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三因”理念下开放大学隐性思政教育探析

2019-09-10陈艳

广西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2019年4期
关键词:开放大学实践探索理念

[关键词]开放大学;隐性思政教育;“三因”理念;实践探索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7656(2019)04-0012-04

自2012年成立以來,开放大学一直以“面向成人开展远程开放教育的新型高等学校”为立身之本,但和普通高校一样,开放大学仍然承担着“立德树人”教育的根本任务,需要明确“培养什么人和怎样培养人”这个教育的根本问题。国家开放大学党委书记李凌提出:“实施开放大学思政课建设项目,加强具有远程教育特点的思想政治工作,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主要内容,培养学生的社会主义意识,培育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根’的理念和‘精神家园’,潜移默化影响300多万在校学生”[1]。提升“潜移默化”的育人能力,需要开放大学在“因事而化、因时而进、因势而新”理念指引下,遵循思政工作规律,认识并发挥隐性思政教育的功能和作用,创新新时代开放大学思政教育的工作体系。

一、“因事而化、因时而进、因势而新”的基本要义

习近平总书记于2016年12月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的讲话中提出,做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要因事而化、因时而进、因势而新。“因事、因时、因势” 就是要从高校思政工作的最大实际出发,遵循思政教育工作的内在规律,“化、进、新”就是要以科学的方法化解高校思政教育工作中存在问题和困难,加强、改进、创新高校思政教育工作。恩格斯曾说过:马克思的整个世界观不是教义,而是方法。把握“事”和“化”、“时”和“进”、“势”和“新”之间的辩证关系,知其“固然”,更知其“所以然”,是学习和运用、发展和创新马克思主义理论的重要方法和根本道理[2]。“三因”理念精准地把握了“事、时、势”与“化、进、新”的辩证关系,揭示了高校思政教育工作的内在规律。它是高校思政教育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为进一步加强和改进高校思政教育工作实践提供了指导。

二、开放大学隐性思政教育工作概述

(一)隐性思政教育的含义

隐性思政教育借鉴了“隐蔽课程”的概念,指在思政教育中融入隐性教育的理念,利用有形或无形的载体,将教育主体所提倡的内容悄无声息地传递给教育对象。相比显性思政教育,隐性思政教育具有隐蔽性、开放性、长期性、自主性、渗透性等特点。“潜移默化”“润物无声”是对隐性思政教育的精准概括。它在思政教育中有着不可替代的地位,并与显性思政教育互相依存、互相补充。

(二)“事、时、势”:开放大学隐性思政教育工作的最大实际

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社会转型中催生的多样化、个性化的教育需求对开放大学办学提出新要求,靠显性思政教育“一条腿走路”的单一思政教育模式,已难以对接开放大学的“对象开放、地点开放、方法开放、思想开放”的特点。长期以来,开放大学隐性思政教育工作一直处于有实践却无统一规范的状态。各开放大学虽无一例外都有隐性思政教育的实践,如校园文化、师德师风、规章制度、网络教学平台等,但因缺乏统一科学的规范未能纳入到思政教育的范畴中来。充分认识开放大学的“事、时、势”,既是开展开放大学隐性思政教育研究的前提条件,也是实践开放大学隐性思政教育的“化、进、新”路径的事实依据。

1.开放大学隐性思政教育工作的“事”:“终身德育”

隐性思政教育与德育本身就有着天然的联系。一方面,德育在隐性思政教育中有着核心地位,另一方面,隐性思政教育“潜移默化”“润物无声”的育人能力修补了道德认知与道德情感联系上的断裂。十八大召开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阐述“立德树人”是教育的根本任务、是高校的立身根本、是高校思政工作的中心环节。开放大学是终身教育体系中的新型高校,教育对象、办学性质、教学手段等皆不同于普通高校。其根本任务融合了 “立德树人”与“终身教育”的双重理念,形成开放大学思政教育的特殊之“事”,即“终身德育”。

