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核心素养视域下高职师范生职前培养策略研究

2019-09-10王露

天津中德应用技术大学学报 2019年5期
关键词:核心素养策略

王露

摘  要:为培养具有人文精神、较强的社会适应能力、乐学善学、勇于探究等关键能力的准教师,高职师范院校要与时俱进,丰富和完善人才培养目标,细化高职师范院校课程标准,更新课程资源开发校本课程,创造发展平台,引进专业人才。同时国家要加大对高职师范院校师范生职前培养资金和政策支持力度,充分激发学生主动学习兴趣,指导其构建合理的职业发展生涯规划,从而达到优化高职师范院校职前培养的目的。

关键词:核心素养;高职师范生;职前培养;策略

中图分类号:G71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3769(2019)05-064-06

一、 问题提出

2016年北京师范大学核心素养课题组发布了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的总体框架,随后围绕培养具备核心素养的学生,学界展开了教育改革、课程改革的研究和探索。其中有学者认为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既要关照学生的个性特点及地区差异性,也要坚持核心素养培养的目标一致性及培养途径的多样性。[1]学生核心素养提升要求与高职师范院校师范生职前培养的具体情境结合起来,通过具体任务获得必要的素养。[2]核心素养视域下的高职师范生职前培养除了要求学生具备教师基本职业道德、专业 能力、教学水平等通用岗位胜任能力之外,还要具备人文积淀、审美情趣、批判思维、创新能力、乐学善学、勤于反思等职业核心能力。在全球核心素养研究快速发展的背景下,基于核心素养视域下的教学变革、课程变革,高职师范院校人才培养目标、人才培养模式的变革以及为适应核心素养发展要求的教学改革、教师教育改革势在必行。核心素养的提出为高职师范院校师范生职前培养指明了方向,同时也为高职师范院校师范生职前培养与职后培训一体化奠定了理论基础。

二、核心素养与高职师范生职前培养的内在关联

(一)核心素養与内在目的的一致性

培养具备人文底蕴、综合能力、实践能力等核心素养的学生是高职师范教育的最终目的。高职师范生人文积淀、人文情怀、审美情趣等素养的培养强调超越单纯的学科知识与技能的掌握,强调在不断变化的情境中通过不断反思从而融合知识、技能、情感。核心素养的落实需要高职师范生的学习过程成为合作与交往的过程。[3]这要求高职院校师范生的培养要与核心素养培养目标相一致。

(二)核心素养价值取向的思想导向性

价值取向是内化于人们意识之中的公认的判断事物的标准,它决定着所有具体的外在行为准则之间逻辑上的一致性。[4]我国不同时期的教师培训政策具有不同的价值导向,其中20世纪八十年代到九十年代我国师范教育主要以知识本位取向、能力本位取向为主,随后为了适应国家课程改革和全面发展的需要,提出了知识本位、能力本位课程的综合素养取向。核心素养的价值导向直接影响高职师范生课程目标的制定、课程内容的选择、课程的组织与实施、课程的评价方式。

(三)实现核心素养的重要途径

有学者通过实证研究发现六大核心素养中对学生的重要程度排序分别为学会学习(3.97分)、实践创新(3.45分)人文底蕴(2.38分),[5]由此可以看出学会学习与实践创新能力是学生核心素养的重要内容。高职师范生的职前培养是实现核心素养的重要途径,在核心素养思想的指导下,高职师范院校要改变传统的教育理念,改变课堂教学方式、选择贴合实际生活,能够促进学生实践能力与创新精神提升的传统授课模式。具体而言是要改变当前教育出现的学科取向传统教师知识,积极建构能够适应社会发展需要,培养具有人文底蕴、创新精神、实践能力等核心素养的准教师的职前培养与职后培养的完善体系。

三、高职师范院校师范生职前培养现状

2014年为了调查高等师范院校人才培养目标、培养模式以及培养情况三个方面的问题,“全国高等师范院校师范生培养状况调查”项目组对全国 11 个省(自治区、直辖市)20所本科师范院校和7所专科师范院校师范生展开调查,采用全国多阶分层不等概率大型抽样方式,发放问卷调研了6624位在校师范生,2976位任教一到两年的在岗教师及375个用人单位领导。[6]该调查结果显示,高职师范生的职前培养具有其独特性。

