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毛泽东社会矛盾理论和新时代中国社会主义建设

2019-09-10桑业明王怡玮

关键词:矛盾理论时代

桑业明 王怡玮

[摘 要] 社会矛盾理论是毛泽东思想重要组成部分,是习近平新时代社会矛盾思想的重要理论来源,在新时代对于把握现实、认清国情、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具有重要意义。新时代进行社会主义建设仍然需要以承认矛盾为前提,坚持以社会主义基本矛盾为纲研究新时代社会主义经济发展问题,以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问题为关键推进“四个全面建设”,最终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关键词]毛泽东;社会基本矛盾;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中图分类号]A841 [文献标志码]A

从矛盾角度研究事物运动发展,是马克思主义基本观点。马克思揭示出社会历史发展有两大基本规律(或称为两大矛盾),在人类历史上第一次回答了社会历史来源和发展“斯芬克斯”之谜。毛泽东将马克思提出的两大基本规律概括为社会基本矛盾。社会矛盾理论成为毛泽东思想主要内容之一,在毛泽东领导社会主义建设初期发挥了重要作用。新时代,面对世界局势风云变幻、国际关系错综复杂,国内社会主要矛盾发生重大转化,要做到“不忘初心”,其中重要一点就是要从思想根源上学习马克思主义思想理论,研究毛泽东社会矛盾理论及其当代意义。

一、毛泽东社会矛盾理论产生的背景

毛泽东社会矛盾理论是在深刻总结国际共产主义运动教训和中国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经验基础上高度概括出的,是对社会主义社会是否存在矛盾、矛盾如何化解方式等问题的理论回应。

(一)深刻总结国际共产主义运动教训的产物

在当时國际上,晚年时候的斯大林将阶级斗争扩大化,极大损害了社会主义民主。1956年苏共召开的二十大在分析了资本主义制度和社会主义制度将长期并存的局面,提出两种制度应和平共处,各国向社会主义过渡的形式可以多样化等。赫鲁晓夫在大会上作了题为《关于个人迷信及其后果》的秘密报告,对斯大林进行全盘否定。这在社会主义国家中引起严重的混乱,出现了波兰事件、匈牙利事件等。这些事件的发生,有其多方面的原因,但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没有正确对待社会主义社会中的矛盾,没有正确处理好人民内部矛盾问题。

(二)总结中国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经验的结果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初期,随着国内敌我矛盾基本解决,人民内部矛盾逐渐凸显出来,加之国际影响以及部分干部中存在着官僚主义等问题,发展到1956年下半年,有些地区先后出现少数学生罢课、工人罢工、部分农民退社、少数人进京上访等情况。思想理论界也一度出现混乱。在“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政策下,广大知识分子对党和政府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许多工作建设性意见,但其中也包括许多错误的议论。面对这些新情况、新问题,许多党员和干部没有做好思想准备,或者用旧眼光看待新情况新问题,在处理的时候用粗暴简单的方法进行压制。这些情况引起了毛泽东的极大关注。

(三)对社会主义社会有无矛盾等问题的理论回应

苏联在社会主义建设初期,列宁虽然提出了社会主义阶段对抗已经消除了,但还存在着矛盾的看法。不过,列宁却没能明确提出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是否还存在。斯大林没能坚持列宁的看法,反而提出社会主义无矛盾观点。这一观点在苏联理论界引起了激烈争论。其结果是扩大了斯大林的观点,并在整个国际共产主义运动中逐渐盛行并占据统治地位。毛泽东对此观点大不赞同,针锋相对地提出社会主义仍然存在着矛盾等观点。由此可看出,毛泽东社会矛盾思想是对社会主义社会有无矛盾等问题所作理论回应的结果。

综上可以看出,毛泽东社会矛盾理论坚持了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在实践基础上,通过深刻总结国际共产主义运动教训和中国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经验基础上提出来的,是在批判斯大林错误观点等基础上产生和提出来的。

二、毛泽东社会矛盾理论的主要内容

社会矛盾理论是毛泽东思想中特色最鲜明的组成部分,其思想内容博大而丰富,包括以下几方面:

