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互联网+”背景下农村金融机构转型与创新

2019-09-10吴秋娅

理论与创新 2019年5期
关键词:互联网+互联网

【摘要】纵观金融体系,从互联网的出现至今,互联网金融在充分发挥“金融优势”的基础上向农村发展融资。尽管金融改革和国家改革方案的制定提出了解决金融问题的办法,但其效果并不是紧随其后的。

【关键词】互联网+;农村金融机构创新

1“互联网+”背景下农村金融的深刻变革

大数据、云计算和对象网络技术突破了传统融资信息模型的时间、空间和成本边界的完整性。金融模式创新,完善金融结构,推动金融市场改革,具有积极的意义。在“互联网+”的背景下,农村金融模式正在加速重组和整合,其运行机制和轨道正在发生深刻变化。

1.1市场主体呈现多元化

在“互联网+”的背景下,商业银行突破了时间和空间的限制。互联网扩展到的地方,金融服务将会扩展。与此同时,在线金融服务的低成本也刺激了市场的神经,一些专业人士在金融服务上使用互联网,从2014年开始,在千家万户的“阿里巴巴”投资计划1亿美元、农村资金、金融管理、小额信贷支付等金融服务。以阿里金融服务公司为代表的金融服务公司是互联网商业银行着力于发展农村金融服务的三大目标客户群之一。京都东方金融与中国农村合作,为农民提供小额贷款、消费贷款和风险贷款,利用整体平台促进农村在华业务发展。2015年3月,一家专门为农村地区移动家具的公司“金库移动”成立了,业务为农业排他性联营企业。农民可直接通过移动银行提交贷款申请并免费还贷。随着互联网的覆盖范围越来越大,金融机构迅速进入农村市场,农村发展、金融服务、金融市场呈现多元化。

1.2市场竞争进入白热化

进入“互联网+ ”的时代,随着农村金融市场竞争主体呈现多元化,金融机构的业务竞争日渐白热化。各种商业金融资本都在用尽全力使用他们的绝招来深入农村金融市场。最先,农业银行和农村信用社等国有银行,开始依靠线上银行向农业提供信贷服务。比如农业银行针对农民发放的农民友好卡和小额信贷服务。此外某些信贷公司和农业公司也提供了在线支付服务通过电子商务平台操作。其次新的互联网金融机构进驻农村金融市场。近些年,金融市场逐渐被放开,以互联网商业银行和微型银行为代表的互联网金融机构陆续成立。互联网金融机构察觉到了农村金融市场的巨大潜力并进行了大量投资。最后,还有部分非政府贷款机构通过互联网提供和农业相关的信贷。这部分非政府贷款机构的其灵活性和便利性使得他们成为农村金融市场上新生的重要力量。

1.3客户群体分散化

从客户的角度看,互联网金融定位为“长野”,零售业务的特点被银行的“NI8”规则所覆盖。同时,资金融资成本和信息透明度也受到信息技术应用的影响有所降低,便捷的路径,进入了低门槛,人性化的管理可以迅速传播到客户的快速发展中,形成了独特的需求侧规模经济。例如,阿里巴巴推出的金融管理工具余额宝的人均投资不到2000元,但其总规模可能超过四大银行的总和。阿里巴巴的阿里金融服务公司和东京东方互联网金融公司利用电子商务平台提供了数十美元的信用额度,但每天的总规模可以实现一年内的大额银行信用。而且,互联网的发展壮大,客户不仅仅局限于80后和90后群体,也分散到各个年龄层的客户。对于传统的农村金融机构来说,在“互联网+”的时代下,客户群体分散化的带来的影响将越来越突出,留住老客户和拓展新客户将越来越困难。

1.4业务办理走向智能化

互联网是金融信息技术和发展、金融一体化的创新过程,在互联网上,金融信息、成本和效率都具有很大的優势。在“互联网+”的背景下,宝藏、黄金支付、小额信贷等第三方支付公司涌入农村金融市场。这些公司开展在线支付服务为客户提供方便的金融收付服务是通过电子商务平台进行的。目前,许多互联网银行开始通过互联网提供在线存款和贷款服务。例如,浦东发展银行提供的“浦银点贷”业务可以通过互联网在线处理贷款业务,具有很高的智能水平。就农村金融机构而言,它们必须不断提高自身的科技水平,提高企业管理的智能化程度,为广大客户提供便捷高效的现代金融服务。