(一)人才培养目标修订未与时俱进

2016年核心素养课题组历时三年构建了核心素养整体框架,在科学求证、细心修改下,逐步确定核心素养的三个方面六大素养。核心素养的提出要求学生需要具备文化基础、自主发展、社会参与三方面的能力,具备人文底蕴、科学精神、学会学习、健康生活、责任担当、实践创新等六大素养。再此时代背景下,高职师范院校仍旧沿袭原有的人才培养目标,培养学生的通用专业能力,并未根据核心素养的要求重新修订高职师范院校人才培养目标体系。

(二)学校课程标准有待完善

课程设置是体现高职师范院师范生人才培养目标的重要体现,随着高职师范院校人才培养目标的时代变革,高职师范院校课程标准也应随之调整。课程目标的制定、课程内容的选择、课程评价方式等是学生能力获取的重要途径和来源。合理地课程目标、丰富的课程内容、多元的评价方式是调动师范生学习积极性、提升师范生人文底蕴和社会参与能力的重要载体。核心素养的全面性、多元性对学校课程标准的设定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三)学校课程资源静态化、封闭化

学校课程资源长期处于常态化、固定化、模式化的状态,教师往往偏重静态知识资源的开发与利用,而忽视动态课程资源的开发。学校课程资源静态化导致了师范生职前培养课程内容陈旧,缺少新意,缺少与时俱进的时代感,而课程资源的封闭化导致学校师范生职前培养的教材选择单一化,无法兼顾学生的兴趣和需要。因此,课程资源静态化、封闭化不利于学生了解本行业的最新前沿研究成果,不利于学生的创新能力、人文素养及实践能力等关键品质的提升。

(四)学生的自主参与意愿低

高职师范院校师范生的职前培养效果与学生主动参与的积极性息息相关。学生自主参与学校社团活动、课程资源选择、校本课程开发、实习实训锻炼等能够潜移默化影响到学生实践创新能力、合作探究能力的提升。高职师范院校师范生的职业认识不清、缺少学习的兴趣和主动学习的意识是影响高职师范院校师范生职前培养效果的重要因素。

四、影响高职师范院校师范生职前培养质量的因素

丁钢等人项目课题组在《中国高等师范院校师范生培养状况调查与政策分析报告》中指出,师范生的效能感与其学习态度和对教师职业的认同存在极其显著的正相关,教育效能感越高,学生的学习态度越积极,对教师职业的认同度越高。[7]高职师范院校师范生的职前培养效果不佳有学生和学校两方面的原因。

(一)学生层面的因素

1.学生生源质量不高

从生源上来说,进入高职院校读师范的学生普遍高中时期分数不高,未能录取更好的大学而不得不选择高职师范院校。

2.学生内在需求缺乏

师范生的内在归因及学习效能感等与学习的效果息息相关。学生在进入高职师范院校之前学习成绩不好、学习的意识不强、学习的能力较弱、学习的方法欠缺,除此之外,学生欠缺自律意识,不能很好的约束自身的行为,加之自身缺乏学习的兴趣从而导致高职师范院校的学生学习动力不足,学习的积极性不高。

3.学生的职业意识不够

学生普遍缺乏对教师职业的清醒认识,大部分学生主要认为教师这个职业比较轻松、假期较长等,从而选择师范教育。学生缺乏正确的职业理想与职业观,缺乏对教师专业的认同,这是学生学习动机缺乏的重要影响因素。

(二)学校层面的因素

1.职前培养目片面化

当前高职师范院校的职前培养最主要是以培养学生就业为目的,尤其是教师资格证全国统考以来,高职师范院校师范生职前培养(包括课程内容的选择、课程的评价等环节)围绕着教师资格证的获取功利性目标。高职师范院校职前教育培养体系缺乏对学生内在需求的关注,没有关注学生个体差异性及个体能力的提升。明确人才培养目标是高等教师教育的关键问题,对促进职前教师培养质量具有不可忽视的作用。[9]当前学界提出培养具有核心素养的学生需具备人文底蕴、学会学习、能够创新实践等能力的学生,同时对人培养的目标提出了方向,这意味着原来的单一的、机械的、教条式的培养方案已不适应当前社会的人才需求。

