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院校联合”培养临床护理教师师资的研究进展

2019-09-10熊琴张莹段宝凤董萍张莉莉黄彤萍

中国典型病例大全 2019年5期
关键词:培养策略

熊琴 张莹 段宝凤 董萍 张莉莉 黄彤萍

【摘要】临床护理教育活动是培养一线优秀护理人才的重要手段,而良好的临床护理教师对于临床护理专业教学质量的提升有极大的影响,因此,为了更好的促进临床护理专业课堂教学活动的规范化开展,就需要特别注重对临床护理教师师资队伍进行建设。院校联合主要是学校与医院联合,其在培养优秀临床护理教师上具有很强的优势,在实际中,要充分发挥院校联合的作用,打造一支高素质、高水平的临床护理教师队伍,从而更好的满足临床护理专业人才发展需求。

【关键词】院校联合;临床护理教师;培养策略

前言

目前,在临床护理教学中还存在很多问题,从而影响到其教学质量,制约到护生今后的工作水平、护理能力。实践表明,临床护理教学质量与教师本身的综合素质有极大的关联,特别是教师的理论知识水平、实践操作技能、职业素养、教学手段等,所以在实际中,学校需要特别注重对临床护理教师进行专业的再教育,不断提高其各项水平,从而更好的开展临床护理教学活动。

1当前临床护理教师队伍存在的不足

1.1师资力量不够

新时期下,护理人才已经成为我国十分重要的人才,特别是高级护理人才,更是我国的紧缺人才之一,加强护理人才培养对于我国整体发展都有极大的影响。近年来,我国各高校的护理专业招生人数持续增加,而与之相对应的是护理专业教师数量却难以有效提升,这就造成了护理教师紧缺,难以高质量的开展课堂教学活动。同时受各种因素的影响,学校对于护理专业教师的再教育力度不够,现有的护理教师要么是缺乏良好的实践能力,要么是缺乏丰富的教学经验,高素质的综合型临床护理教师数量很少,从而制约到护理专业学生的良好发展。

1.2教师队伍结构不合理

在我国,护理教育发展相对西方国家要晚很多,这也在很大程度上造成了护理专业教师结构的不合理,首先是在学历上,很多护理教师都是本科、大专学历,硕士、博士学历的比较少;其次从教师来源看,大多护理专业的教师都是由高校毕业生承担的,这些教师大多缺乏专业的临床经验、临床技能,很难为护理专业学生开展高质量的实践教学活动;最后是从教师的年龄结构看,中青年教师虽然数量比较多,但是教学经验不足,而老年教师虽然具有丰富的教学经验,但是其掌握的知识已经难以满足现代护生的发展需求。

1.3教师实践能力不足

对于护理专业,其本身就是一门实践性极强的专业,但是受传统观念的影响,在护理专业教学中,存在理论教学与临床实践教学相互脱节的情况,这就制约了护生的综合发展。究其根本原因是护理专业教师本身的实践能力不强,教师难以深入到临床一线,开展护理工作,不熟悉护理工作的具体要求,其掌握的知识大多停留在纸面上,这必然会对其课堂教学活动的开展带来影响。

2. 院校联合下的临床护理教师队伍培训策略

2.1 全面加强院校合作

学校虽然具有良好的教学资源,但是其本身并不是临床一线,所以护理专业教师掌握的知识偏重于理论化;而医院本身具有良好的实践资源,却又缺乏相应的教学资源,因此,可以全面加强学校与医院之间的合作,构建临床护理教师培训场所,打造一批理论知识扎实、实践技能良好、职业素养强的高素质临床护理教师队伍。在院校联合下,每一个临床护理教师最少需要学习20个课时,同时要参与到集体活动中,学习临床实践技能、实践教学方法等。要针对多媒体课件的制作、教案书写、授课中的言语表达、师生交流等问题进行专门的培训。通过院校资源的优势互补,不仅可以为临床护理教师提供一个综合的交流场所,同时还可以全面提升临床护理教师的教学能力,为实际临床护理课堂教学质量的提升打下了良好基础。

2.2 实施规范化培训模式

规范化培训模式是一项系统的培训方案,其涉及到专项培训、教学示范、教学竞赛、岗前培训、以老带新、在职攻读等几个方面,在院校联合下,开展临床护理教师培训活动时,可以对教师的职业道德、临床教学技能、科研能力、临床实践水平、相互学习能力等进行全方位的培养,极大的提升了临床护理教师的教学水平、实践水平、专业水平、信息获取能力、创新能力,在保证了临床护理教师具有扎实理论知识的基础上,提升了临床护理教师的临床操作熟练度,促进了综合型教师队伍的建设。

2.3 开展互动交流模式

互动交流模式主要是学习者之间、学习者与教学者之间进行相互沟通,分享自身的学习感悟、思想,实现信息的广泛交流,在互动中提升学习者与教学者的各项能力。在院校联合下通过互动交流模式培养临床护理教师,可以让临床护理教师与其他学习者进行相互沟通,或者是有学校教师与医院教师实施双向授课,学校教师为医院教师讲解理论知识,医院教师为学校教师讲解实践知识,促进双方的提升。实践表明,互动交流模式的开展,可以全面促进临床护理教师的人际沟通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创新能力等的提升。

2.4 导师制培训模式

这种模式主要是由1名带教教师带领1-2名临床护理教师进行学习,针对临床护理教师进行详细、全面的教学培训及技能传授,改变以往的大集体培训方式,让临床护理教师可以在一对一、一对二的全程导学下得到提升。实践表明,导师制培训模式可以全面拓展临床护理教师的知识面,提升其教学能力,同时这种模式具有很强的弹性,可以避免临床护理教师的学习、工作时间冲突。

3.总结

综上所述,随着现代医疗服务水平的提升,临床护理教师不仅要具有相应的理论知识,更需要掌握临床护士的核心能力,所以在实际中,要借助院校联合的优势,打造一支理论知识丰富、实践技能优秀、职业素养高超的综合型临床护理教师队伍,提升临床护理教师的实践教学能力及科研能力,从而满足现代护生的发展需求。

参考文獻:

[1]孙秀琴,刘雅清.院校联合培养临床护士兼职教师综合素质探讨[J].全科护理,2017,15 (9):1137-1138.

[2]李黎明,吕欢,夏明,等.院校联合定向培养ICU专业护士的探索与实践[J].中国护理管理,2015,15(4): 448-449.

[3]唐袁虹,赵淑敏,吕敏.“院校合作”培养管理模式对提高临床护理教师教学能力的策略研究[J].中华全科医学,2015,13(9):1531-1533.

[4]李玲.智慧教室模式下的高校教师教学技能提高策略[J].高教学刊,2018(15):132.

[5]应克荣,廖军和.应用型高校教师实践教学能力的现状及提升策略[J].淮北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6,15 (3):118-120.

*基金项目:2018年昆明医科大学教研教改课题 课题编号:2018-JY-Y-091

△通信作者:张莹

猜你喜欢

培养策略
培养数学学习兴趣的几点尝试
小学中年级学生数学计算能力培养探究
新课改背景下的中职数学学习反思能力的培养
小学教育中同伴关系的重要性及其培养策略
网络环境下大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培养策略
浅议学生问题意识培养策略
高中政治教学中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策略初探
高中体育教学中创新意识的培养
巧设任务,发展数学思维能力
历史教学中学生证据意识的培养策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