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农村留守与非留守儿童心理虐待与忽视比较

2019-09-10卢永兰寇梦帆

关键词:留守儿童

卢永兰 寇梦帆

[摘 要] 为了对东西部地区农村留守儿童与非留守儿童的心理虐待与忽视进行比较,采用儿童心理虐待与忽视量表对福建和贵州7个县( 区)共1 894名农村学生(其中留守儿童875名)进行研究。结果发现,心理虐待在性别、地区、家庭情况方面存在显著差异;心理忽视在性别、留守情况、地区、家庭情况、年级等方面差异显著;东西部地区非留守儿童的心理忽视程度显著高于留守儿童;西部地区留守儿童的心理虐待程度高于非留守儿童;东部和西部地区农村儿童的心理忽视程度严重。

[关键词]东西部地区;留守儿童;心理虐待;心理忽视

[中图分类号]G445 [文献标志码]A

一、问题的提出

留守儿童是指不满16周岁,至少6个月没有和父母亲生活在一起的未成年人。[1]在社会主义新时代背景下,国家尤其重视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健康状况,国务院于2016年下发《国务院关于加强农村留守儿童关爱保护工作的意见》,关爱留守儿童视为重要且紧迫任务。[2]

家长对儿童进行责骂羞辱或恐吓或干涉,这些行为都属于心理虐待。心理忽视是指家长在生活中忽略了儿童情感需要、教育需要和身体发育等需要(邓云龙,2007)。[3]儿童的心理健康关乎家庭和谐,也受家庭影响,而家庭对孩子的心理影响多大,造成心理虐待、心理忽视情况程度如何,现有文献实证研究比较缺乏。有学者在全国范围内做过样本调查,发现农村留守儿童的心理虐待与心理忽视达到一定程度(程培霞,2010)。[4]农村留守儿童的心理忽视非常严重。(杨文娟,2014)[5]169;还有学者做过相关因素研究,如心理虐待与忽视和个体自我意识、孤独感有关系(杨文娇,2012)[6]64,和道德推脱、攻击行为有关系(孙丽君,2017)[7],和师生关系、校园欺凌有关系(张世麟,2018)。[8]

对于不同地区之间的差异尚缺乏实证研究。由于不同地区经济发展、教育资源、文化等方面的差异,对留守儿童心理健康状况的影响是否也存在差异还有待探究。对此,本研究立足东西部地区,对留守与非留守儿童心理虐待与忽视的现状展开对比,据此为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提供实证依据。

二、研究方法

(一)研究對象

鉴于对问卷理解力的考虑,本研究的选取样本为初中生。采用整群随机抽样的方法,在东部地区选取福建省3个县( 区)的8所农村中学学生为研究对象,回收有效问卷958份。西部地区选取贵州省4个县( 区)的6所农村中学学生为研究对象,回收有效问卷936份,合计1 894人。具体情况见表1。

(二)研究工具

本研究选用的儿童心理虐待与忽视量表是由邓云龙(2007)[3]等人编制,量表包含两个分量表(心理虐待、心理忽视)。心理虐待包括三个维度,即责骂、恐吓和干涉,心理忽视包含三个维度,即情感忽视、教育忽视和身体忽视。量表采用5点计分的方式,分数高低与心理虐待忽视的程度成正比。量表具有良好信效度(总量表信度0.82)。

(三)统计方法

使用统计软件 SPSS19.0进行数据的统计分析。

三、研究结果

(一)总体样本的心理虐待与忽视阳性率

如果量表均分≥1,则为阳性,具有临床意义,可视为分组依据。[10]本研究结果显示,心理虐待阳性组549例,占28.98%,其中留守儿童262例,占13.83%;心理忽视阳性组1 380例,占72.86%,其中留守儿童713例,占37.64%。由此可知,近三成儿童存在心理虐待,超过七成儿童存在心理忽视,其中身体忽视情况严重(78.99%),具体见表2。

(二)人口统计学差异比较

1.心理虐待

心理虐待存在性别差异,男生的心理虐待程度要显著高于女生(P<0.001);不同地区之间差异显著,西部地区儿童心理虐待得分显著高于东部地区(P<0.01);家庭情况方面,离异家庭的儿童心理虐待得分显著高于正常家庭儿童(P<0.001);而在留守情况和年级方面差异不显著。具体见表3。

2.心理忽视

心理忽视存在性别差异,女生心理忽视程度要显著高于男生(P<0.001);在留守情况方面,非留守儿童心理忽视得分显著高于留守儿童(P<0.001);不同地区之间差异显著,西部地区儿童心理忽视得分显著高于东部地区(P<0.001);家庭情况方面,离异家庭的儿童心理忽视得分显著高于正常家庭儿童(P<0.01);年级差异显著,经事后检验,初二年级>初一年级>初三年级。见表4。

