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谈小学语文综合实践教学

2019-09-10庞立周

学习周报·教与学 2019年43期
关键词:综合实践语文教学小学语文

庞立周

摘  要:随着新课改的逐渐深化,对教学有了更高的要求,不仅要教会学生知识,还要实现学生综合能力的提高,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为学生的终身发展打下良好基础。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要注重综合实践教学的开展,培养小学生的语文素养,提高学生的语文综合水平。教师要充分考虑学生的实际情况,与教学内容进行有机结合,高效开展小学语文综合实践教学,实现学生创新与实践能力的提高。

关键词:小学语文;语文教学;综合实践

引言:

语文学科有着很强的实践能力,在开展教学过程中,教师不仅要教会小学生必须要掌握的语文基础知识,也要注重学生语文实践能力的培养。这对于小学语文教学来讲,既是机遇也是挑战。在教学实践中,教师要结合语文教学资源,为学生提供学习平台,给学生更多的实践机会,使学生适当地想象、实践与创新,促进学生学习能力的不断提高,深化学生的语文素养,使学生今后更好地适应社会的发展,强化学生综合能力。

一、立足于综合

语言综合性学习有利于学生在感兴趣的自主活动中实现语文素养的全面发展,可以培养学生主动探究能力以及敢于探索创新的精神。教师要积极采取这种教学形式。这里所提出的综合性主动体现在语文知识的综合运用,达成学生听说读写能力的全面发展。在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要为学生提供大量的时间进行语文能力的训练,让学生在轻松愉悦的学习中获得成功的体验。同时,在语文教学中,教师不仅要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与学习习惯,还要发展学生的思维,将语言的感悟与思维的发展进行有机结合,有效实现教学任务的完成。低年级小学生的思维在手上,教师要鼓励学生多动手。教师还要将语文教学的资源与空间拓展,将课堂内外进行有效沟通,利用学校、家庭、社会等教育资源,组织学生开展跨学科学习,并且熟练地运用现代信息技术,使学生在知识的学习中,开拓视野,实现学生学习效率与语文实践能力的提高。

在《去年的树》的学习中,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学习课文,将自己的想象能力充分发挥。这一教学活动既与教学内容结合,又促进学生思维能力、写作能力等发展,实现综合性原则的落实。教师以“面对着火柴点燃的火,鸟儿好像看到了……;想到了……”开头,想象鸟儿飞走以后还会发生什么。教师引导学生与课文内容进行有机结合,将之后可能发生的事进行合理的想象,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调动,推动学生综合能力的发展。

二、着眼于实践

培养学生的语文能力主要依靠语文实践,教师要引导学生多了解语文教学材料,在大量的语文教学实践中实现语文的规律的掌握。在实际教学中,教师为学生创设实践活动教学情境,引导学生主动的发现与探索,使学生深入地学习,自主搜集材料,主動地分析探究,达到学生创新精神的培养,将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教师要充分地考虑学生的兴趣爱好、知识能力、生活经验等,为学生设计学生感兴趣的实践活动,促使学生主动地加入到教学实践中,并将语文知识与学生的实际生活进行联系,提高学生对语文知识的应用能力。

三、体现语文学科特点

语文学科具有丰富的人文内涵,其对于学生的影响是极为深远的,而学生对教材内容的反应通常是多元的。教师要注重语文对学生熏陶感染的作用。教师在教学中要注重教学内容的价值取向,也要尊重学生在学习中独特的体验。语文综合实践活动是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可以将综合性与实践性体现,也要将语文学科的特点充分展现。教师要深入挖掘教学内容,在生活中营造文化气息,通过语言文字将情感传递。而且,语文教学资源丰富,教师可以将电影、图片、广播、网络、表演等内容引入教学活动,在课堂内外有创造地开展各类活动。

四、培养创新实践能力

综合实践教学的主要目标就是培养学生的创新与实践能力。因此,教师在设计综合实践活动时,一定要注意问题的开放性,尊重和鼓励学生的个性差异,强化学生的创新意识。教师要引导学生的独特想法,要将自己的感受与见解表达,发表自己的个性化见解。

在学习《小蝌蚪找妈妈》这节课时,教师以如何将课本剧编写得更好进行教学设计,让学生自然地想到通过优美的音乐以及与课文内容相配合的工作,使语文更具魅力。在学生设计课文剧的过程中,可以将学生创新意识激发,也促进学生实践能力的提高。学生在课本剧编写与实践过程中,让学生了解青蛙由小蝌蚪逐渐变化,最后长成大青蛙的过程,并使学生在实际的感受中认识到要保护青蛙。通过课本剧的编写与实践,可以将学生的学习的主动性充分调动,也让学生在实践中形成认识、深化理解,促进学生综合素养的发展。

五、组织多样活动形式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开展综合实践活动的目的,是为了通过学生的自主探究与合作交流,引导学生综合运用自己掌握的知识将实际问题解决的能力。教师可以组织开展多样化活动形式。综合实践活动的地点可以放在教室中,也可以放在教室外。在教室中可以利用多媒体教学手段,促使学生主动参与活动,也可以让学生走出教室,开展实地考察。而活动的形式可以是个人自主探究、小组合作学习以及全班共同探究。同时,综合实践活动要体现民主,尊重学生的个性,真正地让学生在活动中获得收获。

结束语:

在新课改背景下开展小学语文教学实践时,教师要立足于综合,着眼于实践,体现语文学科特点,培养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还要组织多样活动形式,实现学生语文素养与综合素质的发展。在新时期,教师要顺应时代的发展与学生的实际需求,将传统的教学形式进行改进与创新,使学生体会到语文知识的价值与魅力,主动地开展语文知识的探索,在实践活动中达成学习能力的提高与个性化的发展,真正地将学生培养为全面发展的高素质人才。

参考文献:

[1]张妍.小学语文综合实践活动的探究与实践[J].甘肃教育,2019(18):96.

[2]岁敏.浅谈小学语文教学中综合实践活动的有效运用[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9,16(08):140.

[3]戴美娜.核心素养目标下的小学语文综合性学习策略探讨[J].教育观察,2019,8(18):71-72.

猜你喜欢

综合实践语文教学小学语文
落实数学综合实践活动 培养学生数学核心素养
中职语文综合实践活动教学有效策略探究
优化朗读技巧,提升语文实效
浅谈如何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
低年级学生课前预习能力的培养
让多媒体课件为阅读教学助力
拨动情感之弦,让语文课堂绽放精彩
主问题设计需“对症下药”
让语文教学更接地气
核心素养下的语文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