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从仰望星空到走向太空

2019-09-10王妍妍

教育家 2019年43期
关键词:天文学星系天文

王妍妍

哲学家康德曾说过,世界上有两种东西能够深深地震撼人们的心灵,一件是我们心中崇高的道德准则,另一件是我们头顶上灿烂的星空。一些发达国家在天文普及教育方面有着成功的经验,而在我国,虽然近些年也做了一些尝试和探索,但真正成系统的天文启蒙教育课程仍然匮乏。如何正视天文科普教育的重要性?家长在天文启蒙教育方面应该扮演怎样的角色?怎样进行天文启蒙教育,孩子才能听懂?让我们听听北京天文馆副馆长陈冬妮的解读。

开展非功利性的天文启蒙

《教育家》:与国外相比,国内的天文启蒙教育课程匮乏。为何会出现这种状况?

陈冬妮:首先是课程设置方面的原因,六大基础学科数理化天地生,唯独天文没有被列入中小学的正式课程。老师不知如何教,学生有兴趣也无处学。所以无论是在小学还是幼儿园,天文启蒙教育的确匮乏。

其次,无论在学校,还是科技场馆中,天文专业的老师和科技辅导员都很缺乏,甚至很多学校开设的天文校本课程由地理老师或者物理老师兼任,专业性不足。天文专业本科毕业生人数本就不多,还有相当比例的毕业生会选择考研或者出国,愿意从事天文科普教育工作的太少。

再次,对于处在天文启蒙阶段的孩子来说,是开展非功利科普教育的最好阶段,但当前天文科普的整体水平参差不齐,地区差异性明显。比如在一些经济发达地区,家长、老师愿意让孩子去科技馆、天文馆等地方开阔眼界,孩子不只局限于书本上的天文知识,而一些相对落后地区对这方面的重视则不够。同一地区的不同学校对天文科普的重视程度也不同,许多热爱天文的孩子苦于没有途径学习。

在天文科普形式上,一些发达国家的天文科普形式更立体、多元。不过近几年,我国的天文科普启蒙教育也有了可观的进步,从科技馆到各类主题博物馆,从教育部门到科学部门,都非常重视校园科普教育,并有一定的资源倾斜。北京大学、南京大学、北京师范大学、中国科技大学、中山大学等近些年也在加大对天文系人才的培养力度。北京天文馆也将继续致力于开发丰富多彩的项目,推进幼儿园天文启蒙的普及,使天文能够走近幼儿的内心。

《教育家》:我们应该给孩子创造一个怎样的天文科普教育环境?

陈冬妮:天文学是一把双刃剑。一方面它不是必修学科,无论是学校、老师还是家长可能都不会特别重视;但是从另一方面看,正是因为它的选修属性,反倒激发了孩子们的兴趣。我们曾经做过一项针对5-8岁孩子的调查,发现他们最感兴趣的科学话题中,首先是黑洞,然后是外星人、AI等。也就是说,很多喜欢天文的孩子,他们的喜欢是朦胧而自发的,如果他们的兴趣既得不到專业老师的指导,又无法获得家长和学校的支持,这些孩子未来在天文学方面的能力很可能就被扼杀了,这对天文学发展和孩子本身来说都是一种损失。所以,我们要给孩子营造一个宽松、开放的教育环境,不要给孩子过多压力,老师只要在开展天文科普教育时稍加助推、引导,帮助孩子按照自己的兴趣和愿望实现自己的梦想就可以了。

守护“好奇心富翁”的太空梦

《教育家》:如何正视天文科普教育的重要性以及价值?

陈冬妮:作为人类认识宇宙的一门自然科学,天文学有着悠久历史,是非常好入门的学科,有助于帮助儿童建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0-12岁可以说是孩子认知能力、想象力、人格、品德的形成阶段,是对孩子开展天文教育的重要时期。天文学还是一门非常好的导入学科,既包含数学、物理、化学等理科知识,也包含着丰富的人文情怀。在这个阶段让孩子接受天文启蒙科普教育,有助于培养他们的好奇心与科学探索精神、提升他们的综合素质,使他们拥有广博的情怀、感悟美的能力。

《教育家》:家长的态度,直接影响孩子对科学现象的探究热情。在您看来,家长应该如何保护孩子对天文宇宙的好奇?

