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改背景下初中数学教学策略探究
2019-09-10薛素贞
薛素贞
摘 要:初中数学是初中阶段的重点学科之一,它对学生各种能力的发展都有很大的促进作用,尤其是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运用能力。因为数学学科本身和现实生活有着密切的联系,而且和其他学科相比,初中数学又是一门科学严谨的学科。初中阶段的数学教学和学习绝大部分都是依托课堂进行的,为此,初中数学教师要把握好课堂,既要重视学生对知识的掌握,也要注重学生能力的发展。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推进,初中数学教学课堂也应采用新型的教学方式,提高学生课堂学习的积极性,促进学生主体地位的提升,达到提升学生合作学习能力以及自主学习能力的目标。
关键词:初中数学;教学策略;课堂导入;小组合作;现代技术
在新课改的背景下,开展初中数学教学策略探究,就要对当前初中数学教学存在的问题有所了解,首先,在传统的初中数学教学中,还是以教师为主,学生在课堂上只是一直在听讲和做笔记,学生缺乏自主性。而且教学方式单一,缺乏精心的课堂教学设计,不能很好地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其次,初中数学和小学数学教学相比,在一堂课中要教学的内容更多,难度也增加了不少,很多小学生在刚刚步入初中时,无法快速地适应这种学习节奏,这就导致一部分学生成绩不理想,严重影响初中生对数学学习的积极性和自信心。基于此,本文将简要地谈一谈如何在新课改的背景下开展初中数学课堂教学策略。
一、注重课堂导入环节
初中数学的逻辑性和抽象性较强,内容变得越来越复杂,所以教师首先要考虑的是如何培养学生的兴趣,吸引学生参与到教学中来。众所周知,第一印象很重要。在教学当中,课堂导入环节就相当于给人树立第一印象的环节。合理的导入方式能够极大地提高课堂教学的效果,吸引学生主动去探索,提高学生的积极性。为此,在设计数学的导入环节时,教师不仅要结合教学的内容,体现数学学科的特点,还要考虑学生的喜好和接受能力。要根据教学的目的和学生的学习情况采用不同的教学情境,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
数学教学活动的开展应当建立在学生的已有知识和经验之上,数学知识前后的关联性很强,所以,教师可以利用旧知识导入的方式,通过旧知识的复习,引出新的知识,这样既能消除学生对学习新知识的紧张感,也可以帮助学生将前后知识联系起来,形成知识脉络,促进学生的理解。比如,在教学九年级《一元二次方程》时,教师可以先带领学生一起回忆一元一次方程的定义:只含有一个未知数,且未知数的高次数是1,等号两面都是整式,这样的方程叫做一元一次方程,这样就比较容易引出一元二次方程的定义。另外,在教学《有理数的乘方》时,教师可以借助古老的传说,进行课堂导入。导入的方式还有很多,教师要根据具体的教学内容,采用合适的导入方式,在教学的起始阶段就牢牢地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从而促进课堂教学的有效进行。
二、开展小组合作学习
在传统的教学当中,都是以教师为中心,学生只是一直听讲和做笔记,很少能够真正参与到教学中来。教师们辛辛苦苦地备课讲课、挥洒汗水,恨不得把知识掰碎了,一点一点教给学生,可是到头来还是有些学生掌握不了。究其原因,还是教学方式存在弊端,在这种教学中,学生缺乏主动性,很容易走神,而且教学方式单一化,导致学生缺乏学习的兴趣,致使课堂死气沉沉的,没有活力,在这种情况下,教学的效果自然不会太好。为此,教师在教学中可以尝试利用小组合作学习的模式,发挥学生的自主性,让学生体验探究知识的过程,而不是直接接受理论知识。
比如,在教学《点和圆、直线和圆的位置关系》之后,可以让学生分小组探究圆和圆的位置关系有哪些,假设两个圆的圆心距离为d,两个圆的半径分别为r1和r2(r1 三、合理使用现代技术 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在促进社会进步的同时,也改变着人们的生活方式。教育行业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越来越多的学校开始配备多媒体设施,多媒体教学已经成为校园中非常重要的教学方式之一。多媒体集文字、图片、声音、视频为一体的特点,将一些抽象的数学知识直观形象地展示出来,可以促进学生的理解,加深学生的记忆。其次,还可以借助互联网内容丰富、资源互享的优势,从中选择一些合适的资料,对学生的学习成果及时地进行检测和巩固。为此,初中数学课堂也应当及时地进行变革,利用现代技术的优势,促进课堂教学的有效进行,帮助学生获得更好的发展。 比如,在教学《旋转》时,教师可以借助多媒体将一些事物旋转的过程动态的展示出来,刺激学生的感官体验,促进学生的理解。其次,教师还可以向学生展示一些利用旋转或者中心对称而形成的图片,让学生感受其美感,体会数学的实用价值。在教学《投影與视图》时,教师也可以利用多媒体的教学方式。教师可以从互联网上寻找一些素材,让学生根据物体画出三视图,或者根据三视图选择相应的物体,让学生能够在课堂上得到有效的锻炼。在完成一章节的教学之后,教师还可以利用多媒体制作课件帮助学生进行复习,将这一章节的知识点进行总结归纳,帮助学生构建知识脉络,并用不同的颜色、字体将重点知识进行标注,引起学生的注意,提高学生的重视程度,进而促进课堂教学的有效进行。 总之,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促使初中阶段的数学课堂也必须进行变革,教师应当针对教学中存在的问题,采取相应的策略,注重学生的主体性,利用好课堂导入、小组合作以及现代技术,促进课堂教学质量的提高,帮助学生获得更好的发展。 参考文献: [1]余法宗.初中数学教学质量提升的创新途径探究[J].中国校外教育,2019(31):68-69. [2]刘新元.初中数学教学中小组学习方法的应用途径[J].中国校外教育,2019(32):108-1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