2.课程标准的局限性

高职师范院校培养的师范生主要服务于地方教育事业,要贯彻落实新的人才培养方案需要调整课程调整的内容体系,根据实际情况适当灵活开展国家、地方、校本三级课程,积极鼓励校长、教师、行政人员、学生参与制定选择修改校本课程。课程标准的局限性体现在三方面。首先,课程目标的制定同质化倾向严重。“中国高等师范院校师范生培养状况调查”项目组调查结果指出中国师范院校的教育出现同质化的倾向。其次,课程内容有待改革。高职师范院校师范生对教育类课程的重视和投入程度明显低于学科专业类课程。高职师范生有自身的独特性特点,课程内容的选择要符合高职师范生的职业发展需要、个人专业发展的需要及完善个人素养的需要。再次,课程评价的单一化。高职师范院校课程评价主要通过单一的期末考试和平时分完成,未能从发展的角度看待学生的成长成才。

3.课程资源的单一化

高职师范院校课程资源是师范生职前培养的重要内容,是影响师范生职前培养质量和效果的重要因素。课程资源是学生获取外界信息和能力习得的重要途径,单一的课程资源远远不能够适应时代的发展和信息技术更新换代的脚步。高职师范院校的课程资源局限于固有的教材内容,没有拓宽课程资源的来源渠道,如社会实践课程资源、民族文化课程资源、本土课程资源、校本课程教学资源等。课程资源单一性制约了学生的实践创新能力和人文素养的提升。

4.职前培养与职后培训衔接不到位

职前职后一体化需要逐步推进,高职师范生的培养是一个持续的、渐进的过程,职前培养与职后培训有效衔接能够促进教师专业发展。职后培训是职前培养的延续和发展,要提升教师的整体水平需要对职前与职后培养进行无缝对接,这就要求职前培养要关照现实社会发展的需要,使职前培养体系既能够符合职业选择的要求,又能够满足职后发展的需要。职前培养与职后培训是教师教育一体化的重要议题,也是教师专业发展的重要途径。目前高职师范院校面临职前培养与职后培训脱节的情况,高职师范生所学知识不能很好的指导职后教育教学实践,同时师范生毕业后高职师范院校缺乏追踪引导机制,导致了职前培养与职后培训的脱节。

5.学校文化建设与引领不够

全球核心素养的背景下,要培养具有学习能力、创新能力、人文底蕴等素养的学生,要求高职师范院校提供一个开放、有序的学校教育环境。学校文化建设是学校综合实力的重要体现,也是软实力的重要组成部分。高职师范院校文化建设不足主要体现在:(1)学校的图书馆资源欠缺。图书馆建设是一所学校的灵魂所在,目前高职师范院校图书馆的资源缺乏,纸质版的书籍和电子版的书籍较少,这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2)学校的师资力量仍然有待提升。优秀的师资队伍是高职师范院校综合实力的重要体现。目前高职师范院校的师生比不足,教师的学历水平仍然有待提高。(3)高职师范院校偏重技能训练而忽视了学生人文精神的培养。

五、高职师范生职前培养的路径

(一)加强学生能力素养的提升

1.提高高职师范生生源质量

高职师范院校从招生开始严格把关,通过网络平台、微信公众号、广播电视等渠道宣传学校的各项优势,充分发挥典型人物的榜样示范作用,吸引爱学习、肯吃苦、能力强的学生报考师范类專业,从而提升高职师范院校招录学生的质量。高职师范院校将教师行业的优势展示给即将报考的学生,促使报考学生初步认识教师职业的特点及优势,结合自身的性格特质等选择报考适合的专业。

2.激发高职师范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师范生乐学善学、勤于反思的品质

学习的兴趣源自于学生自身想要学习的内驱力,高职师范生对学习的兴趣能够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及参与课程的积极性。一方面,高职师范院校通过开展各种形式多样的社团活动,丰富的社会实践活动、志愿者活动,辩论赛、主持人大赛、“三字一画”比赛,创新创业大赛、职业生涯规划比赛等鼓励学生积极主动参与,在参与活动的过程中学生的能力得到了锻炼、素质得到提高。另一方面,高职师范院校开展校内公共选修课程充分听取学生的意见,整合校内外的资源,鼓励学生加入到学校的课程资源的建设开发当中,促使学生成为学校课程资源开发的支持者、合作者甚至是课程资源的自主开发者。激发高职师范生的学习兴趣是培养乐学善学、勤于反思品质的第一步。

