承与续相通知与行合一
2019-09-10郁明
郁明
千百年来,京杭大运河源远流长,悠悠运河水,孕育着两岸广袤的土地,滋润了无数生灵,积淀了深厚的文化底蕴。创建于1910年,坐落于京杭大运河最南端的标志性建筑——拱宸桥东畔,浙江省杭州市拱宸桥小学已与大运河相伴逾百年。在长期的办学历程中,博大精深的运河文化涵养着拱小学子的成长。2003年以来,学校结合拱墅区的地域文化特点,以运河文化为依托开展综合实践课程的探索与研究,让学生了解运河历史,尊重劳动人民的智慧成果,增强自信心与自豪感,进而萌发热爱家乡、热爱祖国的情感,进一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以及实践能力,使之更加全面、健康地成长。
运河文化传承的现实需求
作为一所在运河边诞生、成长、发展起来的学校,运河文化成为杭州市拱宸桥小学一脉相传的文化根源。怎样将运河文化代代相传,达到立德树人的根本目的?事实证明,文化的传承需要合适的载体。就杭州市拱宸桥小学而言,运河文化课程是学校传承运河文化的有效载体,是培育具有大运河精神的新时代学子的现实需求,即认知需求、实践需求和认同需求。
文化传承的认知需求。学校要传承运河文化,首先就需要解决运河文化是什么的问题。实际上,这些文化融合在运河的古迹、运河的名人、运河的诗词等知识中,而这些知识在学校的运河文化课程中得到了充分体现。
文化传承的实践需求。文化传承讲究在生活中践行,只有亲身实践,与真实的生活相连,才能有深入的体验。我们在进行运河文化传承的过程中,多采用考察、访问、宣讲等方式,达到让文化“动起来”“活起来”“用起来”的初衷。
就运河文化课程而言,通过实地访问博物馆,了解运河的前世今生;通过考察运河遗迹,了解运河水利工程、坝基古貌、古桥石梁,了解运河的古今变迁;通过宣讲,将运河故事、运河人物、运河精神等广为传播……总之,运河文化课程只有在活生生的实践中,才能达到传承与弘扬的目的。
文化传承的认同需求。文化认同指个体对于所属文化以及文化群体内化并产生归属感,从而获得、保持与创新自身文化的社会心理过程,是民族认同、国家认同的基石。因此,文化传承中需要重点关注文化与价值的认同,因为只有充分认同才能无限热爱。运河文化课程中所承载的大运河精神、运河沿岸的各地风俗、运河给人们带来的影响、大运河的发展历史以及客观评价等,都需要在课程的实施中获得学生的充分认同,培育学生的家国情怀。
运河文化课程的量身定制
目前,杭州市拱宸桥小学的课程结构主要分为“养正基础课程”“养正滋养课程”“养正活力课程”三个部分。其中,“养正基础课程”为国家课程;“养正滋养课程”是国家课程校本化实施的方式之一,比如基础课程《语文》和滋养课程《国学与经典》,基础课程《道德与法治》和滋养课程《对话世界》;“养正活力课程”为拓展性课程,主要分为“国学修养”“运河特色”“非遗传承”“运动活力”“思维培养”“语言魅力”六个课程群落。
经过十六年的课程实践,运河文化课程形成了多种课程样式,其中最具代表性的为六年成长课程、一月活力课程和一周项目课程。
“知行合一”的六年成长课程。六年成长课程《我与运河》是全国第一本少先队队本教材。每学年学生要完成八个主题单元的学习,分别是运河历史、运河名城、运河古迹、运河名人、运河诗词、运河风情、运河环保、活动指南。《我与运河》课程学习方式主要为知行合一,既重视知识层面的系统性学习,又注重实践层面的行动指导,两者相辅相成。在知识的学习时,依托数字化场馆——运河研究院实体和运河研究网网站。在行动的实践时,以社团活动为主要形式,逐步形成“导师制+五步研究法”。
知行合一不僅在知识的层面上让学生了解运河文化,也在实践的层面上给学生探究运河文化以相应的方法指导和行动指南。此外,课程学习中实施专题社团制,学生根据兴趣需求自愿、自主加入某项研究,并采用导师制,安排有经验的老师指导学生开展社团学习。
“深度研学”的一月活力课程。一月活力课程《遇见大运河》以“千年运河千里行”活动为基点进行开发,从杭州出发,沿着京杭大运河一路向北,到达北京。沿途以运河沿岸名城为学习基地,走运河,采水样,观坝基,访遗迹,进行实践性、探究性、体验性学习。
为了使《遇见大运河》课程的现场学习能够有序有质地实施,在现场教学之前,往往需要进行一些铺垫性、前置性的准备学习。而后再组织学生到生活中现场学习有关知识和技能。通过现场观察、调查或实际操作,促进学生对书本知识的进一步理解和掌握, 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于实际生活的能力。比如《遇见大运河》第4课《烟花三月下扬州》户外实践案例,通过户外探究、主题、体验学习,培养学生搜集信息、有序观察、与人交往的能力,激发学生喜爱扬州、热爱古运河、热爱大中国的情感。通过制作学习成果手册的方式,培养学生的总结、梳理和制作的能力等。
