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素养视角下提升小学生数学能力
2019-09-10曲凤华
曲凤华
在九年义务教育背景下,小学数学教学一直是一门十分重要的基础学科,而小学数学教学务必要紧跟时代发展,寻求适应当前教学环境的教学方式,而核心素养的要求恰恰符合时代教育的要求。因此,在数学教学中,教师要从核心素养视角出发,对学生进行适当引导,从不同方面考察学生的能力,取长补短,将学生的短板有针对性、有目的性的进行纠正,从而提高学生的数学学习能力,提高小学生的数学水平与应用能力,培养学生综合素养。
核心素养解读
核心素养指让学生在全新的环境下通过创新与逻辑思维来解决具有挑战性、创新性问题的能力。基于核心素养视角下的小学教学,即指培养学生能够通过新的思考问题的方法与角度去适应当代社会,培养具有创新思维的人才。
核心素养对学生学习的意义
核心素养的提出有助于学生数学能力的提升 在小学数学中结合核心素养,让学生能够更加全面地认识数学,在数学中学会基本的解题技巧,提升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观察能力、解析能力,通过基础教学,再加以拓展,让学生自主发挥,以达到培养学生自主学习思考、自主总结与反思的能力的目的,通过在教学中融入核心素养思想,以提高学生对数学基础知识认识及基本解题技法,同时将所学知识能够综合运用起来,将所学运用到生活中,从而为以后步入社会打下坚实基础。
将数学知识运用于生活,提高学习兴趣 核心素养下的小学数学教学不仅能够提高数学学习质量,更能够让学生自主将所学运用于生活,从而实现数学教学的真正价值。通过核心素养的核心思想,指导学生自主学习,为数学建立起更加系统、完善的数学学习体系,让小学数学教学内容更加适用于学生;依据学生的思维来制定教学计划,并在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整体思维及空间概念,让学生能够把握全局,通过数字来分析、解决问题,让学生感受到数学的实用价值,从而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和兴趣,从而提高数学学习效率。
核心素养下的数学教学策略
构建真实的问题教学情境 数学来源于生活,而数学生活中也时常需要运用到数学。在小学教学中,教师的教学不应将数学与生活相互独立开,应当为学生构建正式的教学情境,让学生在生活中发现数学,感受数学,让学生能够设身处地的思考数学问题,将学生置于不同教学情境中进行核心素养的培养,让数学的作用在生活中充分发挥出来,从而让学生能够真正感受到数学的魅力与价值所在。所有学习的目的是为了能够让自身的身心得到愉悦,充实自己的思想,确定自己的意志,锻炼生活的技能与常识,而小学阶段是学生身心成长,确立人生目標与个人意志,世界观、人生观形成的关键时期。在小学时,必须做好学生的思想教育工作,端正学习态度,正确认识数学,才能够让数学运用于生活,以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与学习能力。
培养学生学习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学生学习中,兴趣能够在很大程度上促使学生积极学习,而小学教学更需要注重对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在基础教育中,尤其是数学教学中,更需要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兴趣,让学生发现数学的奥妙,让学生感受到数字与数字之间的联系,使其能够在不断学习与探索的过程中发现问题,提出疑问,学会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增强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同时,教师可以在数学课堂中设置问题,让学生自主思考问题,鼓励学生积极踊跃的发言,并对学生给予鼓励与指导,以培养学生的自信心与挑战心,从而增强学生学习兴趣,促使其主动学习。通过数学学习兴趣的培养,让学生能够积极投入数学学习,将注意力集中在数学学习上,在生活中发现多种多样的数学知识,通过数学解决问题,为学生能够解决以后生活中的问题提前做好准备。
倡导多样化学习方式 对于今天的中国,多元化学习在教学中起着重要的作用。通过在教学中融入多元化元素,引导学生感悟当今社会的多样性,在学习过程中获得启发。教师可以通过设置多种多样的情境,引导学生对问题进行思考,对事物进行观察与理解,从而更加准确、直接地认识数学。通过创设良好的氛围,让学生在这样一种学习氛围中获取丰富的知识,让其对数学的认识更加全面,在不断的学习与积累中进步,以学生的思维方式与适合学生学习能力的教学方式,以最简单、最生动的方式将知识呈现给学生,从而让学生理解书本知识,通过视、听、语言、触觉、气味等感知让学生理解数学对生活的影响,让学生知道生活处处有数学。
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数学学习是环环相扣的,知识与知识之间往往相互联系的十分紧密,因此学好数学必须打下坚实的基础。而良好的数学基础离不开良好学习习惯的培养。教师在课前,需要为学生布置预习任务,在当堂教学过程中,深入对知识的讲解,深化学生对知识的记忆,让学生对知识理解的更加透彻。而在课后作业中,需要指导学生学会总结错题,归纳题型,从而避免再遇到同样的错误,通过阶段性的复习与总结,归纳所学的知识结构,让学生能够更加全面地掌握所学知识。这一学习与复习过程中,同样培养了学生坚韧的意志与耐心,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促使学生更加高效地学习,提高综合素质。
(作者单位:辽宁省沈阳市和平区沈阳铁路第四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