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自组织理论的高校“新经管”建设与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
2019-09-10郑军段少东
郑军 段少东
摘 要:高校作为创新人才的主要培养基地,如何切实有效地培养高校大学生的创新能力,提高我国人才质量,是我国高校亟需解决的问题。“新经管”建设正是以学生为中心,以优化人才培养方案为重点,以培养适应社会发展新需求的应用性经济管理类人才为目标的建设工程。本文尝试通过自然科学的自组织理论为“新经管”建设与培养大学生创新能力开辟新的视角,即从自组织理论开放性、远离平衡态、非线性作用和涨落作用四个特征,出发为高校教学改革提供新思路,具体通过融入新技术,创新“教”“学”方式,打破权威迷信避免学生思维固化,建立竞争协同机制,充分利用社会资源推动学校实践基地建设等措施,使高校教育改革“形”“神”兼备。
关键词:自组织理论;“新经管”建设;大学生创新能力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7615(2019)04-0065-08
DOI:10.15958/j.cnki.jywhlt.2019.04.012
Abstract: As the main training base for innovative talents, how to effectively cultivate the innovative ability of college students and improve the quality of talents is an urgent problem for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in China. The construction of “new economy and management” is a construction project that centers on students, focuses on optimizing the talent training program, and aims to cultivate applied economic and management talents that meet the new needs of social development. This paper, by the theory of self-organization of natural science, tries to open up a new perspective for constructing “new management” and cultivating college students’ innovative ability, i.e., starting from the four characteristics of openness, non-equilibrium, nonlinear action and fluctuation effect in the self-organization theory, to provide new ideas for teaching reform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establish competitive mechanism specifically by incorporating new technology, innovating “teaching” and “learning” methods and breaking down authority superstition to avoid students’ thinking solidification and make full use of the social recourses to establish practice bases so as to make the innovation have both “form” and “spirit”.
Key words:self-organization theory; “New management” construction; innovation ability of undergraduates
