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校音乐教育与民族音乐文化传承之关系

2019-09-10苏利雅

科学导报·学术 2019年52期
关键词:民族音乐文化音乐教育传承

苏利雅

摘要:高校音乐教育存在西化倾向,这对弘扬民族音乐文化带来挑战。高校需要将民族音乐作为艺术教育重中之重,渗透到音乐学科教学活动当中,处理好民族音乐文化传承与高校音乐教育之间的关系,让我国的民族音乐文化能够得到继承和弘扬。

关键词:高校;音乐教育;民族音乐文化;传承

高校是造就社会主义新时代人才的重要阵地,在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中举足轻重,而高校音乐教育在弘扬民族音乐文化中也使命重大。音乐作为艺术学科主要内容,其所蕴含的文化内涵,以及所具有的精神元素十分丰富。在我国高校音乐教学发展过程中,既要吸收不同国家的音乐文化精髓,更要注重民族音乐文化的传承,在历史发展进程中孕育的民族音乐文化是不可多得的宝贵财富。民族音乐具有的传统文化内涵颇为丰富。因此,在国家不断重视民族文化传承和发展的今天,高校需要将民族音乐作为艺术教育重中之重,渗透到音乐学科教学活动当中,让学生在获得一定音乐知识、技能基础的同时,对传统文化深沉内涵形成正确感知。正是民族音乐文化的沉淀为高校音乐人才的培养奠定了基础,在肥沃的文化土壤中才能孕育优秀的音乐人才,因此必须处理好民族音乐文化传承与高校音乐教育之间的关系,让我国的民族音乐文化能够得到继承和弘扬。

什么是民族音乐?我国的民族音乐,是一个包容面极其广泛的概念范畴。它既包含汉族音乐,也包含少数民族音乐;既包含传统音乐,也包含现代音乐;既包含民间音乐,也包含专业创作音乐。也就是说,凡是由中国人创作出来的、具有中国音乐总体风格的音乐作品,都可以说是中国的民族音乐。中国的民族音乐艺术是世界上独具特色的一种艺术形式。中华民族在几千年的文明中,创造了规模浩大的优秀的民族音乐文化,形成了具有深刻内涵和丰富内容的民族音乐体系。这一体系在世界音乐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音樂教学是弘扬民族音乐文化的重要手段和载体。在历史上,我国民族音乐文化基本上是靠民间艺人的传授或表演来传承。但是,民间艺人的工作具有不稳定性,加之民间艺人的社会地位低下,所以导致其很多局限性。民族音乐文化长期不受重视,少有人能主动、详细地了解民族音乐文化。在新时代的文化教育中,高校作为人才培养的主阵地,有责任、有义务在音乐教学过程中弘扬我国优秀的民族音乐文化。

民族音乐文化是高校音乐教学的基础。在高校设置音乐课程,首先应该重视民族音乐文化,以此作为音乐教学的重点,这是我们音乐教学工作者义不容辞的责任和义务。在教育过程中,更应该以此作为宗旨,努力发挥民族音乐文化的重要作用,帮助学生掌握新时代民族音乐文化的发展动态与趋势,使学生在全面认识民族音乐文化的基础上,促进文化素养以及整体素养的提升。然而现阶段的音乐教育出现了很多问题,逐渐的偏向西方化。因此,高等院校要强调以民族音乐教育作为音乐教学的根基,引导学生发现传统音乐的重要性和意义。只有打好教学中民族音乐文化这个根基,才能使音乐教学达到育人的效果,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使民族音乐文化得以传承。

音乐作为文化的重要因素,具有文化资源的重要意义。如今,我国的教育不断改革,强调综合素质——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进行民族音乐文化教育能够丰富学生的知识视野,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促进国民的音乐素养全面提升。多年来,高校音乐教育受西方音乐的影响较深,许多学校甚至只专注于发展西洋乐,不重视民乐,这就有失偏颇。总之,民族音乐文化的观念未能扎根学校的课堂、扎根音乐课本中,众多音乐课的教材包含过多的西方音乐内容,这显然不利于我国民族音乐的传承。所以,高校进行民族音乐教育能够重新建立民族音乐文化观念,巩固民族音乐文化基础,为小学、初中、高中音乐教育树立楷模,不断增强民族文化自信心和自尊心。

民族的才是世界的。我国只有不断弘扬民族音乐,丰富民族音乐的种类与内涵,才能真正屹立于世界音乐之林。如果我国的民族音乐传承与发展不力,将会在世界音乐体系中黯然失色,甚至被逐出世界乐林,世界音乐也会因缺失华夏音乐,多样性和丰富性受到损失。可以这么说,一个民族的精神品质与风貌蕴藏在民族文化、历史传统当中,高校进行民族音乐教育弘扬华夏民族的精神与品质,展现民族的精神和灵魂,十分必要。高校进行民族音乐教育能够给学生一个了解、认识民族音乐的机会,学生通过一次次的音乐课中爱上民族音乐,并乐此不疲地学习民乐,从而更好地弘扬华夏文化,增强民族凝聚力和民族自豪感。所以,高校音乐教育中加强民族音乐教育是非常正确、非常必要的。

