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空间规划设计中的自然思维与文化传承

2019-09-10范凯阳赵文强

小城镇建设 2019年5期
关键词:非遗文化黄山文化传承

范凯阳 赵文强

摘要:伴随我国快速城市化进程,城市建成区快速蔓延,自然与城市的距离越来越远,城市的地域特色快速丧失,城市在发展中逐渐趋于均质化,自然与文化在城市中的价值和意义越来越大。如何将自然环境及地域文化融入城乡空间规划建设中从而维护城市的地域特色需要深入探讨。本文以安徽省黄山非遗文化园规划为例,运用麦克哈格的因子层分析和地图叠加技术的规划方法,首先提取当地自然特色景观如山、塘、林、田及文化特色景观如“水口园林”,并在此基础上,从总体空间布局、空间形态设计、特色景观塑造等角度探讨了将以上地域景观植入彰显传统文化特色的非遗文化园,以三个方面构建了规划路径。希望对其他地区的特色空间规划设计提供借鉴。

关键词:空间规划设计;特色景观塑造;自然思维;文化传承;非遗文化;黄山

doi:10.3969/j.issn.1009-1483.2019.05.014?中图分类号:TU984.2

文章编号:1009-1483(2019)05-0091-09?文献标识码:A

Natural Thinking and Cultural Inheritance in Spatial Planning and Design: Take Mount Huangshan 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 Park as an Example

FAN Kaiyang, ZHAO Wenqiang

[Abstract] With China’s rapid urbanization, the urban built-up areas spread rapidly, the distance between nature and the city is more and more distant, and the regional features of the city are rapidly lost, the development of cities tends to homogenize gradually. The value and significance of nature as well as local cultural landscape is becoming more and more important. How to combine nature with local cultural landscape into spatial planning needs to be discussed as we have to keep regional characteristic. We take Mount Huangshan 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 Park as an example to make the planning path by using the methods of McHarg’s factor layer analysis and map overlays. Based on the ec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of the mountains, ponds, forests, fields and cultural characteristic landscape such as water gap garden, we found the way to put overall spatial layout, spatial form design and landscape shaping into our planning project. Hopefully we can give other planners some way for characteristic planning in other areas.

[Keywords] spatial planning; characteristic landscape shaping; natural thinking; cultural inheritance; 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 Mount Huangshan

引言

近幾十年来,我国城市发展迅速,成绩斐然,带来经济和社会繁荣的同时,城市问题也逐步显现。人们为追逐经济效益,不顾生态环境和自然地貌,移山填河、围湖造地;在地形变化丰富的丘陵山区大开大挖、毁林开荒、七通一平,用方格路网切分地块以利于快速的开发建设现象随处可见[1]。不仅让城市的山水环境遭到破坏,也使得城市在飞速发展中逐渐趋于均质化,遗失了原本的地域特色。2013年,习总书记在中央城镇化工作会议上提出“要依托现有山水脉络等独特风光,让城市融入大自然,让居民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2014—2020年)》中提出要努力走出一条以人为本、四化同步、优化布局、生态文明、文化传承的中国特色新型城镇化道路,重点强调了生态与文化的重要性。“人离开自然又要返回自然[2]”。在城市发展中更加注重生态环境保护与历史文化彰显从而凸显地域特色已经成为新时代城市设计的必然趋势。本文以黄山非遗文化园规划为例,以保护山水格局与彰显传统文化为出发点,借鉴麦克哈格因子层分析与徽派聚落构建方法,旨在探索一种以彰显地域文化特色为目标的城市空间设计方法。

黄山市是徽州文化的重要发源地之一,城市文化根基深厚,风貌特色鲜明。黄山市的西递、宏村等历史文化名村更因其古色古香的徽派建筑与秀美如画的山水景观而闻名于世。但由于黄山市区的发展,在城市新建城区中也出现了生态环境遭到破坏、城市文化缺失、风貌单调乏味等问题。黄山非遗文化园位于黄山市产业经济开发区内,北邻高铁站,距离黄山屯溪老城区约9.6公里,距离黄山风景区约33公里,区位优势明显(见图1)。黄山市政府致力于打造当地文化旅游新的增长点,建设一个集聚黄山丰富非遗文化产业资源的文化产业园区。

