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培养中学生语文阅读兴趣
2019-09-10郭凤霞刘桂玲
郭凤霞 刘桂玲
摘 要:阅读教学是语文教学工作的重点,是培养和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基础。《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是搜集处理信息、认识世界、发展思维、获得审美体验的重要途径。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鉴于阅读的重要性,它已经成为中学语文工作者的工作重点。所以培养中学生阅读兴趣是一个切入点。培养中学生的阅读兴趣分别从语文课堂教学和课外阅读展开,二者互相补充、相辅相成。由课内延伸向课外,课外阅读又对课堂阅读教学起到帮助。
关键词:语文阅读;兴趣培养;审美体验
“要读书,要如饥似渴地读书,把读书作为精神的第一需要。”这句话强调了阅读的重要性,阅读能提高人的理解能力,丰富人的精神生活,甚至能影响人的一生。“阅读兴趣指的是对阅读活动的一种注意倾向、积极态度和喜爱程度。它是阅读动机中最活跃的部分,被称为阅读的‘凝聚力’。”阅读体现在生活中的方方面面,而中学生的阅读教学主要存在于语文课堂上学习课文和语文课下的课外阅读。下面就这两个方面谈一谈如何培养中学生阅读兴趣。
一、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
阅读理解能力的培养,是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的。语文课是所有学科的基础,提高课堂效果的关键就是要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去阅读课文,带着热情带着好奇心、疑问和对某一问题的探索去读课文,这样才能调动起学生学习的积极主动性,让学生爱上阅读,爱上语文。如何调动语文课堂上学生的阅读兴趣呢?
(一)利用导入,激发阅读兴趣
1.巧设情境
即运用投影、幻灯片、录音、图画等直观手段和富有感染力的生动语言营造浓厚的情境氛围,激发学生的情感,引发兴趣。
例如在教学《桂林山水》一课时,可以创设这样一个语境:问学生:“谁知道广西什么地方最美?”学生回答:“桂林。”问:“你们去过桂林吗?”学生摇头。紧接着问:“你们想去吗?”学生异口同声地说:“想!”笑着说:“老师也没有去过,也很想去。听说那儿的山水格外美呢!这节课,就让咱们一起从课文中去游览桂林的山水,好吗?"随即板书课题。这种导游式的入题,一下子就吸引住了学生,把学生带进了学习课文的氛围之中。
2.巧设疑问
即根据教学目标,通过设疑、设悬念,引起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望,将学生的兴趣直接引入教学活动中。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在每一个年轻的心灵里,存放着求知好学渴望知识的‘火药’,就看你能不能点燃这‘火药’。”悬念就是点燃渴望知识火药的导火索,设置悬念可以有效地调动学生的阅读兴趣,激发了他们阅读文章的迫切心情。
3.话题讨论
余映潮先生在《散步》教学的第一个环节,设计了这样一个话题:请同学们给这篇文章再拟一个标题,并说明这个标题能够表示自己读出了课文的味道。这种话题讨论的实质是以学生为主题,在活动中让学生更好地接触课文材料,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表达自己的感受、体验、理解和价值取向,同时受到情感熏陶,享受审美乐趣。
(二)教学中兴趣的维持
在教学课文过程中,教师不要一味地讲,学生单调地听,教师应当起到引导学习的作用。那么,就要不失时机地提出问题,引导学生动脑思考,打开学生的思路,活跃他们的思维,摆脱老师讲什么就听什么、记什么的教学模式,而是学生积极主动地动脑思考,促进阅读活动的深入。
二、广泛培养学生的课外阅读兴趣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课外阅读活动是阅读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应根据不同学生的具体情况,适时推荐文化品位高、难易程度适当的课外读物。鼓励学生开展多种活动,如写书评、读后感、举办读书报告会、作品讨论会等,分享阅读兴趣,交流阅读成果,共同提高阅读能力。”
(一)教师推荐书目
语文教师可以根据不同的年级,推荐给同学们课外阅读的篇目。推荐书目应全面,能够覆盖同学们的兴趣,具体实行办法如下:每个月的月初都列出一组课外阅读书目供同学们参考,每位同学选择一部自己喜爱的书,课下阅读。参考书目应尽量全面,不仅有中国古典名著,如《红楼梦》《三国演义》;外国名著,如《钢铁是怎样炼成的》《红与黑》;还要有符合中学生年龄和兴趣爱好的作品,如韩寒、郭敬明等,由学生自由选择,进行课下阅读。
(二)课堂交流阅读心得
在月末利用两节课的时间作为阅读心得交流课,学生把自己阅读某一本书或一部作品的心得跟全班同学分享。这样,同学们对自己没读过的书也有了一定的了解,以后就会有侧重点地选择自己感兴趣的书进行阅读。另外教师还可以有计划地开展课外活动。如组织课本剧表演、知识竞赛等活动,在竞赛中激发、提高学生的阅读兴趣。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是搜集处理信息、认识世界、发展思维、获得审美体验的重要途径。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教科书编者、文本之间的多重对话,是思想碰撞和心灵交流的动态过程。阅读教学,能够架起学生与人类社会思想联系的桥梁,能够与文化伟人的灵魂沟通,开拓视野,发展思维,提高认识,提高审美情趣,促进学生与社会的融合,能够提高学生正确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文字的能力,提高语文素养。阅读的重要意义不仅仅局限在学生时期,还会影响人的一生,所以中学时期的语文阅读教学是语文工作者的工作重点。
参考文献:
[1]韦志成:《学科现代教育理论书系·语文·现代阅读教学论》,广西教育出版社,2000年3月第一版。
[2]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定,《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年4月第一版。
[3]王文彥蔡明:《语文课程与教学论》,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年6月第二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