2“互联网+”背景下农村金融机构的问题和成因分析

2.1存在的问题

(1)缺乏对发展互联网金融的重视

纵观金融体系,从互联网的出现至今,互联网金融在充分发挥“金融优势”的基础上向农村发展融资。尽管金融改革和国家改革方案的制定提出了解决金融问题的办法,但其效果并不是紧随其后的。发挥网上银行的作用,促进农村金融机构的发展。从这个角度看,农村金融机构对互联网金融服务的发展并不重视。尽管国家彻底改革了农村金融,增加了在各个领域的投资,但这些新型农村金融机构依然遵循传统金融机构的商业模式和原则。在互联网金融领域,农村金融机构由于疏忽大意,部分企业失去了潜在市场。尽管农村有互联网接入,网络支付、网络银行等基本的网络金融工具得到了广泛的推广和 应用,可是对网络金融的认识仍然是盲目的。农村金融机构要想在互联网金融领域开辟农村市场,除了搭建自己的平台外,还必须向农民普及互联网金融知识,让农民了解互联网的金融是什么,能带来什么,什么能防止融金的风险。

(2)产品研发及创新能力不足

金融产品缺乏创新和多样化。金融机构对传统贷款的管理,产品相对简单,缺乏个性和产品差异化,无法满足客户的各种需求和新兴市场的需求,不能在线支付。农村金融机构缺乏创新和金融产品多元化三个方面。基础产品开发薄弱,需要对新金融产品进行市场调研,进行数据分析,然而,面对大量金融机构一定比例的工作人员,服务能力有限,缺乏研发部门的专业知识。因此,产品开发的基本能力较弱。二是产品开发的内在机制不完善。农村金融机构管理者的素质水平参差不齐。部分机构缺乏专业和管理水平,不适应现代金融机构体系的要求。业务功能、业务类型、与网络金融的沟通与现代金融服务的需求仍然存在着固定的差异,是制约着金融服务业快速增长的阻碍。第三,产业金融机构之间缺少合作。随着农民收入的增长,对股票、期货、农产品库存等金融产品的需求也随之扩大。在农村地区,由于网上银行缺乏金融产品的可用性,金融业务融资在平台上进行。

(3)内部管理水平较低

大多数农村金融机构,组织和管理体制不完善,机制之间的管理水平差异较大,员工素质较低,员工活力不足,企业部门之间联系薄弱,工作效率低下。现有人员的文化水平和身体素质也存在差异。除了基本业务外,其他领域的人力资源短缺也影响着新金融服务的推广和金融服务水平的提高。以农村互助基金合作社为例,农村共同基金合作社是一个民主管理的金融组织,由自愿加入并成为股东的农村居民或农村中小企业互惠互利。农村共同基金合作社由成员出资,设董事会、监事会和负责经营管理的经理。根据要求,农村共同基金合作社的董事长和经理应当具有高中或中专以上学历,并通过相应的资格考试后方可上岗。受农村互助基金合作社性质的限制,大多数参与者是受教育程度低的农民,管理者也缺乏一定的理论知识和实践管理经验,阻碍了他们的发展。

(4)征信体制不健全

为互联网的全球金融发展提供信贷是提供信贷的一个重要环节,它们是基于信息制定的。因此,金融信息是网络整合的重要文化和金融整合。客户的财产和信用信息,个人收入、个人信用,通过银行间的数据共享,管理公司可以提供信息,因此很难建立商业银行的城市信用体系。抵押贷款方面,担保资产可以自由分配和出售,有效运行贷款担保机制。但是,在农村,农民的工作和生活信息缺乏。农民的年收入、种植、管理和农民的固定资产投资等信息不能得到充分的获取。许多農村金融机构不具备整合信息资源的能力,只能通过历史信用信息来确定信用接受者的信用水平。由于信息集成的普遍困难,金融机构通常使用应收账款来降低信贷风险。

但在农村,最重要的是农民和房屋,在现行的制度框架下,在住宅区,土地不属于农民。缺乏协同效应限制了农村贷款能力,成为农村发展的瓶颈。收集和组织信息面临着许多实际困难,即金融创新成本增加。