創新是民族的进步之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永恒动力。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重要时期,培养具有良好素质和过硬能力的社会主义接班人显得尤为重要。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是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战略支撑。2018年10月,在教育部印发的《关于加快建设高水平本科教育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能力的意见》中,深化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已被上升为推进高等教育综合改革的突破口,高校应面向全体、分类施教、结合专业、强化实践,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毋庸置疑,未来全球的竞争必定是创新人才方面的竞争,因此创新教学方式和教学理念,培养具有创新能力与创新思维的人才迫在眉睫。国家在《制造业人才发展规划指南》中指出:到2020年,信息技术产业人才缺口将达到750万人;而到2025年,该缺口将提高到950万人。而“新经管”建设工程是适应新时代新技术新变革背景下,以学生为中心,通过调整学科专业建设目标以及人才培养目标,改革优化学科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科学建构学生知识结构,注重培养学生专门思维和专业技术以及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综合素养,更好培养适应区域和行业经济社会发展新需求的高层次应用性经济管理类专门人才。因此,对于高校而言,利用互联网信息技术打造“新经管”,创新教学模式趋势更是势不可挡。本文基于自组织理论,从开放性、远离平衡态、非线性作用和涨落作用四个特征出发,就如何打造“新经管”和培养大学生创新能力进行探究,以此力求为高校教学模式改革提供参考借鉴。
创新能力是指人们利用自身所学习的知识和经验,对其進行处理、改造,进而产生新的知识、思想、方法和成果的过程[1]45。大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与高校学术资源、教学模式及管理制度等息息相关,是一个极其复杂的过程。高校作为人类社会总系统的子系统之一,符合自组织发展客观规律;自组织理论适用于高校,可为高校教学提供全新视角。高校可基于自组织理论中开放性的特征,在课程设置上进行学科互涉,构建以基础课程为核心、综合性课程为支撑的课程体系[1]46;在教学中充分利用网络技术,打造智能化课堂,引领学生积极思考;以非线性的理念在师生之间构建和谐平等的“非线性师生关系”,促进师生共同进步,共同发展;在学生之间树立竞争与协同的学习理念,创造学生学习环境的非平衡态,使学生在相互竞争的同时又能协同合作,做到取长补短,各显其能;最后学校应充分利用社会资源,促进学校教学系统从量变走向质变,最终将大学生培养为社会需要的复合型创新性人才。
自组织理论开始建立并发展于20世纪60年代末期,是一种系统理论。组织是一种综合性概念,凡是朝有序结构的方向演化的过程与结果,就是组织[2]5。在众多组织系统里,自组织系统最为令人“津津乐道”。自组织系统可在没有外界指令的情况下,自行地进行演进发展,即其能自主地从无序结构(低级有序)向有序结构(高级有序)演化。自组织现象在自然界及人类社会中随处可见。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时代的变革,自组织理论被广泛应用于企业管理、职业生涯规划、学业指导、素质技能提升、亲子教育等人们学习工作生活的方方面面,特别是教育事业。有学者基于自组织理论分析教师网络学习社区的建设规律,有效促进了教师网络学习的进行[3];也有学者基于自组织理论这一视角,对高校网络文化建设进行研究,认为该理论有助于高校对网络文化的管理[4];还有学者运用自组织理论探讨高校科研系统活动的规律,为高校科研系统的发展提供新的思路[5]。
目前,我国已有大量关于大学生创新能力的研究,但现有成果主要讨论如何提高学生的科研能力,只有极少数学者研究教学制度改革领域[6]。许多学者认为传统的教学模式已无法培养满足社会需求的创新型人才,尤其是对于财经类大学而言,“旧经管”已经无法培养出符合社会需要的复合型人才,打造“新经管”,进行教学模式改革刻不容缓。对于教学模式改革与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众多学者均提出,应从树立创新教育观念[7]、创新型教学内容[8]及创建有利于学生自主学习、主动思考的教学模式[9]等方面进行,这也说明我国高校的教学模式和教学理念对大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尚不完善。
本文从“自组织理论”的四个特征出发,就如何打造“新经管”和培养大学生创新能力进行探究。其中运用“开放性”来重构教学模式和课程内容,以学科互涉为学生构建知识基础平台;以教学信息化提高学生学习效率;运用“非平衡态”来创造学习氛围,以竞争促进学生不断进步、不断发展;以合作使得学生取长补短、各显其能,最终实现学生能力的全面提高;运用“非线性”打破传统的“线性”制约关系,促进学生自主思考,打造新型师生关系;最后运用“涨落”整合学校各类资源,使得学校资源由量变产生质变,使学校的创新教育产生质的飞跃。