(一)社会主义社会仍然有矛盾

矛盾具有普遍性,是马克思主义基本观点。坚持矛盾的普遍性,就必须看到在具体事物发展过程中始终都存在着矛盾。马克思恩格斯虽然提出了社会主义制度的一系列基本原则,但他们不可能具体描述社会主义具体样子,也就是说对社会主义社会的具体矛盾没有进行具体说明。列宁从矛盾普遍性出发,提出社会主义“矛盾仍将存在。”[1]281然而这一看法被以斯大林为代表的苏联理论界所否定,认为在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相互作用方面二者相互适应,二者之间不存在矛盾。毛泽东批评到,这是“不符合客观实际的天真的想法。”[2]204毛泽东根据矛盾普遍性原理,指出社会主义社会仍然有矛盾。这一思想观点包含有两方面的内容:其一是事物是矛盾统一体,一种矛盾统一体消亡了,另一矛盾统一体就会产生。社会主义虽然是一种不同于以往社会形态的新社会,但仍然存在矛盾。其二是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也具有普遍性。社会基本矛盾是贯穿人类社会始终、对人类社会发展起根本支配作用的矛盾,不会因社会形态的改变而改变。所以,在以往社会形态中发挥作用的社会基本矛盾,仍然存在于社会主义社会形态中,并继续发挥作用。毛泽东认为,承认矛盾客观普遍存在是正确认识和解决矛盾的基本前提。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放开手脚去认识矛盾并采取正确方法解决这些矛盾。毛泽东还从反面强调,要是不承认矛盾,就会被困住手脚,处于被动地位,从而不懂得正确解决矛盾,更无法使社会主义从内部得到巩固。显然,毛泽东从社会主义巩固和发展角度对矛盾普遍性的理解,大大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辩证法思想。

(二)社会主义社会矛盾具有特殊性

任何事物矛盾既具有普遍性,也具有特殊性,是普遍性和特殊性的辩证统一。社会基本矛盾同样是如此。社会基本矛盾的普遍性就是社会基本矛盾存在于不同的社会形态。社会基本矛盾的特殊性就是指不同社会形成的表现形态和性质等有根本性的不同。毛泽东指出,社会主义社会时期的基本矛盾具有特殊性,“同旧社会……具有根本不同的性质和情况罢了。”[2]214具体来说,毛泽东这一思想观点体现在:一是社会基本矛盾性质的特殊性。私有制社会,其基本矛盾往往以剧烈的对抗冲突和阶级斗争等面目出现,其性质是对抗性的;而在社会主义社会,由于从根本上解决了人与人之间的利益冲突,所以社会基本矛盾的表现形式是非对抗的。社会基本矛盾性质特殊性在实际生活中,毛泽东又将之划分为二类性质的矛盾,即敌我矛盾和人民内部矛盾。其二是社会基本矛盾双方适应的特殊性。毛泽东曾指出,“所谓社会主义生产关系比较旧时代生产关系更能够适应生产力发展的性质,就是指能够容许生产力以旧社会所没有的速度迅速发展……。”[2]214毛泽东说的非常清楚,即旧社会的基本矛盾(比如资本主义社会),矛盾双方从总体上来看是不相适应的,因而,对社会发展的推动作用是缓慢的,起到阻碍作用。而在社会主义社会,由于从根本上对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进行变革,解决了生产关系对生产力发展的根本桎梏,以及上层建筑对经济发展的根本桎梏,因而双方从总体上是适应的。其三是社会主义社会矛盾解决方式的特殊性。正是由于上矛盾性质的特殊性以及矛盾双方适应情况的特殊性,决定了矛盾的解决方式也具有特殊性。私有制社会,矛盾双方是对抗性质,无法通过社会制度本身加以解决,所以最终离不开通过暴力革命。社会主义社会,由于从根本上消除导致矛盾双方剧烈对抗和冲突的因素,矛盾双方斗争表现为非对抗性,所以矛盾斗争完全可以通过社会制度本身的不断完善和发展而得到解决,因而民主成为主要的解决方式。

