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种改进策略,提高识字教学
2019-09-10徐秀杰
徐秀杰
摘 要:我国对儿童的识字教学历来已久,到了上世纪90年代之后,国内对于识字的教学更是“百花齐放”,许多学者从多个角度探讨了提高识字教学的一些理论依据;还有的学者从不同的角度审视出了实际教学中的一些不足,这些不足总结如下:忽视识字教学的策略研究、对于小学生身心规律和教学本身的规律把握不准确等。而新课改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一些理念:要求教师重视识字教学的阶段性和整体性,从识字兴趣、识字习惯和识字能力等方面进行培养。
关键词:识字兴趣;识字动机;识字效率;识字环境;识字理论
小学阶段是识字能力培养的关键时期,这时的学习主要是从汉语拼音入手,渐渐地转为掌握字型字义等阶段,学好汉字中的同音字、同义字等,特别是那些“长相相似”的汉字,这部分最容易让学生产生难度。而教师应该致力于改进教学方法,从而提高汉字教学质量,那么有什么措施能提高识字教学质量呢?以下结合笔者的个人实践,从“提高识字兴趣,强化识字动机”、“狠抓识字难点,提高识字效率”、“加强识字理论,优化识字环境”三个方面进行阐述。
一、提高识字兴趣,强化识字动机
在實际中,笔者发现,教师采用灵活的肢体语言,可以极大地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学生的识字兴趣就能提上来了,课堂气氛也就活跃了,从而提高了识字效率。而如果教师讲话语气、语调比较平稳深沉的话,学生总是低着头,没有与老师产生互动,从而失去识字动机。
比如在教学《昆虫备忘录》时,我借用多媒体来给他们播放了关于几种常见昆虫的图片和名字,有教材上的蜻蜓、瓢虫,还包括课外的螳螂、蝴蝶、金龟子等,在让他们看完之后,我问道:“一般昆虫名字里都有关于‘虫’的字,比如‘蜻’、‘蚂’、‘蝗’、‘蝴’等,你们能找出没有关于‘虫’字的昆虫吗?”学生开始回忆我展示过的哪些昆虫名字,分析每一个字的结构,找出了“天牛(八角儿)”、“金龟子”等。然后我再问他们,那你们知不知道有哪些动物的名字里带了“虫”字,但它却不是昆虫呢?学生觉得很有趣,开始认真的思考自己曾经学到过的动物名字,有的同学很快就想到了“青蛙”、“龙虾”、“蜘蛛”等。这种方法可以让学生体会到汉字的魅力和乐趣,因此他们会更愿意去学习、积累汉字。总之,教师要在课堂上使学生产生识字兴趣,并强化他们的识字动机,如此一来,才能让他们觉得识字是好玩的、有用的。
二、狠抓识字难点,提高识字效率
有研究表明,进入小学的一定阶段后,学生经常出现“识字回生”,就是说,学生在看到一些字的时候,经常和已经学到过的字混淆,从而导致错别字的出现。针对这个现象,作为语文教师的我们,就应该狠抓这些比较难的汉字,通过传授学生一定的识字技巧,解决出现错别字的现象,并提高其识字的效率。
在教学《池子与河流》时,学生会对其中的“滔”、“涯”、“淤”等字出现理解偏差,甚至是跟“稻”、“崖”等字混淆,这是因为这些字形比较难认、难写,其结构复杂导致了记忆混乱。所以,为了提高他们的识字效率,我对他们说:“你们在认识这些字之前先要把这个字拆开,分析他们是什么结构,再通过它们的意思给与归类。”学生分析出这些字都包括了左右两部分,左边都是“三点水”,我再告诉他们:这些词能组成词语“滔滔不绝”、“学海无涯”、“淤泥”等,所以你们再归类以下,有三点水的一般都和水有关系。如此一来,在遇到生词的时候,利用拆分、分析、归类等步骤就可以让学生有系统地进行积累汉字。总之,对于学生学到的生字,他们要有意识地进行分析,这么一来,可以极大地提高识字效率。
三、加强识字理论,优化识字环境
教学的目的不是只让学生学习的,而是师生共同努力、共同进步的一项工作。在我国的一些地区,由于任课教师工作和生活时间安排比较精密,所以他们没有过多的精力去提升自身的水平,如此一来,学生的学习效果依然是老样子,因此笔者认为,想要提高学生的识字质量,需要教师从根本上提高自身的识字理论知识,进而优化识字环境。
比如在教学“册”和“删”字的区别时,为了让学生从汉字的根本上认识这两个字,我对他们说:“古代在造‘册’字的时候,是把竹简串在一起,所以就有了中间那一横,而‘删’字的意思就是用到把其中的竹简给剔除掉,所以就多了右边的‘立刀’”。通过这种方法既可以让学生了解这两个字的意思,还可以让其更好地去区分它们。
综上所述,我国历来重视识字教学,毕竟汉字是中国文化的活化石。只有学会了汉字,那汉文化才能看得懂。按照目前的现状来说,新课改之后,对于识字教学的要求也是非常多的,教师要认识到识字教学的重要性,认识到识字是培养人才的必经之路。此外,教师还要从问题中找原因,从经验中找更好的策略,一步一步地改进教学方法,并通过提高自身修养,更好地创设识字教学环境。
参考文献
[1] 贾丽.重视小学语文识字教学推进国家通用语言教育[A].广西写作学会教学研究专业委员会.2019年广西写作学会教学研究专业委员会第二期座谈会资料汇编(下)
[2] 李静.小学语文识字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策略[J].甘肃教育,2019(18):1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