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科学素养在学科整合中的积极意义

2019-09-10余沁沅

科学导报·学术 2019年51期
关键词:积极意义学科整合科学素养

余沁沅

摘  要:课程改革是教育改革与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当前世界各国注重促进学科融合,发展学生综合能力,以学生核心素养模型来推动和促进课程改革的发展成为重要方式。现代学生的核心素养是衡量学生全面发展的主要表现形式,而作为学生的核心素养之一的科学素养的形成和落实,影响着学生核心素养的质量。本文从学科课堂教学的现状及认识误区的分析入手,阐述了科学素养在学科整合中的意义。

关键词:科学素养;学科整合;积极意义

2014年教育部研制印发《关于全面深化课程改革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意见》,提出“教育部将组织研究提出各学段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体系,明确学生应具备的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1] 学生发展核心素养,是指学生应具备的、能够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

建构主义观点认为:科学本质上是一种科学探究活动。它强调科学知识是暂时性的、主观的、建构性的,它会不断地被修正和推翻。所以科学素养从本质上讲,就是让学生体验科学研究的过程与方法,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科学能力和科学情感。

科学探究活动的主要步骤包括:提出问题、猜想或假设、设计实验和制定方案、进行实验收集证据、分析论证、评估、交流与合作。整个过程涵盖了体验生活情境、发现问题、开展行动和反思行动经验。

一、学科课堂教学的现状及认识误区

(一)学科课堂教学的现状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深入发展,教师的教学观念和教学方式也发生了变化,教学手段的多样性和艺术性使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有了很大的提高,师生双边关系也向民主和谐方向发展。课堂气氛活跃了,课堂形式改变了,学生的参与度也提升了,但是看似发生了巨大变化的课堂背后却有一个残酷的现实——学生的学科素养没有发生明显的变化。有时课堂上看似热闹,人人在动手,但是最后竟还不清楚开展探究要解决的问题是什么,玩得高兴但真正的收获甚少。

(二)认识误区

1.学科化倾向:把科学探究活动编制成一套知识和技能体系去传授。由于我们的课程标准是以学科知识为导向,追求知识体系的科学与完整,内容往往是脱离现实生活的较为抽象的学科知识,而没有以培养学生相应的学科能力为核心组织课程内容。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难以将抽象的知识和现实世界发生联系,许多时候无法运用学过的知识解决现实生活当中出现的问题,成为只会背诵、解题的“机器”,缺乏问题解决能力、创造性思维等等。

2.脱离儿童:儿童未经历提出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也未产生自己的想法。积极的参与科学探究活动是学生的核心素养在具体学科具体学段的具体体现。我国的课程标准中主要是对课程内容的界定,虽然从内容、能力和情感态度价值观三维角度对课程进行说明,但是在能力维度上缺乏明确、具体、可操作化的以及能够用于评价的能力表现标准。

3.脱离社会:未把社区生活、地方文化作为科学探究活动课程的内容,亦未把培养社会责任感和热爱生活的情怀作为重要目标。我国现行课程标准中教学建议与课程资源使用建议等方面描述得相对较笼统简练,没有体现学科特色,缺乏具体学科如何实现学生具体学科能力的相关建议,不能够有效地指导教师组织课堂教学。

4.虚化与形式化:教师过度注重教学过程的形式化,看似热火朝天的课堂气氛下实则空洞苍白的内容,根本无视学生的课堂参与活动,沦为“空无课程”或“点缀性课程”,更不要提科学探究活动的正常进行。

二、学科整合

什么是学科整合?不管如何定义,其实就是各学科互相渗透,互相融合,优化组合,使各学科之间相互补充,相互促进,从而提高各学科的教学质量。学科整合的目标是为了推进素质教育的发展,有效利用各学科的教学资源,以及在各学科教学中获得的知识技能,来全面提高教学效率,促进教学质量的提高。直接点说就是各学科相互配合,互惠互利,达到减负增效的目标。[2]