(三)基本矛盾是社会主义发展的根本动力

马克思从内部矛盾是事物发展变化根本动力的基本观点出发,以现实人为研究为出发点,指出人类社会在两大基本规律(即毛泽东所说的社会基本矛盾)作用下产生,并不断地由低级形态向高级形态演进。但由于马克思时期,现实的社会主义国家制度还没产生,因而马克思没能就社会主义的具体情况即具体矛盾等问题作出明确说明。后来,虽然列宁提出社会主义还有矛盾,但对社会主义基本矛盾问题也没进行阐述。在马克思主义发展史上,毛泽东原创性提出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理论:一是社会主义基本矛盾没有变。毛泽东明确提出生产关系与生产力、上层建筑与经济基础的矛盾运动是人类社会的两大基本矛盾,在社会主义社会中仍然如此。这一看法,不仅重新恢复和坚持了唯物史观基本观点,而且首次明确提出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的概念。这是对马克思主义社会矛盾理论最突出贡献,为进行社会主义建设提供了重要的理论支撑。二是社会基本矛盾是社会主义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这一思想观点的提出与毛泽东对斯大林的观点批判有着紧密的关系。斯大林在领导苏联社会主义建设时,提出政治上、道义上的一致才是推动社会主义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毛泽东针对斯大林的观点,认为这一“基本的矛盾”(指社会基本矛盾即马克思所说的两大社会运动规律)是一切社会(更是社会主义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三是社会主义社会主要矛盾理论。社会主要矛盾是社会基本矛盾的最集中体现,二者具有本质上的一致性。抓主要矛盾的重点论方法是唯物辯证法的基本观点和方法。所以,毛泽东提出要解决基本矛盾,就必须紧紧抓住社会主义社会的主要矛盾。这一观点和做法,贯穿毛泽东领导的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与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始终。分析和认识不同时期社会主要矛盾,并以主要矛盾的解决为导向,推动社会发展,是毛泽东社会主要矛盾思想的核心内容。如毛泽东在党的八大上提出的我国社会主要矛盾观点等。这样,毛泽东将社会基本矛盾如何推动社会发展,具体化为社会主要矛盾推动社会发展,这就为我们如何推动社会发展提供了理论支撑和方法依据。

(四)社会主义社会存在两类性质不同的矛盾

两类性质不同矛盾的观点,是毛泽东运用矛盾特殊性原理分析社会主义社会矛盾特殊性的理论原创。毛泽东认为,社会主义是不同于以往历史上其他社会形态的新型社会形态,有其特殊性。从矛盾性质角度看,社会主义社会存在着敌我矛盾和人民内部矛盾两类性质不同的矛盾。毛泽东认为,能否正确认识和处理这两类性质矛盾,关系到社会主义建设和政权的生死存亡。这两类矛盾之间是这样的一种辩证关系:第一,二者共处于社会主义建设初期的统一体中。毛泽东从矛盾的客观性和普遍性观点从出发,经过大量分析,批判了那种认为社会主义无矛盾的看法,提出我国虽然建立了社会主义制度,但仍然存在着矛盾。第二,矛盾性质不同解决途径和办法不同。敌我矛盾是敌对阶级之间的利害冲突,其性质是对抗性的,具有不可调和性,其解决途径和办法要采取专政办法。人民内部矛盾非对抗性的,需要采用民主(如批评、教育等)办法加以解决。第三,在一定情况下二者会发生转化。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的矛盾是一种敌我矛盾,但在社会主义改造时期,通过资产阶级的改造,从而使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的矛盾渐渐转变为人民内部矛盾。而人民内部矛盾虽然是非对抗性的,但如果听之任之,也会转化为对抗性的敌我矛盾。正是因为两类性质不同矛盾的相互转化性,所以毛泽东提醒全党和全国人民要在社会主义建设过程中注意处理好二者之间的关系,尤其在社会主义建设时期要着重处理好人民内部矛盾问题。因此,第四,正确解决人民内部矛盾问题是社会主义建设的首要任务。毛泽东认为,进行社会主义建设应当聚焦于人民的内部矛盾,要把解决人民内部矛盾作为主要任务。人民内部矛盾突出表现就是人民的需求是否得到满足,核心表现就是社会主要矛盾问题。社会主义建设初期的突出问题就是生产力发展不足,不能满足人民物质、文化等需求,所以毛泽东提出,我们的主要任务已经转变为在新的生产关系下发展生产力。致力于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就是从根本上解决人民内部矛盾问题。

总之,毛泽东以解决社会主义社会矛盾问题为出发点,以解决社会基本矛盾如何推动社会发展为主线条,以解决人民内部矛盾为落脚点,坚持和创新了马克思主义社会矛盾理论,在中国社会实践中形成了特色鲜明、体系完善、内容丰富的社会矛盾理论,是我们进行社会主义建设的重要理论依据之一。

三、毛泽东社会矛盾理论对新时代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价值

毋庸置疑,毛泽东社会矛盾理论对社会主义新中国的巩固、建设和发展,发挥着重要的理论指导作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需要我们“不忘初心”,需要我们加强理论学习,需要我们联系实际悟原理发现其时代价值所在,也就是说需要我们深入研究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著作、掌握其思想,研究他们的思想价值。研究毛泽东社会矛盾理论的时代价值是时代发展所需。

