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项目学习的职业岗位能力课程多元化教学模式
2019-09-10周惠芳陈意军
周惠芳 陈意军
摘要:基于建构主义理论和多元智力理论提出了项目学习加信息技术的多元化教学模式创新策略,阐述了基于项目学习的多元化教学模式课改背景、理论依据,并以电气控制岗位能力课程模块为例,从教学项目选取、资源建设、项目实施、教学评价等方面进行分析和实践研究,论证得出该种教学模式有利于激发高职学生学习兴趣,提升学生职业能力和综合职业素养。
关键词:项目学习;职业岗位能力;多元化教学模式;电气控制;信息技术
课程项目化是基于项目的学习。这种学习强调以学生为中心,小组合作学习,要求学生对真实的项目进行探究,通过实践的过程获取知识。在高职教育探索新的课程模式的过程中,融工学结合、教学做一体化的项目化课程教学模式代表了高职教育教学改革的发展方向,成为高职教育摆脱学科型课程束缚,推广与应用行动导向教学法是最为广泛的一种课程教学模式。
国务院《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要求把提高教育质量作为重点,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推进课程改革,加强信息化资源建设。在“中国制造2025”、智造强国、信息化时代背景下,行业企业对技能人才的需求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对人才知识、能力、素质的要求更加丰富,更需要具有创新能力、独立思考能力和协作沟通能力的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如何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促进学生自主学习,提升教学效果,培养学生的综合职业能力和创造力,培养学生终身学习的能力,是职业教育课程改革面临的难题,也是一直探索和努力的方向。
一、 基于项目学习的课程改革背景
在基于德国“双元制”教学模式的基础上,项目化课程教学在德国得到了更广泛的研究和实践。德国于2003年7月以立法的形式拟定“以行动为导向的项目教学法”教学法规。我国于2001年4月引入项目化教学改革设计,在国内得到快速推广和深入研究。以姜大源、戴士弘、赵志群等专家进行了大量的课程项目化教学改革论述,促进了我国高等职业院校项目化课程教学模式改革的研究与实践[1]。
湖南电气职业技术学院风电技术专业群主动适应新能源与先进装备制造产业链人才培养需求,对接职业岗位能力培养重构课程体系。自2012年以来,在学校政策引领下,电气控制岗位能力模块课程团队先后进行了四轮课程改革:工作过程系统化课程体系改革,空间资源课程建设,項目化课程教学改革,网络名师空间课堂建设。经过不断探索和实践,专业课程改革的内涵和外延发生变化。课程改革不仅仅指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的改革,更涉及到如何推动课程资源的建设和应用,如何将信息技术与教育紧密融合,改革教学方式方法和教学评价方式。在以学习者为中心的项目化课程建设改革过程中,逐步形成了“基于项目学习+”的多元化教学模式。以职业适应性、岗位针对性和资源共享性为课程基本建设原则,以项目为引领,融入问题导入、任务驱动等多元化教学模式,将信息技术融入课程教学的全过程,以适应新时代高职学生的数字化学习需求。
二、多元化教学模式改革的理论依据和必要性
(一)理论依据
项目学习融合了多种新的教育理念,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是建构主义理论和多元智力理论。建构主义是一种关于知识和学习的理论,强调学习者的认知主体作用,提倡在教师的指导下,以学习者为中心组织教学,以建构主义理论为指导,强调学生在真实的项目、任务、问题情境中进行探究式学习,在过程中获取知识和提升能力[2]。
多元智力理论强调每个人都有不同的智力类型和不同的智力优势,各种能力不是以整合的形式存在而是以相对独立的形式存在。其基本特征体现在强调学习个体的多元性、差异性、创造性和开发性[3]。