2.2成因分析

(1)农村金融机构对互联网金融认知具有局限性

第一家互联网银行成立于1995年,荷兰国际集团、Direct和WZzit等网络金融机构相继成立。许多保险公司还运用互联网的辐射能力推出了互联网和在线直销模式。到目前为止,这些互联网金融公司在金融市场中占有相当大的份额。但到2005年,中国 的互联网金融已经开始增长,但仍落后于西方国家十年。纵观P2P等互联网融资平台的兴起和强大,互联网保险和互联网证券交易的传播,以及互联网金融行业的知名度。传统金融机构成立六年来,在移动银行和网络银行领域寻求突破和发展,但他们的希望并不局限于此。准确把握互联网金融发展趋势是不可能的,也不可能调停互联网金融及其作为金融中心的地位,传统金融机构对互联网金融业务的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

(2)农村金融机构盈利压力过大使之缺乏产品研发精力

当然,由于高压金融机构的盈利义务,在不考虑产品开发时间的情况下,2006年,银行业监督委员会的报告称,“中国农村银行业监督委员会对金融机构的监管权限进行了监控和调整,以获得更好的支持,对建设项目进行了空中管制。”解决了竞争短缺问题。资金主要集中在对资金和当地农村成员的需求上,最多提供“三农”贷款。根据《银行业管理暂行办法》第五条的规定,村镇银行不得向有关当事人发放信贷。银行不能为借款人提供存款和其他贷款条件,而不是为其他贷款领域提供类似条件。在资金来源有限的农村地区,相对简单的金融机构,贷款对象也受到地区性的限制,在农村金融机构履行支持农业义务的同时,承受着更大的利润压力。因此,农村金融机构必须注重在有限的区域和范围内如何有效地发展。农民存款资金有限,获利率不高。农村金融机构已经放弃了村底,在下一级地级建立了实体网点。农村的一家金融机构已经离开了农场。随着人们对利润和管理的需求,农村金融机构正致力于开发高端技术。

(3)人员教育层次制约内部管理水平

金融发展机构的管理者能够调动积极性,提高金融机构的金融服务质量,并最终有效地领导金融机构。并且能够充分分析金融机构所面临的风险,提出防范金融机构的金融风险的有效措施。另一方面,高层次科研人员可以为金融机构开发具有足够市场信息的金融产品。高级科学工程师可以为金融机构产品创新提供服务平台,也可以通过程序开发、网站维护等技术手段向用户展示金融产品。一些地方金融机构,商业银行、证券机构和新的互联网金融机构的工作人员必须至少达到学士学位。管理者应该具有比研究生更丰富的工作经验和更多的学术经验,并且一些特殊领域必须将工作人员的教育水平提高到重点大学研究生水平。高标准人才对确保金融机构内部管理水平发挥着重要作用。相比之下,在农村金融机构中,许多员工的教育水平相对较高,但事实上,这些员工的教育水平仍远低于城市金融机构。在高薪、高薪的情况下,高层次的人力资源不想参与到一个终端村金融机构的建设中,具有地域因素和经济发展因素的局限性。对这些管理者的教育水平的限制,限制了农村金融机构的内部控制水平。

(4)地区特征导致农村地区征信体制落后

一方面,农村信用信息采集难度较大。农村是我们管理的最低层次。政府的行政组织、国家金融机构和非政府金融机构,都不是称职的管理者和规范的管理者。因此,行政机关不能在农村收集信用信息,金融机构也不能帮助收集信用信息。同时,农村人员流动性较大,对信用体系建设和个人信用的建立带来了困难,农村信用征信难。另一方面,农村信用信息管理难度较大。国家信用体系由中国人民银行负责管理,可是因为金融机构数量相对较少,信息采集的路径较为狭窄,农村信用数据更新速度慢。政府行政主管部门掌握着农民和乡镇企业的信息和税收信息,所以部分金融机构无法对农村信用信息进行整合和分析,导致了农村信用信息管理难度较大。

