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IM技术在建筑给排水设计中的应用
2019-09-10夏赟
夏赟
摘 要: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BIM技术在建筑行业的应用更为成熟。在建筑给排水设计中应用BIM技术,在管线设计、参数优化、图纸绘制能方面都具有独特优势,有效的提升的给排水设计的质量和效果。
关键词:BIM技术;建筑;给排水设计
引言
BIM是一种新的模型技术,利用BIM技术的相关数据,可以反映项目建设中相应要素的特点。在市政给排水工程的设计中,通过一些数据可以反映各要素之间的联系,实现信息共享。为了进一步落实项目,有必要充分掌握项目的生命周期,落实决策工作。不同岗位的施工人员可以利用BIM技术获取工作中的相关数据,实现工作的协调,以此避免不同工艺之间的干扰,保证市政给排水工程的施工质量能够满足要求
1BIM技术在建筑给水排水设计中的应用优势
1.1可视化
BIM技术具有良好的可视性,建筑给排水管线设计人员可以结合管线的运行环境,科学运用BIM技术,构建合理的BIM模型,进一步提升建筑给排水管线设计方案的科学性。由于建筑给排水管线的运行环境比较复杂,设计人员要结合给排水管线运行环境特点,绘制给排水管线运行图,并结合BIM模型的运行现状,不断调整原有的建筑给排水管线设计方案,从根本上提升管线设计方案的实施效率。
1.2模拟性
建筑信息模型技术提供了良好的模拟性能,建筑供水和排水设计的相关人员可以利用该技术进行虚拟的建造实验,并有效地分析供水和排水系统的建造模式是否科学,以确保供水和排水管道的运作问题得到合理解决。例如,在某建筑给排水管线设计过程中,设计人员可以结合给排水管线周围构筑物的运行情况,进行虚拟施工,保证给排水管线的施工成本得到有效控制。另外,在市政给排水管线施工阶段,设计人员根据虚拟模型的运行情况,对管线运行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制定更加高效的解决对策。
1.3协调性
由于BIM技术具有良好的协调性。通过科学运用BIM技术,能够有效减少给排水线路出现交叉现象,进一步提升给排水管线的运行速度,保证建筑给排水管线更加稳定的运行。对于建筑给排水管线设计人员来讲,要根据给排水管线设计方案的实施情况,做好相应的协调工作,有效协调给排水施工人员、管理人员之间的关系,保证建筑给排水工程的总体经济效益得到有效提升。
2BIM技术在建筑给排水工程中的具体应用
2.1协同设计
在建筑给排水项目设计项目中应用BIM技术,能够提升项目设计的协同设计性。BIM技术建立的建筑给排水三维模型,能够将设计信息直观的呈现给施工人员,并且包括各种设计信息。比如,能从设计模型中得到给排水工程的深度、宽度等尺寸信息,直接调用其数据信息。当发现问题时,设计人员能够及时在模型中进行修改,简化了问题的流程,提升建筑给排水设计工作效率。并且在设计过程中,某一方修改了信息,其他设计人员能够及时的发现修改信息,并对其进行讨论,提高建筑给排水的协同效率。
2.2参数设计
建筑信息模型技术所开发的建筑物模型,可以清晰的呈现建筑项目详细3D视图、2D视图和其他相关的建造信息。同时,建筑物模型系统中的参数是可以修改的,可以重新生成新的对应的模型,以便建筑设计人员对项目模型和与实际建造有关的其他数据和元素作出更为完美的设计。此外,BIM有关的工作人员可以根据需要重新设定所需要的编码程序,以确BIM系统可以充分关联项目的特点。特别是在供水和排水结构的平面设计布局中,有必要在设计中指定一些器具的位置。
2.3拟定施工方案
由建筑信息模式技术获得的管道建造模型,可以准确的分析施工方案的设计是否科学合理,同时也可以判断出建造环节存在着哪些数据冲突,可以判断出施工方案的可行性。由于地下管道的特殊建造,建筑人员在建筑期间无法清楚地了解建筑项目周围管道的具体情况。由此,通过BIM技术的三维图像成像,他们就能够更准确地了解项目周边其他管道的埋设情况,可以事先采取建筑施工的防范手段,防止对其他管网产生破坏。