自组织系统具有开放性,但其开放性并不代表完全的、毫无保留的全面开放,开放性在使系统保持其灵活性与开放性的同时,还具有一定的自治性和独立性[10]80。高校在进行教学模式改革时可从自组织理论开放性的特征出发,通过学科互涉实现学科间的“开放”,实现学生知识基础平台的构建;通过教学信息化实现教学上的“开放”,促进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提升,最终实现学生创新能力的提高。
(一)开放性的内涵:学科开放与教学开放
自组织理论认为,唯有开放的系统才有可能同外界交换物质与能量,形成有序结构。开放是产生自组织有序结构的必要条件。自然科学也同样证明:任何不与外界“交流”、完全封闭的组织系统,都只会向无序和混乱演化,最终面临“消亡”的结局[10]80。教学系统作为高校系统的子系统之一,其本身也同样满足自组织理论的各种规律,增强教学系统的开放性,同样对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系统走向有序结构具有重要意义;通过学科开放(学科互涉)、教学开放(教学管理信息化)等方式加强学校学术资源、人才、信息等多种要素的流动,进而增强教学系统的开放程度,实现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系统走向有序结构。
(二)明确“开放性”在“新经管”建设和培养大学生创新能力上的应用
大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是一个极其复杂的过程,它需要学生有一个足够丰富的知识基础平台去支持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但在我国高校教育的课程体系大多是根据各自的学科、专业进行划分,不同学科的课程之间关联性低,每门课程又过度强调自身的独立性与完整性,最终造成学生知识与能力出现部分空缺和不必要的重复[1]45。因此,学校在打造“新经管”时应以基础课程为核心,综合型课程为支撑,合理地以开放性的理念进行学科互涉,构建合理多层次的课程体系,培养学生成为厚基础、强技能的复合型人才。
1. 学科开放:以学科互涉重构课程体系,打造“新经管”课程模式
课程是学校教育的核心,高校传统的课程体系大多是根据各自的学科、专业进行划分,其内容也大多只涉及本专业的知识面,学生在课堂上仅仅只能学习到本专业的知识,不能及时涉猎其他专业的相关知识,这既不利于学生知识平台的构成,也不利于复合型创新性人才的培养。正如一般系统论的创始人贝塔朗菲所指出的,“增加”或者“并列”各种不同方面的课程,既培养不出“教养”,也带不来“通才”教育[1]45。打造“新经管”课程模式应以现有专业学科为基础,以学科交叉、专业互融的方式改造旧经管。在改造过程中强化宽口径,淡化专业边界,以新技术为平台、工具和手段,实施经济、管理专业相互交叉融合,如金融与贸易的融合、金融与电商的融合、会计税务一体化等。最终打造以基础性课程为主、综合性课程为辅的有机多层次的课程体系[1]46。学科互涉在帮助学生们构筑知识基础平台,丰富其知识结构的同时,也大大提高了学生思考问题的系统性、逻辑性,有助于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使得人才掌握和应用信息技术,在懂经济管理的同时,兼备工科素养,最终实现学生能力的全面提高。
2.教学开放:推动教学管理信息化,促进教学管理有序進行
奥苏贝尔根据学习进行的方式将学生的学习分为接受学习与发现学习:在接受学习中,学习的主要内容直接呈现给学习者;在发现学习中,学习的主要内容则未直接呈现给学习者,所呈现的只是一些提示性线索[11]。如今,高校学生的学习方式大多为接受学习。教师按照自己的思路讲课,师生之间缺乏交流,课堂气氛沉闷,学生处于被动接受的状态,学生的学习兴趣难以激发,导致学生丧失了获取知识的能力和创新能力[12]。《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指出:高校应加强对网络技术的应用,实现教学信息化,教师创新教学观念,改善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果[13]。高校通过开展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混合式学习,鼓励学生通过互联网进行自主学习,教师在课上只给予学生一些提示,而学生在课上可对其进行思考得出结论,课下学生可利用网络对自己的结论进行验证或修改,真正提高学生自主思考的能力,使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角。管理的信息化则是通过大数据、云计算等互联网技术对教师和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教”“学”等活动实施精确地管理与控制;教学管理信息化的实现有助于规范高校的教学管理工作,降低了传统教学管理的随意性,提高了管理者的自我素养,加速了教学管理现代化的进程[14]。
