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初中数学"学案导学"教学模式下的自主学习培养

2019-09-10莫永祥

新生代·下半月 2019年5期
关键词:学案导学自主学习初中数学

莫永祥

【摘要】: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社会对于各个阶段的学习都提出了新的要求和标准,更重视学生素质的培养,社会实践能力的加强,进一步提升学生学习的主管能动性及创造性。这要求老师在教学实践的基础上进行适当的改变。初中数学“学案导学”教学模式的推动,为改变初中数学的课堂教学模式提供了重要的平台。

【关键词】:初中数学 学案导学 自主学习

一、 学案导学的含义

教育改革新形势下形成“学案导学”教学模式,是在传统教学模式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崛起了原有的教学模式老套化的教学理念,以及单调沉闷的教学氛围,将学生置于学习中心,以便能够激发学生对学习的兴趣,自觉主动地进行学习。在实际的教学模式下,老师淡化主导作用,利用学案整理教学内容,对学生的学习方法和方式进行适当引导,尊重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在这种教学模式下,需要老师和学生形成良好的合作模式,学生充分利用老师在学习方面的指导性意见,展现自身的独立自主学习能力和意识,而不是传统教学模式下,老师以灌输的方式培养学生。“学案导学”模式的推动和落实,一方面有利于激发学生对学习的热情,缓解厌学情绪,增强对学习的自觉性,进一步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自由想象的能力。另一方面,“学案导学”教学模式能够更好地帮助老师完成教学计划,以更科学合理的方式對学生进行指导,一定程度上能够减轻老师的教学压力,提高老师对于课堂的掌控能力【1】。

二、初中数学进行“学案导学”模式的措施

1.以问题为课堂教学的引导

培养学生学习自觉性的最好方式就是老师将学习任务规划给学生,以学生为教学的核心,给予学生充分展现数学学习能力和兴趣的机会。而老师所要做的更多的是对学生的自主学习进行引导,重点关注课堂教学重点和目标。这往往可以以数学问题的方式,将教学内容的重点与难点充分融入问题中,引导学生对于相关知识点的学习与思考,既能加强学生对于知识点的认识和感受,加深对于知识点的理解,又能使数学课堂教学效率得到进一步提升,增强数学思维能力和意识的培养。例如:七年级上册的数学教材中,解一元二次方程的部分,讲到这个章节时,可以先以简单的应用题方式提出问题:某羽毛球队参加比赛,胜一场得2分,负一场得1分,该队参加了10场比赛,共得15分,问赢了几场?这个问题就可以作为一元二次方程的特点与方式的引导性问题,简单明了,虽然学生最后可以用其他方式得到答案,但是在思考问题的方式上已经与一元二次方程相当接近了,只是表达形式上有所不同,老师可以通过引导学生的思维转向一元二次方程,降低对新知识的理解难度,充分展现数学思维不断转化的魅力【2】。

2.团结合作,实现学生的优势互补

“学案导学”模式需要充分发挥老师所制定学案的引导作用,老师在整个教学环境中对于学生的进步发展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这就要求老师在设置学案时做好充分准备,进行多方面的思考,更好地引导学生学习,而且在整个过程中需要老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充分形成合作学习的方式,学生之间进行优势互补,进而从多方面培养学生的能力。例如:当老师讲到二次根时,对这个问题有两个区间的答案,老师可以让学生自行回答,然后相互之间进行答案比较,这样可以充分发挥学生的合作能力,学生之间的交流对比,能够使学生更主动地学习知识,意识到知识的难点和重点,提升对知识点的理解【3】。“学案导学”教学模式发展了学生的素质,学生在老师的引导下,积极发表自己的观点,越来越有创新性,表现出让人惊讶的创新能力。课堂上的讨论与提问、分析与质疑,展现出学生学习的自主意识。在实施“学案导学”教学模式过程中,这样的学习方式可以帮助学生确定自己的学习任务,研究问题的过程中学会合作,共同解决难题。每个人都希望自身被肯定,学生也是一样的。学生如果在学习上遇到问题,得到他人的帮助解决疑问,前者肯定会有成就感并因此感到兴奋和快乐,为了能够更好的帮助别人学生自己得提升数学学习能力,这样也能够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久而久之,在班级体中就会形成比较乐观的学习氛围,通过学生间的互相帮助,缩小学生之间的差距,使得学习成绩整体得到提升。

三、初中数学进行“学案导学”模式应当注意的问题

实现“学案导学”教学模式在实际教学过程中的改变,需要初中数学老师充分发挥教育教学中的引领作用。一方面,与传统的教学模式相比较,“学案导学”教学模式需要老师更关注学生的变化,了解学生对于学习数学知识点的兴趣及困难所在,充分把握教学尺度,既不能过多地帮助学生,又要起到引导学生进步的作用,这就需要提高老师对于课堂的整体掌控能力,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在日常教学中不断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及创新能录,就要求老师需要有更全面扎实的专业知识及学生心里方面的知识。另一方面,“学案导学”的教学模式的真正实现,需要发挥老师所制定学案的引导作用,因此这就需要老师在学案设置上更加认真负责,从初中数学教学的整体进行教学思考,增加数学知识点之间的关联性,提高自身的导学能力及对于课堂知识的总结能力,做好充分的准备工作。对于初中数学老师来说这是一种考验,更是一种责任。

结束语

总之,“学案导学”教学模式在初中数学教学的应用,既能改变现有的教学模式,提高教学效率和质量,减轻老师的教学压力,又能更好地培养学生的自觉性和创造性,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值得应用于教学实践中。

【参考文献】:

【1】 张伯秋. 探究初中数学“学案导学”教学模式下的自主学习能力培养[J]. 新课程研究, 2017(7):88-90.

【2】 孙怡虹. 初中数学“学案导学”教学模式下的自主学习探讨[D]. 上海师范大学, 2012.

【3】 孙家仁. 初中数学"学案导学"教学模式下的自主学习思路[J]. 新课程(中学), 2017(8).

【4】 郑涛. 初中数学“学案导学”教学模式下的自主学习探讨[J]. 教师, 2013(28):83-83.

猜你喜欢

学案导学自主学习初中数学
基于自主学习的初中化学“学案导学”实践研究
“学案导学”之我见
例谈数学教学中的“顿悟”
初中数学高效课堂的创建策略
学案式教学模式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培养团精神,开展合作学习
中职学校“生本课堂”的调查研究与实践
践行少教多学,构建高效课堂
对学生自主学习的探索
元认知策略在大学非英语专业自主学习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