3.加强高职师范生的职业引导,培养师范生珍爱生命、自我管理的能力

笔者认为要加强高职师范生的职业引导可通过以下方式:(1)入学时,开设职业引导课程,通过讲座、交流、座谈等方式促使学生对于自身所学专业有清晰的认识。(2)设置职业生涯规划引导中心,免费对学生开放,建立职业引导心理测评机制,对入学的高职师范生进行心理测评,以此了解学生的人格特质及职业倾向性,通过不间断的指导、谈心等方式帮助学生加强对专业的认同。(3)建立长期的学生实习见习基地,学生业余时间能够以旁观者或者参与者的身份参与到教育教学的活动中来,切身体验成为教师的感受。(4)建立调整专业机制。当学生充分了解自身专业,发现找到自己更喜欢的专业时,能够通过学分转换的方式帮助学生调整专业。(5)建立就业追踪与帮扶政策。高职师范生毕业后走上就业岗位,职业规划引导中心通过电话回访、邮件追踪等方式关注师范生职后情况,建立长期的职业引导机制,了解高职师范生就业后的适应情况、学习情况等有针对性的开展职业指导,以此完善高职师范院校的职前培养与职后培训一体化政策和机制。

(二)加快学校教育改革方面

1.明确培养目标,构建职业核心素养框架,培养师范生理性思维、批判质疑的精神

北京师范大学林崇德教授指出要构建具有中国化的学生核心素养要从培养学生的人文积淀、理性思维、批判质疑、勇于探究、乐学善学、勤于反思等方面着手。[10]高职院校师范生的职前培养不仅要重视师范生的通用岗位胜任能力,更要提升师范生的的核心能力和关键品质。第一,培养具有人文精神的准教师。教师对人的终极关怀直接关系到人的内在价值的彰显,关系到对学生个人价值和个体差异性的关注。第二,培养具有批判精神的准教师。批判精神和能力是一个教师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前提,培养具有批判精神的教师促使其批判继承人类历史文化,并在此基础上继承与创新。第三,培养具有反思性学习意识的准教师。反思性实践是教师教育教学快速成长要的重要途径和手段,高职师范生的职前培养要注重学生实践能力的提升,开展研究型合作性学习。第四,培养学会学习的准教师。学会学习的能力不仅能够帮助学生完成现有知识的学习还能够为就业以后的适应生活做准备。第五,培养具有创新精神的准教师。

2.完善课程标准,实现课程评价多元化

(1)制定合理的课程目标。课程目标的制定直接关系到课程实施的效果及课程实施的目的。以课程目标为指导,不仅重视高职院校师范生专业的知识教育,同时也要逐步在课程教学中渗入职业核心素养的教育。(2)丰富通识教育课程。培养具有人文底蕴的学生,注重通识性教育,开展种类多样、范围广阔的专业选修课和公共选修课。通识教育课程能够培养学生广泛的学习兴趣、完整的知识结构、宽广的视野等,通识教育课程能够有效提升学生的人文精神人文地域。(3)合理安排理論课程与实践课程。理论课程能够丰富学生的专业知识素养,实践课程能够锻炼学生的实践能力。为高职师范院校提供实训、实习基地,微格教室、心理宣泄室、沙盘游戏室等。(4)课程评价的方式多元化。多元化的课程评价方式能够兼顾不同特长与发展的学生,鼓励学生根据自身能力与性格的特点发展自身特长。

3.更新课程资源,自主开发校本课程,培养师范生勇于探究、问题解决的能力

高职师范院校要充分利用自身地域的特点和优势,因地制宜,不断吸收优秀的民族文化传统,选择适合高职师范生学习的课程资源,建立高职师范院校的动态课程资源库,拓宽学校课程资源建设的类型。校本课程开发需要充分调动学校教师、行政人员、学生的参与积极性。将高职师范生纳入到课程内容选择的参与者当中,既是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的重要方式,同时也能够在了解师范生主观意愿的同时锻炼师范生的探究合作能力。