在高校大力传承民族音乐文化,一方面要建立民族音乐教学体系,同时要在教学方法上不断创新,大胆探索,走出一条高校民族音乐教育的新路子。

一、坚持文化自信,树立中国民族音乐主体观念

在如何解决优秀民族音乐的传承问题,虽然经过几代人的探索和实践,但始终没有解决好民族音乐传统实体的传承问题,而民族音乐的现状却已发生巨大的变化。在解决传统与现代这两个本质上有显著区别的音乐继承问题时,我们应该对传统音乐的继承问题进行深刻反思和高度重视。回顾我国高校几十年来的音乐教育,无论是各大音乐学院还是一般高校中的音乐课程,都遇到了如何处理中西音乐位置的问题。今天的所有专业艺术院校在民族音乐技术和知识的传授上,基本上是以西方音乐体系和形式为中心内容;专业艺术表演团体创作演出的民族音乐作品,也基本上是以西方音乐创作模式和套路来表演;民族音乐在理论与实践的指导与应用上,基本照搬西方音乐理论去阐释中国传统音乐,使传统音乐在形式和内容上产生文化的变异与扭曲,导致民族音乐被现实社会所误解。由于在教学、创作与表演中,多年来我们轻视了民族音乐在文化建设上的主导作用,使得民族音乐教学在专业音乐领域已被置于边缘化的位置,这虽然使民族音乐强化了其时代性特征,但是我们却丢失了赖以生存了千年的传统音乐文化本质。民族音乐要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但一定要坚守中华文化立场、传承中华文化基因的本来面貌,我们不能背弃自我去迎合外来文化的渗透,这是国人坚守民族自信、文化自信的基本底线,也是传承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传统的最基本原则。高校音乐教育一定要使我国的青年一代树立起民族音乐是主体的观念。但这样并不等于中国排斥西方音乐。高校必须要青年一代充分理解中国民族音乐的价值,使得青年一代不能崇洋媚外、顾此失彼。总之,高校学生要在一次次的民族音乐学习中传承中华民族音乐的薪火,并将其发扬光大。

因此,在国家文化部门、教育部门的主导下,应该集中全国的民族音乐专家学者,就专业音乐教育体系和学术体系的建构进行宏观指导,并通过法规性的制度建设,使民族音乐传承真正在国家文化政策的主导下,在文化教育体制中得到真正落实。应该在国家文化部门、教育部门的组织指导下,对民族音乐进行教学植入和管理,并制定专业化的教学方案,从理论与实践两个层面进行推广普及和应用。目前,这方面的学术研究有现成的经验和成果基础,需要国家层面的干预和指导,在音乐教育机构中真正进行职能转变和教学落实,从而使民族音乐真正走进课堂、落实到实践。我们国家的音乐教育把重心放在培养一批懂得民族音乐、热爱民族音乐的继承人之上,而不是以培养了解西方音乐的人才为目标。政府主导的专业艺术院校和民族音乐表演团体要为继承民族音乐而作出切实可行的规划目标,尤其是要强调民族音乐转化为现实舞台艺术表演应用与服务,让我们的音乐工作者成为尊重传统,懂得传统、了解民族的未来继承人,使民族音乐真正得到继承和弘扬。民族音乐的教学研究、人才培养、艺术表演创作,应该列入到各个相关部门和行业机构的管理内容中,予以法规化的监督和考核,特别是政府层面主导和管理的教育及艺术机构,各级分管文化教育的领导班子主要负责要担当起这一重要责任。要让民族音乐在各个层面的教育和表演中扎根,民族音乐事业才能掷地有声地得到传承保护。

二、高校音乐教学传承民族音乐文化的策略

(一)转变教育理念,始终突出民族音乐文化这个主旋律

首先要做的就是积极转变教育理念,在音乐教学过程中始终以民族音乐文化传授为中心。教师要积极引导学生对民族音乐文化产生浓厚兴趣,再向学生强调民族音乐文化存在的重要意义;引导学生明确音乐教学与民族音乐文化二者之间的联系;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一定要彰显民族音乐文化的特色,吸引学生的专注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拉近教学内容与学生之间的紧密联系,使学生能够融入到民族音乐的教学实践中,发自内心地喜欢并渴望学习民族音乐。传承与发展民族音乐文化任重而道远,需要音乐教育工作者们能够坚持不懈地奋斗,付出持之以恒的努力。