非平衡态是指系统整体和内部各要素之间远离平衡态的一种状态,其本质为协同与竞争。协同学认为,系统要从无序向有序演化,必然要不断打破自身封闭或半封闭的稳定平衡状态,进而形成非平衡态[15]13。那么同样的从理论上讲高校在打造“新经管”时也需构建大学生培养系统的非平衡机制,营造非平衡态,从而为培养大学生创新能力创造条件。
(一)明确“非平衡态”的内在本质:竞争与协同
非平衡态是指系统整体和内部各要素之间远离平衡态的一种状态,其本质为协同与竞争。哈肯认为,竞争和协同是推动自组织系统演进发展的重要动力,竞争使系统趋于非平衡状态,这是自组织系统演进发展的前提,而协同则使系统中的某些运动趋势在非平衡条件下联合并放大,使其占据优势地位,进而控制整个系统的演化[2]7。超循环理论在对生物大分子的自组织问题进行讨论时指出,单纯地强调竞争时,其发展是极其有限的,唯有通过竞争达到合作,成为协同统一的超循环组织时,系统才可能进一步地发展演进[15]15。对于系统而言,协同与竞争必不可少,正是由于竞争与协同的相互作用,系统才能不断地发展演化。而在教学系统中不同学生的专业背景、受教育经历、性格品质、实践经验和对事物的认知等是各不相同的,这种不同使得学生们在学习上存在一定差异,进而产生竞争,竞争又会产生压力,促使学生们不断进步,不断发展;但这种差异也会使学生之间难以开展合作,而协同却能在一定程度上整合这种差异,使得学生得以取长补短、各显其能;竞争与协同构建了学习系统的非平衡机制,使大学创新能力培养系统远离稳定的平衡态,处于一种有活力的态势,最终使所有同学的能力实现全面提升。
(二)“非平衡态”对“新经管”建设和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具体作用
创新是指人们利用已有的旧的知识经过一系列过程产生新的知识、新的思想和新的成果。创新能力的培养需要系统处于非平衡的状态,当教学系统越远离平衡态时,其与外界的联系如人才交流、资金投入和资源整合就越紧密,而创新能力的培养又与人员、物质、资金和外部环境等密切相关,因此在打造“新经管”、培养大学生创新能力时需构建教学系统的非平衡机制,使其处于一种有活力的态势中。
1. 提高学生竞争意识,打造良性友好的“新经管”式竞争精神
竞争是系统演化最为活跃的动力,从开放系统的演化角度看,这种竞争在形成了系统远离平衡态的演化条件的同时推动了系统从无序向有序的演化[15]15。竞争可以产生自发性,通过竞争,竞争者的热情被无形地调动起来,这种热情本身就是一种庞大的动力,推动竞争者不断进步发展[16]56。高校可通过制定相应的评比制度和奖罚措施等手段来培养学生的竞争精神,调动学生的热情,推动学生不断进步、不断成长。竞争又提供可能性,在竞争中,竞争者为了取得胜利会创造出许多崭新的思想、方法与成果,进而产生许多不确定的可能性[16]56。这种可能性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思维,也给学生的未来带来了更广阔、更深远的前景。但并非所有的竞争精神都是有益的,恶性竞争精神会产生所谓的恶劣竞争,这不仅会滋生学生之间的攀比风气、破坏学生之间的友谊,也会使学生之间难以展开合作,造成“同行是冤家”的局面,进而影响学生合作精神的培养,降低其办事效率,大大影响其创新的积极性与主动性[1]46。因此,在培养大学生竞争精神时,我们应当确保这种精神是友好、良性且合理的,以此尽量避免恶性竞争的出现。
2.培养学生合作精神,促使学生取长补短、共同进步
协同反映的是事物之间、系统或要素之间保持合作性、集体性的状态和趋势,这与竞争反映的是事物、系统或要素保持的个体性的状态和趋势正好相反[15]15。哈肯认为,协同的地位重于竞争。他认为,协同学的研究对象即是如何通过一定数量子系统的联合作用产生宏观尺度上的结构和功能[17]。竞争使系统趋于非平衡态,而协同则使系统中的某些运动趋势在非平衡条件下加以联合并放大,使其占据优势地位,控制整个系统的演化[2]7。对于系统的演化而言,竞争与协同缺一不可。客观事实证明:在生活中,许多事情单凭个人是无法完成的,此时团队合作就显得尤为重要。学生间的团队合作不仅能打破学科之间的界限,优化其资源配置,而且由于学生间良好的知识互补性使其创新性思维更易被启发,有助于大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协同和竞争是相互依赖的,没有协同,就没有竞争;同样的,没有竞争,就没有协同[18]。高校在打造“新经管”,培养大学生创新能力时,“竞争精神”与“合作精神”的培养同样缺一不可,具体措施可通过在教学中采用小组合作机制、在教学外举办团体组织赛等方式促进学生之间展开协同合作,使学生能取长补短、各显其能,实现学生高效率、高质量地完成任务,最终实现其合作意识的提高。
非线性是指系统在从外界吸收大量物质、信息、能量后,通过非线性作用对其加以消化和吸收,产生了超过局部线性叠加的效果。耗散结构论认为,系统的开放性与非平衡态为系统的演进发展造就了前提条件,而进一步推动系统向更高阶段演化的,则是系统内各个子系统间的非线性相互作用[15]15,它可以说是系统走向有序结构的关键。因此,在打造“新经管”、培养大学生创新能力时,我们应当从强调技术性、精确性和确定性的线性模式转向非技术性、形成性和不确定性的非线性模式,注重系统内部的非线性作用,促进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系统走向有序结构。