2.4管线综合设计
传统CAD管线进行设计时,主要以二维的形式进行展现,同时还需要进行检测,耗费了大量的人力。但同时管线综合的设计有效性却无法得到相应的保障,从而使得工程在实施的过程中,产生了一定的影响。BIM模型在进行管线综合设计中,展现的形式为三维模型,对于管道的净空高度能够进行直观的反应,由此使得管道位置能够得到真实反应。
2.5模拟安装
BIM技术在建筑给排水设计应用中,能够为设计人员提供设计规则和操作规范的指导。在实际施工中,在建筑结构复杂,地下管道布局不明确,空间狭小的环境中,会出现管道安装错误的问题。如果在施工前,采用BIM技术对管道的安装进行模拟施工,能够提前发现施工中存在的问题,制定合理的安装方案,提升建筑给排水的施工质量。例如,在对某高层建筑的给排水设计项目中,利用BIM技术模拟施工过程中,可以先对整個建筑的信息进行分析,然后确定卫浴的位置,建立可移动的立体图像,然后在模型中建立给排水系统,包括各类管道的数据信息,在通过BIM平台结合建筑信息,自动生成管道布局方案;接着在BIM平台上布置卫生间的日常用品,生成布局方案;最后利用BIM系统的虚拟仿真功能,检测其是否达到施工标准。
3建筑给排水设计中BIM技术应用存在的问题和建议
3.1与我国实情的匹配性不够
BIM设计平台不能提供符合中国规范的图纸表达样式。设计师在进行三维设计的同时还需要考虑到每个构件的二维表达样式,这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设计的难度。另外,BIM设计的主体是三维模型,由模型直接投影可将三维构件转化为二维视图表达,但是这种直接投影的方式不符合现行的制图标准和约定俗成的传统表达方式。Revit中设置保存的图纸视图导出dwg格式的图纸时,由于两种软件本身线型、字体等的差异,导致部分内容偏差,需进行二次手动调整。设备专业以单线表达管线,以线型区分不同管线类型,例如带字母的线型的效果,但目前常用的BIM软件Revit尚且无法定义复杂线型。对于上述情况,可针对我国实情,完善BIM软件的图纸转换、规范更新匹配等功能,提高其本地化程度。
3.2族库不完整
在BIM的应用过程中,一些族库无法进行正常的识别工作,特别是在家庭库上,族库不完整的情况更为严重,再加上不同家庭的设备参数与理论参数之间存在较大差异,因此给后期的识别和绘制工作造成了巨大的阻碍。对此,可以定制本地化的族库,如符合二维制图标准的三维构件族,符合二维制图标准的二维构件族等,实现族库的丰富,保证BIM技术的合理运用。
3.3系统图绘制功能有待完善
建筑给排水的设计工作中,给排水系统图的绘制是其中的一个重点,但在BIM技术应用过程中,Revit生成的系统图只有一定的参考价值,因其生成的一般都是透视图,这种透视图无法满足系统图绘制的实际需求。因此,为了保证系统图绘制的质量,要根据行业的实际发展情况,对Revit的软件进行优化,有效提高系统图绘制的实用性.
结语
综上所述,随着城市化规模的不断增加,作为基础建设的建筑给排水设计变得尤其重要。在建筑给排水设计中应用BIM技术,不仅能够解决传统设计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还能提高建筑给排水设计的工作效率,降低施工成本,提升建设企业的经济效益。
参考文献
[1] 范永伟.建筑给水排水优化设计思路探讨[J].建材与装饰,2018(36):111-112.
[2] 李雄华.BIM技术在给水排水工程设计中的应用研究[D].广州:华南理工大学,2019.
[3] 宋世龙,吴真.BIM在建筑给排水设计中的出图应用[J].建筑技术,2017(S1):69-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