4.创造发展平台,建立教师学习共同体,营造具有人文底蕴的校园环境

教师是学校文化建设的主力军,也是学校文化建设的灵魂所在。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要充分汲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因子、革命文化与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传统。营造良好的氛围和环境,首先要大力引进高层次高水平的教师。清华校长梅贻琦曾说,大学之大,不在高楼,而在大师也。通过高层次水平的教师带动学校整体的学习氛围、校园文化的建设与发展。其次,建立教师学习学术共同体、建立教师与学生的交流平台,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和环境。第三,完善图书馆的建设,建立学生学习交流共同体。增加电子书籍及纸质书籍,吸引学生积极扩大自身的视野,完善知识体系。高职师范院校建立与本科院校的帮扶机制,开辟高职师范生提升、进修途径,充分挖掘本科院校的资源优势,建立高职师范院校的长效改革机制。

5.引进专业人才,提升学校综合实力

习近平指出人才是党执政兴国的根本性资源,是事业发展最宝贵的财富。高水平高学历的优秀教师队伍是高职师范院校综合实力的重要表现。高职师范院校应通过制定各种优惠政策积极引进国内外、省内外的人才进校,建立高职院校人才储备库,通过引进专业技术性人才带动学校的文化建设和发展。尊重人才,爱护人才,充分发挥人才的专业优势并结合本校的发展实际,积极鼓励引进教师开展科学研究,以科研带动教学的发展。

(三) 加大国家政策资金支持方面

国家、地方政府要加大对高职师范院校的政策与资金有力支持。首先,地方政府和学校每年划拨专项资金制定相关的政策。完善高职师范院校的基础设施建设,如实训室、微格教室、心理宣泄室、沙盘游戏室、感统训练室的建设。鼓励高职师范院校充分挖掘本地区、本学校的本土资源优势开发适合高职师范生的校本课程。其次,搭建合作交流的平台。加强高职院校与地方幼儿园的合作交流。鼓励支持学校与地方幼儿园建立长期有效的合作机制,在幼儿园中小学建立实习实训基地这有利于高职师范院校为幼儿园中小学输送大量的优质人才。拓宽中外合作的交流平台。政府积极鼓励高职师范院校积极与国外学校建立合作办学的长期稳固关系,通过外派教师、国际学生交换、座谈讲座等形式促进中外高职院校的合作交流与发展。第三,设立专项资金大力引进人才,如为教师提供科研启动金、生活补贴、科研奖励等方式,吸引发达地区高学历高层次的人才求职,完善高职师范院校的教师的人员结构、学历结构、年龄层次,提高职师范院校的综合实力。

六、结论

高职师范院校高职师范生的职前培养与职后培训是长期性的、连续性的、整体性的浩大工程。高职师范生的职前培养是实现核心素养的重要途径,在核心素养思想的指导下,高职师范院校要改变传统的教育理念,改变课堂教学方式、选择贴合实际生活,能够促进学生实践能力与创新精神提升的传统授课模式。

参考文献:

[1]张鹏.蔡清田.“核心素养”在追求共性的同时也应注重差异性——基于差异视角的“核心素养”实现策略分析[J].教育理论与实践,2017(28):49-54.

[2]張紫屏.基于核心素养的教学变革——源自英国的经验与启示[J].全球教育展望,2016(7):3-13.

[3]张光陆.学生核心素养视角下的教师知识发展[J].课程·教材·教法,2018(3):62-67.

[4]李韧青.论中国传统价值取向对教育的影响[J].江西科技师范学院学报,2003(6):9-11.

[5]贾瑜.宋乃庆.课堂教学文化对学生核心素养影响的实证研究[J].江西师范大学学报,2018(5):122-129.

[6]丁钢,李梅.中国高等师范院校师范生培养状况调查与政策分析报告[J].教育研究,2014(11):95-106.

[7]刘晓燕. 新形势下中小学教师职前培养的改革研究——以福建X大学为例[D].福建师范大学,2016:43.

[8]林崇德.构建中国化的学生发展核心素养[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7(1):66-73.

猜你喜欢

核心素养策略
我的手机在哪?
思想教育视域下公民核心素养教育的研究
如何培养学生的化学核心素养
作为“核心素养”的倾听
“1+1”微群阅读
向着“人”的方向迈进
核心素养:语文深度课改的靶向
高考数列复习策略之二
Passage Fou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