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养学生识字兴趣的策略探析
2017-03-20彭丽婷
彭丽婷
【摘 要】小学低年级教学的主要任务是培养学生的识字能力。而兴趣是一种带有趋向性的心理特征。学生一旦对于识字有了浓厚的兴趣,就会产生强烈的求知欲望。低年级教师应创造性地使用新教材,激发学生识字的兴趣,教给学生识字方法,开发学生身边的汉字学习资源,以便快捷高效地进行识字教学。
【关键词】小学语文;识字教学;识字兴趣;策略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教学应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小学低年级教学的主要任务是培养学生的识字能力。从“识字”这一要求,结合新课程标准,力求让学生喜欢学习汉字,有主动识字的愿望。低年级的语文教学应尽量做到有情有趣,如何才能完成这一任务,有以下三个策略。
一、旧知到新知,激发识字兴趣
教育家苏霍姆斯基认为:教会学生借助已有知识去获取新的知识,是启发学生积极思考的教学技巧。也就是说,在教学中要注意新旧知识的内在联系,运用学生已掌握的知识,去启迪他们的思维,激发学习的兴趣,从而更好地理解、接受新知识。由此启动学生的思维,激发强烈的求知欲和浓厚的学习兴趣,促使他们带疑入文,增强自主学习意识,从而诱发积极的学习动机。例如:
师:谁已经认识了“奶”字?
生:我认识,它是牛奶的奶。
师:找一找我们的身边有没有这个字?
生:对了,奶奶的奶就是用这个字。
生:“大白兔”牛奶糖的包装袋上都有这个字。
……
学生通过“自我回忆→参与同学回忆→自我积累→有新发现”这一过程,体验到了识字的快乐。
根据不同教材的特点和学生已有知识的深浅,以及对知识兴趣的浓厚程度,设计多种解题或释题方式,揭示旧知识与新知识之间的联系,能使新课一开始就充分调动学生探索的兴趣,使学生进入积极的思维状态,有利于激发学生探求问题,学习新知识的积极动机。例如,儿歌是学生很喜欢的一种学习内容,上课一开始,花几分钟时间,让学生一起诵读以前学过的儿歌,不仅巩固了知识,也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渲染了课堂气氛。
二、多形式的识字教学,增强学生识字兴趣
识字课文对比阅读课文而言,显得略为枯燥,而低年级学生又天性好动,注意力难以集中。为此,在课堂中运用多形式的识字教学,使课堂气氛活跃起来,学生能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进入学习。学生识字的方法多种多样,只要是能成为学生识字良方的,教师都不应予以否定,还应对一些好的方法进行肯定和发扬。这样,学生就可以按自己的认知特点和需要来选择适合自己的识字方法,产生独有的学习体验。
苏霍姆林斯基认为:“兴趣的源泉还在于运用”。教师怎样让学生把课内获得的知识转化为学生自己的语言表达和作文能力,使他们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这对学生学习兴趣的增加、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的提高都有重要的作用。因此,教师应精心设计课内外练习。
如:在讲授小学语文人教版第二册《棉花姑娘》时,笔者设计了一个说话练习,“谁专门捉什么害虫”,引导学生说几种有益动物的用处,让他们自主学习生字,采用加一加,减一减和部件法等识字方式学习生字。
设计课内外练习时,应遵循由浅入深、由易到难、循序渐进、逐步提高的原则。设计练习应形式多样,并具有启发性和趣味性。让学生感到学习语文的乐趣,使学生始终保持较高的热情,主动、积极、自觉地学习,让学生的识字能力在各种练习中潜移默化地得到提升。
