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麦客

2019-09-10尹巨龙

散文诗世界 2019年5期
关键词:村庄小麦

尹巨龙

老家一直蜗居在西北一个不起眼的小山村,和中国任何一个山村一样,小到在中国的地图上找不到任何标记。这么多年过去了,随着自己年龄的增加,感觉故乡也渐渐地变老了。随着蝶飞蜂舞、草绿花香的春天到来,恍惚间,时光又流回到多年前的这个时节。每年四五月份,是老家最为艳丽的时候,桃花和杏花相继开放,满山满洼、房前屋后、原野田埂,到处都被白色或者粉色弥漫着,偶尔一两枝伸过墙头,给贫瘠的院落增添了些許生气,那种淡淡的香气在村庄来回飘荡,和着炊烟另有一番滋味。待桃花和杏花谢过之后,梨花又露出迷人的肌肤,这时候,杨树撒出大片大片的叶子,在风中吹拉弹唱;而柳树才开始吐絮,一星半点在空中飞舞,渐渐地,大片大片的随风而来,拂面而去,柳絮滚成“棉花团”的时候,也正是农人们正忙的时候,可谓 “三月尽是头白日,与春老别更依依。”

“麦黄时节,柳絮飘飞”,不知道为什么,每在这个时节,我会不由自主的想起这么一句话。其实柳絮正浓时,家乡的小麦不过半尺来长,刚刚没过脚面,还没有拔节抽穗,更谈不上麦黄收获了,而把“柳絮”和“麦黄”连接起来的,源自一段苦涩的记忆。刚刚包产到户的那个年代,家家生活困苦,人人都还在温饱线上徘徊挣扎,饥饿时不时地充斥在人们的生活中,挑战着人们的生活味觉。为了摆脱困境,父辈们开始他们人生中的第一次农业“走穴”,用现在的话说就是外出务工。那时候手表都是奢侈品,人们对时间的把握基本都靠观天象看自然,而柳絮纷飞时,他们就开始了一年的第一次外出——“赶麦场”——去陕西给别人家割小麦,当然他们还有一个更符合身份的称谓——麦客。由于经济和条件的限制,双脚是当时最效的交通工具。父亲和堂哥两个人在年龄上差不多,每到这时候他们二人便背些干粮,带上镰刀一路南下,干粮只够维持两三天,缺粮少水的时候,就沿途边走边停,白天找个人家干活混饭吃,晚上赶路或寄住中山洞中。为了节省时间,他们叔侄二人一般都是沿河走,河岸两边的崖洞多也便于晚上住宿,这样走走停停,花将近半个月时间才能到达陕西。恰好那时候陕西的小麦也成熟了,由于是大面积种植,加之缺少大型机械,所以只能靠人工来收割。赶麦场的这些人便聚集到一起,坐在路边,带着草帽,随时等着主人来挑选,当天选上的便去地里劳作,选不上的就继续等待,白天他们在路边等候主人,晚上也在路边休息,陕西那边的气候炎热,倒不担心受冻,最担心的就是一日三餐没有着落。体弱多病或者一两天内找不到主家的人,为了填饱肚皮,什么都做,打胡基(一种类砖头的土块)、泥墙、喂牲口,什么能挣口饭就做什么。选中的麦客到主家以后,主要任务就是割小麦、割苜蓿,当时割一亩小麦或者一天能挣七八毛到一块钱,因人而宜,体弱的一般主家按亩数算,体壮的一般按天数算。万亩麦田中,浩浩荡荡的麦客大军用镰刀收割光阴,收割岁月,虽然我们都未亲身经历,但这场面肯定蔚为壮观,当然,这壮观的背后更多的是心酸与无奈。陕西那边的小麦收割完以后,他们又返回北上,还是一路干活一路回家,等回来时,家乡的小麦也成熟了,父辈们便又成了家里的主力军。

麦客并不是在近代那个特别的时期出现,早在明清时候,有些地方志中就有记载,他们用自己的卑微寻找生活的出路,用勤劳的汗水换取微薄的收入,虽然现在这个身份或者说这个职业销声匿迹了,但曾经的他们却身不由己地创造了一种具有地域代表性的中国文化,这个不得不说是我们农业发展历程中的一个奇迹。