1地域文化特征

徽州文化是极具地方特色的区域文化,其内容广博、深邃,有整体系列性等特点,深刻透露了东方社会的文化之美。徽派建筑、徽剧、徽菜、新安画派、新安医学、徽州三雕①、徽派盆景等更是影响深远(见图2)。徽派建筑是徽州文化最生动的外在体现,也因其深邃的文化内涵和与山水环境的完美结合而闻名中外。

1.1徽派建筑特色

徽派建筑是中国传统建筑最重要的流派之一,是徽州的重要象征和品牌。灰瓦白墙、依山傍水的空间意向,是徽州人对家乡的记忆,承载着徽州人的历史和生活,最能体现徽州的文化特色。徽派建筑坐北朝南,注重内采光;建筑以砖、木、石为原料,以木构架为主。它在总体布局上依山就势,构思精巧,自然得体;在平面布局上排布灵活,变幻无穷;在空间结构和利用上,造型丰富,讲究韵律美,以马头墙、小青瓦最具特色;在建筑雕刻艺术的综合运用上,融石雕、木雕、砖雕为一体,显得富丽堂皇。

1.2徽州村落结构特色

徽州村落也独具特色。徽州古村落大多能整体融于山水间,达到居山水间与村居的统一[3]。徽州民居无论是聚落选址、村镇结构、街巷走向、视觉廊道等都尽可能地“显山露水”。徽州地区多小丘小溪,这是徽州民居环境的“双刃剑”,先民们聪慧地顺应自然环境,为我所用。所谓“显山露水”就是既利用这种环境得到聚落和建筑朝阳、避风、除湿、防火、改善小气候等功能,又使村墟融入大地景观,使聚落不用任何投资就获得衬景、对景、借景[4]。

“水口园林”是徽派园林的特色之一,也是徽州村落中的点睛之笔。在徽州地域环境中,村落一般都坐落在小盆地里,人们将聚落水流出口处称之为“水口”,根据风水学原理及当地文化传统,水口被视为村落的门户和灵魂,且直接影响到该村的兴衰与安危[5]。因此人们多在水口处修建园林,这种园林的布局形式被称为“水口园林”。“水口园林”是由小桥、庙宇、大树等景观要素构成的一个风景点,是徽州村落文明的象征(见图3)。“水口园林”模式是基于江南地区富饶的山水资源而形成的特色空间,是徽派园林最重要的特色之一,是不可多得的文化瑰宝。

2城市规划理论研究与城市设计策略

2.1中外城市规划理论演变

大自然本身就是一个神奇的规划师,创造出各种各具特色的自然环境。我国古代城市与村庄建设讲究“天人合一”,其核心思想来自观察自然与人事的共同规律,强调人与自然的统一和谐,结合地形、环境、气候、资源等要素,构建天、地、人三者相互统一的关系[6]。《管子·乘马》中写道“凡立国都,非于大山之下,必于广川之上,高毋近埠而水用足,下毋近水而沟防省。因天材,就地利,故城郭不必中规矩,道路下必中准绳”,其中蕴含了依山就势、因地制宜的自然主义思想。中国传统城市从出现之初就与山林水网密切结合,古人处理人、城市与自然的关系充满了哲学智慧,这种强调人与自然和谐关系的自然思维也是我国文化传统的体现[7]。