高职学生从其来源分析,其最主要特点体现在文化基础知识较差,学习动力不足,自信心不强,自我约束力较差。从现有高职教学现状分析高职学生又普遍具有动手能力较强,思想比较活跃,专业技能适应性较强的特点。基于项目的学习将学习者作为认知主体,在做的过程中学习知识,强化技能,有利于高职学生的个性得到充分的发展和完善,激发其学习动力。在指导项目化课程教学中强调教学方式方法的多元性,凸显学生个体的差异性,也强调培养学生的创造性和开发性[4]。
在信息技术高速发展的今天,信息技术在教学领域中渗透与融合,使学生的学习空间和时间得到拓展和延伸,其所蕴含的多元化、智能化、个性化学习必将成为未来教育技术发展的主要方向。
(二)改革的必要性
1.基于项目的学习是高职课程改革的必然选择。高职教育是一种将知识转化为能力的教育,对接职业岗位培养技术技能型人才。以教师为中心,以教师课堂讲授为主的理论课堂,学生基本上处于被动听课的学习状态,缺乏对学生实践能力、分析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也有一些简单重复的实习类课程未能将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实习实训流于形式,学生重复着简单的劳动,缺乏创造力和举一反三能力的培养,基于项目的学习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激发其内在潜力。
2.基于项目的学习是培养学生多元能力的必然选择。传统的以教师、教材、教室为中心的班课制,受时间和空间限制,教学环节设计呈现单调和程序化,教学项目载体在传统课堂中也仅呈现出课堂教学案例的效果,学生仍然处于被动接受的学习状态,而忽略了学生的个性化需求。基于项目的学习是通过项目化课程设计,以典型实际项目为载体,将知识融入项目,学生由被动听课变为主动学习,教师由课堂讲授者变为学习的引导者。在教学项目的实施过程中,主体动能在于学生,需要学生充分调动丰富的知识储备和信息化资源,以积极探究的小组合作学习形式共同完成项目任务,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和创新思维能力。
3.基于项目的学习有助于进一步完善专业课程教学评价体系。传统的课程学习评价方式以试卷定成绩,注重结果,忽视过程,注重成绩,忽视能力,评价主体基本以教师为主,评价双方缺乏沟通与交流,不利于提高高职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项目化课程的教学评价更能体现整个学习过程的评价内容,评价主体要求教师、学生、组员、企业等多元参与。评价内容不只局限于知识和技能的考评,更注重学生职业素养的培育,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注重学生的学习自主性和创造性,充分考察学生在整个项目实施过程中的专业能力、方法能力、社会能力等个性化表现[5]。
三、 职业岗位能力模块课程定位
高职院校担负着为地方和区域經济发展输送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的使命,专业办学必须紧贴行业岗位需求[6]。根据与专业相关的企业职业岗位群确定职业核心能力,将职业道德、素养、职业能力、专业技能有机结合构建职业岗位能力课程模块。明确工作岗位,提炼出典型工作任务,分析岗位职业能力,最终定位专业课程。课程设置与岗位任职需求相适应,课程内容应与职业标准相对接[7]。湖南电气职业技术学院电气控制岗位能力核心课程模块依托风电专业群平台进行建设。课程团队通过广泛调研,以项目化课程理念为指导,立足风电技术领域职业岗位的职业需求及相关职业资格标准,充分考虑学校的办学定位和实际情况,遵从高职学生的学习认知规律,明确人才培养定位,重构风电专业群专业课程能力模块课程体系。对接电机制造、电气控制、风电机组安装与调试、风电机组电气检测与维修、风电场运行与维护等相关领域职业岗位,明确企业职业岗位对技能人才知识能力、方法能力、社会能力的需求。
