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社团建设模式探讨
2019-09-10路兆媛
路兆媛
摘要: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和任务之一,就是使学生养成良好的心理素质,提高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隨着学校对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大力推进,各类心理健康教育社团也纷纷涌现。本文结合注意力训练社团开办三年来的探索实践,从心理健康社团开设的意义、组织架构的搭建、社团制度的建设与完善等方面进行探讨,为准备建立与正在发展中的心理健康教育社团提供模式参考与工作借鉴。
关键词:小学 心理健康教育社团 建设模式
一、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社团及开设的意义
小学心理健康社团是由部分对心理学有共同兴趣和爱好的小学生自愿组织起来,通过开展各种形式的活动,提高个人的心理素质,培养良好的心理品质,充分开发个人的心理潜能,并对他人提供心理帮助的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的学生群体。它具有以下特征:
它是一种非正式学习。从主体上看,它突破了班级管理的固定化和模式化,成员的组成打破了年龄、班级和年级的界限,更加具有流动性,结构也较为松散;从活动场所看,它不拘泥于教室和校园,相对自由,可以在校内,也可以在校外,可以是有形的,也可以是虚拟的;从学习的方式上看,它不以通过语言获得为主,而是通过模仿、识别、协作等来学习;从建立的基础看,它首先是一个兴趣共同体,参与的成员都是对心理学有共同的兴趣和爱好,并自愿组合在一起的学生群体,当然,由于小学生本身的自主性不强,兴趣爱好发展还没有完全定型,需要学校和教师的组织引导。
它是一种实践性教育。社团生活主要是在社团成员的活动与交往中进行的,在这样的教育中起重要作用的不是课堂上权威的说教,而是学生自身的体验。这种独特的体验正是社团生活的主要价值所在,体现了“体验式学习”“做中学”“教学做合一”的教育思想。它突出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使社团成员在倾听、交谈、分享、讨论、游戏的过程中了解自我,认识自我;能够端正学习动机,调整学习心态,正确对待成绩;学会与老师、同学交往,逐步培养开朗、合群、自立的健康人格;学会体验自己的情绪并正确表达自己的情绪;逐步适应生活和社会的变化。
它是一个“自治性”的学生组织。相对于传统课堂“老师讲,学生听,老师教,学生被教,老师选择学习内容,学生适应学习内容”的做法,在社团生活中,老师的介入相当少,他们和学校起的是指导和服务的作用—为社团指明方向,在通向这个方向的道路上给每个成员留有自由选择和发挥个性的余地。学生拥有相当多的自主权,从社团活动目标的确定、方式的选择、过程的实施到社团日常事务的处理都主要依靠学生独立完成或指导老师协助学生完成,从而实现学生的自我管理、自我教育和自我服务。
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社团开设的意义体现在:
1.提高了学生自我心理健康教育能力
通过开设心理健康教育社团,社团成员可以习得一些心理调节的知识、方法,提高自身心理承受能力,预防和克服生活中的心理问题,培养健康的心理素质,完善人格。不断正确认识自我,增强调控自我、承受挫折、适应环境的能力,使每一个学生在人际交往、学习能力、个性培养等方面自主、和谐发展,最终形成良好心理品质,提高生活质量。
2.有利于积累心理健康教育经验,形成特色心理健康教育模式
开设心理健康教育社团是开展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途径和方法。针对不同年龄层次的学生及不同特质的学生的心理特点开设的各种心理健康教育社团,不仅为学生提供了一个展示自我的平台,一个相互学习、相互交流的机会,促进了心理健康教育知识的普及,丰富了校园文化。同时,在实践中摸索出一条适合我校实际情况、行之有效的心理健康教育社团的可行性模式,丰富理论基础并为相关社团的开展提供借鉴。
3.有利于社团管理机制的研究
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社团虽然是“自治性”的学生组织,但要在学校有关部门的扶持、监督、协调下开展活动,要有完善的章程,有规范的社团成立、注销制度,社团基本信息登记制度,社团管理办法,社团激励约束办法等规范的管理机制,从而推动社团健康成长。通过开展心理健康社团可以在实践中不断修订其管理机制及活动保障制度,完善社团的活动形式、活动时间等运作模式及辅导方案等,使社团向规范化、专业化方向发展。
二、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社团组织架构的搭建
心理健康教育社团作为学校社团的一个种类,它是校园文化建设的一部分,但同时因为它还承担着一定的普及性心理健康教育任务,它也是学校思想教育的主阵地之一,这就决定了它的定位有别于单纯以兴趣为主的文体类、学习类社团,其组织架构也有自身的特色。
这7种关系是:
1.扶持、监督、协调、研究:政教处是学校负责学生思想品德教育和管理的职能机构,代表学校对社团进行管理。首先,政教处对心理健康教育社团的设立要进行扶持。另一方面要监督其成立,对书面申请、章程、指导教师等进行审查,认真履行审批手续;对社团的类型、规模、数量、活动的开展等方面要加强合理引导;协调学校、各社团、指导教师、社团成员、社会之间的关系;尊重和鼓励社团的自我管理、自我教育和自我服务,尽量减少干预,给社团创造一个宽松、自由的发展空间。同时,政教处在对心理社团的管理中进行全方位的调查和理论研究,形成一套符合学校特色的社团建设、发展、教育相结合的路子。