(一)毛泽东社会矛盾理论是习近平新时代社会矛盾思想的直接理论来源

从历史发展看,由毛泽东开创的毛泽东思想(包含着毛泽东社会矛盾理论)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初源头,是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理论成果的最直接理论来源。毛泽东社会矛盾理论正是在这种理论源头中体现出其应有的价值意义。习近平新时代社会矛盾思想正是坚持毛泽东社会矛盾理论基本思想,分析中国社会,创新性地提出了许多新见解。主要表现在:

其一,强调必须坚持毛泽东思想不能变。习近平强调,马列主义和毛泽东思想一定不能丢,丢了就丧失根本,我们要“永远高举毛泽东思想的旗帜前进”。习近平客观真实对待毛泽东及其思想的态度,为我们“不忘初心”树立了典范。其二,重视辩证思维在实践中的地位和作用,创新性提出辩证思维能力是我们进行新时代社会主义建设的“看家本领”。其三,坚持矛盾普遍性原则,创新性提出“问题是矛盾表现形式”[3]。这一观点将毛泽东关于社会基本矛盾中“又相适应又相矛盾”观点中的“矛盾”概念具体化,丰富了矛盾普遍性的内涵。其四,创新性提出社会基本矛盾整体考量的思想。习近平提出,应当将社会基本矛盾置于社会发展的全过程来考察,并将社会基本矛盾作为一个整体的概念加以考量。习近平认为,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对社会整个面貌和发展方向作正确把握,从而才能按社会矛盾运动的规律推动社会发展。其五,运用主要矛盾变化思想,根据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发展变化提出了新时代中国社会主要矛盾,从而丰富和发展了毛泽东社会主要矛盾思想理论。其六,社会主要矛盾的主要方面是供给侧。社会主要矛盾可以概括为两大方面:供给和需求。需求方面表现为人民对美好生活的需要,供给方面表现为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习近平指出,供给方面是矛盾的主要方面。习近平的这一思想为我们今后如何解决新时代中国社会主要矛盾提供了思想指导和理论依据。由上可以看出,习近平正是以毛泽东社会矛盾理论为思想源泉,形成了独具特点的新时代社会矛盾思想,为我们开创新时代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提供了思想指引和方法引导。

(二)新时代要以承认矛盾为前提处理各种问题

矛盾具有客观普遍性。承认矛盾客观普遍性是我们正确解决矛盾的前提。社会主义社会同样有矛盾。只有承认社会主义存在矛盾,才能正确认识和处理我们面临的各种问题,才能在社会活动中处于主动地位。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社会发生了翻天覆地变化,进入到新时代,但新时代仍然有矛盾。因此,首先,要承认新时代的中国仍然面临诸多矛盾和问题,这是前提和依据。承认矛盾就是承认我们在新时代社会主义建设过程中还存在有许多问题。只有看到这些问题和矛盾,才能解决这些问题和矛盾。反之,否认新时代存在矛盾、存在问题,就是一种抛开实际的主观主义,就是完全违背了马克国主义一切从实际出发的思想路线。这是我们要坚决反对的。其次,在矛盾运动中解决问题和矛盾。矛盾是普遍存在的,一种矛盾解决了,会出现一种新的矛盾。事物发展正是在矛盾的不断解决过程中不断向前发展。习近平强调指出,我们要在具体实际中解决出现的各种问题和矛盾,当旧的问题和矛盾解决后,会出现新的问题和矛盾,又需要我们去加以解决。如何解决?习近平认为,“改革开放中的矛盾只能用改革开放的办法来解决”。[4]这就是说我们不要害怕出现问题和矛盾,要敢于承认出现的问题和矛盾,在矛盾运动中去解决问题和矛盾。敢于承認问题和矛盾就是一种担当,是一名合格共产党员的基本政治素养,是新时代共产党员的最基本要求。

