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科学课堂教学中生命教育的渗透与思考

2019-09-10梁惠芬

少男少女·教育管理 2019年5期
关键词:科学课堂生命教育小学

梁惠芬

摘 要:生命教育就是要让小学生具有强烈的生命意识,能够通过教育让学生尊重生命、敬畏生命、珍惜生命,促进学生身心健康成长。在科学课堂教育中渗透生命教育是有效的教育手段。文章分析了科学课堂教学进行生命教育渗透的必要性,提出了在科学课堂中渗透生命教育的方法,把健康的生命观植入学生的心里,让学生健康成长。

关键词:小学;科学课堂;课堂教学;生命教育;教学方法

近年来,小学生自我伤害及伤害他人等漠视生命的报道不时见诸报端。这些现象说明对小学生的生命教育是缺失的,学生对生命的理解出现了偏差,不懂得尊重生命和爱惜生命。可见在小学阶段加强生命教育已经迫在眉睫。在科学课堂中渗透生命教育是最具有可行性的教育形式,科学课堂上可以进行多种形式的生命教育。

一、科学课堂教学进行生命教育渗透的必要性

人最宝贵的就是生命,生命是一切美好的载体。然而,在部分媒体、网络不良文化中,人的生命安全经常受到威胁,让人对生命的价值产生漠视。长期以来,学校甚至家庭教育,只重视学生智力的发展,忽视了对学生的心灵世界的关注,缺乏对学生生命意义和生命价值的教育,使学生不知道尊重生命、珍惜生命。近年,小学生中出现了很多伤害自己或他人等漠視生命的事件,引发了笔者对小学生命教育的反思,亟须对学生进行生命教育已经成为社会的共识。

生命教育就是要让小学生具有强烈的生命意识,懂得尊重、敬畏生命,珍惜生命,促进学生身心健康成长。由于学校教学时间有限,无法展开系统而充分的生命教育,而在课堂中渗透生命教育又是最有效的教育手段。小学科学学科综合性强、内容广泛,与实际生活联系紧密,各年级有着大量关于生命知识的内容,使得在科学课堂教学中渗透生命教育,具有得天独厚的条件。

二、在科学课堂中渗透生命教育的方法

(一)通过课堂教学,让学生明确什么是生命,如何对待生命

许多学生有着这样的观点:人类和动物是有生命的,但植物是没有生命的。要改变学生的这种看法,可以让他们观察种子的发芽,让他们明白,植物像动物一样,也是会生长的,凡是这种会不断长大的,我们都把它们称为生物,凡是生物都是有生命的,都应该得到尊重,都需要我们的爱护、珍惜。笔者曾选择三年级的《开花了,结果了》一课作为校内研究课。为了上好这一节课,笔者专门请学校的“花王”种了十多盆凤仙花。到上课时,一盆盆凤仙花都开花了,有红的、有白的,煞是好看。在课堂上,学生围着凤仙花进行观察,争相发表自己的见解,课堂气氛很好。笔者正庆幸这节课完成得不错,不料在课后整理上课材料时才发现,原本欣欣向荣的凤仙花,现在一棵棵都耷拉着,即将枯萎。仔细一看,许多棵凤仙花的茎上都留有掐过的痕迹。原来,学生们太“热情”了,在观察的时候没有注意爱护凤仙花,结果,大部分凤仙花的花瓣没了,茎也被掐断了。一堂课下来,凤仙花死了大半。这让笔者联想起以前上蚂蚁、蜗牛等课时,往往课堂教学结束时,小动物的生命也走到了尽头。许多学生上课时面对着花草、动物,只看到那是上课所用的材料,却没有意识到面对的是生命。

教师必须让学生知道,生命没有高低贵贱之分。学生在观念上有这样的误区:动植物只有对我们人类有好处的才是值得尊重的,其他就不需要管了。教师应该让学生明白,大自然是一个整体,每一种生物都是其中的一分子,只有各种生物和谐相处,地球才是平衡的,没有哪一种生物比其他生物优秀。

最后,教师要教给学生观察生物的方法。其实很多时候学生并没有故意去破坏、伤害这些生物,只是好奇心强,见到平时难得一见的事物,总想去摸一摸、捏一捏,在这个过程中,学生很难把握好分寸,容易因为出手太重而伤害观察对象。因此,在观察前一定要交代清楚注意事项,让学生了解观察的方法,避免学生因为过于热情而伤害到观察对象。

