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以毕业生思政教育为主抓手科学促进良性就业新思路

2019-09-10李静怡

科学导报·学术 2019年51期
关键词:思想政治教育

李静怡

摘  要:毕业生就业问题一直是我国建设过程中的热点问题,而毕业生思想建设与教育对促进毕业生良性就业的重要,在对毕业生就业管理过程中一直被忽略。因此本研究将着重围绕对毕业生思想教育工作进行探讨,为相关教育工作者在对毕业生良性就业的管理方面提供思路。

关键词:毕业生思想;思想政治教育;就业思路

随着我国社会的不断发展。经济水平稳步提升,教育水平的高低成为我国民众关注的热点,而毕业生的就业率是评估高校教学水平的一大关键。但是目前在经济增长方式不断变化,高校不断扩招,毕业生人数在总体水平上呈上升的趋势,人才市场对毕业生的需求量达不到毕业生人数增长数,很大程度上影响了高校毕业生就业率下降的问题。但我们在对毕业生进行调查时发现,除了外部因素制约着毕业生的就业率,还有来自毕业生自身的愿意,高校在对学生进行教育的同时往往忽略了思想上的教育,这样就使毕业生在思想上还没有做好足够的准备去融入即将进入的社会环境,而这种不稳定的思想状态将直接影响到毕业生找工作的积极性,进而极大地降低了毕业生的就业情况,因此,本研究将对相关问题进行深度的探讨,以期引起相关院校的注意,对该问题引起足够的重视,并不断改进[1。

1.目前毕业生在思想上的突出问题,及该问题引起的行为反应

部分毕业生在就业的阶段,对人生的不确定性以及找工作的急切要求下,易忽视最后阶段的学习任务,对学生顺利毕业造成影响,对这类学生后期找工作的顺利进行埋下隐患。

在诚信缺失的问题较为突出,部分毕业生在大学期间就对作业及课程等的完成上习惯性地抄袭,更严重的是通过作弊的手段完成考试,甚至通过各种借口而逃课等,这些行为在整个大学期间未能得到很好的思想教育工作的辅导,使该类毕业生在社会责任与道德的意识不足,在就业过程中造成诚信等的问题愈加严重,尤其是在简历制作的过程中造价等的问题。同时,该类学生在就职的过程中易养成铤而走险的习惯,在利益的激化下,易触犯法律的底线,进而形成犯罪。

另外,毕业生在选择就业是优先选择经济发展度高的大都市,在就业时的选择过程中会下意识选择高薪职位与高度发展的城市,这就造成该地区的应聘高位趋于饱和,直接影响毕业生的就业率,而部分经济发展度不高的小城市,在人才的需求上得不到满足,这就直接造成了人力资源的分配不合理,也是人力资源的浪费。

部分学生在毕业生承受挫折的能力弱,心理承受能力小。目前的高校與其说是学校,不如说是为各位学子融入社会环境的中转站,在当今社会背景下,就业形式不断严峻,易使某些心理承受能力差的学生产生巨大的心理压力,尤其是在找工作的过程中进展不顺利的情况下,易陷入自卑或是自我怀疑的情绪中不能自拔,这就对该类型的学生在找工作的过程中不断陷入自我否定的恶性循环,造成就业难等的问题。

2.高校对毕业生的思想教育在其就业过程中的重要作用

通过前面的探讨我们意识到并了解了高校毕业生在如今不断发展的社会背景下,在思想上存在很多不足。因此,我们认为高校对毕业生的思想教育工作是高校在学生培养过程中最重要的工作之一,在引导高校毕业生树立就业观念上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教育部在2006年就已经强调了,高校的教职工与教育工作者在对待毕业生就业问题时,要做到将毕业生的毕业、思想、理想和信念等的教育相结合,通过这些教育手段将毕业生在就业上存在的实际问题进行解决,并加强引导正确的结业观念的树立,帮助毕业生实现个人的价值,并在此基础上满足国家对人才的需要,尤其是毕业生在离校前期对其在思想政治上做好充分的教育工作,做好走上社会的心理建设。

当然,由于在大学期间,各高校对高校学子在思想上不断地进行各环节的教育,为今后在就业关上的树立起到一个良性的效果,心理素质也从高中毕业时的不成熟走向成熟稳定,且通过不断地交流学习过程,毕业时做到能够独立思考,在认知的能力与分析能力上都得到了增强,为其就业时在思想上和能力上都做好了充足的准备条件[2。