近现代以来,我国城市发展迅速,城市规划理论受西方影响很深。西方的城市规划理论同样重视城市与自然的关系。麦克哈格的《设计结合自然》中强调“人与自然环境之间有着不可分割的依赖关系;倡导应用无控制增长模型分析土地现状和将来发展的物质结果,采用自然地理决定论来揭示最佳的发展模式[8]”,并提出著名的“千层饼”模式。 J.O.西蒙兹在《大地景观——环境规划指南》中提出:规划设计应建立在对生态因素(即土地、水文和气候等自然因素)的详细分析基础之上,再给出先进的规划策略[9]。查尔斯·瓦尔德海姆教授认为场地的自然环境是“整个场地复兴和再生的‘种子’和‘催化剂’,规划设计强调的是对场地理解的过程及它们之间的逻辑关系推导过程[10]”。2008年莫森·莫斯塔法维教授提出了“生态都市主义”的概念,强调从生态、经济、社会及人的主体性这几个方面的交互作用共同思考城市问题。

无论是中国传统营城的山水观,还是亲近自然的理论和观点,都是倡导人在城市或区域开发规划建设时要重视生态环境,提倡一种“尊重自然、顺应自然”的生态规划设计理念。但西方的理论普遍为基于自然与城市的冲突关系而构建的一个理想模型,同时也是基于西方文化特色而建立的,在我国传统地域空间形态构建中并不完全适用。我国幅员辽阔,不同地区对山水环境的利用也不尽相同,同时也展现了不同区域的文化差异。如何将乡土自然及文化景观融入城乡空间规划建设中,从而维护城市的地域文化特色,是本文研究的重要内容。

2.2彰显地域文化特色的城市设计策略

城市是文化的载体,城市空间形态是城市展现地域文化特色的外在表现[11]。从城市规划学科看,城市规划是对空间资源的再分配,而城市设计是在其过程中对空间各种要素的再塑造[12]。黄山是一个集丰富的生态空间与璀璨的历史文化于一体的区域,本文从生态与文化两个角度提出城市设计策略,运用城市设计来塑造彰显黄山地域文化特色的人文生态空间。

2.2.1尊重生态格局

生态是城市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因素。在我国自古以来的城市规划与发展中,无论选址和城市建设都十分重视自然的影响。多数城市的选址都靠近山体和河流,山体为城市铸成了天然屏障,河流是城市的生命之源。城市空间的构成也与自然景观相结合,形成相对和谐的关系。山水作为构成城市的要素,要因势利导,形成富有特色的城市构图[13]。注重与自然的结合是我国城市营建的核心思想之一。在城市建設中继承与发扬这一思想也是城市建设中文化传承的重要手段。

人们在城市建设中因考虑到经济效益,多将场地中的复杂地形挖平,并结合规划方案重构自然环境。这种方法使得场地原本的自然基底与生态优势荡然无存。黄山非遗文化园内自然环境复杂,地势变化多端,生态资源丰富,结合地形可塑造各种灵活多变的空间形态,非常有利于生态城市空间的建设。规划尊重原有的自然本底条件,凸显特色生态观格局,彰显地域景观特征。在宏观尺度上,合理预留生态景观廊道,注重区域与外部山水的连接,形成内外融合的景观生态骨架,打造城市与自然交界处的生态都市区;在微观尺度上,结合中国古代传统规划手法,仔细雕琢建筑与自然的关系,实现天、地、人的相互协调统一。

2.2.2延续历史文脉

文化是城市的灵魂,是影响城市气质的关键因素,不同的文化本底决定了形态的不同外在表现。“无形者心也,有象者物也;无形者易忘,有形者恒识”[14]。文化是无形的,城市空间是有形的,如果要实现文化的传承,最直观的方法就是将其在城市空间中表现出来。

对生态文化的保护不能以固态的形式,而应该在改善人民群众物质和精神文化生活的同时,加以引导创新和建设[15]。徽州文化博大精深,徽派建筑淡雅深邃。传统意义上人们对徽派建筑与徽派村落的印象只是停留在西递、宏村等历史名村中。文化的传承在于积淀和延续,在现代建筑与聚落组团的设计中,也应加入历史文化元素,使得地域文化得以传承并与现代城市建设相结合使其得到升华。我们提取传统徽派村落规划中的智慧如徽州村落选址方法、“水口园林”布局特色,以及尺度宜人的空间形态设计等特色,融合现代城市设计方法,真正实现徽州文化在城市空间中的展现。