2.开放大学隐性思政教育工作的“时”:“新时代”

十九大报告作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重大判断,提出了新时代、新征程、新篇章的政治宣言和行动指南,明确了高校思政教育工作的历史方位和时代属性,同时提出的“完善职业教育和培训体系”“办好继续教育”“加快建设学习型社会,大力提高国民素质”“办好网络教育”等内容清晰地勾勒出新时代社会转型需求下开放大学的发展模型。开放大学隐性思政教育工作应当以做好人的工作为根本任务,以人这个“现实的个体”的需求作为出发点,围绕新时代开放大学的办学任务,将“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育人” “教书育人、科研育人、实践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文化育人、组织育人”与隐性思政教育工作相结合,把思想教育和价值引领无形地贯穿教育教学的各环节中。

3.开放大学隐性思政教育工作的“势”:“开放、创新”

高水平建设开放大学就要弘扬首创精神,以开放的理念、创新的思维和实干的作风,敢于改革创新[3]。社会的发展、科技的进步极大程度地改进了人们的学习方式和知识更新的周期,有力地支持着终身教育在促进个人与社会发展方面发挥关键作用。“开放、创新”是开放大学的特色也是优势。脱胎于广播电视大学的开放大学,正经历着办学结构、教育对象、教学手段、办学布局的变革,“开放、创新”正是这一“破与立”的解锁之匙。开放大学隐性思政工作应顺势而为,延续“开放、创新”的传统,围绕“终身德育”的命题,助力开放大学终身教育体系的建设。

三、“化、进、新”:开放大学隐性思政教育的实践路径

当今社会飞速发展,网络信息爆炸、道德价值多元化使得人们更加注重个人在不同年龄阶段的品格塑造和德性修养。开放大学的教学对象是成人,大多数学员已经形成了成熟的价值观体系,其“学员”“社会人”的双重身份、功利的学习目的、间断的学习时间,无疑增加了开放大学思政工作的难度。开放大学的思政工作需因“事、时、势”而“化、进、新”,在显性思政教育失灵的困境中另辟隐性思政教育这一途径。

(一)“因事而化”:围绕“终身德育”,深化显隐协同的大思政格局做好思政教育工作

1.理論结合实际,建构开放大学隐性思政教育理论体系

思想是行动的先导。开放大学隐性思政教育工作首先需要教育者对隐性思政教育内涵、特点、功能、作用等基础理论有充分的认识,培养并形成隐性思政教育意识。其次需将隐性思政教育理论结合开放大学思政教育工作“事、时、势”的大实际,统一原则、明确目标任务内容、建立有效的评价机制,形成具有开放大学特色的隐性思政教育理论体系。同时,教育者应厘清隐性思政教育与显性思政教育的关系,发挥二者的互补优势,探究显性思政教育与隐性思政教育不断“化、进、新”的实践路径,建立科学系统的开放大学思政教育理论体系。

2.贯彻“三全育人”,建设开放大学隐性思政教育工作体系

“要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中心环节,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实现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 [4]。“人人都是德育工作者”是“全员育人”题中应有之义。根据霍夫兰说服实验,教育者应不断地提升综合素质、品德魅力,通过德行感染影响受教育者。开放大学的教育者包括专业课教师、班主任、行政人员、技术人员、后勤服务人员等,需在本职工作中言传身教地传递价值观和正能量,提升隐性思政教育实施的艺术性和感染力。“全过程育人”要求开放大学的教育者将隐性思政教育贯穿于招生、入学、学习、考试、实践、毕业的全过程,让不同背景、不同年龄的学员踏入开放大学就能感受到“终身德育”的影响力。“全方面育人”需要将隐性思政教育寓于“教书育人、科研育人、实践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文化育人、组织育人”之中。总而言之,“三全育人”的渗透性特质与隐性思政教育不谋而合,贯彻“三全育人”的过程中隐性思政教育得以实施,从而建立“人人皆学、处处能学、时时可学”的思政工作体系。