2.指导:由于小学生年龄较小,自主能力有待进一步提高,因而指导教师从社团的成立、建设、活动主题的确定、方式的选择、过程的实施等方面都要进行指导,有目的、有计划地协助社团成员完成好各项工作,最终实现学生的自我管理、自我教育和自我服务。
3.制度上鼓励:学校将心理健康社团成员的社团活动成绩以课外素质拓展学分形式记入学生的综合素质考核中,并在评优评先方面进行适当倾斜,这将有利于提高学生参与社团活动的积极性。
4.鼓励:在社团指导教师的聘请方面,学校应给予一定的政策支持,如为指导老师计算工作量,按教学工作量的标准发给老师适当的津贴,对优秀社团的指导老师进行表彰,将指导社团工作作为评优评先及晋升职称的重要标准,安排老师进行专业培训,以此吸引老师参与社团工作并提高积极性。
5.参与:这里的参与不仅指参与活动,还包括活动的策劃、组织、推广及社团的日常事务管理,让社团成为社团成员实践的阵地,并在实践中学会团结、协作。
6.服务:通过开设社团,为学生提供了一个展示自我的平台,一个相互学习、相互交流的机会。
7.辅助:网络有其便利、快捷的优势,它作为一种辅助手段可以帮助实体社团更好地进行宣传、组织和管理,弥补其不足,如可以通过网络发布活动文字资料、图片、视频,通过网络实现社团的登记、注册、考核、评选等,但社团作为一个实践性的组织,网络社团绝对不可代替实体社团。
三、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社团制度的建设与完善
建立健全的社团规章制度是社团自主运行、健康成长的保障。社团制度根据2012年教育部出台的《中小学心理健康指导纲要》的精神,参照高校较为成熟的社团工作管理制度,并结合小学生年龄特点和本校的具体情况而制定。最基本且必要的社团制度有《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社团章程》《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社团创建宗旨及机构设置》《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社团活动考评细则》。
《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社团章程》用以确定社团成立的宗旨、方针、任务,社团的入社条件、入社程序、权利义务及社员的注销,社团的干部任免制度、具体工作职能等。
《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社团创建宗旨及机构设置》用以确定社团开设的意图、目的、核心任务,如洛阳地矿双语学校“舞动的太阳”注意力训练社团的创建宗旨是:培养学生注意力,改善学习状态,重塑学习自信,提高学习效率,从而提高学习能力和学业成绩。具体来说,第一,培养学生感知和记忆一般心理过程的注意力;第二,培养学生思维、想象高级认知过程的注意力;第三,通过多种注意力训练项目的练习,学生能意识到注意力的重要性,对注意力有积极的态度,改善注意力的品质,掌握提高注意力的方法,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组织机构用以明确社团成员在这个特殊群体中的相互关系和地位作用,为每个成员具有什么地位、拥有什么权利、承担什么责任、发挥什么作用,提供一个共同约定的框架,如以上社团对社长、副社长、心理小组组长的职能做了具体规定。
《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社团活动考评细则》用以加强学生社团工作的制度化、规范化、透明化,从而保证社团工作的有效推进和社团成员能力的不断提升。以“舞动的太阳”注意力训练社团为例,其考评办法分为五个部分,即内部建设组织规范、社团活动保障健全、社团活动特色突出、活动开展丰富效果好、材料上报及时规范,每学期通过对以上五项内容进行量化考核,评出“优秀社团”“优秀社团干部”“优秀社员”,并对社团评定优秀、良好、合格等级,对前两项等级的指导老师给予工作补贴。
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社团一方面能够扩大心理健康教育的宣传度和普及面,另一方面能够真正服务于学生的心理健康,帮助学生在校园生活中解决实际的困扰与迷茫。心理健康教育社团的规范发展是扩展心理健康教育途径的有效方式,也是扎实推进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有力保证,有利于学生素质的全面提升。
参考文献:
[1]王莹莹.互联网背景下高校学生体育社团模式的重构[D].上海:上海交通大学,2008.
[2]赵瑞情.中学生社团生活研究[D].上海:华东师范大学,2008.
[3]陈晓,王成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社团建设模式探讨——以江苏理工学院商学院为例[J].牡丹江教育学院学报,2015(10).
[4]苏跃飞,童卫军.高校违纪学生社团矫正研究[J].社会科学战线,2011(03).
[5]邬桐.大连市普通高校研究生体育社团现状的调查研究[D].大连:辽宁师范大学,2008.
本文系2016年度河南省基础教育教学研究项目一般课题《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社团模式的规范管理与实践研究》(课题编号:JCJYC16170375)研究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