3黄山非遗文化园城市设计实践

3.1根据徽派村落选址原则构建聚落组团

3.1.1自然空间格局构建

黄山市位于皖南山区,属于亚热带季风湿润气候区。黄山文化园位于市区中城市与山体的交界处,场地中地形变化多端,并且具有典型的徽州低丘密林、水塘密布的自然环境特征,具有良好的生态本底。笔者对场地进行了综合调研,根据场地的自然地形及生态特征,将各类生态空间分为山地丘陵、河塘水道、林地资源及田园斑块四种类型。依据麦克哈格的“千层饼”理论,将上述四种自然要素相叠加,形成场地自然要素在空间上的分布形态,奠定了园区空间的自然形态格局(见图4、图5)。并对山、水、林、田四要素进行选择性的预留,最大限度地保护自然环境。

(1)山地丘陵

场地内山地丘陵众多,有大大小小山丘30余座。山地丘陵区域是园区内最要的生态空间,也是园区的生态背景,为构建灵活多变的空间形态奠定了基础。该区域以生态观光、生态保育为主,在不破坏生态环境的前提下,可适当建设景观塔、栈道等旅游观光设施,避免建设功能性建筑物。

(2)河塘水道

场地内水系众多,有大小湖塘60余处,同时还有两条天然形成的水道。我们对大小湖塘进行筛选,保留大型湖塘及环境较好的小型湖塘,其他湖塘可适当进行填埋建设。同时在湖塘周边预留丰水区,可有效防止丰水期因水量过大而引发洪水等自然灾害,最大程度地保护建筑物不受破坏。

(3)林地资源

山丘地区均被树林覆盖,树木种类繁多,常见的树种有松、杉、樟等。林地资源有着较大的脆弱性和敏感性,如受到人类生产活动的影响,很容易遭受破坏。因此,对山体植被的保护措施应包括以下两点:一是在不破坏林地植被的基础上,采取最低干扰的建设模式,杜绝乱砍乱伐,防止水土流失,实现天然机体硬化;二是对易发生滑坡的危险区域进行固化处理,防止山体生态资源与建筑物遭到破坏。

(4)田园斑块

场地内沿水分布着多处经济作物种植区。场地东北侧有少量苗圃种植用地及油茶种植用地。田园是传承区域文化的重要依托,规划中应尽可能保留现状经济作物种植地,并结合周边相关功能性建筑对田园景观加以改造利用,发展都市农业,打造特色生态种植园,增加其娱乐性与参与性。

3.1.2依山就势组团布局

顺应自然山水地势是徽州村落的特色之一,使得徽州村落大多都能整体融于山水间,真正达到“天人合一”的境地。根据徽州村落向阳、避风、背山面水等选址原则,结合对场地地形地貌的分析,避开重要生态空间如山体和大型湖塘,对场地内适宜构建组团的区域进行甄选,选择以下四种空间区域为开发建设的重点区域:(1)平原区域;(2)单面靠山的南坡区域;(3)两面或三面环山区域;(4)滨水区域。并根据区域环境与生态格局布局多组聚落组团,形成“组团镶嵌”式的空间布局形态,打造根植于黄山地域特色的空间格局(见图6、图7)。

3.2借鉴“水口园林”重塑景观特色

规划中充分利用场地河塘众多的环境特点,将“水口园林”地域聚落布局模式融入到规划之中。园区根据需求与不同组团的区位条件及空间形态,规划探索了三种不同类型的“水口园林”功能组团类型,分别为山水宅院、组团宅院和街巷宅院(见图8)。

3.2.1山水宅院

山水宅院区位于非遗文化园中背山面水且环境最为静谧宜人的位置,属于私密性较强的非遗大师创作院落组团。设计源于山水景观理念,以模山范水为基底加强人的感知与体验,再造大师园林,塑造独特的景观环境和居住空间,也利于激发大师的创作灵感。山水宅院的水塘较大,多分布在组团的一侧,水塘岸线灵活多变,山石犬牙交错,清流左环右绕,建筑依水而建,非遗大师也可将自己的设计融入“水口园林”中,形成各具特色的“水口园林”景观。