在实施学科整合时科学探究活动则成为贯穿始终的手段:围绕学科课题展开深度研究,倡导“深度学习”、让学科知识回到真实的生活情境,倡导“连接学习”、转变知识观,将学科转化为探究问题、注重探究过程的生成性和创造性、以学生的学科思想和学科素养为根本目标。

杜威写道:“使每个学校都成为一种雏形的社会生活,以反映大社会生活的各种类型的作业进行活动,并充满着艺术、历史和科学的精神。当学校能在这样一个小社会里引导和训练每个儿童成为社会的成员,用服务的精神熏陶他,并授予有效的自我指导的工具时,我们将拥有一个有价值的、可爱的、和谐的大社会的最强大的并且最好的保证。”通过学科整合,生成生活探究主题课程,围绕“亲近自然、了解社会、认识自我、动手操作、科学探究”等方面而组织主题。比如六年级数学在学习了容积单位以后就有一个综合实践活动:测量浪费掉的水。在这个综合实践活动中,不管是对生活中浪费水的调查还是对浪费掉的水的测量以及制定节水宣传方案,全部都离不开科学探究活动,只有在进行最后的数据处理的时候,才用到数学里边的容积计算公式。由此可见,科学探究活动具有不可或缺的作用。同样,在其它学科的学习中,也可以整合科学探究活动的手段。比如:农村孩子们把自家田野里的麦秸加工后制成工艺品、艺术品;孩子们用铅笔屑制成“铅笔画”……

三、积极意义

科学素养的构建离不开科学探究活动,而科学探究活动融合到学科整合中必然带来教学理念与行为的改變:教学由教师向学生单向传递知识和训练技能,转变为教师与学生合作探究问题、创造知识。科学探究活动同样是师生合作探究学科问题、生成学科理解、创造学科知识的过程。科学素养的形成将给学科整合带来积极的实践意义。

(一)促进教师专业发展

学科整合要求教师能对各学科教学有着一定的认识,他必须去努力关注各学科的教学内容和教学进度,经常进入其他学科教学的课堂,学习每门学科的教学方法及其在本学科教学中值得借鉴的教学方法。科学素养的形成就要求教师要因地制宜创设情境(可以利用自然条件、地域条件、人文条件等),根据教学内容的性质和学生的情况,分别安排观测、实验、游戏、分类、问题解决等活动,让学生在具体的教学情境中,大胆进行科学探究,因为探究既是科学学习的目标,又是科学学习的方式。基于以上认识,就要求教师不断学习,促进专业发展的途径。

(二)强化核心素养的形成

科学素养在学科整合中的形成,使学生通过各学科的学习来形成其核心素养,学科的内容标准和如何进行学科教学成为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基本保证。科学探究活动需要结合本学科本学段学生需要形成哪些核心素养来安排学科知识,根据培养的素养和学科内容的特点进行有针对性的教学建议,以促进学生核心素养的形成。

(三)影响教育改革的成效

我国所进行的教育改革都是围绕素质教育这个总目标的,任何改革,都应该以全面提高学生素质为前提。科学素养的形成就是为了适应社会发展,甚至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即创造能力和创新精神。因此,如何将各门学科的知识和技能进行整合,使各科知识技能融汇沟通,把科学探究活动渗透到各门学科中,培养学生更加全面、更加灵活、更加丰富的才能,是非常符合当前教育改革的需要的,也是影响着教育改革成效的重要环节。

综上所述,科学素养在学科整合中的作用不可忽视,科学探究活动在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上具有积极的辅助效果。

参考文献

[1]  《教育部关于全面深化课程改革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意见》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2]  蒋媚,《新课程校本教研问题与指导》,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年6月第1版

猜你喜欢

积极意义学科整合科学素养
让学生的科学素养在学科的交叉渗透教学中得到提高
如何培养学生真实记录的科学素养
关注实验数据 提升学生科学素养
探讨小学数学教育策略
管理沟通应用对企业业绩的积极意义
广挖资源深度整合巧用技术
深化课改的五个着力点
中职信息技术课堂评价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山西省医养结合养老模式的必要性分析
壁画艺术在美术教育中的积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