电气控制领域相关职业岗位要求学生能完成典型电气控制系统的安装与调试、硬件系统设计、软件编程设计(PLC编程设计和单片机编程设计)、典型电气设备的故障检修等任务,为后续风电机组安装与调试、风电机组电气故障检测与维修、风电运维等相关岗位做好前期知识和技能储备。还要求学生具备一定的资料查询能力、工作协调能力、归纳整理能力、团队合作能力以及良好的职业素养。基于风电技术产业链,从事电气控制相关职业岗位所需的知识、技能、素质的培养细分到五门专业核心课程《可编程控制技术及应用》《变频器技术及应用》《自动化生产线》《单片机应用技术》《常用机床电气故障检修》的教学中。以项目化课程形式组织教学,实现职业功能对接项目模块、工作内容对接项目实施过程、岗位知识技能要求对接课程内容,在项目实施的过程中实现能力和素质的提升。
四、 基于项目学习的多元化教学模式实施
职业岗位能力模块课程教学实施应考虑其职业性特点。“项目学习”主要由内容、活动、情境和结果四大要素构成。围绕这四大要素需要解决的核心问题主要有教学项目设计、课程资源建设、教学组织实施、课程评价等。
(一)课程教学项目设计
合适的项目选取,合理的教学设计是项目化课程教学改革实施的关键。
首先项目应来自企业工程实际。对接职业岗位总结归纳出典型工作任务作为设计主线,设立学习情境作为教学项目,学生需要掌握的知识和技能融入到项目中。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通过体验和探究完成项目情境所设定的工作任务,在做中学的项目实施过程中形成基本的职业岗位知识和能力。例如常用机床电气故障检修课程模块以车床、铣床、镗床、钻床、磨床五种最常用普通机床作为检修项目,以培养学生的电气识图能力、电气线路分析能力、电气故障检修能力,掌握常用机床电气设备的检修方法。
其次,教学项目要有可操作性,难易要适度,项目化教学的核心是让学生真正动起来。项目设置首先应对接专业技能抽考和职业资格鉴定考核标准,考虑到学校教学实际,并充分考虑到高职学生的认知规律,应是学生通过努力之后能够完成的,遵循从简单到复杂,从单项到综合,从局部到整体的原则。
另外,教学项目要充分考虑到专业人才培养定位和专业发展方向,充分考虑到与其他课程能力模块和课程项目的关联度,既要能满足学生对课程知识建构的需要,也需要有一定的扩展性,加强岗位技能培养的同时,扩大理论知识的宽度和深度,为专业后续发展的不同方向奠定基础。
(二)教学资源建设
基于项目的学习需要调动丰富的知识和技能储备。网络化、数字化教学资源为项目化教学提供了丰富的学习资源。数字化课程网络资源以“情境化”和“精细化”的理念进行设计、开发和建设,以微课、视频、动画、图片、文本等多种形式来呈现。借用“扁平化”和“集成化”的管理理念打造多维度学习环境组织实施课程网络资源。依托世界大学城、超星数字平台、微信公众平台创建信息化知识共享空间,推送课程资源,搭建空间课程互动平台。借助其资料查阅、微课堂、资源附件下载、在线作业、在线考试、教研室等功能,合理安排课前、课中、课后学习内容,使教学不再受时空的限制。
(三)教学组织实施
项目化教学过程应符合工作过程的六步法原则:资讯、计划、决策、实施、检查、评价。项目实施应考虑三种能力的融合:专业能力、方法能力、社会能力。项目化教学过程贯彻“学生主体,教师引导”的教学原则,合理划分项目小组,以项目为引领、以任务驱动教学。充分应用信息技术,引入网络资源,优化教学实施过程。基于网络课程平台实施“项目式学习+慕课资源”的线上线下探究式自助翻转学习模式。以电气控制岗位核心课程《可编程控制技术及应用》为例,项目学习+信息技术的教学实施过程见图1。
1.课前资讯、计划、决策实施。教师通过微信公众号或超星学习通手机APP推送项目任务信息,下发任务书。学生接收任务后,观看微课视频、教学课件、电子素材等网上课程资源预习相关知识,同步进行项目实施方案的构建预习,整理预习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问题。
2.课中方案实施和过程检查评价。课中通过仿真实训软件或真实的实训室教学设施进行实操训练,激励学生学习兴趣,教师引导学生进入项目实施,通过方案验证进一步完善方案设计。项目实施过程强调分组教学,采用小组成员分工协作的方式,共同完成方案设计、方案实施、现场调试、效果检查和现场评价,在“做中学”的过程中共同解决问题。通过成果现场演示、讨论等形式培养了学生的沟通交流、团队协助能力。
