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关于体能概念和构成因素对竞技健美操影响研究

2019-09-10袁灿

拳击与格斗·下半月 2019年5期
关键词:竞技健美操体能训练

袁灿

摘 要:随着我国竞技健美操的发展和新规则的颁布,对运动员的体能要求逐渐提高。但是我国对于竞技健美操体能训练相关的文献较少,本文通过体能概念和组成部分与竞技健美操项目特点相结合进行分析,希望对提高国内健美操水平有帮助。

关键词:竞技健美操;体能训练;组成部分

中图分类号:G8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1002-7475(2019)05-085-01

健美操是一项年轻的体育运动项目,深受群众的喜爱。1994年5月,健美操正式进入国际体联,建立了FIG健美操委员会,在2014年的亚运会上被列为正式比赛项目。而我国的竞技健美操发展较晚,但个别项目优势明显。尽管我国在运动训练方面有了质的飞跃,但是在运动员体能理论研究方面略显不足。我国竞技健美操要想在国际竞技舞台上立于不败之地,就必须加强科学理论知识,实践与理论相结合,高效地提升运动员体能。

1 竞技健美操的项目特点

竞技健美操在音乐的伴奏下,要求运动员不间断地在1分45秒的时间里完成包括健美操操化动作组合、难度动作、过渡与连接动作和集体项目的托举配合动作四个组成部分的成套动作,是一项以柔韧、协调为基础,以力度、力量为核心,以耐力为保证的表现唯美性非周期性技能类运动项目。由于竞技健美操自身的特殊性,其体能含义有不同的特点,所以在分析体能之前,必须先了解竞技健美操的体能。

2 体能训练的概念

2.1 体能的概念

体能从广义上说,指人的有形能力和无形能力,换句话说有形即身体,无形即心智。拉森提出了构成体能的10大组成部分:防卫、肌力、肌爆发、柔韧、速度、敏捷、协调、平衡、技巧和心肺。而狭义的体能就是指人体各器官技能在体育活动中表现出来的能力。竞技体育中的体能是运动员在专心训练和比赛时能最大限度地激活身体各器官系统、克服疲劳,高质量地完成训练和比赛的机能能力。

2.2 体能训练的概念

体能训练是人体在艰苦条件下进行长时间、高强度、高负荷的训练。体能训练强调对人体各器官和机能系统的大负荷适应性训练,产生体能和心理适应从而激发机能潜力,提高整体运动能力和培养坚忍不拔的品质。

2.3 身体训练和体能训练的不同

身体训练发展的是单一运动素质。我国的竞技健美操训练中,对运动员的整体运动能力、对抗能力、高强度的抗疲劳能力,没有给予足够的重视,使得运动员体能水平较低。竞技健美操运动员在赛场上应为热情奔放,动作准确到位,体力充沛和丰富的表现力。这些被称为竞技能力或竞赛能力,它是运动员体、技、心、智的有机结合。竞技健美操的体能训练要求将运动素质和整体运动能力进行有机结合,且将运动素质、整体运动能力和体能三者综合到新高度。

3 竞技健美操运动员体能的组成部分

3.1 身体形态

竞技健美操是唯美型项目,即竞争“人体美”和“动作美”的项目。女运动员为形体优美,男子则为壮美。健美的体形是该项目发展的基础,反映运动员相应生长发育水平、机能水平以及竞技能力水平,也影响运动素质的发展和艺术分的评判,所以对身体形态训练是必不可少的。

3.2 力度

力度是运动员在完成动作时肌肉发力和动作快速变化以及熟练程度的表现形式。它是评价竞技健美操运动员竞技水平高低的重要指标。竞技健美操对动作的要求是明显的加速和制动。而我国运动员由于对力度的重视不够和训练方法不到位导致在完成力度时缺乏力度,所以在体能训练中要加强对力度的训练。

3.3 运动耐力

竞技健美操中的运动耐力主要取决于疲劳下的心理素质、比赛中高效运用机能潜力的能力和功能系统的机能能力。

3.4 柔韧与协调

随着竞技健美操运动的快速发展,其动作越来越复杂,完成难度也越来越高,对运动员的柔韧要求极高,不仅是肌肉弹性,而且还有肌肉放松这些对柔韧素质练习来说都是很重要的。另外,协调能力也是健美操的基础,要求动作协调、情绪与表现力、动作与音乐等。健美操运动是运动员刚与柔的统一,不仅要求动作速度,同时突出鲜明的节奏感。所以在进行协调和柔韧练习时要注意运动员的肌肉运动变化,对动作力度提出高要求。

3.5 表现力

竞技健美操是一项力与美的结合项目。在竞赛中除了高质量完成动作,还要有美的表现力,它是运动员内在精神气质和外在动作表现的统一。但是表现力也是我国运动员所欠缺的,为此,对表现力的训练也是不能掉以轻心的。

4 结论与建议

竞技健美操运动员体能的高低决定着成绩的高低,但我国的竞技健美操运动员的整体体能水平令人担忧。为了改变这一状况,加强体能训练刻不容缓;体能训练着重于人体整体运动能力和心理能力的培养;竞技健美操体能的组成部分为身体形态、力度、柔韧与协调、运动耐力、表现力。

为了使我国竞技健美操在竞技舞台上立足,必須提高运动员的体能,为此要有科学的训练计划,而且还要根据运动员的情况设计训练内容,另外根据运动项目特点将训练形式和方法进行创新,从而更高效地提高运动员的体能。

参考文献:

[1]李育林.关于竞技健美操体能训练的研究[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8.31(11):1576-1578.

[2]彭建敏,程在宽.对竞技健美操体能的概念及构成因素的研究[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4.27(4):556-559.

[3]李世昌,秦晓燕,陈祥和等.我国优秀竞技健美操男运动员体能评价体系研究[J].成都体育学院.2009.39(27):9-13.

[4]张洪振,金逵,陈文新.我国高水平竞技健美操运动员体能特征[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9.32(29).133-136.

[5]陈宝珠.以形体训练培养高素质人才探析[J].体育文化导刊.2007.10:68-70.

猜你喜欢

竞技健美操体能训练
消防员体能训练与应用
初中体育教学中学生体能训练策略的分析
体能训练在初中体育教学中的重要性
篮球运动体能训练理念创新
拳击体能训练方法研究
实效性视角下对警察体能训练的思考
竞技健美操技术动作与配乐编排关联性的研究与讨论
竞技健美操C组难度动作基础训练体系构建及具体训练方法
浅析我国竞技健美操研究现状与趋势
浅谈竞技健美操运动员心理素质的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