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高效课堂构建策略探究
2019-09-10李歌颂
李歌颂
摘 要:“高效”是相对于“无效”和“低效”而言的。在全面推行新课程改革的今天,构建高效课堂,已然成为广大教学工作者的基本认知和普遍共识。所谓“高效课堂”,指的是在有限的课堂时间内获取最优化教学效果的课堂。是否实现了“少教多学”是衡量高效课堂是否得到了有效构建的重要衡量标准。本文就对如何构建初中语文高效课堂这一问题浅谈一二,以供参考。
关键词:初中语文;高效课堂;导入;信息技术;合作
在以往的初中语文课堂中,通常是教师处于主体地位,而学生则始终以“听者”的身份被动地对教师所讲授和灌输的知识进行全盘接收,这便在极大程度上消磨了学生的学习热情,阻碍了学生思维的发展和主体性的发挥。而要想让初中语文教学走出低效化的樊篱,教师就需及时转变传统的教学观念,并在坚持以生为本的前提下,对传统语文教学的模式、方式与方法进行积极的调整优化,以充分激发学生学习的自主意识,实现教与学的相互促进,从而构建出高质量、高效率、高收益的语文课堂。
一、注重课堂导入,提高课堂教学吸引力
课堂教学是一门艺术,艺术是需要灵感的,而灵感就是苦求之后心灵火花的迸溅。因此,为了促进初中语文高效课堂的构建,教师就应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和教学的具体内容认真思考,并在此基础上对导入环节进行精心设计。只有这样,才能使学生在上课之初便形成良好的互动,才能将学生的思绪聚焦到课堂中来,使其快速进入角色,以便为接下来教学活动的轻松开展奠定一个坚实的基础。
以《木兰诗》这篇课文的教学为例,在导入环节,我向学生问道:“同学们,你都知道我国历史上哪些著名的巾帼英雄呢?”“穆桂英!”“梁红玉!”“冯婉贞!”“花木兰!”……之后,我继续说道:“花木兰代父从军的故事流传千古,唐代皇帝更是追封花木兰为‘孝烈将军’。最近,美国迪士尼公司还将她的艺术形象搬上了银幕。下面我们就来欣赏一下这位女英雄的飒爽英姿。”接下来,我利用课件播放了影片《花木兰》的片段。随后,我引出了新课:“花木兰替父从军的故事可谓流芳百世,其实这一故事的流传应归功于一首民歌。這节课就让我们一起来深入学习这首北朝民歌——《木兰诗》。”如此导入,既提高了课堂教学的吸引力,又使学生初步感知了新课内容,可谓是快捷高效。
二、运用信息技术,增强语文教学形象性
在教育体制改革不断深化的今天,语文教学必须加快与信息技术有机融合的步伐,这样才能为语文课堂注入新的生机活力,才能为教师传授知识、学生学好知识提供坚实的技术保障。将信息技术有效运用于初中语文教学中,能够将抽象的语言文字以直观化、具体化、形象化的形式呈现出来,这将有利于学生主动探索知识,丰富其感性认识,实现语文人文性与多元信息性的有效碰撞。
在《安塞腰鼓》一文中,作者通过一群朴实得像红高粱一样的茂腾腾的陕北后生在黄土高原上展现的壮阔、雄浑、激越、豪放的腰鼓场面的描写,展现了中华民族古老淳朴的民间艺术风情。但由于安塞腰鼓距离学生的现实生活比较遥远,单凭口头讲授无法弥补这一生活缺陷。于是,在课堂上,我运用信息技术展现了安塞腰鼓的图文资料,引导学生对其历史渊源、文化特征、社会影响等进行了多方面了解。当学生看到一张张优美的图片和一幕幕精彩的场景时,学生便会不自主地联想到陕北人民高超的智慧和非凡的创造力,这便丰富了语文教学的内涵,实现了语文人文性与多元信息性的有效碰撞。
三、开展合作学习,发挥学生学习主体性
长期以来,语文教学始终处于一种“高耗低效”的状态,其中涉及到诸多方面的原因,但教学观念的落后和教学方法的陈旧应是其主要原因。因此,语文教学要想走出困境,教师就必须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和语文学习的特点,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发挥学生学习的主体性,这是新课标的精髓和新课改的本质所在。
在教学《社戏》一文时,我提出了以下问题供学生交流探讨:(1)课文题目是“社戏”,但作者却用了大量的笔墨写了戏外的天地,你怎么看?是不是偏题了?(2)看戏前,“我”经历了哪些波折?(3)找出第10自然段中的动作描写,并结合上下文做具体分析。(4)在看戏归来的途中,我们偷豆吃,当时觉得豆很好吃,回来再吃豆,为什么又觉得不好吃了?(5)文章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这样,通过引导学生对文本进行自主剖析,既发挥了学生学习的主体性,又使学生领会了文章字里行间所蕴含的对童年生活的回忆和留恋之情,启发了学生对人生的思考和认识。
总而言之,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兴趣激发是核心,情境创设是重点,能力培养是主线,高效教学只有紧紧围绕这三个关键点展开,并在坚持以生为本的前提下,积极采取科学的教学方法和现代化的教学手段,才能实现课堂教学效率的提高和教学效果的优化,才能达成理想中的教学预期。
参考文献:
[1]刘友胜.构建初中语文高效课堂的方法[J].江西教育,2017(24):20-21.
[2]王姝.初中语文高效课堂教学模式的建构[J].课程教育研究,2017(02):54-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