3.2.2组团宅院

组团宅院选择地势较为平坦的区域,将相近产业类型的大师宅院进行组合,构成产业类型互不干擾、协调统一的院落集群。其功能以非遗文化产品的展示与非遗技艺传承为主,是参与性较强的片区。宅院内部为私密空间,是大师生活与创作,以及传承人学习交流的主要场所。建筑底层房间以对外展示功能为主,游客可通过展示房间进入院落内部的公共空间,参观并体验非遗作品生产过程。组团中配有相应的基础设施及配套服务设施,兼顾大师的工作与生活需求。组团宅院的水塘多位于组团内部,以桥作关锁,桥旁辅以树木、亭台等,构成最典型的“水口园林”,同时该区域也是组团宅院的公共活动空间。

3.2.3街巷宅院

街巷宅院为非遗文化园内商业性最强的院落组团。在徽州村落中,街既是主要交通线,用以分散人流和交通联系,同时也是容纳许多人进行各种交往的公共空间[16]。该组团与旅游商业设施相结合,建筑采用“上宅下店”的组合形式,形成集非遗大师文化展示、游客体验、作品售卖、餐饮服务等多功能为一体的非遗创意商业街,重塑徽州传统街市风貌。街巷宅院的水塘多在村口,除桥、亭台、树木、花草之外,还建有大型阁楼,是组团中活力最高的区域,同时也是组团的入口景观节点。

3.3融合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资源的“十景”塑造

为更好地展现黄山非遗文化与徽派建筑特有的地域景观特色,结合自然景观资源与人文景观资源,根据不同的山水风貌与功能特色,在非遗文化园内打造“徽园十景”,分别为:观止园、生香亭、云中村、儒贾镇、明镜池、绕春台、及第阁、白鹿洞、雕龙院和澄心堂(见图9)。

观止园位于非遗文化园的入口空间,是入口处重要的景观节点,主要功能为公共服务与展览展示等。生香亭以茶艺和创客公寓为主要功能,以徽州古村为主要特色,同时融入现代风貌,打造传统与现代相结合的特色景观区域。云中村以徽州古村落为原型,打造现代徽州特色村落风貌区。儒贾镇是以商业购物休闲街为特色的旅游景点,展现徽州商业特色,重塑徽商文化。明镜池以徽州特色演艺为主,依托良好的水体景观优势,打造成为富有人气的“水口园林”景观节点。绕春台以院落布局的方式组织空间,结合山地中起伏的空间打造新中式建筑群,以酒店服务功能为主。及第阁重点突出徽州的书苑文化,结合大师宅院塑造优雅的空间。白鹿洞是体现徽州大师创作的重要片区,以组团宅院为主。雕龙院以徽州三雕为该景点重要的品牌示点,展示徽州雕刻技艺。澄心堂以大师为核心,布局创客公寓,为来非遗文化园交流学习的年轻人提供居住与交流空间。

在场地内山、塘、林、田的自然环境格局中,将人的行为感知叠加进去。首先,结合场地竖向条件及空间需求,合理选择物流、人流的通道,在场地内构建一条景观环线将十个景点进行更为合理的链接。这个景观环形廊道既是园区内主要的交通廊道,也是非机动车通行的绿色通道,兼具生态休闲和非遗文化教育双重功能。其次,通过对场地内部空间的整理,塑造在中央山地景观区域规划设置一条掩映于树林之中的景观木栈道,对旅游人群进行交通分流的同时,创造鸟瞰整个园区的感知场所(见图10)。