3.“显、隐”协同作用,提升开放大学思政教育工作的实效性

显性思政教育长期以来在思政工作中处于主导地位。它通过公开的思政教育内容直接作用于受教育者,在传导思想理念和价值观念方面有着无法替代的地位。隐性思政教育旨在让学员无意识地走入德育情景,激发学员主动参与思政教育过程,深层影响学员对思政教育的认同感。倡导隐性思政教育并非否定显性思政教育的主导地位。自古“立于理、成于乐”“善人者, 不善人之师”的思想就反映了二者之间难以割裂的联系。开放大学应发挥党建引领作用、深化思政理论课改革、坚持政工队伍建设等进一步强化显性思政教育。同时应优化制度教育、仪式教育、情景教育、分享教育、朋辈教育、网络教育等隐性思政教育的工作手段,充分挖掘隐性思政教育工作的潜力。在“显、隐”协同合力之下,推动物质文化与精神文化协调发展,提升思政教育工作的实效性,打造开放大学“三全育人”的大思政格局。

(二)“因时而进”:顺应新时代,推进隐性思政教育工作向社会延伸

1.发挥社会教育力,提升社会环境因素在隐性思政教育中的作用

“社会教育力”是指社会所具有的教育力量[5]。 “立德树人”不仅仅是高校的立身之本和根本任务,更是一个政府、社会、公众共同参与、协同作用的过程。社会教育力可以激发隐性思政教育中社会环境因素的作用。相比其他的高校,以“社会人”为主要生源的开放大学更需要社会教育力量对其思政工作提供支持。发挥社会教育力量需要党政部门做好顶层设计,将思政教育工作融入社会治理和发展的规划,强化社会道德环境和文化环境的建设。同时,开放大学应争取当地政府、社会的支持,优化学校办学的政策环境、人文环境、法治环境、网络环境和周遭环境等外部环境。通过持续不断改善社会环境,激发社会环境因素在开放大学隐性思政教育中的正向作用。

2.完善职业教育体系,对接社会发展需求拓展隐性思政教育的功能

社会转型发展既是思政教育工作的时代场域,也是思政改革的动力源泉。十九大报告提出“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完善职业教育和培训体系”。面对区域发展不平衡造成的职业教育需求不平衡,开放大学应转变传统“统一品牌、统一标准、统一平台、统一管理、统一评价”的系统办学模式,在专业建设、课程设置、教学管理方面赋予地方电大更多的自主权,在教学规划中切实体现社会对职业教育的诉求,在制度和管理维度上发挥隐性思政教育的功能。地方电大应对人才市场开展分析,针对专业要求、企业需求,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以及职业精神、“工匠精神”的培育融入职业教育和人才培养之中。开放大学隐性思政工作只有对接社会转型背景下的职业教育需求,才能更准确地回答“为谁培养人、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 [6] 的问题。

3.发挥“社会人”影响力,挖掘朋辈力量充实隐性思政教育的社会资源

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朋辈教育指的是年龄相仿、地位相同、生活背景以及社会背景相似的一群人通过彼此之间的沟通与信息交流, 实现自我教育的过程[7]。朋辈教育强调受教育者接受朋辈群体的正面示范,自发开展教育而达到见贤思齐的效果。优质朋辈资源是朋辈教育开展的前提。开放大学的教育对象具有“学员”和“社会人”的双重身份,其中不乏具有社会影响力的职业精英和道德楷模。学校可以通过建设通讯录、QQ群、微信群组等方式集聚朋辈群体资源,开展多样的校园文化活动、技能竞赛活动,为学员创造互动和自省的朋辈情境;优秀学员对其他学员在专业学习、道德养成上形成示范效应;学员则通过观察和模仿优秀学员逐渐养成良好的道德情操和行为习惯而再次示范。在朋辈力量的作用下,学员不断自我教育,形成“示范—自省—示范”的良性循环,成为开放大学隐性思政教育中独具特色的社会资源。