(一)“非线性”的内涵:非线性相互作用
唯物辩证法认为,事物发展的根本原因在于事物内部的矛盾。随着社会发展,当代自组织理论进一步完善了唯物辩证法关于事物内部矛盾推动事物发展的观点,推进了其认识的发展。自组织理论更是指出,系统自组织演化的内在动力来源于系统内各子系统或各要素间的非线性相互作用[10]81。非线性相互作用使得系统内部对立的双方(如竞争与协同)形成存在内在联系且无法分离的有机整体。线性相互作用基础的对立双方是可以相互分离,而非线性相互作用基础上的对立双方则是相互联系、难以分离的[15]15。正是在非线性的相互作用下,系统才拥有了整体行为,才形成了具有整体性的矛盾体系,矛盾才得以成为推动系统演进发展的内在动力。因此,无论是“新经管”,还是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非线性都是推动其自组织演化中的最基本前提之一。
(二)“非线性”对“新经管”建设和培养大学生创新能力的意义
系统的各要素之间能通过非线性机制相互发生作用,最终能够得到超越整体局部线性叠加的效果。因此,在打造“新经管”、培养大学生创新能力时,我们应当强调且重视自组织理论的非线性作用,使其最终产生质的飞跃而非单纯的量的增长。
1.打破思维惰性,促进学生自主思考
在学术界,有学者认为非线性是系统复杂性之根源,是系统结构有序化之根本,也是人类创造性思维之源泉[19]27。也就是说,只有非线性相互作用促使事物不断分化、新物质不断产生,才使现实的世界丰富多彩,具有无限的生机和活力[19]27。因此,大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也应该存在着一种非线性相互作用,但在大学生的知识与经验在不断累积的过程中,尽管其思维、逻辑和推理等能力有了极大提高,但他们也不断被自身所积累的知识所束缚,其独立思考和想象的能力大大降低。在我国,许多高校在教学中大多采用传统的教材+课堂+灌输的模式,使得学生在知识获取方面始终处于被动状态,无法积极主动地思考。学生在知识的学习和掌握中只存在简单的线性作用,无法将所学知识相互联合,只是简单地“积累知识”。而且许多学生也存在迷信权威的心理,即绝对相信所学过的知识,全无批判意识;更有许多学生存在思维惰性的现象,这些人把主要精力放在提高成绩上,只根据考试内容进行功利性学习,对其他知识“视而不见”。这些现象极不利于大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在打造“新经管”、培养大学生创新能力时,高校应当转变教学模式,在教学过程中引领学生自行思考,并适当地扩展知识,做到“由点及面”,帮助学生将自己所学知识联合为一个整体。同时,高校也应打破大学生迷信权威、思维惰性的现状,促进大学生自主思考,培养其善于发现、勇于探索的精神。
2.打造新型师生关系,促进双方共同进步、共同成长
传统的师生关系大多为老师发布命令、学生执行命令的线性制约关系,老师具有较高地位,学生必须对老师言听计从,处于极其被动的地位,其主动性、自主性及其自尊心难以充分发挥,师生关系长期处于矛盾之中,极不利于学生能力的发展与提高。根据调查显示,约68%的学生没有自己代课教师的联系方式;而86%的学生更是基本没有和教师在课下进行交流的机会[20]17,老师通常上完课就走,许多老师除了课上和学生有所接触,课下根本不会有机会再跟学生交流相处,师生之间缺乏沟通,关系也十分陌生。在进行“新经管”建设时,我们首先要清楚师生关系的形成既不是教师和学生的简单组合,也不能只靠教师或学生自己努力,这需要全体老师及学生的共同努力[20]17。在打造非线性的新型师生关系时,师生双方应相互合作,共同朝着同一目标前进。教师应加强与学生之间的交流,学生也要勇于向教师表现自己,并在教师存在不足之处时敢于向教师提出建议,帮助教师提升自我;非线性的师生关系将师生联合为一个整体,使得师生双方能互相影响,互相进步。正如孔子所说“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教师在教导学生时会暗下决心汲取更广泛的知识养分,在教导学生、帮助学生成长的同时,其本身也在不断提高,最终实现自我的完善。因此,在非线性的师生关系下,师生之间得以共同进步,共同成长,共同创造新的成果。
就总体而言,系统的自组织演化受某种必然性支配,当其具备一定条件时,该过程就必然会发生;但是自组织演化发生的时间、地点及其发生原因却是随机的,无法分析的。涨落对于系统自组织演化而言就是受必然性支配的随机诱因[10]83。高校大学生培养系统作为自組织系统,同样满足自组织系统的规律与条件,其有序结构的形成同样受到涨落的影响,其同样需要通过涨落作用实现从无序向有序的演化。
(一)“涨落”的内涵:系统演化的启动力