或许正是基于父亲这样一段苦涩而又难以忘记的记忆,我对小麦一直情有独钟而又心存敬畏在,陕西那边收割小麦的场景,我们只能从父亲口中了解大概,无法言说其中的滋味。但每到夏天的时候,总会有段记忆时不时的冲击着脑海的某一个神经,并会不自然地撞开一个缺口,那些热火朝天的场面,就赤裸裸地呈现在不惑之年的我的眼前。

暑假来的时候,也是家乡小麦收割的时候,有一句农谚说夏收就是“虎口夺食”,夹杂着冰雹的暴雨随时会光顾金灿灿的庄稼,稍有怠慢,就颗粒无收,这样半年的投入和汗水就变成了飘渺的虚无,更要命的是后半年的生计也会全无着落。所以收割小麦的过程是最为紧张的,早晨,潮气微露,天际间刚出现一线光亮,人们就上镰刀、磨石上路了。割小麦在外人看来很简单,但其实整个过程都是一个特别复杂的技术活,先选二三十株苗形均匀、个头稍长的麦秸割下来,分成两股,交叉放在左手上,在麦穗以下一把的位置,用左手的大拇指和食指牢牢钳住,再用右手将麦穗的部位顺时针旋转半周,待麦穗与秸秆成直角时,翻过来放到地下,这就是“腰把”,用来束捆小麦用的,这一步是收割小麦前的必须准备工作。有时候庄稼歉收,麦秆不够长,农人也用地埂边随处可见的蒿草拧腰把。下来就是收割小麦,有经验的农人收割的小麦整整齐齐码在一起,而刚进地的青年割的小麦总是头尾颠倒,横七竖八的,让人忍俊不禁,这也是不得要领的缘故。在收割的时候,左手大拇指朝下,反向握住一大把麦秆,麦秆越多越好,手握的越紧越好,然后右手执镰,紧贴地面往脚下使劲一拉,一把整齐紧靠的小麦就到手中了,并且麦茬短平,既不伤脚,又为牲口节省草料。一般有这样的四五把放到腰把上就可捆成一束,捆的时候也不能随便,弄不好刚捆成离手就散开了,把紧贴地面的腰把两头抓起,顺势拉在脚下,然后用一只膝盖使劲压在上面,左手提着腰把的一头不动,右手抓着另一头绕其旋转一周或两周,换手,再把绕后的这一头固定,让原来右手的这一头绕其旋转半周,双手压下这样就才算捆结束了,不管怎么使劲都不会自行散开。能吃苦的人一天能割下这样二百多捆,到傍晚的时候十捆一组码起来,这时候远远望去,就像是列队等待检阅的士兵,磅礴威凛而又整齐惹眼。

小的时候,我们就是生活的“零工”,一是年幼不懂得伺候大人,再则也是大人怕镰刀伤人,一般不让我们这些小孩子割小麦。我们唯一能做的就是给大人提水备干粮,或者把他们捆成束的麦捆拾掇到一个比较集中的地方,把整块整块的田地腾出来,那些顾不上被收割的野草就是我们的活计,要么拔下来束捆回家喂牲口,要么直接把牲口吆喝到田地间放养。那时候总觉得是自由而又散漫的,所以一直期盼暑假能够早点到来,我们也就因为失去学校的束缚而得到快乐。失去的确实也是最为珍贵的,现在回想起来,在那挥汗如雨的季节,我们唯一的目标就是快乐,从来没有想着能为父母做点什么,而到现在有能力、能孝心做的时候,他们却又年迈已高,亦或卧床不起,亦或离开人世,所谓岁月捉弄人,倒不如说我们自己捉弄自己,时间让人唏嘘,过往让人潸然。

收割小麦的这些技艺,简单而又复杂、实用而又廉价,但未曾经历过的人永远不知道其中的滋味,这些技艺在课本中是永远不会出现的。正是常年守候着巴掌大村庄的我们的祖先和父辈们,在方寸之间的天地之下,用记忆捆绑着我们的生活,捆绑着岁月的流逝,也正是因为这样,不管什么时候我们应该有勇气抡起生活的大锤。