(二)找准课堂教育渗透生命教育的结合点

现行的科学课程中,有着大量涉及生命教育的内容,在课堂上渗透生命教育,要先研究教材,找出各个教学内容中的相关知识点,设计好渗透教育的切入点。如三年级的植物单元和动物单元,通过对陆生植物和水生植物的观察,对金鱼、蜗牛、蚯蚓、蚂蚁等小动物的观察和饲养,让学生了解到生命的基本特点和生活需要,通过学习爱护动植物,引导学生如何尊重身边的生命。三年级下学期的“植物的生长周期”和“动物的生命周期”单元,通过种植凤仙花和饲养蚕,让学生体验生命的历程,帮助学生进一步认识生命的可贵,从而学会珍惜生命。四年级的“食物”“我们的身体”单元,帮助学生了解自己,了解我们的身体结构,知道如何去爱护自己的身体。五年级的“生物与环境”“地球的表面及变化”进一步让学生了解生命存活必须满足一定的生态环境,学会爱护生存环境。六年级的“生物多样性”“环境与我们”则让学生知道人类是与环境互相依存的,尊重生命就要尊重和保护我们生存的自然环境与社会环境,做到人类与环境和谐共处。通过对课堂教学中生命教育的知识点进行梳理与发掘,适时适度地在相应的课堂教育中分层次、生动活泼地渗透生命教育,使生命教育在科学课堂中落到实处。

(三)科学课堂渗透生命教育要有层次,渐进式进行

由于小学年龄跨度较大,不同年级的学生对相同内容的理解和体验是不一样的。因此在课堂中渗透生命教育应该是有层次的,由低到高渐进,逐步提高要求。小学低年级的生命教育重在启蒙,让学生感受生命的多样性。通过对身边动植物的观察,发现大树是生命,小草是生命,小鸟是生命,蚂蚁是生命。通过观察,认识身边的生命,从而珍惜生命。中年级强调参与,重视感悟生命的历程。通过一个完整的种植和饲养过程,亲身经历一个植物的生长周期和动物的生命历程,体验生命的生长、发育、繁殖、死亡,从而感悟生命的珍贵,引导学生尊重生命,珍惜自己与他人的生命。高年级体会生命的伟大,珍惜生命的价值,懂得每个人的生命都是唯一的,不可重来的,学会自我保护的方法,掌握一定的避险技能。

(四)科学课堂渗透生命教育形式要多样,避免单一说教

小学生注意力集中时间短,开展生命教育要避免说教式,不要流于形式。结合学生的年龄和心理特点,渗透生命教育的方式要灵活多样。教师要重视观察活动,明确观察内容,教给学生观察的方法,用不同的方法进行记录,并通过观察后的交流分享观察成果,让学生感受生命的多样性,认识生命的可贵。教师可以利用图片、视频,把一些难以观察,或短时间内没有办法展示观察成果的内容变得可视化,帮助学生认识生命的本质。学生参与到活动中,如通过对自己身体的研究了解人体的结构,意识到生命活动需求与人体结构的关系,学会保护身体,建立起健康意识和生命意识。教师还要注重课外的延伸,给学生布置一系列结构性的有梯度的种植、体验、实践活动,让学生在实践中真实感受到生命的意义。鼓励学生收集生命相关资料,通过资料的搜集、过滤、分析,建立起对生命系统的初步认识。通过课内外的活动,让学生在丰富的活动中认识生命,理解生命,体会到生命的珍贵。

生命教育是社会发展的需要,同时也是学生健康成长的需要。作为科学教师,要充分发掘教材中潜在的关于生命的内容,丰富课堂生命教育的内容,在课堂教学中进行生命教育的渗透,把健康的生命观植入学生的心里,让学生珍视生命、热爱生命、敬畏生命、绽放生命之花。

猜你喜欢

科学课堂生命教育小学
让科学课堂更加有序、有效
创设情境,引发头脑风暴
成就最美善的生命
浅析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生命教育
语文教学中的生命教育
体育教学中准备活动的作用与类型研究
生本教育理念下的美术教学研究
注重简约化给数学课堂减负的探讨
基于新课标的语文阅读教学策略研究
利用家庭资源延伸科学课堂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