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课堂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策略
2019-09-10朱义良
朱义良
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是新时代教育的诉求。数学学科作为科学的工具,理应肩负重要的责任,成为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重要载体。新时代视野下的数学课堂如何以新课程理念为指导,从数学教学的实际出发,从学生的认知基础与认知规律出发,在学生的“最近发展区”内通过科学、合理、有效的方式、方法、策略、途径去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养成勇于开拓的问题意识
美国教育家尼尔·博斯特曼说过:“迄今为止,问,是所有学习方法中最重要的认识方法。”学生头脑中的问号是无穷无尽的,他们充满幻想与思考的天性带着他们渐渐认识周围的世界,了解所关注的事物的来龙去脉。而人的思维就是从疑“问”与好奇开始的,在数学课堂上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首要的就是让学生形成积极的问题意识,有发现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这样的勇于开拓才能激发起学生创新的动力,使创新在数学课堂“落地生根”。
比如,苏教版四年级(上册)“角的度量”,新课伊始教师先用多媒体课件出示两个角,其一是∠1=20°,其二是∠2=30°,请学生们说出如何判断这两个角的大小。当有学生指出用量角器时,教师便让学生观察量角器的特点。学生观察量角器后发出多种多样的想法,有的认为该如何用量角器来量角呢;有的认为量角器上为什么有内外两圈的数?有的想量角器能量出多大的角?有的认为用量角器能量出所有角的大小,等等。教师此时为学生讲述量角器的工作原理,便顺利地解决同学们刚才的所思所想。
教师并未直接演示量角的方法,强调量角的注意事项,而是将问题抛给学生,学生通过观察后提出上述不少有价值的问题,在此基础上教师引导学生深入探究量角器的结构,让学生通过自主探索找出度量角大小的方法,并深入研究,果然在其后学生又提出量角器的改进方案(将半圆形的量角器设计成圆形),可以是在一个问题的提出与解决过程中学生很好地完成了设定的教学目标,并激发了学生的创新意识,折射出学生对角的度量的深入思考。
教师应将发问的权利交还给学生,让学生具有一双敏锐的“慧眼”,勇于去发现问题,因为“发现问题往往比解决问题更重要”(爱因斯坦语)。学生在课堂上充满着各种各样的“标新立异”,具有独特创见的问题,则学生的思维便会更活跃,求知探究欲望必然会高涨,学习动力必定会更强大,学习的信心必定会更坚定,这样的学习一定是高效而欢乐的,创新能力一定会得到有效的培养。
发挥他山之石的示范作用
创新的基础在于深刻而扎实的理解,而创新思维通常就起源于发现与顿悟,这其中有的是因为对问题的不懈追求,有的则来源于其他事物带来的启示与灵感,在培养学生学会创新思维的时候,可以发挥集体的力量,用“他山之石”的示范来实现灵感的“引爆”。
比如,苏教版五年级“梯形的面积”教学中,由问题情境引发要求梯形面积的实际问题后,教师安排学生讨论,交流可能由怎样的途径来计算梯形的面积。交流过程中,有学生提出可以像平行四边形一样通过剪一剪、拼一拼的方法,有的学生提出可以通过类似三角形面积计算的方法,有的提出拼成平行四边形求得面积再除以2;开展自主探究之后的讨论过程中,学生们肯定了每种方法的合理性,也提出了自己的收获和疑问。经历了这样充分的探索与思考,学生的创新能力得到很大程度的提升,并且学生们在这几种不同策略的探索中深层次地挖掘了梯形面积公式中除以2的内涵,发展了学生的数学思维。
形成乐于求异的思维习惯
求异思维是最活跃、最生动、最富生命力、最高级的思维活动形式,好奇是学生求异思维产生的心理“基石”。数学课堂上激发学生创新的另一个重点在于学生是否具备乐于求异的思维习惯,数学教学追求的目标是要让学生习惯于换个角度思考问题,要让学生乐于寻求不同的解决问题的途径,并在比较优化的过程中享受到思考的乐趣。
比如,在苏教版六年级(上册)“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计算练习题”上,教师用多媒体课件出示这样一个问题:“在一个长为15厘米,宽为12厘米,高为10厘米的长方体容器中,装入高4厘米的水,放入一个石块后,水面上升3厘米,求石块的体积是多少立方厘米?”问题一经抛出,大多数学生用上升后的体积减去原来的体积而得出石块的体积。此时,有个男孩提出了不同的思路:老师,这个方法太麻烦了,我一下子就可以计算出石块的体积,用15×12×3=540(立方厘米)来计算。原来,很多同学一看就能理解,水之所以上升就是因为石块占据了原来水的空間,水上升的空间就等于石块的空间,所以可以直接计算。这位男孩能想出这样的办法一定是这男孩对体积的含义理解得比较深刻,同时又善于思考,善于从不同的角度来看问题,想问题,这样良好的习惯自然有利于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数学课堂上,教师应鼓励学生“另辟蹊径”,鼓励学生“与众不同”,让学生产生新思想、新设计,表现得“别出心裁”,学生这种“另类”正是创造性思维的“基石”,教师应鼓励学生能多角度、多视角、多元化地去观察问题、解决问题。转换思路,大胆求异,便会使问题迎刃而解,便会使数学进入“柳暗花明又一村”的境界。
(作者单位:江苏省如皋市磨头镇磨头小学)