例如:在讲解初二语文课本第五单元温书林的《南京大屠杀》这一课时,教师可以对南京大屠杀这一惨剧发生的历史背景进行深入探究,通过生动的语言对学生进行讲解,从而让学生在跌宕起伏、惨绝人寰的故事中激发情感共鸣。

五、问题悬念激趣法

问题设置“激趣”主要是指结合课文内容,提出一些与之相关且有趣的问题来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让学生主动进行猜想和思考,教师对其疑问提出适当的引导,在帮助学生学会独立思考解决问题的同时也达到了语文教学的目的,比较适用于一些知识说明介绍类很难引起学生兴趣的文章。

例如:在讲解初中语文课本第一单元郭沫若的《石榴》、郑振铎的《海燕》、丰子恺的《白鹅》这种类型的文章使便可以采用问题猜想激趣法。

悬念设置“激趣”主要是指在讲解到文章的某个情节时设置一个悬念,来充分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想象力,从而激发起学习兴趣,教师再通过适时的引导,帮助学生对故事接下来的剧情进行猜想,当学生的好奇心得到满足、想象力得到肯定时就会获得学习的愉悦感和成就感,比较适用于一些章回体小说截取片段文章的讲解。

例如:在讲解初二语文课本第四单元施耐庵的《鲁提辖拳打镇关西》时,便可以采用悬念设置激趣法来调动学生的好奇心和学习兴趣。

六、结语

初中语文课堂不应该是一个单方面进行知识灌输的“填鸭式”课堂,而是一个充满互动和想象力的课堂,所以,初中语文教师要充分采用“激趣”手段来活跃初中语文课堂的教学气氛和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猜你喜欢

激趣手段语文教学
战争允许一切手段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激趣 导思 引探
初中政治课的“激趣”研究
低年级学生课前预习能力的培养
主问题设计需“对症下药”
让语文教学更接地气
核心素养下的语文教学
最不受欢迎的手势语
临机的手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