3.课后能力评价和拓展提高。课后学生完成作业和在线测试,在线测试系统可自动生成成绩,帮助学生自测知识和技能掌握情况,帮助学生找差距补短板,根据个人情况选择回放微课、电子教案、课件等素材,学生还可以根据自身实际情况学习拓展资源,充分利用教学资源。
(四)实施以过程评价为主的多元化教学评价方式
基于項目学习的教学模式是一种以能力培养为主线的教学模式。因此在项目化课程的教学评价方案中应当突出能力目标,强调过程评价。考核评价标准应与职业资格技能鉴定标准和省专业技能抽查相关模块技能抽考标准相对接。将过程考核与结果考核相结合,技能考核与职业素养考核相结合,线上自主学习与线下考评相结合。以电气控制岗位能力课程为例,贯彻以能力培养为主线的考核评价理念,构建全过程化、多元化的课程考核评价体系,见图2。
1.过程考核针对单元项目制定具体、细化的考核方案和评分细则。不同的单元项目在整个课程考核中占据一定的分值权重比例。将学习态度和职业素养考核融入教学的全过程,对学生的评价是连续的而且方式多样。
2.期末终结性考核分为理论考核和实践技能考核两部分。理论考核针对知识点和技能点组织基本理论考试,可从资源题库中抽取,制定具体、细化的考核试卷和评分细则进行考评。期末实操考核通常是随机抽取学习过的单元项目,也可以综合学习过的相似训练项目,严格按照技能抽考任务测评细则进行综合评价。
此外,由学生自评、小组互评、教师评价组成的多方评价方式能有效提升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增强学习自信心,促进小组成员的合理分工,培养团队意识。教师主要对学生的学习态度和综合能力进行全过程的监督考评,考核评价的公正性明显提升。
五、 结语
基于项目学习的多元化课程教学模式改革实现了教学内容、教学形式、考核评价方式的创新。通过重构课程内容,融入信息技术,实现翻转课堂教学,实施以能力考核为主的过程考核评价,在学中做、做中学的教学过程中,最大限度地发挥学生和教师的主观能动性,在增强学生学习兴趣、技能提升、职业素质培养等方面成效显著。实践证明湖南电气职业技术学院电气控制岗位课程团队实施项目化教学改革以来,学生的综合职业能力显著提升,2016年电气自动化专业以100%的通过率获得省级技能抽考优秀。近年来,学生参与维修电工技能考证一次通过率在90%以上,学生参加自动化生产线、机械设备装调与控制技术、风力发电系统安装与调试等技能竞赛连续获得全国二等奖及以上的好成绩。
在取得成效的同时,也必须明确今后课程教学改革的发展方向。随着信息技术的植入,在线开放课程将成为新的教学改革热点[8]。“项目学习+信息技术”的多元化教学模式对于促进在线开放课程教学资源的合理配置和应用将起着积极的推进作用。
参考文献:
[1] 李宇飞,彭仁孚.高职项目化课程教学设计之“项目”辨析[J].职教论坛,2018(03):52-56.
[2] 胡庆芳,程可拉.美国项目研究模式的学习概论[J].外国教育研究,2003(08):28-30.
[3] 萨莉·伯曼(Sally Berman).多元智能与项目学习 [M].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 ,2005.
[4] 潘征宇,钟绍春,钟永江等.个性化学习工具设计及应用研究[J].中国电化教育,2015(06):85-91.
[5] 魏尊杰,夏昕,郏凌.基于项目学习的培养模式探讨[J].中国校外教育,2012(07):113-115
[6] 高志军,陶玉凤.基于项目的学习(PBL)模式在教学中的应用[J].电化教育研究,2009(12):92-95.
[7] 徐广华,贾文静.供给侧改革思维下提升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思考与探索[J].河北职业教育,2018(01):5-7.
[8] 王震亚,宁芳等.利用在线开放课程开展共享式教学初探[J].中国大学教学,2018(08):58-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