吡格列酮、阿卡波糖在2型糖尿病治疗中应用效果对比评价
2019-09-10纪建平王静
纪建平 王静
[摘要]目的:分析对比吡格列酮、阿卡波糖在2型糖尿病治疗中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90例2型糖尿病患者(2018年1月-2018年10月),随机分为观察组(采用吡格列酮治疗)、对照组(采用阿卡波糖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的效果。结果:2组患者治疗前空腹血糖值、餐后2h血糖值及糖化血红蛋白值对比无差异P>0.05;治疗后,观察组空腹血糖值明显低于对照组,对照组的餐后2h血糖值低于观察组,对比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治疗后的糖化血红蛋白值虽低于对照组,但对比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由于阿卡波糖和吡格列酮的控制方式不同,餐前及餐后患者的血糖侧重不同,对于空腹血糖高的2型糖尿病患者可选择吡格列酮治疗,而对于餐后血糖高的患者可选择阿卡波糖较为合适,,临床上给予2型糖尿病患者治疗可具体分析用药。
[关键词]吡格列酮;阿卡波糖;2型糖尿病;效果
[中图分类号]R58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5249(2019)05-073-01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及饮食的改变。我国糖尿病的发病率呈现逐年上升及年轻化的趋势,胰岛素和药物治疗是目前糖尿病患者的主要治疗方法,吡格列酮、阿卡波糖是,临床上一线降糖药物。为探究该两种药物在2型糖尿病患者中的临床治疗效果,我院选取90例2型糖尿病患者,对比使用吡格列酮和阿卡波糖的治疗效果,具体研究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取2018年1月-2018年10月我院90例2型糖尿病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2组,各45例。排除肝肾功能不全及对本次研究药物无法耐受的患者,纳人满足2型糖尿病诊断标准,且血糖水平高于正常,经生活方式改变血糖仍然不能恢复的患者。
对照组女患者18例,男患者27例;年龄35-52岁,平均值(45.01i0.16)岁;病程1-6年,平均(4.33±0.12)年。
对照组女患者19例,男患者26例;年龄35-53岁,平均值(45.63i0.17)岁;病程1-7年,平均(4.11±0.62)年。
对照组和观察组2型糖尿病患者的相关资料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方法密切监测患者的血糖及血压。嘱咐患者控制体重及饮食,加强体育锻炼。对照组采用阿卡波糖(国药准字:H19990205,规格:50mg/片)治疗,给予餐前同几口饭嚼服,每次2片。观察组采用吡格列酮(国药准字:H20110048,规格:30mg/片)口服治疗,每次一片。
1.3观察指标对比治疗前后观察组和对照组2型糖尿病患者空腹血糖值、餐后2h血糖值及糖化血红蛋白值。
1.4统计学方法统计软件采用SPSS20.0.采用均数±标准差(±s)进行统计描述,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组间比较采用x检验;p值<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由表1可知,观察组和对照组治疗前的空腹血糖值、餐后2h血糖值及糖化血红蛋白值对比无差异P>0.05;经过治疗后,观察组空腹血糖值明显低于对照组,但对照组的餐后2h血糖值低于观察组,对比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治疗后的糖化血红蛋白值虽低于对照组,但对比无统计学意义,P>0.05.
2讨论
2型糖尿病是目前临床上常见的内分泌代谢性疾病,主要是以胰岛素分泌不足或胰岛素抵抗为特征,会导致多个系统发生并发症,如糖尿病足、视网膜病变、糖尿病肾病等,对糖尿病患者的生活造成严重影响。
噻唑烷二酮及葡萄糖苷酶抑制剂是目前临床上糖尿病患者常用的一线降糖药物。吡格列酮是噻唑烷二酮降糖药物,为一类胰岛素增敏剂,主要用于改善脂肪细胞对胰岛素的敏感性,进而降低组织对胰岛素的抵抗,达到降低血糖的效果。阿卡波糖是葡萄糖苷酶抑制剂的代表性药物,该药物进入机体后,可通过抑制小肠对葡萄糖的吸收,进而降低人体对糖分的吸收,起到降低血糖的作用。
本研究对比观察组和对照组2型糖尿病患者采用阿卡波糖和吡格列酮的治疗效果可知,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治疗前空腹血糖值、餐后2h血糖值及糖化血紅蛋白值对比无差异P>0.05;经过治疗后,观察组空腹血糖值(7.25±1.11)mmol/L明显低于对照组(8.96±2.11)mmol/L,但对照组的餐后2h血糖值(10.11±2.54)mmol/L低于观察组(12.43±2.35)mmol/L,对比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治疗后的糖化血红蛋白值(7.42i2.35)%虽低于对照组(7.67±2.72)%,但对比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综上分析可知,由于阿卡波糖和吡格列酮的控制方式不同,餐前及餐后患者的血糖侧重不同,对于空腹血糖高的2型糖尿病患者可选择吡格列酮治疗,而对于餐后血糖高的患者可选择阿卡波糖较为合适,临床上给予2型糖尿病患者治疗可具体分析用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