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核心素养下的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优化策略

2019-09-10王黎明

锦绣·中旬刊 2019年5期
关键词:教学优化核心素养小学语文

王黎明

摘 要:當前,伴随着我国教育体制在不断改革,对于小学阶段的教学质量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语文作为小学教育的重要科目之一,成为了各个学校关注的焦点。为促进小学生的茁壮成长,打造高效的小学语文课堂,学校和教师应该注重培养小学生的核心素养,让学生通过学习语文不但能获得知识,也可以提高各方面的能力,让学生享受精彩的语文学习。本文对此进行了探讨,希望能为相关人士提供一些参考。

关键词:核心素养;小学语文;教学优化

语文教学是小学教育体系中的基础学科,也是主要的三大学科之一,语文教学不但是教会学生基础的语文知识,还关注到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和提升。在小学阶段,学生的身心发展仍处于发育时期,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是培养核心素养的重要体现,语文可以提升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写作能力,还可以有助于学生的思想道德建设和培育,让学生在学习中探索和领悟情感。本文就核心素养背景下进行优化小学语文课堂教学进行分析探究。

1 小学语文核心素养构成分析

小学阶段,学生语文核心素养构成内容主要体现为:(1)语言,学生对语言的构建和运用主要是通过老师基础知识教学所获得,在老师开展的语文基础知识教学中,也引导学生对书本中更多的字词、句子等进行学习和掌握,并可以在实际生活中灵活进行应用;(2)思维能力,老师在课堂教学中,通过对学生的有效引导,可以激发学生思维,掌握有效的语文学习方法,在课堂教学中再借助设置疑问、小组合作等教学方式,也可以引导学生自主进行思考和分析,并在此基础上通过自己的努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3)审美鉴赏,学生在对小学语文课文文章学习之后,也都会得到一些自己领会,并且引发学生在这基础上进行深入思考和创造,最终提升学生审美能力,引导学生构建正确人生、价值观;(4)文化理解和传承,在小学语文教学目录中也包含了很多我国优秀文化内容,通过学生对这些文化知识内容学习以后,也能够实现对这些优秀文化的理解和传承。

2 小学语文核心素养培养的课堂优化策略

2.1 加强阅读写作指导,提高学生的语言建构能力

阅读和写作教学是汉语教学中两个非常重要的部分。对促进学生语文综合能力的提升有着重要的影响。个体与个体的合作与交流主要是通过语言来实现,需要通过语言学科的研究来实现语言的合理使用。语文学科不仅作为学习其他课程的基础,而且小学又是重要的基础阶段。因此,加强小学语文教学至关重要,小学语文教学的基本内容是字词教学,在培养学生核心素养背景之下,应该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阅读和写作技巧,使小学生掌握语言的特点及其应用方法和技巧,提高他们的沟通能力,从而进一步提高小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教师可以在阅读和写作教学中结合阅读和写作教学方法,使用阅读来促进写作并推动阅读。找到二者之间的完美结合点,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提高学生的读写能力和语言建设能力。

2.2 结合生活实际,提升学生的知识应用能力

教育,教学和现实生活交织在一起,表明“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格局。教师不能只是在课堂中给学生传授语文学科知识,教学也应融入学生的现实生活中。激励学生学习语言,让他们意识到语言学习的重要性。除此之外,教师必须深刻地认识到,让学生学习语文这门学科不是简单地让学生学会语文课本上的内容,更重要的是,让学生更好地将他们在课堂上学到的语言知识应用到生活的现实中。因此,作为一名小学语文教师,应采用生活式教学法,进一步提升学生的知识应用能力。

2.3 小组合作学习活动,提升学生的核心素养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深入发展,倡导的新课程理念深入到了教育领域。在新课程理念中就明确提出要加强学生的主体地位,同时削弱了教师的主导作用。以前,老师主要解释以学生讲课为辅的教学模式并不总是占据课堂教学的主导地位。因此,为了通过小学语文课堂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教师需要改变课堂教学模式,采用小组合作学习来开展教学活动。在课堂教学中,因为学生不专心,充满好奇心时期,因此,教师应鼓励学生应用小组合作模式对问题进行探究,同时融入激励体制,这有效地增加了学生参与语文课堂教学活动的兴趣,它可以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并利用竞争机制作为导航。在合作中树立团队精神,并强化了学生对我国多民族传统文化热爱的情怀,有助于身心健康成长。

2.4 创设课堂教学情境,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

语言学科不仅与人们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而且与其他学科的学习也具有密切的联系,因此,在小学语文学科教学中加强学生理解能力和表达能力,它不仅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也有利于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教师可以充分结合信息化教学手段,结合相关的图片等,以此来发挥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活跃学生思维等方面的作用。创设课堂教学情境不仅可以增加课堂教学的趣味性,帮助学生理解和感受教学内容,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和创新思维,而且也促使学生能够将已经学习到的知识用于生活,从而促进整体的进步与发展。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掌握所学知识,锻炼其思维能力。

2.5 以小学生实际需求为始发点

小学语文课程教学模式以及进度,均是要以小学生的实际需求为基点的,也就是说教师应该从小学生的角度出发,对其核心素养进行培养,对教学方法进行调整。对语文教学模式施以这样的优化措施,一方面调动小学生对知识学习兴趣,使他们在和谐轻松的环境中感受语文的魅力,领悟其内涵;另一方面教师也培养了小学生对问题深入探究的精神。问题探究成果多数与小学生生活经验、学习能力、认知水平等要素相关联。

3 结束语

总之,在素质教学理念的指引下,为满足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和为知识需求奠定坚实的基础,对传统小学语文教学模式施以整改对策是迫在眉睫的工作任务。教师应该积极学习《新课标》指导思想,以学生身心发展特征与需求为基点,构建全新性教学环境,最终实现培养思想健全,品德优良的中国公民的目标。当然以核心素养为基准构建的语文教学环境下,语文教学效率也有“质”的飞跃,学生的核心素养也一定会得到提升。

参考文献

[1]冯臻.基于核心素养下的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优化策略[J/OL].华夏教师,2019(19)[2019-09-04].https://doi.org/10.16704/j.cnki.hxjs.20190902.002.

[2]李桂平.让小学语文核心素养在课堂落地生根[J].黑河教育,2019(08):39-40.

[3]茹世喜.核心素养视野下小学语文课堂拓展阅读教学研究[J].西部素质教育,2019,5(15):77+79.

猜你喜欢

教学优化核心素养小学语文
优化小学语文作文教学
电子商务与物流课程的教学优化与项目教学的实施
作为“核心素养”的倾听
优化朗读技巧,提升语文实效
浅谈如何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
让多媒体课件为阅读教学助力
拨动情感之弦,让语文课堂绽放精彩
“1+1”微群阅读
向着“人”的方向迈进
核心素养:语文深度课改的靶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