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数学实验:学习更有动力

2019-09-10刘燕

教育·教学科研 2019年6期
关键词:正方体长方体体积

刘燕

小学数学教学中的“数学实验”,是让学生通过自己动手操作、自主探索,发现、思考、分析、归纳等思维活动,最后获得概念、解决问题的教学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应处于引导地位,引导和启发学生进行探究活动。《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是苏教版数学六年级(上册)的内容,是一节数学实验课,主要通过猜想、操作、验证、归纳、运用,让学生来探究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计算公式。“怎样避免使数学实验匆匆走个过场,而使它能够真正地伴随学生的学习,帮助学生积累数学活动经验,感悟数学思想”,是笔者在这节课上主要思考的问题。

数学实验,课堂更有活力

课堂上,我们面对的是一群学生。教学中,教师不能只关注个别学生,应该尽量让每个学生都有机会参与到数学实验中来,尤其是一些“默默无闻”的学生,这样的课堂才活力满满。

让学生动手做一做 数学实验最明显的特征就是需要动手做一做。数学实验真正实现了让学生用手思考数学,在动手做一做的过程中形成认知表象。小学生都喜欢自己做一做,所以教师不能为了追求课堂的有序,而使数学实验局限于少部分学生,使一些学生充当“观众”角色,观看别人操作,这样很难获得深刻体验。在教学《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时,笔者先给小组内的4人分别编上1、2、3、4的号码,随后提出操作要求:1.用若干个1立方厘米的正方体摆成一个长方体,并要求每人摆出的长方体各不相同。2.将摆出的长方体放在桌子上,并编号。3.学生观察长方体,说说长方体的长、宽、高,并在小组内说说你是怎么看出来的。这样的动手做一做让每个学生都参与进来了,真正地亲力亲为,让小组成员充分合作,关照了组内的每个学生。

让学生动脑想一想 数学实验只是数学的载体,数学思考才是数学的核心。教师不能让学生只是机械的操作,要引领他们进行深度的思考,让他们在动手做一做的过程中感悟数学,思考数学。所以,在课堂中,要让每个学生都动脑想一想。比如,在《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教学中,笔者先创设情境,切开一个长2厘米、宽2厘米、高3厘米的长方体绿豆糕,让学生看看它含有多少个1立方厘米的小块绿豆糕,引入计量体积的方法。但是像火柴盒这样的物体是不能用切开的方法来计量的,还需找到其他方法,从而导入新课。于是教学例9,笔者让学生进行小组学习,给了学生若干个1立方厘米的小正方体,让学生自己摆成长方体,并记录整理数据,交流观察结果,学生的积极性被充分调动,通过自己动手操作,初步感悟到长方体的体积与长、宽、高的关系,大胆提出猜想:长方体的體积=长×宽×高。例10根据图示的长、宽、高,用1立方厘米的正方体摆出三个长方体。目的是用体积单位测量物体的体积,对上一环节提出的猜想进行验证。所以要求学生先想怎样摆、需要几个正方体,再按想法摆,验证猜想的是否可行、是否正确。接着,通过想象摆一摆,再次动手摆一摆,进一步验证长方体体积计算公式的正确性。

在整个过程中,有动手操作、有猜测验证、有大胆推理,导入环节笔者提问:有些物体不能切或者切不开,那么它们的体积该如何计算?引发学生的思维矛盾,激发他们进一步探究的欲望;新授第一个环节,当学生猜想:长方体的体积=长×宽×高。笔者又问:你们的猜想正确吗?让学生再一次激发探究验证的欲望。每个环节,笔者的提问不断地激发每一个学生探究的兴趣,同时又照顾到每个层次的学生。学生为了解开心中的矛盾,主动参与,主动思考,从关注现象到关注本质,让学生体验到了严谨的数学思考带来的乐趣。

让学生动口说一说 在日常教学中,经常碰到这样的学生:只会埋头做题,让他起来交流,说话支支吾吾,说不清楚。笔者认为,这是数学教学的重大缺憾。“语言是思维的外衣”,只有会交流、会表达了,学生才会深入地进入思考。然而,有些课堂仍然是教师“一堂言”,或是只关注“师生”对话,而忽视“生生”对话,课堂上学生缺少交流表达的机会。因此,数学实验教学既需要无声的探究和思考,又需要有声的交流表达。例如,新授环节教学例9时,笔者先让每个学生按要求摆一摆,然后在组内交流每个长方形的长宽高, 接着全班一起交流,让每个学生都动口说一说吧。全班交流时,笔者会让思考还不够深入或者有错误的学生先交流(这要求教师巡视时要有心的进行收集),这样,其他学生才有机会质疑、完善。