陈冬妮:很多家长缺乏相应的天文科普知识,无法正确回答孩子的问题,更不能有效引导孩子对天文的学习。还有一些家长因受观念影响,对天文学不够重视,比如觉得天文学离孩子太遥远、不切实际。但实际上,天文学对于孩子的成长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天文知识能够帮助孩子了解世界运行的深层规律,拓宽眼界,增加他们认知的深度和广度。

儿童的兴趣源于好奇心,而好奇心人皆有之,孩子们更是好奇心的富翁,父母需要尽力呵护他们这种珍贵的特质,在亲子时光中培养他们的好奇心,激发他们的潜能,守护他们的太空梦。很多时候,这不只是对孩子天文启蒙的良好时机,也是父母“迟到多年”的天文启蒙,是帮助孩子和父母一起了解天文的第一步。

家长要给予孩子更多耐心。当孩子反复问你一个天文问题时,代表他对这件事特别感兴趣,请多给他一点时间和自由,让他的每个问题都不白问,让他做一个健康、快乐、有思想的孩子。家长还可以提供培养天文学兴趣的土壤和养料,让孩子对天文学的热爱生根发芽、茁壮成长。

《教育家》:老师怎样引导孩子接触天文科普知识?

陈冬妮:6-12岁被誉为“天文敏感期”,天文启蒙学习可由浅入深。比如老师可以给孩子选择一些天文科普图书,让孩子在游戏、触摸、阅读、收听中感受太空之美。孩子虽小,但正因为年龄小、思维未被固化,更易接受前沿的科学知识。

年幼的孩子的心透亮清澈,可以通过天文课堂、游戏活动、野外观测等形式,培养孩子的动手能力、思维能力,让他们在玩的过程中发现天文的乐趣,探寻其中的奥秘,激发探究热情。老师应当做一个有趣的讲述者,让孩子们带着对未知的好奇,一起认真思考、迸发灵感,开启非同一般的科学思维。老师还可以通过一些天文现象将孩子们吸引到浩瀚的宇宙当中,用讲故事的方式,利用多媒体给孩子们上一堂生动的天文科普课,带他们进入一个奇妙的天文世界。

挖掘家长资源,实现家园共育。比如老师可以组织孩子到天文馆,体验虚拟星空,感受宇宙的美妙。有条件的家长周末可以带着孩子离开灯火辉煌的城市,到大自然中看璀璨的星空,用心灵去感悟宇宙的浩瀚。亲眼所见的壮阔星空最能激发孩子的兴趣,给孩子探索的机会,让他们大胆地猜想,积极地推理,培养科学的思维习惯、主动思考和研究问题的精神。

开讲啦

天文知识小课堂

在月球上走路为什么很费劲?

因为月球上的吸引力很小,走路很容易滑倒,一分钟只能走大概20步。如果走急了,就容易飞起来,一飞起来,就好长时间站不稳。所以,在月球上走路就很费劲。

打雷是怎么回事?

这是阴电和阳电碰到一起发生的自然现象。下雨时,天上的云有的带阳电,有的带阴电,两种云碰到一起时,就会放电,发出很亮很亮的闪电,同时又放出很大的热量,使周围的空气很快受热、膨胀,并且发出很大的声音,这就是雷声。

什么是宇宙?

宇宙是天地万物的总称,它既没有边际,也没有尽头,同时也没有开始和终结。

银河系有多大?

许许多多的恒星合在一起,组成一个巨大的星系,其中太阳系所在的星系叫银河系。银河系像一只大铁饼,直径约8万光年,恒星的总数在1000颗以上。

流星雨是怎么回事?

宇宙中有許多小天体按照自己的轨道和速度飞行。有的自己炸碎了,有的和其他天体撞碎了。但它们会继续向前飞行。当它们的轨道和地球轨道碰到一起时,像雨点一样落到了地面,这种现象就叫流星雨。

为什么白天看不见星星?

因为白天部分阳光被大气中的气体和尘埃散射,把天空照得十分明亮,再加上太阳辐射的光线非常强烈,使我们看不见星星。

太阳系里有哪些天体?

太阳系中有8大行星。它们依次是:水星、金星、地球、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另外,太阳系里还有许多小行星、彗星和流星,最著名的彗星是哈雷彗星。

为什么星星有不同的颜色?

星星的颜色取决于它的温度。不同的颜色代表着不同的表面温度:发蓝的星星表面温度高,发红的星星表面温度低。

黑洞是怎样形成的?

截至目前,黑洞的形成尚无定论。有一种叫“恒星量级”的黑洞,就像一个大一些的恒星,它最终会死亡,和恒星会诞生、成长、年迈、死亡的过程一样。

一般来讲,一个大质量的恒星在死亡后就会形成黑洞。星系学关于星系形成的理论认为,星系里必须有黑洞,它就像一个星系的发动机一样,为星系的存在提供能量。

希望这些天文小知识为每个孩子架起一座通往银河系的科学桥梁,让孩子的梦想无限延伸。

猜你喜欢

天文学星系天文
天文篇
If I Were an Astronaut
宇宙中的星系
天文冒险
天文与地理
我天文学会退出国际天文学协会
天文学,地球科学
伽利略与天文年
现代天文学如何起步
第六批天文学新名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