(三)“因势而新”:创新方式方法,激发隐性思政教育工作的活力

1.实施“课堂思政”改革,拓宽隐性思政教育实践的渠道

2017年,教育部在《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质量提升工程实施纲要》中提出,高校要大力推动以“课程思政”为目标的课堂教学改革。“课程思政”可以将思政教育元素融入专业课、通识课课堂教学过程,突破思政理论课堂的界域,融通知识传授与价值引流的渠道。通过优化课程设置、加强教学管理、完善教学设计,发挥“课程思政”所具有隐性思政教育功能,拓宽隐性思政教育实践的课堂渠道,进一步深化开放大学思政教学改革。

2.坚持以人为本理念,构建富有时代感的思政话语情境

开放大学应重视话语环境的隐性育人能力,以人为本,努力打造自由、平等、透明的理想话语情境。教育者创新话语内容和方式,紧跟国内外时事热点、舆论热点,将“国事”“天下事”与学员的“家事”“身边事”相结合,增加话语内容的吸睛点;改变以往“说教式”思政教育方式,以讨论、对话的方式搭建良好的师生交流平台,赋予学员平等话语权,调动学员参与的自觉性、积极性;教育者要适应时代语境,不断更新理论储备,主动提高对流行语言的敏感度,提升话语亲和力,拉近师生之间的距离;学校还应重视教育者话语能力的培养,定期开展理论学习、网络技术、新媒体运用等学习,提高教育者思政话语的表达能力和创新能力。

3.发挥现代信息技术优势,扩展隐性思政工作的网络界域

2016年,《教育部关于办好开放大学的意见》中提出,要充分运用现代信息技术, 创新办学形式、组织模式和运行机制, 努力办成服务全民终身学习的新型高等学校。“两微一网一端”是高校隐性思政教育网络阵地建设的共性需求。此外,作为新型的特殊高校,开放大学还应围绕终身德育理念,发挥现代信息技术优势,探索开放大学隐性思政工作的“互联网+”模式。一要在“六网融通”模式中探索隐性思政教育的落脚点,优化网络学习资源,强化网络教学团队,开展网络课程思政,将思政元素融入在线人才培养。二要利用优质学习资源、网络课堂、五分钟课堂、云教室等载体,创新线上思政工作的模式,加大网络隐性思政教育的覆盖面;三要加强开放大学远程教育网络系统安全建设,建立舆情预警机制和应急制度,建设安全、正能量的开放大学网络环境。

[参考文献]

[1]李凌.促进国家开放大学建设再上新台阶[N].中国教育报,2018-02-12(1).

[2]顾海良.因事而化 因时而进 因势而新[N].北京日报,2017-09-25(13).

[3]徐公芳.立足新起点谋好新篇章高水平建设开放大学[N].光明日报,2018-08-01(5).

[4]培養什么人,是教育的首要问题——一论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全国教育大会重要讲话精神[N].光明日报,2018-09-13(1).

[5]叶澜.终身教育视界:当代中国社会教育力的聚通与提升[J].中国教育科学,2016(3).

[6]习近平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强调: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开创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新局面[N].人民日报, 2016-12-09(1).

[7]王丛.朋辈教育在继续教育应用中的困境与创新[J].继续教育研究,2017(8).

[作者简介]陈艳(1982-),女,温州永嘉人,温州广播电视大学思政理论教研中心主任,讲师,硕士,研究方向:思政教育。

[责任编辑 时锦雯]

猜你喜欢

开放大学实践探索理念
基于OBE理念的课堂教学改革
遵循课程理念,探寻专业成长之路
用心处事
开放大学:过去充满传奇但前景依然未卜?
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开放大学校园文化建设
台北市社区大学的办学特色与启示
开放大学教师教学学术评估框架研究
政治课堂教学中提高学生主体参与的实践探索
新形势下完善国有资产管理工作的实践探索
浅谈新时期煤矿员工教育培训的实践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