3.加强对毕业生的思想建设手段

高校应抓好对毕业生思想政治教育在教育内容上的构建:首相各高校要明确在毕业生就业问题中的指导地位是坚持毕业生的思想政治教育。毕业生的成长方向和成长过程中是否成才,在很大程度上是受思想政治水平的影响,并在此后的过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是以在对毕业生的思想教育体系构建过程中,要将国家对人才的需求与毕业生实现自我的价值相互关联,并引入正确向上的价值观,这里就要求,在对毕业生进行思想教育的过程中,对毕业生提出相应的要求,要求毕业生在工作与生活中做到负责任、有事业心等。让毕业生认清自我的前提下,努力实现自身的价值,并为国家的发展建设献出自己的一份力,进入到国家真正需要的地方,实现人才培养的真正价值;另外,毕业研究生在心理上的成熟与监考将为毕业研究所在今后步入职场提供一个坚实的基础,因此高校教育的过程中,加强毕业生在心理健康上的教育必不可少。一个健全的、完善的心理条件,在面对工作中存在的挫折与焦虑等情绪时,可以起到一个很好的调节作用,为其在决绝问题的积极性上也起到了促进的作用。教育工作者,在这方面体系的构建中,可对存在相关需求的学生进行定期的讲座与线下线上的交流工作,不仅要完成对存在该问题的学生在心理问题上的疏导,更要为相对应的学生在如何适应于调节心理问题的方法上进行指导,帮助他们正视竞争与压力的存在。

高校对毕业生本身的思想教育:在对毕业生的思想教育的过程中,教育者首先应该明确的一点是,思想教育的主体是即将面临就业压力的毕业生,在明确毕业生存在的普遍问题与针对性的问题时,我们要明确对其教育的手段。在进行思想与政治教育的构建与学习过程中,教育者应该了解到,毕业生思想政治观念的树立,并不是一蹴而就的过程,需要一个相对较长的时间进行整体思想上的建设,这就要求,在学生进入校园的时候起,教育工作者就应该加强学生在职业上的思想建设,为还未对职业社会有认识的学生提供一个了解相关层面的突破口。在实施的过程中,相关的教育工作者可将相关部分的内容加入到新生的入学教育内容中,让新生在加强自己专业的知识在未来就业与职业发展的过程中,需要满足的专业素养、与在成才道路上的目标方向的确立、如何实现自己的目标、且在这个过程中与国家的建设相结合等方面进行思想上的教育。同时,可以安排已经毕业的优秀毕业生为还未建立先关思想的学子进行心理与实践过程中的思想建设历程,引导到在校学子构建积极乐观的就业观,增强在校生的责任心与敬业心,为其在毕业时做好前期的就业选择与心理和思想上的建设起铺垫作用。

教育工作者在毕业时提供就业信息上的支持:毕业生在就业的过程中,对就业信息掌握的不全面,为其在思想上带来了巨大的压力,并且信息过少将直接影响到毕业时的就业。因此,在就业时思想指导的过程中,增强为毕业生提供就业信息的意识,是相关思想建设的教育工作者的重要工作之一。在这个过程中,需要教育工作者关注想必也是的成长、并将毕业生的就业放在首要位置,主动为毕业生提供重要的就业信息。为处在焦急过程中的毕业生做好就业政策相关知识的辅导,在国家制定的就业政策上,做好宣传与落实的工作。使毕业生明白自身在就要过程中与用人单位、学校之间的关系,和这三个个体之间对应的责任、可行使的权利各自的义务。为毕业生在就业的过程中保障自我的利益不受损伤提供相关知识上的补充,与相关思想上的教育;另外,教育工作者要做好对毕业生在就业过程中的指导工作,发挥自己手中的资源,鼓励毕业生就业与自主创业等[3]。

结语

高校学生是我国国家建设过程中重要的人才资源储备场所,是我国最宝贵的财富之一。在毕业生就业方面的良好管理,对维护社会的稳定与校园实力的进一步发展有着极大的促进作用。而思想教育水平的提高,为毕业生更好地从校园迈向社会起到一个很好的督促与过渡作用。因此,各高校相关的教育工作者在认清毕业生在毕业生存在的思想上的问题的基础上,采取有效的应对手段,并积极探索新的内容体系,探索寻找符合当下社会背景的科学的方法,为毕业生的构建正确向上的就业观努力奋斗,以达到科学促进毕业生的良性就业。

参考文献

[1]  游少华. 以思想教育为核心推进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J]. 惠州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2):97-98.

[2]  裴海艳.谈高校辅导员如何做好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J].教育与职业,2007(17).

[3]  张玉强,谢春梅,石锋.高职院校全程化就业指导与思政教育的结合[J]. 中国大学生就业,2008,(15):41.

猜你喜欢

思想政治教育
运用新媒体进行思想引领的路径探索
文化传承视野下的独立学院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探究
优化国有企业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路径研究
高职学院大学生信仰迷失的原因及对策
浅析儒家思想对高校辅导员专业化的作用
加强思想政治课在大学慕课开放课程的地位研究
浅析红色文化与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新媒体语境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话语研究综述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创新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