涨落是一种启动力,涨落是系统向有序演化的必要条件。但事实上涨落是无法进行分析的,涨落是有序结构出现的前提,但涨落的大小及其出现时间却是不可预测的。我们只能对涨落出现的阶段及其意义进行描述。若是涨落在系统刚偏离平衡态时的阶段出现,那么该涨落对系统的自组织演化没有任何意义,只有当涨落出现在体系远离平衡态的阶段时,涨落才能推动系统的演进发展[10]83。对于涨落而言,唯有巨涨落才能真正推动系统演化。基核的形成是涨落向巨涨落演化的前提,它对于系统自组织的演进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所谓“星星之火,可以燎原”,对于系统而言,基核就是那燎原的火种[15]14。可以说,基核是涨落促进系统走向有序的前提之一。
(二)“涨落”的作用:推动系统向有序演化
从某种意义上,涨落是系统发生变化的启动条件,唯有系统具有涨落的变化,系统才能启动非线性的相互作用,进而产生各种变化。可以说,涨落对于打造“新经管”及大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而言也同样是至关重要的。
1.充分利用社会资源,强化协同育人机制
涨落作用的启动需要系统受到来自外界或内部偶然因素的干扰,其放大期间也要经历一个形成基核的过程;当高校与社会加强联系,加强对社会资源的利用时,高校系统的开放程度进一步增加,相应的涨落现象也会出现,在这个过程中基核也随之逐渐形成。古语有云:“纸上学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学生对知识的学习不能仅仅停留在书本上,如果单纯地只关注理论知识的学习而不注重实践能力的提升,到最后学生也只会“纸上谈兵”而无真正的实力。《国家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强调,我国教育要加快实施“优化结构、提高质量”的改革主题,重点对大学生的创新能力、创新意识及实践能力进行培养。目前,我国高校大学生实践能力普遍不强,许多大学生空有理论知识,而无动手能力,这极不利于大学生未来的成长与发展。邓小平同志曾经说過:“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实践能力的锻炼有时比理论知识的学习要重要得多,高校进行改革应大力争取地方政府和社会企业的支持,推动学校专门实验室、实习创业基地和校外实践基地等方面的建设。学生可以通过参与基地业务活动和参加基地人员培训等方式,相应地增强自身的实践能力,最终实现自我能力的全面提升。
2.充分利用网络技术,改造“教”“学”方式
如今的时代是网络的时代,以信息网络技术改造“教”“学”,是促进“新经管”和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从无序走向有序的必要条件,通过建设现代智能教室,运用网络技术手段切入整个教学过程,使整个教学过程变得简单、高效、智能,便于学生自主思考能力和学习能力的开发。在现代互联网技术的支持下,学生的学习不单单只局限于课堂上,学生可以在任何时间、地点通过网络平台学习新知识。通过网络技术,学生加强了与外界的联系,极大地丰富了他们的知识结构,这使得高校与外界的联系更紧密,同样有利于“基核”的形成,有利于推动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系统走向有序结构。此外,通过准确把握教学教务实际运行情况来对教学教务进行相应部署,是教学管理信息化的一大优势。传统的管理方式所采集、利用到的信息大多是有限的,其决策主要依靠管理层的经验来得出。而教学管理信息化能够为管理者提供大量的信息与数据,管理者可根据相应的情况对数据进行各种分析、统计和处理,最终得出最为合理和科学的决定[21]。这对高校的管理与教学工作起到极大作用。
打造“新经管”,提高大学生创新能力,对高校而言是一个复杂且漫长的过程。高校本身作为一个受人类意识影响的系统,可以主动选择和适应环境的变化,积极消除自组织进程中各种可能的负面效应。高校系统在推进“自组织”演进时,应牢牢把握自组织理论的作用机理,通过相应的组织手段及管理艺术,在系统科学辩证求实地把握“自组织”本质的基础上实事求是、随机应变。
(一)融入新技术,创新“教”“学”方式,构建开放的课程体系和教学模式
移动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信息技术正在改变社会经济各个层面,在给大学的教育理念、教学模式、教学方法、学习方式、管理体制、保障机制等带来巨大冲击的同时,也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在打造“新经管”的过程中,高校应充分利用当前全新的网络技术对旧经管的课程体系、课程模式以及教学方式进行改革重造,如将大数据、云计算和人工智能等网络技术加入到新的课程体系中,利用网络信息技术改造传统的课程模式,使课堂内容更加立体化、智能化,同时也使其内容更加丰富、直观与生动。在教学过程中采用互联网技术,不仅使教学方式更加丰富多变,而且也大大提高了学生在教学活动中的参与度,让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角。