(二)在音乐教学的课程设置上重点突出民族音乐文化

高校的民族音乐教学都是紧密围绕着音乐教学课程的设置而进行的,传统的教学模式大都是以教师为主体,教师单向灌输,学生被动吸收,没有真正融入到教学实践中,没有亲身感受到民族音乐文化的特点与魅力,使学生对教学目标与内容理解不深不够,对民族音乐文化感到枯燥无味,缺乏学习的动力。因此,高校应该大力优化音乐教学课程的设置,突出民族音乐的重要地位,突出民族音乐文化的特色与魅力,为学生营造浓厚的民族音乐文化环境,同时在教学中给学生充分的实践机会。例如高校的学生来自不同的地区,各地民俗文化都不大相同,让学生上台去展示或表演自己家乡的民族音乐,学生就能初步了解不同地区的音乐文化,相互感染与学习。这样,不仅给学生提供了解各民族、各地区音乐文化的机会,在课后主动地去深入了解感兴趣的民族音乐文化,又改变了传统的教育形式,将课堂交还给学生,使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体,全面有效地提升学生的音乐素养,提升教学质量。

(三)创新形式,丰富内容,开展特色鲜明的音乐教学活动

在高校音乐教学实践中,教师要努力探索多样化的教学形式,开展特色鲜明的音乐教学活动,引起学生对学习民族音乐文化的兴趣,促进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民族文化,进而提升高校的音乐教学质量。例如,把具有代表性的民间艺人请进课堂,展现真正的民族音乐文化,使学生对传统音乐文化产生亲近感,学生在民间艺人的表演中身临其境地感受到传统音乐文化的魅力;也可以在课余时间举办民族音乐会,鼓励学生融入进来,积极展现自己所喜欢或掌握的民族音乐节目;还可以开设各种社团,不同的民族音乐设置不同的社团,使学生在课余时间选择自己喜欢的民族音乐类型,更深入地去学习、感受。这种多样化的教学形式一方面会使音乐教学变得有活力,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另一方面将教学内容化繁为简,促进学生吸收,有效提升教学效果,从而实现民族文化的传承。

(四)重视口头传承,坚守民族音乐的原汁原味

根据调查,我国民族文化的传承方式主要分为书面、口头、乐器传播三种。而高校进行民乐教学时一般采用书面教学,教学生识五线谱和简谱,但这种书面的音乐不能完全体现民族音乐的优美与高雅,更体现不出民族音乐的气韵。久而久之,高校音樂教学只把形与骨传给了下一代,却忘了民族音乐的灵魂。这种缺乏特有音色的书面乐谱再经过一代代的视唱,民族音乐的独有音色渐渐消磨殆尽,也将会失魂落魄,难以打动人,甚至会使得国人对民族音乐的兴趣衰减,最终民族音乐走向消亡。所以,高校民族音乐教学必须开创新格局,以生活为师,不是单单传授乐谱,而是更重视口头传授。

综上所述,在高等院校的音乐教学中传授民族音乐文化的重要性不言而喻,这不仅影响着学生的素质发展,还影响着中华文化的传承与发展。越来越多的高校已经开始重视起传承民族音乐文化的重要性,但在教学实践中不尽如人意。因此,高校的教育工作者应该积极找出问题所在,并寻求解决方法,不断开拓创新教学形式与教学内容,全方面、多形式、多样化地展现我国优秀的民族音乐文化。

参考文献:

[1]  李景玉.多元文化视野下的中国音乐教育研究[J].兰州大学,2014,(04):90.

[2] 吴静.回到原点——重提口传心授在民族声乐教学中的重要性[J].中国音乐,2016,(09).

[3] 傅碧雯.民歌传承与乡土教育的耦合研究[D].南京艺术学院,2017.

[4] 刘桂珍.中国多元文化音乐教育发展的时代策略[J].东北师大学报,2012,(03):176.

[5] 周熙婷.地方民歌进入高校声乐教学的思考——以凤阳民歌为例[J].当代音乐,2017,(09):19-21.

(作者单位:内蒙古艺术学院)

猜你喜欢

民族音乐文化音乐教育传承
多元文化音乐教育在民族音乐文化传承中的作用
多元文化音乐教育在民族音乐文化传承中的作用
音乐教育与民族音乐文化传承
音乐教育中弘扬民族音乐文化的对策
基于Web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土族盘绣电子商务平台的设计与实现
“互联网+”时代出版人才培养的传承与突破
新媒体时代下的蒙古族文化传播研究
青年怎样传承长征红色基因
论陶行知教育思想在幼儿音乐教育中的运用
音乐美学基本原理对音乐教育的几点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