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主题单元阅读教学的有效方法
2019-09-10党丽
党丽
摘 要:当前,在进行小学语文教学的时候,很多教师都采用了主题单元式的教学方法,让学生有针对性地对某一种体裁进行阅读,感受不同体裁的写作方法,能够对学生零散的知识点进行整合。在本文中,笔者将从教学实践出发,探索小学语文主题单元阅读教学的有效途径和方法。
关键词:小学语文教学;主题单元阅读教学;有效方法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阅读教学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能够让学生积累更多的语文知识,最终实现融会贯通。在小学高年级,学生已经具备了比较好的分析能力,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围绕一个主题开展单元阅读教学,深层次挖掘课文中的语文知识,促进学生综合能力的发展。
一、立足教材,感受不同体裁
在现行的语文教材中,单元的设置都有一定的内在联系。有的单元是将同体裁的文章放在一起,有的单元是对一个事件的描述,有的单元是对一个人物的记录。教师应从教材入手,发掘每个单元课文的联系,并将其进行有机结合,使学生能够在学习单元的时候,通过对课文的学习,实现对不同体裁的全面掌握。
例如,《竹节人》《宇宙生命之谜》《故宫博物院》这个单元是指导学生“有目的地阅读”,让学生掌握基本的阅读策略。这几篇课文中,都包含着一定的说明文内容,《竹节人》中有关于竹节人制作的描述,《宇宙生命之谜》对宇宙中的生命奥秘进行了介绍,《故宫博物院》对故宫博物院中的建筑结构进行了分析。在进行单元教学的时候,我将其中关于说明文的部分截取出来,让学生找到描述物品的主要方法,掌握说明文写作的基本要素。在单元教学中,学生对说明文这种体裁进行了深入理解,并且能够对说明文的主要应用方法进行掌握。
二、融会贯通,分析主题特色
在主题单元学习中,学生能够将自己学习到的知识进行内化,使其成为自己的“养分”,应用在自己的语文学习和表达中,实现自身语文综合能力的发展。教师可以指导学生对主题中的文章特色进行分析,让学生能够通过整理、分析、品读,将零散的知识点进行整合,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
例如,在学习《少年闰土》这个单元的时候,单元围绕“鲁迅”这个主题选择了课文。《少年闰土》是鲁迅创作的小说,《好的故事》是鲁迅创作的散文诗,其他两篇文章是对鲁迅的回忆。教师可以引导学生从鲁迅的作品中及对鲁迅的评价中,感受鲁迅的写作风格,并对鲁迅在我国文学历史上的价值进行认识。学生通过分析课文,感受到鲁迅的一腔热血,并认识到鲁迅的写作方式独具一格,语言简练、辛辣,别具风味。从他人对鲁迅的描述中,学生对文章背后的创作者——鲁迅有了多角度的认识,不仅对鲁迅的文笔进行了认识,也对鲁迅的思想、鲁迅的行为方式、鲁迅的人生经历进行了认识。在这个过程中,学生对鲁迅的语言特色进行了进一步的感受,并将鲁迅文章中的思想进行提炼和浓缩,与自己的思想结合在一起,实现了学生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发展。
三、围绕主题,拓展阅读范围
阅读并不局限于教材内的知识,学生应在更加广阔的天空中去进行探索和发现,找到自己喜爱的书籍,对课外的知识进行阅读和吸收,实现全面发展。教师可以为学生制定一个主题,为学生提供与主题相关的课外书籍,指导学生对课外书籍进行阅读,并在课堂上分享自己的阅读感受,使阅读从课内走向课外,从学校走入学生的生活中,拓展学生的知识范围。
例如,在一次课外阅读教学中,我了解到很多学生对于唐朝诗词非常感兴趣,因此我以“唐朝的文人墨客”为主题,向学生推荐了作品:与唐朝诗词有关的作品集有《唐诗三百首》《蒋勋说唐诗》《李白诗集》《杜甫诗集》等等,学生可以选择自己喜爱的内容来进行阅读;如果学生想要了解唐朝诗人的故事,可以阅读《李白传》《杜甫传》《刘禹锡传》《唐朝的那些诗人》《李商隐传 锦瑟哀弦》等等,让学生了解诗人成长的历程,感受诗人背后的故事,感受诗人的经历对于其写作风格的影响。在阅读的过程中,我指导学生将与主题有关的内容记录在读书笔记本上,方便自己进行回忆,也可以写一些读后感,对自己阅读中的感悟进行记录。在课外阅读的过程中,学生的视野不再仅仅限于课堂内,而是获得了更加开阔的资源,能够在更加丰富的书的海洋中去阅读、去探索,围绕一定的主题进行学习和分享,从而使学生的语文在能够和能力得到了发展。
总之,为了能够使小学主题单元阅读教学得以顺利进行,教师首先应当以教材为核心,让学生深入挖掘教材中的內容;其次,引导学生走出课堂,让学生对主题阅读内容有更深层次的了解;最后,根据教学内容的特色对主题单元进行合理的安排、构建,使学生利用短暂的课堂时间得到丰富的拓展。由此可见,小学语文主题单元阅读教学的实施大大优化了小学语文阅读课堂,提升了学生的整体语文素养及视野认知,使学生在小学语文主题单元阅读教学中得到了良好的发展。
参考文献:
[1]李晓耘.小学语文高年级单元主题整合的阅读教学实践分析[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9,16(07):139.
[2]丁丛丛. 小学语文主题阅读教学策略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