“跨界整合”的一周项目课程。一周项目课程《你好,运河》是一门多学科、多教师、多维度展开的综合性跨界课程,以解决主题任务为出发点,以学科知识的深度理解为基础和前提,以跨学科综合学习为主要形式。学习方式主要为项目学习,即以问题为导向,通过跨界、整合等方式寻求解决问题的答案,形成解决问题的技能和自主学习的能力。课程更为关注学习过程中,学科与学科、学科与生活、学科与人际关系的联系与拓展,同时注重学生在课程学习中的主动参与程度、创造欲望、情感获得和积极体验。
以2019年主题课程为例,在为期一周的课程学习中,各年级围绕运河文化选择不同的切入点。比如四年级以“舟船史话”为切入点,注重历史主题的文献考察与成果整理;五年级以“水之悠悠”为切入点,注重运河水质的取样、分析与建议;六年级以“遇水迭桥”为切入点,注重工程学角度的桥梁力学、美学研究,并以自己设计、制作多材质的桥梁为项目成果之一。
运河文化课程中蕴含着丰富的运河人文知识,积聚着运河先民诸多智慧与勤劳的结晶,以及历代运河沿岸人们追求美好幸福生活的向往。同时,课程中闪烁着理性的光辉,比如如何辩证地看待隋炀帝修建京杭大运河,需要学生以史实为依据,独立思考,多角度、辩证地分析问题和发表见解。在对运河遗迹的考察探究中,学生需要经历从猜想到求证、从求证到启示的过程,培养学生的实证意识和严谨的求知态度。
我们要为学生的成长量身定制运河文化课程,基于此,在设计时学校充分考虑了知行合一,不回避知识的系统学习,也更加注重实践能力。可以设想,如果没有亲自去运河坐船,亲历一番游览;如果没有亲自去运河边的名城,领略其中的风土人情;如果没有亲自去博物馆、文化馆进行浸入式学习,理清其中的脉络线索,那么,运河文化知识的学习必定只是从书本到书本、从解说到解说、从知识到知识,缺少融会贯通之感。
运河文化续写的磨砺路程
实际上,运河文化课程的实施大致经历了自发萌动、主题活动、驻院研修、多元课程、创客智造等时期,呈现出迭代更新、不断丰富、与时俱进的基本特点,推动课程不断向纵深发展。
据目前可以查证的资料显示,杭州市拱宸桥小学早在建国初期就萌发了运河文化课程的原型,即以类似于兴趣小组的形式开展课外活动。进入新世纪以后,学校将运河文化与少先队活动进行了有机结合,开展了以“运河边的红领巾茁壮成长”为主题的系列教育活动,运河文化研究的“星火初始时期”进而形成。
2003年,学校正式建立“杭州市拱宸桥小学运河研究所”。虽然设施简单、场地简陋,但运河文化的研究逐渐进入“燎原时期”。到了2012年,学校建成全国第一家儿童运河研究院,以“上善若水”为建院原则,按照“曲水流觞”格局设置院内十景,学生研究运河的激情高涨,涌现出一大批品学兼优、综合能力强的运河研究新星。2014年,数字化学习呈现了新趋势。基于实体研究院的“运河少年研究网”建成,通过二维码链接,拓宽了学习的空间,促进了区域运河文化的传播。
课程是立德树人的主渠道。2016年开始,学校将目光聚焦运河文化课程的开发与梳理。课程中,既有面向全体学生、人人必学、时间跨度长达六年的课程,也有面向部分孩子、有针对性打造、可以自主选择的课程……总之,运河文化课程跨度大、维度多,学生可以按照自己的兴趣点、关注点、疑惑点、擅长点、缺陷点选择内容作为自己研究的方向,在点上有研究、有深入、有突破,最后形成自己的特色,进而成长为个性相对鲜明的人。2019年,学校建设运河创客社区(一期)。建成后,依托社区进行综合性智造课程开发,以问题为导向,以设计为手段,以智造为载体,综合性地推进项目实施,形成运河文化课程的时代发展标记。
以十六年磨一剑的姿态,我们积极进行运河文化课程的开发与实践,培育学生的综合能力,推动其核心素养的落地,实现立德树人的根本目的。在这十六年中,运河文化课程的实施,促进了师生教学方式的变革,促进了学生精神世界的丰盈,促进了教师课程领导力的提升,促进了环境文化内涵以及学校品牌影响力的提升。
回顾课程发展之路,也是学校品牌的锻造之路,它是智慧与坚持的体现。凭借地域、历史、文化、政治等诸多有利因素,运河文化逐步成了全国知名的特色课程。全国第一个进行运河全线考察的学校、全国少工委第一个运河研究规划课题、全国第一套少先队队本课程、全国唯一运河申遗儿童大使、全国红领巾儿童优秀社团……一项项荣誉只是运河文化课程实施过程中的显性表现。课程的影响力必须真实发生在学生身上,培育学生自主学习、乐学善学的习惯,鼓励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发散性思维,这样更符合他们学习、成长的规律。我们有理由相信,在运河精神的滋养下,这个奋进的团队必将以激情凝聚力量,開发出更多高品质、多样态的运河文化课程,引领学生自主、健康、幸福成长。
(作者单位:浙江省杭州市拱宸桥小学教育集团)
责任编辑:王妍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