(三)心理虐待与忽视在东西部、留守非留守方面的比较

为探讨东部和西部地区、留守和非留守儿童的心理虐待忽视的总体情况,以及是否存在交互作用,对此进行了主体效应分析,结果发现,在留守情况和不同地区这两个因素的交互作用明显,具体见表 5。

在此基础上,通过具体因素比较发现:东部地区留守儿童在四个维度,即干涉、心理忽视、教育忽视和情感忽视的得分显著低于留守儿童;西部地区留守儿童在心理虐待、恐吓方面的得分显著高于非留守儿童,心理忽视和身体忽视显著低于非留守儿童。详见表6。

四、讨论分析

(一)总体样本的心理忽视率高

本研究中,儿童的心理虐待率为28.98%,心理忽视率则高达72.86%,且心理忽视的三维度即身体忽视、教育忽视和情感忽视的比率均超过70%,尤以身体忽视率最高(78.99%),这与王鑫强(2018)研究结果较一致[9]58,说明当前农村儿童心理忽视状况严重,而心理虐待不占据主要地位,这可能是由于社会 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生活节奏加快,随之工作和社会压力也渐增,在家庭中,父母亲工作压力增大,花在日常工作的时间投入也增加,一定程度导致对家庭成员的投入时间相应减少,导致和孩子交流时间缩短,对孩子在校情况表现的关注度随之减少,疏忽了孩子的日常动态和去向,使儿童产生被忽视感。在心理忽视环境中成长,会影响个体的身体、认知和行为等,缺乏安全感,严重者出现学习困难、自杀意念、抑郁及犯罪行为等问题。[10]国家近年来立法制度完善和宣传力度加大,使得心理虐待的发生率大大降低。

(二)心理虐待的现状分析

研究结果显示,男生的心理虐待感显著高于女生。这与宋锐(2013)、赵琨(2014)、胡雯(2017)等人研究结果一致。由于传统观念中对于性别的区别对待,男生比女生遭受更多的打骂责罚,而且男生天性更顽皮些,父母对其管束也更加严格。[11]。另外,初中生正处于青春期,受这一时期的的身心特点影响,他们自我意识逐渐增强,不希望受到过多的约束和责罚,而男生相对而言会更调皮好动和叛逆,家长更容易采用简单、强硬的方式来管制,孩子内心抗拒家长的管教,产生了心理虐待感。研究结果显示,西部地区儿童心理虐待感显著高于东部地区儿童。由于受东西部地区地理环境差异影响,西部地区农村地理环境限制,教育资源较少,家长的受教育程度和文化知识水平差异,导致家长的文化程度和认识观念比较落后,不少家长并不认为打骂孩子是虐待行为。研究结果显示,离异家庭的儿童心理虐待感显著高于正常家庭儿童。由于单亲家庭的环境中成长,家长面临更大的生活压力,也更容易把希望寄托在孩子身上,当孩子表现不如意时,更容易采取比较极端粗暴的打骂方式来责罚孩子。

(三)心理忽视的现状分析

本研究表明,女生的心理忽视感显著高于男生。可能的原因是由于性别差异,女生在情感方面的敏感度更高,对情感需求更多,家长对儿童情感和教育等需求忽略更容易引起她们的忽略感。非留守儿童心理忽视感显著高于留守儿童,出现这一结果的可能原因是心理预期的差异。留守儿童由于父母亲不在身边,对情感、教育等需求的心理预期比较低,知道自己得到的关注度和情感需求满足度不会太高;而非留守儿童更习惯于身边家人尤其是父母亲的关注度,对情感、教育等需求的心理预期比较高,对于出现家长忽视其需求的行为比较不满,忽视感更强烈。研究结果显示,西部地区儿童心理忽视感显著高于东部地区儿童。可能是因为西部地区儿童的家庭现实,即经济发展,家庭收入和生活水准的影响,家长对工作的投入时间更多,对儿童的投入时间减少,加上父母外出工作,对留守儿童的关心较少,亲子沟通和团聚频次较低[12],一定程度造成儿童的心理忽视感强。

研究结果显示,离异家庭儿童的心理忽視感显著高于正常家庭的儿童。由于单亲家庭的环境中成长,家长面临更大的生活压力,在工作中投入更多,相对而言就会对家庭的时间投入和关注度减少,无法及时关注到孩子的心理需求,从而一定程度上给孩子带来更多的心理忽视感。研究结果显示,在年级方面,初二年级孩子的心理忽视感最高,这与张世麒(2018)的研究结果一致。主要是年级特点导致的。由于初二处于学习转折点,孩子学习压力大,对外界事物的敏感度也更高,更希望得到家长的心理关怀和关注度,当心理需求没有及时满足时,产生较大的忽视感。

