充分尊重学生主体地位,提升学习政治热情
2019-09-10祁立杰
祁立杰
摘 要:初中是学生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思想政治教育对学生价值观的形成具有指导作用。在传统的政治教学中,由于教学内容的理论性很强,造成学生学习起来枯燥、无趣,很多学生对政治的学习没有兴趣。我国的思想政治教育覆盖很广泛,从小学开始到大学,都设有思想政治教育课程。可见思想政治教育的开展十分重要。本文就如何提升学生学习政治的热情发表自己的观点。
关键词:初中政治;思想政治教学;学习兴趣
引言
思想政治教育具有时代的意义,任何时代背景下,思想政治教育都是至关重要的。思想政治教育水平决定了人的思想品德。新课改的推进,越来越多的人意识到政治教育的重要性。初中是学生价值观逐步形成,是思想政治教育的最佳时期。但初中的政治教育展开遇到了很多问题,学生政治课堂上走神,课堂学习效果不佳,学生对政治学习没有兴趣等等。教师要在政治教学中,采用多种教学方式,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让学生体会政治学习的乐趣。
―、转变教育观念
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是素质教育背景下的教学目标,政治教育的核心素质就是激发学生的创新潜能,促进实践能力的提升。在实施初中政治教学中,迫切要改变的就是“满堂灌”的教学模式,引导学生建立良好的学习方式。教师要帮助学生形成主动探索文化知识的意识,并有效运用知识解决实际生活中的问题。在对知识的探究过程中锻炼学生的实践能力,提高学生的自主创新意识。在传统的政治教学模式和应试教育思想的影响下,学生的知识大部分来自学校老师的传授,学生主动获取知识的途径少之又少,学生对政治知识的接触只局限在课堂教学上。应试教学体制,教师过分注重知识和技能的传授,片面强调教师的威严,抑制学生创新能力的发展。目前多媒体等科技手段发达,学生的学习途径多种多样,知识的的获取简单且全面,社会的进步需要多远化的人才。因此转变传统的教学观念,充分落实素质教育理念,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教学模式,是培养学生政治学习兴趣的有效方式。
二、开展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
教育的主要目的是传授学生知识,引导学生的思想,培养學生的综合能力。初中的政治教学也要针对学生来展开,教师要打破传统教育观念的束缚,转变思想,为学生的政治学习提供更多机会和空间,打造高效的课堂教学。教师要精心设计教学内容,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可以将课堂时间适当调整,给学生自由讨论和小组合作学习提供更多的时间,让学生全身心投入到课堂学习中去,给予学生展示自我的机会,如此一来,不但提高了学生的政治语言表达能力,还能强化政治知识的记忆。另外,教师还要有意识的引导学生整理知识点,比如利用下课前的几分钟对整节课所学的知识要点简单回顾和梳理,学生还存在疑问或者不懂的地方要和同学探讨研究或者及时请教老师。教师还可以给学生提出引发深思的政治问题,引导学生的拓展思维,鼓励学生深层次思考,激发学生探究欲望,提升学生的发散性思维能力。
三、创新教学方式
过去的政治教学,教学思想保守,教学方式落后,课堂教学就是照本宣科,教师一味的讲述,造成课堂枯燥,学习效率低。创新的教学方式是培养学生兴趣的重要方法。教师可以利用微课将课程内容生动的展示给学生,通过图片或者微视频呈现,能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探索欲望,提高学习政治的热情。例如在教授《世界因生命而精彩》一课时,课程开始教师要用一段视频引入,教师利用多媒体手段给学生播放了《动物世界》精彩片段,短视频中呈现了动物活动、觅食的场景,学生的注意力马上被吸引,待短片播放完毕,学生已经迫不及待的开始讨论,教师借势参与其中,跟学生一起探讨所喜爱的动物习性,在多媒体的辅助下,成功导入课本的内容,学生们兴致勃勃参与到政治课本的学习中。教师还可以结合实际引发学生的生活行为,保护环境,珍爱生命我们能做到的有哪些?倡导学生随手关闭手龙头,乘坐公共交通工具,垃圾分类、不穿野兽皮毛制作的衣服等等。又如,在学习《维护我们的人格尊严》内容时,教师可以跟学生一起表演情景剧,一个叫朱月坡的女孩,一次点名时的错误,同学们起哄送给她一个“朱肚皮”的外号,有部分学生还恶搞小女孩的照片,将小女孩的照片画上了猪的耳朵并大肆传看,小女孩感觉到非常的苦恼。通过夸张的动作和语言,引得学生哄堂大笑。教师提出政治思考问题:朱月坡遇到了什么烦心事呢?剧情中小女孩的哪些权利受到侵害?我们应该怎么帮助她呢?一连串的发问,激发学生的探索欲望,提高学生的学习热情,让学生对于肖像和姓名中的权利有了更深刻的了解和认知。教师要善于创新教学方式,灵活利用各种教学手段,打造有趣的政治课堂,促进学生的学习热情。
四、注重生活联系
思想政治教育的很多内容都和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教师要关注学生的生活和兴趣点,充分利用学校及社会的各种资源,让政治知识深入到学生的生活中。理论联系实际,提高学生的学习热情。例如在《公民依法享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的知识教授中,教师要以选举班长为依托,模拟选举的过程。教师提前准备好选民证、选票、选票箱等道具,然后指定学生作为选举委员会的工作人员,计票人员、监票人员等,第一环节派发选民证,然后听取候选人的演讲,最后进行投票选举,投票完成由计票员对投票人数和票数进行核对,并记录结果,最终由监票人检查并宣布选举的结果。整个过程课堂活跃,学生的积极性高涨,教师在适宜的环节引发学生思考,如什么样的人能够实行选举的权利等,将政治知识融进活动的环节中,加深了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印象,激发学习的兴趣,学生全程参与活动,体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提高了政治学习的积极性。
总结
思想政治课堂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教师要从注重政治课堂的教学效果,多安排课外的实践课程,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在实际的教学活动中,教师要打破思想政治课程是理论教学的错误观念,利用各种先进的教学手段,加强教材和学生学习生活的联系,给学生创造更多自由交流和思考的空间,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提升思想政治课程的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 黄斌. 培养中学生政治学科学习能力的案例研究[A]. .《教师教育能力建设研究》科研成果汇编(第八卷)[C].:中国管理科学研究院教育科学研究所,2018:5.
[2] 赵永文.关于思想政治新课改中学生学习兴趣培养的思考[J].内蒙古教育(职教版),2012(07):23.
[3] 周娜娜. 兴趣培育与中学生思想政治课的教改对策[D].苏州大学,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