农村是广阔的,农风的朴实的,农人是憨厚的,在最农忙的时候,只要自家地里的庄稼收割完以后,再累再困他们都会帮助邻里完成后续工作。收割后码好的小麦,静静地立在田间地头,守望着村庄,借着阳光和南来北往的微风,慢慢地竭干水分,饱满的颗粒在阳光下自由徜徉,小麦收割完之后,农人们借着滤干水分的时候,收拾场院,这时候就到上场码垛或打碾了。

那个時候没有先进的交通工具,一辆架子车就是最好装备了,把地里的麦捆头对头分层装在架子车上,用麻绳束紧拉上场后,因为还有其它庄稼还要趁着好天气收割,所以小麦只能进行再次堆码,等闲暇时间打碾。在场院选择稍有高度利水的地方,直立起一捆麦子做为中心,把其它麦捆绕个这个中心稍有斜度地一圈一圈进行挤压,小麦捆数数量不同,下面的圈数多少不一,第一圈压结束以后,开始反向进行第二圈,这样的目的是第一圈和第二圈呈齿轮咬合状,不宜跌落。越到外圈,麦捆倾斜的角度越大,当下面的面积足够大的时候,就开始第二层,第二层的麦捆与地面平行,层层对齐均匀上升,到一定高度的把麦捆稍往外但出半截称之为“出沿”。“出沿”以后,在中心的位置随意扔些麦捆,让中心处于饱和状态,一人在下用手或杈呈抛物线状往上扔麦捆,一人在上进行稍有坡度的堆码,越到上面越小,到最后就是尖状。这就是麦垛,麦垛既可以储存热量,让麦捆继续烘干,也有利于防水,就是下再大的雨,里面的麦穗始终是干燥的。过上个把月,选个天气晴朗之日,再把麦垛拆下来进行打碾,家里景况好点的,给驴或牛套上 “笼嘴”(又名笼头,防止牲口吃粮食用的),拉上碌碡碾砸,省时省力;家景不好的,就用梿枷打碾,这全靠力气了,有时候一下才打碾两三袋麦粒。打碾过后就是“扬场”,借着风势吹走麦衣、麦壳和尘土,分离出麦粒,装袋归仓入库。

在我的心灵深处,麦客不仅仅是南下陕西赶麦场的父辈们,虽然他们的身份与名称来自一段苦涩的经历,但如果没有时代变迁的话,或许他们的身份会一直没有变化。所以从某种程度上来说,如果传统农业持续存在的话,麦客这个身份也就持续存在,今天,改革开放的春风洒遍了农村的各个角落,曾经的镰刀、犁铧都成为一段远去的记忆,现已都已被机械取代,那种“虎口夺食”的场景也只是记忆中的一个片段,生活越来越好,小麦这些原来的生活必备品已经不是农村的主要产业,进而被其它经济作物取代。村庄从萧条走向丰腴,从空败走向振兴,这又不得不说是农业发展进程中的一个奇迹,现在,背井离乡、外出打工的人们一潮又一潮地涌向故乡创业干事,或许,用不了多久,另一个我们无法预料的、热火朝天的场面会再次出现。

我们相信那一天最终会到来,因为故乡一直是一抹挥不去的乡愁,淡雅而又庄重,曾几何时,我们成了南来北往的过客,而故乡,是途径的一个驿站,村庄更是一个小小的客栈而已,过客在被岁月的捻线牵向都市,村庄变得越来越瘦。而现在,乡村的营养越来越多,村庄也逐渐丰腴,只是我隐隐担心,遗忘了农谚的我们,在都市生活的气息里,又有什么资格、靠什么去安抚曾经喂养过我们的村庄?

猜你喜欢

村庄小麦
初 春
小麦栽培技术及病虫害防治措施探讨
今夜想你
山坡上
解读山东小麦栽培技术要点及发展前景
小麦,你好
防止小麦倒伏和增加穗数及穗重的措施
村庄在哪里
激活村庄内部治理资源
兄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