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西方音乐史与名作赏析》发展现状及改革的思考

2019-09-10马湘君

锦绣·下旬刊 2019年6期
关键词:教学改革

马湘君

摘 要:上世纪二十年代,由于受到五四新文化运动的影响,音乐教育事业蓬勃兴起,西方音乐文化传入我国,留学音乐家呼吁借鉴西方音乐理论及教学模式来发展我国的音乐教育事业。《西方音乐史》课程在各大音乐学校,如上海国立音乐学校、北大音乐传习所等一些专业音乐学校中应运而生。鉴于此,本文对《西方音乐史与名作赏析》发展现状及改革的思考进行分析,以供参考。

关键词:西方音乐史与名作赏析;课程发展;教学改革

0 引言

“西方音乐史”课程在我国进行了近100年,在我国对西方音乐的认识上架起了文化桥梁,结合了“欣赏音乐”,音乐学习者逐渐从外表中认识到——美学经验——本质探索课程,是这个课程的专业教师,也是西方音乐的传播者,路途遥远。不断思考,积极吸收新的教学方法,只有为了不断改进自己,把更专业的教育哲学投入到学科改革和建设中,使学生们能够同时提高审美能力。

1 课程发展现状

1.1教学思路的偏差

音乐学的基本必修科目“节目”在2006年公布之前,“欣赏西方音乐史和名着”的过程被命名为“感谢外国音乐史和名着”。这两个字有区别,但与教学范围相去甚远。“西方音乐史”主要是指从古希腊到20世纪的欧美国家音乐发展史,而“外国音乐史”是指除了中国音乐以外的所有国家的音乐发展史,即东方音乐和西方音乐,是在“节目”之前设定的72小时内无法完成的教育课题。因此,教育部在“方案”中积极调整,将“外国”一词改为“西方”,大幅减少了课程内容。但是综合应用型本科音乐学的发展要求,在确定课程内容和进度的过程中被发现。调整内容后,只能在下学期上课时讲授浪漫主义音乐时代的内容,20世纪现代音乐完全没有上课时间,所以那一章的課程无法同时展开形式和内容。

1.2教与学互动的缺失

近10多年来,“对西方音乐史和名着的感谢”是以教师为主的讲座,是对音频资料和音乐作品简单分析内容的补充,学生们对这一注入式学习过程的参与不多。而且,因为学生对这门课缺乏认识,学习意志不强,所以师生之间的教学很薄弱。教师单方面传授确立的知识模式的弊端日益暴露,而且这门课程的考试形式仍以闭卷考试为主,众多背诵课题使学生感到厌倦,考试的局限性也直接影响着这门课程的学习方法和学习效果,这在过去对学术型人才培养更加不利。

2 修正教学目的,完善教学方法

2.1坚持以审美为核心

众所周知,“审美作用是音乐的主要功能”。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应该只满足于教学大纲的教学课题,而应该诱导学生在音乐的经验和认识方面树立一定的审美感。所以老师不要只停留在作曲家奇怪的工作和代表作的分析这一简单的学习阶段,要把学生引到作品中,扩大学生的知识结构,让他们真正认识到作品分析中音乐的含义和外延,创造出美好的经验。音乐虽然抽象,但教师是唤醒学生抽象的归纳能力,与本画不同,会妨碍学生对这个过程的主观能动性,使他们对音乐的认识停留在外表上。笔者把光谱案例分析纳入这门课程教学中,带领学生进行主题片段的声唱,进行内在的和解,培养学生的美学能力,加强音乐修养等,也是音乐本体论的回归。

2.2深化课程考核机制

正如学习侧重于能力培养一样,这门课程也要重视能力评价,所以要打破重视过分的单一评价和权面审查的形式,有机地结合学习和审查。首先,通过关心的培养和实践能力的培养,可以把学生引进课堂,在教学过程中进行审查,在审查过程中推进教学,稀释审查的痕迹。每节课除了让学生们回顾上一节课的知识点外,还致力于把上一节课和新课毫无痕迹地连接起来,加深学生对每门课程严重困难的循环记忆。第二,从每个教学单元中抽出10名学生,自由选择自己喜欢的部分或知识点开始试听,其馀学生在实习中与“老师”交互,用“教师主导”设置教学情况,以“以学生为中心”完成教学经验。这种新的身份能诱导学生探索知识,唤起对知识的欲望,然后评论他们上课的情况。新形式的评价加强了学习过程,重视了最终结果,提高了全方位的教学效果。

2.3教学方法的丰富

比如大学普遍实施的“PBL教学法”。教师可以将学习内容分成多个问题,然后请学生以团体合作的形式解决问题。小组成员在组长的带领下,各自负责任务,一心一意地完成任务。不仅有效地激发了学生的积极性,还锻炼了学生的合作意识和能力。另一种方法是互联网平台方法。在学校信息部门的帮助下,可以构建网络教育平台,整个平台分为三个主要模块:第一个是包含教材和参考资料、电子教学案、练习题、教学费第一期等的教学学者模块,学生们可以随意查找和下载。还可以创造友谊环,吸收目前学界的最新成果,共享资源。第二是学习园林模块。主要提供学生自主学习所需的帮助,包括主题教学、电子学习和测试、名着欣赏等,学生们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自主选择。第三是交互式练习部分。

2.4教学方式改革的思考

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教学手段越来越丰富,多媒体课件被广泛应用于各音乐系。“西方音乐史”数千年的历史结构在课件中截然不同,各国的视频音乐也连接在一起,与上世纪的“西方音乐史”课程相比,刚进入音乐专业课,就实现了巨大的飞跃。智能教育工具有助于优化学生的认知结构,提高学习兴趣,节省教师查找资料的大量时间,进一步扩大整体网络资源共享,从而提高课堂教学的实效性。但是必须合理利用这些先进的教育资源,有效地与传统的教学方法相结合,才能发挥积极作用。大部分老师都用图画和动作相结合的课程来创造精密的课件,以增加乐趣,但saron课程本身的信息量很大,无法在课件中正确简化,使讲课内容变得沉重和困难,会使老师和学生陷入过分依赖课件的误会。学生们太多的信息量不知道从哪里开始,所以不能小心地看和听。老师过于依赖多媒体教育,忽视了自己对学生的主导作用。

3 结束语

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普通高等教育逐步建立、完善、实施和践行了普通教育理念,并提出了多门课程支持这一制度。艺术是专业大学基础课程中最重要的课程之一。艺术成长历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又称西方音乐史、西方音乐史和名家审计,是一般翁德威斯库尔里库伦斯泰尔塞尔将军的重要组成部分,全面回顾和反思针对当前教育形势,主动修改和完善,最大限度地发挥课程效益。

参考文献

[1]谢滨妃.论《西方音乐史与名作赏析》课程导入的重要性——以教学内容《音乐的十字架》为例[J].北方音乐,2017,37(22):13+19.

[2]周砚馨.《西方音乐史与名作赏析》课程考核模式的改革与实践[J].艺术评鉴,2017(12):89-91.

猜你喜欢

教学改革
完全学分制下选课管理的思考与实践
金工实习教育对工科院校创客教育影响分析
新形势下小学语文教学方法研究
译林版英语教材的人文特点研究
当前农村学校实施“新教育实验”的研究
构建和改进现代化学校美育工作体系研究
中职学校“生本课堂”的调查研究与实践
高校三维动画课程教学方法研究
基于人才培养的技工学校德育实效性研究
现代信息技术在高职数学教学改革中的应用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