(四)心理虐待忽视在地区和留守情况的比较分析

本研究表明,东部地区的留守儿童的干涉和心理忽视程度均显著低于非留守儿童。这主要是因为对于留守儿童而言,家长不在身边,客观上导致家长对孩子的直接干涉行为减少,孩子对心理需求、情感需求和教育需求满足度的预期值比较低,明白父母亲因为无法时时在身边,无法事事都满足自己,产生的忽视感低于非留守儿童;由于父母亲在身边,非留守儿童习惯了受到关注和需求的满足,他们更容易对父母亲产生依赖,一旦需求不满,就更容易内心不满,觉得受忽视,因而心理忽视感更强。研究结果显示,在西部地区,和非留守儿童相比,留守儿童在心理虐待、恐吓方面程度更高,而心理忽视程度更低。可能是和西部相比,东部地区的区域经济较为发达,家长的整体文化水平较高,对子女的关注度相对更高,而西部地区经济相对东部落后些,家长的文化程度普遍偏低些,对于教育方面的认知也比较保守传统,更容易出现责骂、恐吓等虐待的行为,从而导致孩子的心理虐待感增强;受家庭的经济水平的影响,家长更普遍投入在工作中,对孩子心理关注度较少,孩子也比较理解,心理预期值较低,所以心理忽视感较低。

五、结论

农村儿童的心理忽视现象严重,身体忽视度最高。心理虐待在性别、地区、家庭情况方面存在显著差异,男生高于女生,西部地区高于东部地区,离异家庭高于正常家庭;心理忽视在性别、留守情况、地区、家庭情况、年级等方面存在显著差异,女生高于男生,非留守儿童高于留守儿童,西部地区高于东部地区,离异家庭高于正常家庭,初二年级高于初一和初三年级。东部地区非留守儿童的心理忽视更高,且在干涉、情感忽视和教育忽视方面显著高于留守儿童。西部地区留守儿童在心理虐待程度高于非留守儿童,并且在恐吓、干涉方面程度更高,而在心理忽视和身体忽视程度更低。

[参考文献]

[1] 汪向东,王希林,马弘.心理卫生评定量表手册[M].北京:中国心理卫生杂志社,1999.

[2] 国务院.国务院关于加强农村留守儿童关爱保护工作的意见[J].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报,2016(6):24-27.

[3] 邓云龙,潘辰,唐秋萍.儿童心理虐待与忽视量表的初步编制[J].中国行为医学科学,2007(2):175-177.

[4] 程培霞,达朝锦,曹枫林.农村留守与非留守儿童心理虐待与忽视及情绪和行为问题对比研究[J].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2010(2):250-251+253.

[5] 杨文娟,潘建平,杨武悦.中国农村留守与非留守儿童忽视现状分析[J].中国学校卫生,2014(2):169-171+174.

[6] 杨文娇.儿童心理虐待与忽视和孤独感:自我意识的中介作用[J].中国特殊教育,2012(12):64-69.

[7] 孙丽君,杜红芹,牛更枫.心理虐待与忽视对青少年攻击行为的影响:道德推脱的中介与调节作用[J].心理发展与教育,2017(1):65-75.

[8] 张世麒,张野,张珊珊.初中生师生关系在心理虐待忽视与校园欺凌间的中介作用[J].中国学校卫生,2018(8):1182-1184+1188.

[9] 王鑫強,霍俊妤,张大均,等.农村留守与非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虐待经历比较及其关系研究——基于两维四象心理健康结构的分析与对策建议[J].中国特殊教育,2018(1):58-64.

[10] 张珊珊,张野,苑波.初中生抑郁在心理忽视与校园欺凌间的作用[J].中国学校卫生,2018(10):1512-1515.

[11] 胡雯,甘小荣.初中生心理虐待对心理健康影响因素的结构模型研究[J].现代预防医学,2017(9): 1664-1667.

[12] 岳颂华,陆小云.东西部农村留守儿童社会支持与孤独感比较[J].中国学校卫生,2015(11):1662-1664.

[责任编辑]王立国

Abstract: To compare psychological abuse and neglect between left-behind children and non-left-behind children in the Eastern and western regions.The methods were that a total of 1894 rural students(875 left-behind children were included) were studied in 7 counties(districts) of Fujian and Guizhou,using the child psychological abuse and neglect scale.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re were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in the gender, region and family situation of psychological abuse.Psychological neglect was significantly different in terms of gender, left-behind situation, region, family situation and grade;In the East West,the degree of psychological neglect of non-left-behind children was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at of left-behind children.And in western region,the degree of psychological abuse of left-behind children was higher than that of non-left-behind children.The conclusion showed that the psychological neglect of rural children in the East West was serious.

Keywords: eastern and western regions;left-behind children;psychological abuse;Psychological neglect

猜你喜欢

留守儿童
农村小学留守儿童生存状况与教育现状研究*
农村初中留守儿童教育中的困境及对策
个案工作方法介入农村留守儿童心理问题研究
体育舞蹈对留守儿童心理健康干预效应的实验研究
论城镇化进程中农民工的生存写照与人文关怀
学生的个性发展与教育
留守儿童法律权益保护问题及优化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