(三)坚持以社会主义基本矛盾为动力推动新时代中国经济发展

社会和经济的发展以社会基本矛盾为根本推动力。毛泽东指出社会主义经济问题还是要依托于两对矛盾的相互作用。两对矛盾间的平衡或非平衡的动态发展,是经济运转的重要推动力。社会基本矛盾以主要矛盾集中体现出来。以社会基本矛盾为动力推动新时代中国社会经济发展,最核心就是紧紧抓住新时代中国社会主要矛盾及其解决。新时代中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发生重大转化,主要矛盾的主要方面又突出地表现为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即供给侧方面。所以要推动新时代中国经济发展,就必须要围绕当前社会主要矛盾和主要矛盾的主要方面开展工作。我认为,当前推动中国社会经济发展必须要注意:第一,经济供给特别是经济供给的质量问题。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是需求方面,但供给发展却不平衡不充分。这即是习近平总书记所说的供给侧问题,是矛盾的主要方面。一方面供给不平衡不充分,不仅体现在供给的量上难以达到人民美好生活需求的满足。另一方面,更重要的是体现在质上,即不能提供更为大量优质的产品,从而使人民美好生活需求难以得到较好满足。因而,坚持走高质量的经济发展之路,就成为破解当前经济发展难题的首要选择。第二,经济发展的效率问题。新时代对经济发展的要求,将更注重经济发展的质的增长,而不再是以前经济上单纯的量的增长。经济发展的质的增长,即经济发展在经济结构、社会生活质量以及投入产出效益等方面,尤其是投入产出的效益问题。因此,经济改革应将主要改革重心放在革除和推动那些对投入和产出影响较大的因素和环节。第三,经济发展过程中的公平问题。经济发展中的公平问题,其实质应是经济发展的社会效益问题。因此,效率和公平的关系,就转化为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关系问题。新时代要正确解决我国社会面临的主要矛盾,就必须坚持发展的经济利益和社会效益并重原则。因为,单纯追求经济利益,或坚持经济效益优先原则,都必然会导致在实际经济活动中因追逐经济利益而致社会公平、正义等于不顾,损害社会效益。这实际上会导致不能无法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需要的满足。

(四)坚持以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为主线推动新时代建设

新时代,敌我矛盾已经不再是需要经常处理的矛盾,而人民内部矛盾则是我们面临要处理好的经常性矛盾。新时代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在性质上就是人民内部矛盾问题,即如何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需要的问题。这是今后很长一段时间我们面临要处理好的经常性问题和矛盾。所以,无论推进“四个全面”建设,还是实现“五位一体”发展,都必须以正确处理好人民内部矛盾为核心和主线。这就需要我们继续研究并在新时代坚持以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为主线推动新时代建设。首先要创新民主工作方法。习近平指出,对人民内部的这种种矛盾,我们必须要坚持用民主的方法进行解决,在新时代要创新民主方法。“创新群众工作方法,善于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解决涉及群众切身利益的矛盾和问题”。[5]其次要深入人民实际生活中,了解人民内部存在有那些问题和矛盾。新时代中国社会的发展,要解决人民生活中遇到的各种问题和矛盾,就必须切实深入到人民中生活实际去,了解人民的具体问题和诉求。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够正确解决人民内部矛盾,满足人民对于美好生活的需求。

四、结语

毛泽东第一次明确提出了社会主义基本矛盾学说,形成了内容丰富的毛泽东社会矛盾理论。它是毛泽东思想的组成部分,是中国社会主义建设初期取得成功的重要思想基础,为新时代中国社会建设提供了理论支持,为我们更加准确理解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开拓了理论视野,是我们正确理解社会主要矛盾新变化的理论基石。在新的历史方位,要想把我们党建设好,推进“四个全面”建设,实现“五位一体”发展,最终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就必须深入挖掘毛泽东社会矛盾理论思想精髓和当代价值,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引下,不忘初心,砥砺前行。

[参考文献]

[1] 列宁.列宁全集(第60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0:281.

[2] 毛泽东.毛泽东文集(第7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9.

[3] 习近平.坚持运用辩证唯物主义世界观方法论提高解决我国改革发展基本问题本领[N].人民日报,2015-01-25.

[4] 习近平.坚定不移走和平发展道路坚定不移促进世界和平与发展[N].人民日报,2013-03-20.

[5] 習近平.把“枫桥经验”坚持好、发展好把党的群众路线坚持好、贯彻好[N].人民日报,2014-10-12.

[责任编辑]王立国

Abstract: The theory of social contradiction is an important part of Mao Zedong thoughts and an important theoretical source of Xi Jinping's thought of social contradiction in the new era. It is of great significance to grasp the reality, recognize the national conditions and promote socialism with Chinese characteristics in the new era. In order to carry out socialist construction in the new era, it is still necessary to study the development of socialist economy in the new era on the premise of recognizing contradictions and persisting in studying the basic contradictions of socialism. With the correct handling of contradictions among the people as the key to promote the "four all-round construction",we can finally realize Chinese Dream that is the great rejuvenation of the Chinese nation.

Keywords: Mao Zedong; basic social contradiction; socialism with chinese characteristics in the new era

猜你喜欢

矛盾理论时代
矛盾的我
“矛盾多发”可怕吗?
基于多元外在表征理论的高一氧化还原反应教学
“理论”与“实践”
多项式理论在矩阵求逆中的应用
盛满理论
e时代
e时代
e时代
恋爱中能否一直让着对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