如:猜谜语识字。儿童好奇心强,编一些谜语能激起他们识字的兴趣,使他们在快乐中识字。如“生”的字谜是“牛过独木桥”,学生在愉悦中既学会了新字“生”,又巩固了旧字“牛”,还区分了“牛”和“生”,做到了新旧知识的联系,可谓两全其美。课堂上教师出谜语引导,更重要的是鼓励学生自己开动脑筋自编谜语,编得好的学生可获得“谜语智多星”称号。学生兴致很高,编得五花八门。如:什么弯弯像小船?(月);一口咬掉牛尾巴(告)……形象识字、编顺口溜、找朋友等都是学生乐于接受的活泼生动的识字方法。如此简单而有趣的活动,内容都紧紧抓住孩子的心,让他们在游戏、比赛中内化、牢记知识,在此过程中学生全身心投入,放飞思维,张扬个性,充分体验、享受语文学习的快乐。
三、生活中识字用字,拓宽学生识字兴趣
《新课标》指出:“识字教学要将儿童熟识的语言因素作为主要材料,同时充分利用儿童的生活经验,注重教给识字方法,力求识用结合。”
兴趣是激发儿童学习的动力。学生会在一系列丰富多彩的语言实践中产生具体深切的学习体验。为了给学生创造更为广阔的学习空间,要改变以往只局限于课本、课堂的局面,让学生到大自然去学、到社会中体验。
利用班级的活动和黑板报,让学生自己去课外找生字,如:“我认识的朋友的名字”、“我在电视上认识的”、“我在上街时认识的”、“我从课外书上认识的”等等。每周一次进行总结,并将认识的汉字贴于展示台,大大调动了学生识字的积极主动性,把学习生字同学生的生活结合起来。同时在课堂上,用儿童喜闻乐见的形式来进行教学,如猜字谜、找朋友等,将这些儿童学前生活中的游戏引入课堂,使课堂成为学生学习的乐园。学生在课堂上感受到了学前游戏的乐趣,对识字就会感到兴趣盎然。还可以从儿童的生活实际出发,开展实践活动,采取模拟、创设情境的方法让儿童识字。如举办“我的家”等活动,通过家里各种物品的认识,达到增加识字量的目的,同时也丰富了学生自身的语言,提高了语文表达能力和语文素养。
其次,新课程特别强调教师、家长、学生三者之间的融合。每位家长都对孩子的成长格外关注,经常到学校了解孩子的学习情况。《在家里》一课学完后,让学生自己看看家里有哪些家具、家用电器和其他用品,说说它们的名称。然后让家长写上词语卡片贴在物品上,教孩子读读认认,调动家长参与课改的积极性,帮助孩子在家庭生活中识字,孩子在课余时间对照实物认字,孩子们在无意与有意之中就记住了这些字。在学完《自选商场》后,让学生跟随着家长去超市购物,认读商品名称;商业广告也为学生提供了图文并茂、生动有趣的识字环境,丰富了他们的口头语言,许多朗朗上口的广告词更是受到小学生的青睐。引导学生利用星期天、节假日,请家长帮助摘录广告词、做标牌广告;开展“家长伴我读书、读报、讲故事”活动,巩固了字词,开阔了学生视野。
再次,教师在教学中要注意和社会生活相沟通,使儿童尽快从“我”的世界跨入更广阔的周围环境,以吸收各种信息,扩展想象和思维的空间。因此,当学生掌握了识字方法,乐于识字,善于識字后,教师就要有意识地让学生在生活中识字。结合新教材识字活动这一环节,鼓励学生从课内走向课外,再从课外回归到课内。“看看年历,找一找我国有哪些节日”、“你知道哪些古今中外的著名人物”、“读一读贺卡上的字”等都是学生喜欢的课外活动,而在课堂上又常常激发出交流的热情,“你教给我,我传给你”,学生的信息量滚雪球似地增大。
拓宽学生自主发展的天地,相信每个学生身上都蕴藏着巨大的创造力。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让每一堂语文课都是一个体验的过程!
总之,兴趣是一种带有趋向性的心理特征。学生一旦对于识字有了浓厚的兴趣,就会产生强烈的求知欲望,在学到了一定的识字方法以后,不仅课内注意识字,课外也会利用各种形式识字,他们会因为认出字而高兴,会为发现新词而雀跃,会为自己能读懂一本小书而欢呼。这种源于内心的满足,对自我能力的发现,将使孩子们拥有自信和持久的快乐。因此,低年级教师应创造性地使用新教材,激发学生识字的兴趣,教给学生识字方法,开发学生身边的汉字学习资源,以便快捷高效地进行识字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