数学实验,师生共同成长

教师在钻研中成长 ①认真研读教材。作为一名教师,首先需要的是吃透教材,领会教材的内涵,理解教材的编写意图。只有做到这些,教师才能轻松自然地上好每一堂课。课堂中要开展数学实验,就离不开选择实验材料,只有实验材料准备的越充分,学生做的实验才越有价值。所以,教师在课前要明确每个知识点的主题图是什么意思,例题反映了什么内容,要怎样操作才能达到目的。这样才有利于教师把握学生的最近发展区,也有利于教师在必要时对教材进行重新加工,让实验教材便于学生操作和观察,便于学生进行比较与思考。比如,为了让学生猜测长方体的体积可能与哪些因素有关,如果只是凭空猜测,学生也能回答是长、宽、高,然后顺利进入实验操作阶段。看上去,学生也经历了“猜想——验证”的探究过程,但仔细回味总觉得有些单调、形式化。所以在学生猜测之前,笔者给出好几个大小不一的长方体,提问:1号和2号长方体谁的体积大?3号和4号呢?5号和6号呢?为什么?这样引导学生明确长方体的体积和它的长、宽、高有关。

②给予适当指导。《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指出:“有效的教学活动是学生学与教师教的统一,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是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在整个数学实验的过程中,学生的学习既需要教师引导,也需要教师在适当的时候放手。比如,《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这节课,在教学长方体的体积计算时,引入环节笔者给学生出示了一些长方体,让学生选择长方体比较体积的大小,让学生初步感知长方体的体积和长、宽、高这三个因素有关。在这里,教师适当给学生一些抓手,“扶一扶”,帮助学生打开思路。而教学正方体的体积时,学生首先利用知识迁移,根据长方体的体积计算公式和正方体是特殊的长方体这一知识点,计算正方体的体积;然后自己阅读数学书,进一步掌握正方体的体积计算公式。在这个环节,学生需要教师适当的“放一放”,这里的放手有助于提升学生的思维水平,并获得成功体验。在整个学习过程中,教师只有做到有“扶”有“放”,才能促进学生对新知的理解和把握,提高学生的能力水平。

学生在思考中成长 ①学会数学思考。教师的教学活动要引发学生的数学思考,让学生学会运用数学的思维方式进行思考。课堂中的数学实验也是为了提升学生的思维水平,教师可以运用数学实验点化学生的思维,让学生的思维获得澄明、敞亮,促进学生思维水平的不断发展。刚进入新课学习,对于新的问题,学生只能凭着自己已有的经验去理解,去解决。所以,这时他们的思考往往不够全面,也不够深入,甚至会出现思维混乱。而问题的设计提出会直接影响数学实验的效果。所以,这时就需要教師精心设计问题,及时予以引导,帮助学生深入探讨,促使学生的思维过程条理化、逻辑化。例如,《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时,在第一个操作环节结束后,笔者问:我很想知道,你们是怎么看出这些长方体的长、宽、高的? 再问:你们又是怎样数出每个长方体里包含的正方体的个数的?三问:小正方体的个数可以怎样求?最后提问:摆成的长方体的体积与小正方体的个数有什么关系?追问:那么长方体的体积怎么求?在这个环节,笔者设计的这一系列问题,环环相扣,层层递进,紧扣学生的思维,引导学生的思维从感性到理性、从随意到严谨。这个过程,充分激发了学生的数学思维。

②积累活动经验。数学实验的课堂主要是让学生自己动手,在做中学,在做中思,从而提高课堂效率。但如果只是让学生“做一做”,那他们面对的只是一个个独立的知识点,这时他们的思维是肤浅的,活动经验是感性的,局限于此的话,他们的知识经验或许过一段时间就会忘了。因而要让教学真正有效,教师要引导学生学会反思,特别是对实验中的探究方式、重点难点、疑问困惑等,教师要适时加以引导,帮助学生从中领悟总结,引导学生体会数学知识背后隐藏的数学本质,感悟其中蕴含的数学思想,学生才会把数学活动经验升华为数学的理性认识,从而达到经验内化的目的。比如,在教学结束后,在课尾,笔者引导学生对整节课的学习历程进行反思:“回想一下,为了得到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计算公式,我们经历了哪几个步骤呢?”(猜想、操作、验证、归纳、运用)其实,我们在探索其他的一些数学知识时,也可以这样进行研究。在这里,笔者进行简单的回顾,帮助学生感悟数学思想方法,积累数学活动经验,让学生学会从研究一节课到研究一类课,让研究不再是走过场。

结束语

数学实验是将学生活动比作“外化的思维”,将学生思维比作“内化的活动”,它将活动与思维这两者有机的融合在一起,帮助学生加深对数学的理解。为了更好地开展数学实验,还需要教师在日常教学中不断实践、不断研究,以真正地让学习有动力,课堂有活力,师生长能力。

(作者单位:江苏省江阴市华士实验小学)

猜你喜欢

正方体长方体体积
1立方厘米与1立方分米
拆拼长方体
探究组合长方体的最小表面积
谈拟柱体的体积
智力魔方
谁的体积大
方方正正的正方体
表面积是多少
谁和谁搭档
问题征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