3“互联网+”背景下农村金融机构转型对策

3.1深化农村机构改革

“互联网 + ”背景下,以农信社为代表的的传统农村金融机构都积极的将互联网融入到传统业务中,新型互联网金融机构也积极进入农村金融市场,农村金融模式聚合重组的力度和深度前所未有。这一形势致使传统农村金融机构不得不加速推近创新发展模式,创新盈利模式以打造新的竞争优势。为了丰富和完善农村金融,我们应该鼓励农业发展银行、农业银行、邮政储蓄银行和其他农业支持服务更加强大。全国农业秘书处改革。国家农村发展银行为了增加对创新、农业和农村信用的融资。鼓励发展农村储蓄银行金融服务。进一步推进农村信用社改革,完善资金补充机制,完善公司治理,巩固和提升农村金融服务主力军地位。此外,要培育和发展农村合作金融组织,促进社区型农村共同基金组织的发展。

3.2促进农村金融产品不断创新

在“互联网+”的背景下,传统的农村金融机构必须对新兴金融机构进行建模,深入学习和掌握互联网经营经验,创新服务理念,塑造金融服务形象和品牌。一是优化升级实体网点。二是大力推广移动金融服务。三是建立全面网上金融服务体系。无论是农村城市、金融机构、金融机构还是金融机构,产品创新都是一项重要任务。创新金融产品的主要驱动力是人力资源的引进和培训。引进高层次的专业人才到农村金融机构就职,只有不断唤醒农村金融机构内部的创新氛围,才可以不断促进农村金融机构的内部创新。此外,忠诚度人力资源培训也很重要。长期从事金融机构的管理、交易和特色工作,有助于市场发展,满足金融产品市场的需求。与其他金融机构的经验,通過推动金融产品创新,加强行业间的合作,互联网平台是一个重要的平台。

3.3提升互联网金融内部管理水平

在金融机构从业人员文化领域,农村互联网专业知识不足,但随着农村互联网的到来,金融、产品创新和金融机构的数据都必须依赖于此。信息技术的运行能力影响着科学技术体系的运行能力,影响着农村金融机构的发展和管理的效力。为此,金融机构迅速在互联网金融机构框架内开发了一个互联网金融平台。引进和培养人才,通过高新技术和人才的创造和培养,提高人员技术水平。二是金融机构必须引起对人力资源储备、人才开发和薪酬类型的关注,协调人才。除了纯粹的专业人才外,我们还必须注重计算机和信息技术的知识以及金融服务人员的管理类型。三是实现农村金融机构在提高信息科技发展和服务水平等软件能力的同时,加快建设金融科技的进度,发展电子化服务路径,优化业务运行体系,不断创新和管理。想成为第一批祝你幸福的人。第四,建立信息处理系统、具有信息安全性的机密金融信息,加强监控、预警和应急系统、处理等信息获取,提高金融信息系统的响应能力,如最终服务、金融机构等。应建立合理、有吸引力的人力资源绩效,以完善技术机制,通过对人文精神的思考,避免人力资源的流失。

3.4健全农村新型征信体制

由于农民金融活动规模较小,无法获取信用评级数据,导致农村金融机构发展在互联网金融业务时存在着风险。因此,农村金融机构发展了农村信用体系,完善了农村信用体系,实现了风险控制的目的。虽然安全与监管的结合还不完善,但互联网的普及应是金融机构金融和互联网金融服务的规范化协调,首先,政府应关注风险社会和金融网站。为了促进金融业的发展,金融机构在互联网上创建了一个网站,并进行了通报审查,金融机构正在申请第三方的申请,披露风险预测和融资业务信息。二是减少互联网金融服务,监控和数据分析风险评估和风险投资,维护互联网金融市场秩序。然后,加强用户对农村金融应用,改善农村网民的互联网环境,增加流动消费。

参考文献

[1]胡杰.我国农村小型金融机构创新发展研究[J].金融发展研究,2015(11).

[2]安春梅.发展中小金融机构的可行性与路径选择[M].当代经济,2013(5).

[3]郭碧港,贺翔,熊德平.互联网金融背景下的农村金融机构转型发展[J].特区经济,2016.

[4]唐晓旺.“互联网+”背景下农村金融机构转型与创新[J].中州学刊,2015.

[5]罗明雄,唐颖,刘勇.互联网金融[M].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13.

作者简介:吴秋娅(1990.10-)女,汉族,山东济宁人,研究方向:金融管理。

猜你喜欢

互联网+互联网
“互联网+”环境之下的著作权保护
“互联网+”对传统图书出版的影响和推动作用
从“数据新闻”看当前互联网新闻信息传播生态
互联网背景下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项目的实施
以高品质对农节目助力打赢脱贫攻坚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