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中物理教学中呈现法的应用研究

2019-09-10周世林

理科爱好者(教育教学版) 2019年5期
关键词:物理教学高中应用

周世林

【摘 要】高中物理是理科生学习的最基本科目之一,它是一门较为抽象的学科,学习的内容与科学相挂钩,因此要求学生具备一定的知识理解能力和立体式的思维能力。为了能使抽象化的定义、教学内容变得简单易懂,教师应充分地利用教学方法中的呈现法,运用生动、形象的课堂展示,将复杂多变的内容转化成简单易懂的形式,从而更好地促使学生对内容的理解,提高课堂学习效率。

【关键词】高中;物理教学;呈现法;应用

【中图分类号】G633.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8437(2019)28-0150-02

物理是一门理科逻辑思维较强的学科,如果仅仅依靠教师口头的讲述或是在黑板上画图演示,学生是不能很好地对知识进行消化、理解的。因此教师需要熟练地掌握呈现法的精髓,将它搬到高中的物理课堂上,运用实物呈现法、表演呈现法等把复杂、难以理解的知识舒展开,呈现出知识最简单的一面,辅助学生理解。呈现法的出现极大地降低了学习的难度,有助于提升学生的理解能力和空间思维能力[1]。

1   在高中物理课堂上运用呈现法的重要性

高中物理与初中物理有很大的差别,如果说初中的物理知识是在打基础,那么高中的物理就是对知识的拔高和延伸。难度的大幅度提升也要求学生有更强的逻辑思维能力,但是并不是每一个人都具备较好的理解能力和思维能力,所以就需要教师在授课的过程中进行相应的引导和指教。以高中必修二中的“电磁感应”为例,它是由于磁通量发生了变化从而导致了感应电动势,本课主要是以实践为主,通过学生的动手实践理解和认知电磁感应的抽象意义。如果教师只是在书本上简单讲解,学生是不能完全理解法拉第这个实验过程,因此,需要运用道具逐步演示,也可由学生来操作,这样才能给学生留下深刻的印象。由上述可见,呈现法在高中物理课堂教学中的重要性[2]。

2   在运用教学呈现方法时要注意的问题

2.1  以学生为中心的呈现

在傳统的教学模式中,教师也会时不时地运用一些呈现法,但是他们往往忽略了学生是课堂学习的主体,时常会忽略学生对知识演示的反馈情况。导致虽然教学的方式没有问题,但学生的理解力和逻辑思维没有得到有效的提升。因此,教师一定要树立起以学生为课堂主体的意识,提升学生在课堂上的自由度,给予更多的思考时间和思考空间,除此之外,教师要在必要的时候对问题进行深入的剖析和阐述,从而达到以学生为中心,以教师为辅助的自主、自觉型的学习课堂。

2.2  及时关注学生的学习情况,保持与时俱进

教师运用什么形式的呈现法取决于学生对问题的思考途径以及学习方式,所以教师在进行呈现法的应用时,要对学生有一定的了解。如每次的课前、课后或是自习的时间,教师可以举行一个小型的学习交流会,主要是对学生的学习情况和遇到的困难问题进行了解和解决。这样的交流形式能够让教师了解学生的所思所想以及自己教学呈现法的不足,以便对教学方法和教学进度进行调整和改进,做到与时俱进,准确找到教学中的优点和

缺陷。

3   高中物理教学中呈现法的应用途径

3.1  充分利用多媒体技术将知识呈现给学生

将信息化与教学相结合后,给学生提供了更多获得知识的平台,增加了许多的硬件设施,使教学课堂不再无趣、乏味,从而提高了学习效率、增强了学生的理解能力,其中充分利用多媒体技术是提升学生学习兴趣和理解力的呈现法之一[3]。

在学习磁场这一章时,以往教师经常拿U型磁铁与小磁针作为教学案例,但这一实验在课本中本身就存在,所以再演示一遍并不能给学生留下深刻的印象。为了更好地方便学生的理解,教师可以在网络上找一段有关生活中磁场应用的例子,像是候鸟迁徙、电磁炉煮食过程、电钻的应用等。学生看完视频后会产生疑问,联想不到磁场与这几个事物之间的关联,从而产生求知欲,经教师的引导与讲解揭示其中的奥秘,引出要学习的内容——磁场感应电流。由此可见,多媒体技术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学习兴趣,更容易提升学生对此的理解和消化,同时也是呈现法应用在课堂上的积极表现。

3.2  运用物理实践呈现知识

在物理的学习中会触及很多的实验,虽然很多实验在书本中已经得出了结论,但还是需要学生进行亲自实践体会,这样才能加深他们的印象,在以后的学习中能充分利用起来。学生亲自进行实验不仅能够提升他们的动手能力而且还有助于对抽象化概念的理解,所以在课堂上老师要积极地引导学生进行物理实验。

如在学习测量玻璃的折射率测定时,主要目的是让学生熟练地掌握测定玻璃折射率的原理及学会插针测定,因此教师可以先为学生演示一遍。首先准备好实验要用的器材玻璃砖、大头针、铅笔、直尺等,教师要边实践边为学生讲解实验步骤,同时还要提醒在实验中的注意事项,如在实验中玻璃砖在纸上的位置不能改变、玻璃砖的选取要用宽度在5 cm以上的,这样才能减少误差,因重复多次实验每次都需要进行插孔编号等。测定玻璃折射率的方法有很多,教师可以一一列举出,以供学生参考、借鉴。在教师完成实践后可以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完成实践,分好组内的工作,要分别有实验者、记录者和观察者,实践过后每个小组分享自己的实践成果。

在课堂上进行物理实践会加深学生对实践结果的印象,通过形象、生动的实践促使学生对结果和定义的充分理解。如果在实践课堂上不做实践而是通过多媒体视频播放实践过程,这样会大大地降低学生对这一知识点的理解和掌握程度。由此可见,并不是任何的呈现法都能够无时无刻在课堂上应用的,要具体情况具体分析。

综上所述,教师如果想要将知识以更加容易理解、更加深刻的印象传授给学生,就需要熟练地运用呈现法。呈现法在高中物理课堂上的应用不仅能够使抽象的概念具象化、具体化,还能够增强学生的思维能力和逻辑能力,生动形象的呈现出知识的原貌。与此同时,教师在运用呈现法时一定要以学生的学习情况和接受能力为基础,重点关注学生的学习反馈情况,在相应的教学内容中运用不同的呈现法,呈现出呈现法的最大化作用,从而让原本枯燥乏味的课堂变得活跃、丰富、有趣味,形成积极向上的学习氛围。

【参考文献】

[1]陈春.刍议微课在高中物理教学中的应用[J].名师在线,

2018(36).

[2]夏晓东.基于有效教学的高中物理教学探析[J].中学物理教学参考,2019(4).

[3]刘仰杰.强化探究教学,提高高中物理教学效率[J].中国农村教育,2019(8).

[4]姜艳秋.高中物理教学中学法的培养与指导[J].中国教育学刊,2015(S1).

猜你喜欢

物理教学高中应用
基于“翻转课堂”模式的教学设计
浅析加强物理实验教学 培养学生实验探究能力
浅谈如何让学生“乐学”“会学”初中物理
提高物理校本作业有效性的教学探索
交互式电子白板在历史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高中政治课中的分层导学探讨
理顺高中政治课堂问题教学流程研究
高中学校“三心素养特色德育”实施策略研究
GM(1,1)白化微分优化方程预测模型建模过程应用分析
煤矿井下坑道钻机人机工程学应用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