4结语

独特的自然地形条件是空间规划设计的基础,丰富的历史文化特色赋予其深邃的灵魂。黄山非遗文化园在总体布局上,以麦克哈格场地评价为基础,提取当地自然特色景观如山、水、林、田等构建见山望水的生态格局,根据徽州村落选址方法,顺应山形地貌组团式布局,塑造城景共融的特色城市空间;在组团设计上,深入挖掘徽州特色空间布局形式如“水口园林”,从组团功能与空间形态特征两个角度塑造山水宅院、组团宅院、街巷宅院三种不同的“水口园林”功能组团类型;在景观营造上,以良好的山水环境为基础,以徽派园林为依托,融合自然景观资源与人文景观资源,打造彰显徽州特色的“徽园十景”。

笔者从以上三个方面探讨了基于文化传承和自然思维的空间规划、结构布局、功能组织、景观营造方法,对空间规划设计有以下启示:(1)尊重场地原有自然要素,传承场所自然记忆,而非推平场地并重构自然环境;(2)挖掘地域文化要素并进行传承与发扬,激发自身文化资源的旅游经济价值,而非抄袭外来文化;(3)将场地的功能需求、人对宜居生活的需求、传承历史文化的需求、保护自然环境的需求有机结合起来,而非简单的功能分区。希望对其他地区的特色空间规划设计提供借鉴。对复杂地形中的空间规划是一个多层次、多角度的过程,在尊重自然与文化的基础上,对场地进行生态、经济、人文全方面的认识和分析,是空间规划的解决路径之一。对于更特殊的地理环境乃至于山地城市空间规划的规划方法,有待我们进一步研究。

注:

①徽州三雕是指在古徽州一府六县(今安徽省的黟县、歙县、祁门、休宁、太平、绩溪和江西省的婺源县)的区域内,具有徽派风格的木雕、石雕、砖雕三种地方传统雕刻工艺。

参考文献:

[1]黄光宇.中国生态城市规划与建设进展[J].城市环境与城市生态,2001,14(3):6-8.

[2]钱学森.钱学森论山水城市[J].长江建设,2002(2):1.

[3]韩笑,施信峰,努尔夏提·阿塔古拉,等.徽派古村落空间营造技艺在现代住区设计中的应用[J].工程与建设,2016,30(3): 308-310.

[4]单德启.安徽民居[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9.

[5]张纵,高圣博,李若南.徽州古村落与水口园林的文化景观成因探颐[J].中国园林,2007(6):23-27.

[6]牛彦军.自然与人性的结合——从中国文化传统看中国建筑的“天人合一”性[J].华中建筑,1996(1):12.

[7]王博娅,刘志成.我国“山水城市”构建的理论体系及实施途径[J].工业建筑,2018,48(1):1-6.

[8]伊恩·伦诺克斯·麦克哈格.设计结合自然[M].黄经纬,译.天津:天津大学出版社,2006.

[9] J.O.西蒙兹.大地景观——环境规划指南[M].程里尧,译.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0.

[10]查尔斯·瓦尔德海姆.景观都市主义[M].刘海龙,刘东云,孙璐,译.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1.

[11]王樹声.文地系统规划研究[J].城市规划,2018,42(12):76-82.

[12]倪敏东,陈哲,左卫敏.“城市双修”理念下的生态地区城市设计策略[J].规划师,2017,(33)3:31-36.

[13]吴宇江.“山水城市”概念探析[J].中国园林,2010(2):3-8.

[14]王守仁.王阳明全集[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1.

[15]陶圣苏.城市建设过程中生态文化的保护——以黄山市的“徽州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为例[J].黄山学院学报,2016,18(1):83-85.

[16]朱永春.徽州建筑[M].合肥:安徽人民出版社,2005.

猜你喜欢

非遗文化黄山文化传承
黄山冬之恋
学生写话①
非物质文化遗产“隆回滩头年画”的特点研究
试论如何在古代汉语教学中传承中国传统文化
关于传统戏剧文化传承的思考
浅谈大学校园设计中的文化传承意义
文化传承视野下的独立学院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探究
在职业学校中建设“非遗校园文化”的几点思考
非遗文化进驻职校社团的策略研究
黄山迎瑞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