(二)建立竞争协同机制,构建教学系统的非平衡机制
协同与竞争是创新能力培养的内在动力,良性的竞争能够促进发展,竞争作为系统内部演进最为活跃的动力,因此建立合理有效的竞争协同机制对培养大学生的创新能力至关重要。首先,制定相应的奖罚制度,提高学生们的竞争意识,培养学生们的竞争精神;其次,对学生进行关于协同竞争精神的讲座,使学生树立一个良性友好的竞争精神与合作精神,让学生了解竞争与合作并不冲突,在一定意义上,合作是为了更好地竞争;最后,使学生之间出现协同与竞争相结合的局面,进而促进创新能力的培养。
(三)打破权威迷信,避免学生思维固化,打造学生培养系统的非线性体系
权威即是指令人信服的人或事,让人对结果毫不怀疑。事实上,我们应当尊重权威但绝不能迷信权威。尊重权威是因为权威从某种意义上说是前辈们知识结晶的体现,而不迷信权威则是因为权威是我们进行创新时最大的“拦路虎”。若我们不去尊重权威、不学习知识,我们就没有足够的能力进行创新;若我们迷信权威,被权威所操纵,那我们也已然没有一颗创新的心。因此,在打造“新经管”时,我们应当树立尊重权威但不迷信权威的理念。唯有如此,我们才有可能实现真正的创新。
(四)充分利用社会资源,推动学校实践基地建设
创新能力的培养,单凭我们嘴上说说是不可能实现的,这不但要求大学生熟练掌握书本知识,拥有一个坚实的知识基础,还需要大学生拥有较强的实践能力。高校应进一步挖掘省部共建的潜力,争取供销合作系统和地方政府的更多支持;进一步推动学校与有关部门、科研院所、行业企业教学科研合作和联合人才培养。推行校企一体化育人,加强学校与行业企业共建特色专业方向、专门实验室、实习就业基地等,进而提高大学生的实践能力,最终实现其创新能力的提高。
参考文献:
[1] 徐亚清,王文利,王怡然.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的协同学思考[J].中国高等教育,2009(6):45-47.
[2] 吴彤.自组织方法论论纲[J].系统辩证学学报,2001(2):4-10.
[3] 黄伟. 教师网络学习社区的被组织和自组织[J].中国远程教育,2011(1):63-66.
[4] 杨欣虎,杨向荣.自组织理论在校园网络文化建设中的应用[J].教育探索,2010(11):25-26.
[5] 王建萍.高校科研系统自组织理论初探[J]. 研究與发展管理,1998(3):1-4.
[6] 时光,张绍学,罗晓芹.高校教学模式改革与“互动式”教学模式初探[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03(10):164-168.
[7] 乔玉.关于工科专业实习教学模式改革的探讨[J].中北大学学报(社科版),2005(2):97-98.
[8] 邬家瑛,郑健壮,赵晓东,等.基于实验的组织行为学教学模式[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0(S1):215-216+237.
[9] 张金磊,王颖,张宝辉.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研究[J].远程教育杂志,2012(4):46-51.
[10]沈小峰,吴彤,曾国屏.论系统的自组织演化[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1993(3):79-88.
[11]王本法. 奥苏贝尔学习类型划分的理论及其意义[J].教育理论与实践,1996(4):57-60.
[12]姜强,赵蔚,王朋娇.基于大数据的个性化自适应在线学习分析模型及实现[J].中国电化教育,2015(1):85-88.
[13]陈琳,陈耀华.以信息化带动教育现代化路径探析[J]. 教育研究,2013 (11):114-116.
[14]高福成.浅论高校教学管理信息化建设[J].教育理论与实践,2011(4):23-25.
[15]曾国屏.论系统自组织演化过程[J]. 系统辩证学学报,1998(1):13-17.
[16]王玉新.涨落、协同、竞争及启示[J]. 华北航天工业学院学报,2000(2):53-57.
[17]H.哈肯.协同学引论:物理学、化学和生物学中的非平衡相变和自组织[M]. 徐锡申,译.北京:原子能出版社,1984.
[18]曾国屏.竞争和协同:系统发展的动力和源泉[J]. 系统辩证学学报,1996(3):7-11.
[19]李润珍,雷丽娟,武杰,等.非线性相互作用的哲学启示[J]. 系统科学学报,2017(1):27-31.
[20]王霞,周福盛.自组织理论下的师生关系重构[J]. 教学与管理,2018(18):17-19.
[21]马永斌,吴剑平,屠中华,等. 信息化与高校管理创新[J]. 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02(2):83-86.
(责任编辑:杨 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